《中外影视鉴赏》刘治洋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外影视鉴赏》

【作 者】刘治洋主编
【页 数】 177
【出版社】 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 2017.06
【ISBN号】978-7-5389-2334-6
【价 格】CNY40.00
【分 类】影视艺术-鉴赏-世界
【参考文献】 刘治洋主编. 中外影视鉴赏. 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2017.06.

图书目录:

《中外影视鉴赏》内容提要:

本书为影视学方面的学术著作,阐述了五个方面的内容:概述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探讨视听语言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剖析提高鉴赏能力与影评写作的章法,提高影视鉴赏分析和论证能力,深入解析、点评里程碑意义的影视作品。

《中外影视鉴赏》内容试读

第一章影视概论

第一节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影视艺术的产生绝非偶然,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几万年以前的原始社会,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等艺术门类的雏形,都可以在人类文明时代之初找到印迹。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社会巨大变化、人类精神需求、商业高额利润推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影就是在这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精神需求的提高,需要不断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在电影百年的历程中,有些电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视作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在艺术上大胆创新,这些经典之作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提升了一代又一代影视观众的审美水平。如今,影视已然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

一、电影的形成

1894年,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助手狄克逊在他们的实验室里,采用了玛莱的“连续摄影机”和柯达公司特制的胶质软片,创造了“电影视镜”。这是一个高达1.5米的长方形立柜式箱子,外面装有2.5毫米的透镜,目的是使35毫米宽的胶片上的影像在观看中得以放大看清楚。当马达一开,首尾相连,并绕在一组小滑轮上的胶片就以每秒48画格的速度移动,以映现出各种人物的活动。但是,这个“电影视镜”只能让一个人观赏。爱迪生认为,只有让每个好奇的顾客单独通过看片机来看电影,才有可能挣到更多的钱。因此,他拒绝以投影方式来放映电影。这显然是他聪明过头的失算。这种“电影视镜”后来传入我国,被国人称作“西洋镜”(或“西洋景”)。作为发明家的爱迪生为电影的诞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电影机器、装置的研制为新艺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更应感谢的是爱迪生为这门崭新的视觉艺术起了一个富有魅力、诗意和幻觉意识的名字一电影。然而,爱迪生在对待电影这门新艺术的观念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应当指出的是,尽管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具备了电影

1

中外影视鉴赏

的拍摄、洗印和放映三个基本技术元素,但胶片通过片门的难题始终没能突破,而且“电影视镜”还只停留在实验室里,没有进行公开的营业性放映。所以,被电影史学家认定的世界电影诞生的日子还没有到来,直到卢米埃尔家族的电影出现,才确定电影的诞生。

二、电影的诞生

卢米埃尔兄弟在他们的父亲安东尼·卢米埃尔所经营的照相馆中学会了照相技术。1894年底,他们在帮父亲掌管里昂照相器材厂时,研制成“活动电影机”。这种机器集拍摄、洗印和放映于一体,坚固而轻便。卢米埃尔兄弟用这种手摇的便捷式摄影机,以每秒钟16格的速度拍摄了一些室内户外的影片,再通过放映机投射到银幕上,使观众看到了和实际生活一样的人物活动,以及各种场景。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他们父亲的帮助下,在巴黎卡普辛路大道14号承租了一个大的咖啡馆的地下室一印度沙龙,使用自己发明的“运动摄影机”,首次公开售票放映由他俩拍摄制作的《火车进站》《婴孩的午餐》《水浇园丁》《拆墙》《卢米埃尔的工厂的大门》

等电影。沙龙里仅容纳33名观众,票价是每人1法郎,一部影片约17米长,10部影片只需放映10多分钟。他们就每隔30分钟重新放映一遍。这样,1895年12月28日就被确定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并且兄弟俩被誉为“电影之父”。

这些片子的内容十分简单,用直接方式表现了那些下班工人、上下火车的旅客、劳动中的妇女、划船出海的渔民、登岸的摄影师和街头行进中的警察等。在这些作品中,卢米埃尔兄弟真实地捕捉和记录了现实生活的即景,使人们看到了自己身边的那些真切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群。

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在法国本土获得成功之后,就着手开拓国际市场。他们派遣自己的摄影师远涉重洋,遍访各国,用摄影机捕捉精彩有趣的场面,记录异国他乡的风情。他们培训了大批电影放映员,奔赴世界各地,给无缘周游世界的观众带来了乐趣,开阔了眼界。与此同时,卢米埃尔兄弟也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商业回报。

卢米埃尔兄弟(包括他们的助手)拍摄的影片大多是实录一些日常生活的片断,

①卢米埃尔兄弟(奥古斯塔·卢米埃尔Auguste Lumiere,.1862年一1954年:路易斯·卢米埃尔Louis

Lumiere,1864年一1948年)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出生于欧洲最大的制造摄影感光板的家族。作品主要以纪实性影片为主。

2

第一章影视概论

完全没有“表演”的性质,显示出一种鲜明的纪实风格。在这些早期的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电影语言的最初探索,也可看到作为优秀摄影师的路易·卢米埃尔对光线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方面的经验与天赋。

起初来看电影的观众只是出于好奇,但观看完电影后却大为惊叹,为之入迷。他们第一次在白色的幕布上看到了活灵活现的人物。当银幕上开始下雨时,有的观众竟急忙打开手中的雨伞:当银幕上出现火车风驰电掣般急速冲来的镜头时,有的观众被吓得大喊大叫,有的竟站起身来准备逃生。

在《火车进站》这部影片里,摄影机架在站台上,朝着远处延伸的火车轨道。站台上空无一人,景深处一列火车迎面驶来,火车头驶出画左沿站台停下,旅客们上下火车。其中有一位少女在摄影机前迟疑地经过,并露出自然、羞涩的表情。火车离开站台驶出画面左侧,然后影片结束。这部影片实际已经使用了今天电影里所用的镜头连接方法。从火车在地平线出现的远景起直到最近的近景为止,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而且这些镜头不是分开的或切断的,而是利用一种相反的“移动摄影”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即摄影机不动,而让物体和人物有时离摄影机近些,有时又离得远些,不同景别的视觉变化,形成了纵深的场面调度。这种“视点”的不断变化,恰恰是我们今天通常使用的“长镜头”的拍摄方法。

此次卢米埃尔兄弟公映电影的日子被称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这一具有历史性的一天意味着电影文化的出现,有一批群体性的观众看到了电影,并且认可了它,接受了它,甚至为它着迷。此时,电影的文化魅力和它即将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散发到世界各地。

卢米埃尔兄弟创造了最早的新闻片、旅游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影片样式,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纪实性。它直接拍摄真实的生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成为写实自然主义电影风格的开路先锋,形成了电影的纪实性传统。这些情节简单得近乎粗陋的短片,开创了电影的历史。

火车进站

3

中外影视鉴赏

三、电影的发展

乔治·梅里爱

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这股新鲜劲过去之后,再加上当时并未有“电影艺术”这个概念,丝毫没有任何情节性和娱乐性可言的此类影片,持续放映了一年半以后,人们的兴趣就在明显地减弱,以至最后再也无人问津了,颓败了下去,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局限和自然主义的局限造成的。但在这种需要突破的情况下并没有影响电影的发展,另一位法国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应时而出。在巴黎咖啡馆地下室欣赏世界上第一次电影放映的热情观众中,有一位风度翩翩的美髯绅士。他激动而又全神贯注地看完影片后,径直找到了主持这场放映的安东尼·卢米埃尔,要求将现场这台放映机高价转让给他,但遭到了婉言谢绝。当时,人们只感到这位绅士出手阔绰,财大气粗,可谁也没料到,他就是日后让电影起死回生,把观众请回电影院,并奇迹般地在巴黎创建了“世界电影中心”的“戏剧电影之父”梅里爱。梅里爱是一位巴黎制造商的儿子,擅长绘画,喜欢魔术,有着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他是一个相当富有的人。他不仅从父亲那儿继承了大笔遗产,而且还从妻子陪嫁中得到50万法郎的财富。此外,他还以自己的魔术表演和经营的罗培·乌坦剧院,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收入。当梅里爱想要购买卢米埃尔的“活动摄影机”遭拒后,便转而以更高的价格从伦敦购进了一部威廉·保罗式放映机,并以2.8万金法郎购得柯达胶卷。接着,在他美丽的庄园里,投资8万金法郎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从此,梅里爱开始了电影创作生涯。

他之所以被誉为“戏剧电影之父”,是因为他的一大突出贡献,就是把许多优秀戏剧搬上了银幕,并且把戏剧艺术的诸般法则系统地用之于电影。他使电影从一种纪实性的“活动照相”(亦称运动画面)导向了艺术

乔治·梅里爱

电影,为电影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他指导演员们用夸张的动作、手势,不同表情的表演来扮演无声片里的角色,用他喜欢的自然光线构图。他把摄影机架在舞台对面的套间里,然后津津有味、不知疲倦地拍下整部戏剧。

①乔治·梅里爱(Georges Melies)(1861年12月8日一1938年1月21日),罗培·乌坦剧院的经理,法国演员、导演、摄影师。作品有《圣女贞德》《地狱的土风舞》《音乐狂》《仙女国》等。

4

第一章影视概论

起初,梅里爱拍摄的影片没有什么独到之处,大多是模仿卢米埃尔的。1896年,

一次偶然的机遇改变了这种状况。梅里爱在放映自己在巴黎歌剧院广场拍摄的实景时,画面上一辆行驶着的公共马车突然变成了拉灵柩的马车,这使梅里爱感到十分惊诧。他便寻找原因,发现在拍那辆行驶着的公共马车时,机器出了故障,胶卷被卡住停了几秒钟。当时摄影机仍在转动,胶卷没有被曝光。当机器修好、胶卷重新走动时,一辆拉灵柩的马车正巧驶到镜头前。梅里爱由此发现了“停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这如同“牛顿的苹果”一般。他立即意识到,手中的摄影机可以成为变魔术的工具,把自己熟悉的舞台变戏法的经验运用到电影中去。用电影来变魔术,使梅里爱终于寻找到一条与卢米埃尔兄弟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

1896年10月,梅里爱拍成了《贵妇人的失踪》。这里的“失踪”,是让坐在椅子上的贵妇人突然消失。贵妇人不仅可以失踪,而且还能变成花瓶、魔鬼等。1899年,在其代表作《德莱孚斯案件》影片中,他采用细致的现实主义手法导演,模仿一些照片资料,运用新闻片的风格,让演员即时表演,拍成长达15分钟的长剧。其中有演员的大特写和中景镜头,也有人群四散奔逃的场面,开创了“真实搬演”艺术的先河。《哈瓦那湾战舰梅茵号的爆炸》一片中,战舰爆炸后许多人落入海中,梅里爱透过玻璃缸拍下鱼群的游弋、海藻的浮动等海底景致,无不叫人惊奇称道。

另外,他采用“魔术照相”的手法,创造了快动作、慢动作、停机再拍、倒拍、淡出、淡入、多次曝光、叠印等一系列特技摄影。他把电影技艺变成了电影艺术,这些影片大多是自编、自导、自摄、自剪。他引进戏剧因素创造戏剧电影,拍摄服饰华丽、场面宏大,影片中演员用夸张的动作与手势诠释无声片里的角色。在《灰姑娘》中他就运用了慢动作摄影,使小仙女的舞蹈像在空中飞翔。他还首次透过玻璃鱼缸拍摄水下的情景。梅里爱是对当时各种电影表现手法予以创造性应用的人,他拍摄的大量短片中既有仙境般的镜头,又有令人恐怖的场景。

此外,梅里爱为自己建立的蒙特路伊摄影场,像个巨型照相馆,规模更大,设计更精巧,并出现了电影摄影棚和厂房式的作业。摄影棚顶部全是玻璃的,以便拍摄时能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让人工光源的使用降到最低限度,并且利用幕布来调节光的强弱。梅里爱还亲自设计了一整套复杂的机械装置,可以随时拍摄那些复杂的调度场面。摄影棚里安装了吊桥、陷阱门、活动门窗,以及能吊起演员在空中飞行的铁索等机械设备。拍片时,摄影机固定不动,总是从一个视角把舞台上的一切实况拍摄下来:摄影机的视野也与剧院舞台的框子一样大小,如同观众坐在固定的位子上观看舞台演出。总之,梅里爱几乎把舞台剧中的一整套东西,包括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分场、分幕等,全部搬到电影中来。梅里爱一生所拍的400多部影片,最富有创造性的样式,人们称梅里爱的影片为“戏剧电影”。

他又根据自己事业发展的需要,及时创立了“明星电影公司”,集制片和发行于一身,定期举办影片发行首映式,还召集发行商们观看。他经营电影的模式逐渐地从市俗的集市游戏、杂耍场地跻身于上流社会高雅的艺术场所。明星公司所在地歌剧院街也被时人称为“世界电影中心”。与此同时,明星公司在美国也获得很大发展,而身兼

5

中外影视鉴赏

制片人、编剧、导演、布景家、特技专家、服装设计师和演员的梅里爱也随着他拍摄的许多优秀影片享誉世界各国。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他的影片分为四种类型:(一)魔术片

这类影片如同舞台上的“独幕剧”,都是些短片,主要展示特技。如《贵妇人的失踪》(停机再拍)、《橡皮头人》(移动摄影)、《魔窟》(叠印法)、《多头人》(遮盖法)、《音乐狂》(多次曝光)、《乔治·梅里爱的魔术》(变形法),等等。这些片子以出人意料的机智、反理性的幽默吸引了当时的大量观众。甚至在今天看来,我们还会为梅里爱所创造出来的奇术绝技而惊叹不已

(二)神话故事片

这些影片大多是改编自欧洲古老的民间童话,如《小红帽》《蓝胡子》《仙女国》《灰姑娘》等。其中《灰姑娘》共分12个镜头,每个镜头相当于舞台上的一幕。梅里爱借用戏剧舞台的叙事方式,创造了电影上的“多幕剧”。同时《灰姑娘》的情节发展也是按照舞台演出的顺序进行的。在影片中,灰姑娘转眼变成了美丽的公主,南瓜突然变成马车,老鼠忽然变成骏马等,这是梅里爱用“调换特技摄影法”来完成的。这种童话故事所具有的独特的叙事方式,与梅里爱诙谐浪漫的表现风格十分相宜,与梅里爱的“银幕戏剧”的电影美学观念也十分协调。

(三)科幻探险片

梅里爱最著名的“戏剧电影”代表作,标志着他的艺术创作最高峰的影片,是1902年拍摄的《月球旅行记》。这部片子的本是根据法国著名的科幻作家凡尔纳和小说家威尔斯的两部作品改编而成的。影片描述了天文学家到月球上探险的过程:一群身穿星相学家服装的天文学家想到月球去旅行,于是他们钻到了一颗炮弹中,由天使般的少女们把他们发射到太空。炮弹在月球上着陆成功,月球上火山爆发,大雪纷飞。睡梦中,他们的身边出现了美丽的金星神、火星神、土星神。在山洞里,他们看见了巨大的蘑菇、月亮神和贝壳等。月球人发现了地球人,便愤然追赶。探险家们乘炮弹逃生,手持的降落伞坠入海中。在海底又经过一番旅行,最后终于胜利返回陆地。这部片子分30场,共15分钟。梅里爱调动了他所有的艺术手段来制作这部影片,将科学与魔术、现实与幻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光怪陆离的梦幻世界。此片在法国、美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上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梅里爱又拍出了《太空旅行记》《北极征服记》等一大批科幻探险影片。这些影片不仅给梅里爱带来了美好的声誉,而且为他积聚了大量的财富。

(四)搬演现实的新闻片

梅里爱这位银幕特技专家并没有完全沉湎于魔术片、神话片和科幻片之中,他还

十分关注现实生活。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的当天,梅里爱在他的剧院里上映了《哈瓦那湾战舰梅茵号的爆炸》,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思考:1899年,他拍摄了《德莱孚斯案件》,再现了当时轰动法国的真实事件。梅里爱用“搬演现实”的方法,表现了他对现实主义的追求,开创了电影艺术“再现历史”的先河。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