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画教程》唐清德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简笔画教程》

【作 者】唐清德主编
【丛书名】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页 数】 119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5.08
【ISBN号】978-7-5643-4050-6
【价 格】22.00
【分 类】简笔画-绘画技法-教材
【参考文献】 唐清德主编. 简笔画教程.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08.

图书目录:

《简笔画教程》内容提要:

《简笔画教程》一书是由孝泉师范学校唐清德教授主编,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遂宁师范学院等学校参编的学前教育专业简笔画教材。全书共四章:第一章简笔画概述、第二章简笔画的造型方法、第三章简笔画的表现内容、第四章简笔画组合创编及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各校的教学实际……

《简笔画教程》内容试读

第一章简笔画概述

第一章简笔面椒述

【学习目标】

★全面了解和掌握简笔画的内涵。★了解简笔画与儿童心智发展的作用。★了解简笔画的特点和训练方法。★熟练掌握简笔画的造型方法和规律」

简笔画是运用简洁洗练的线条高度概括地状物造型,简明扼要地达意。简笔画不仅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通俗艺术形式,而且也是开启学前儿童潜力的金钥匙。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全面掌握简笔画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方法,并能根据学前儿童的心智特点熟练应用简笔画进行教学。

简笔画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简单的造型方法、简略的表现形式画出幼儿喜欢的物象,教学形式形象具体,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性。

第一节简笔画与儿童心智发展的关系

一、儿童画的造型

3~6岁的儿童所从事的造型活动是以儿童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它反映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造型活动是儿童本真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成长性需求,没有功利性,以满足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见图1-1)。

从造型上看,幼儿能凭主观直觉印象描绘出物体的粗略形象。所画的形象只是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的组合,看不到完整的形象,基本保留了对象的形式特征,常常只具备物体的最基本部分,多半是粗略的、不完全的,结构有时不合理。所以,当部分脱离整体时,人们就无法辨认,部分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其典型表现就是幼儿笔下的“蝌蚪人”,幼儿用一个大圆圈代表人的头部,在大圆圈内画上两个黑点或小圆圈代表眼睛,再在大圆圈下面画上单线条表示手、脚,这就是幼儿眼里的人(见图1-2)。

篇笔画魂

教程I JIANBIHUA JIAOCHENG

图1-1儿童画造型

三岁

交错

太阳形

圆内交错

二岁

画圆

太阳人

蝌蚪人

圆线乱画

经线线乱画

图1-2蝌蚪人

002.

第一章简笔画概述

“蝌蚪人”外形类似蝌蚪,它是34岁儿童绘画中常出现的人物造型。“蝌蚪人”造型是跨文化、地域的儿童的共同的造型,它反映出儿童在此成长阶段对人的概念。

二、儿童画的颜色

早期象征阶段的幼儿画使用的颜色种类较少,常以线条画为主,出现了小面积的涂色。但涂色显得杂乱无章,既无顺序,也不均匀,有的地方过于稀疏,留下许多空白,有的地方又过于浓密,有的还会涂到轮廓线的外面。惭惭地,幼儿能用方向一致的线条均匀地涂色,虽然小面积的涂色已经很均匀,但是大面积的涂色(如大面积的背景色)还不均匀。图画的颜色与实物的颜色之间并没有关系,涂什么颜色完全取决于这些颜色是否引起儿童的兴趣。

后期象征阶段的儿童对颜色开始有自己的喜好,通常表现为喜欢纯度高、鲜艳明快的原色,并用这些喜欢的颜色来描绘自己喜爱的物体,而把认为不好看的颜色涂在自己不喜欢的物体上或认为无足轻重的东西上。画面上的颜色种类通常达到3~5种以上,五颜六色是这一时期幼儿作品中色彩的典型特征。幼儿逐步能按物择色,如树叶是绿色的,树干是棕色的,天空是蓝色的,太阳是红色的等,但他们不太注意整个画面色彩的和谐美。

三、儿童涂鸦与身心发展

早期儿童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依赖于自己的感觉、知觉和运动。幼儿在早期的涂鸦中就表现出一种对自己手臂运动的兴趣。他们并不知道纸、笔的用途,而是经常把笔含在嘴里,或用来敲敲打打,把纸揉成一团,享受着涂鸦动作带来的有节奏的运动快感。对于幼儿来说,这种“身心统一体”是他们产生审美判断的基础。幼儿在美术造型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反映模式是幼儿最为源初、最为本真的一种生命活动。儿童的涂鸦本质也是和简笔画造型特征高度吻合的。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在感知上表现出知觉过程的整体性与直觉性一往往是凭直觉对知觉对象进行整体性判断,而不是理性的、逻辑的分析与综合;在记忆上表现出具体形象记忆占优势;在想象上表现出出乎成人意料的独特想象;在情感上表现出易共鸣、易移情。因此,幼儿把握世界的感性方式表现出思维的直觉性、符号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它使幼儿的涂鸦充满了活力与魅力。在涂鸦中,儿童就凭着想象和直觉反映着他们的所见所闻。

想象是指人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儿童的想象约在2岁左右能观察到。他们常把生活中的行为反映到自己的游戏中,出现了象征性形象。如把圆拱形的积木作电话放在耳朵边,把雪花插片当做饼干等。

最初的涂鸦线条也被儿童用来代表任何一样事物,如弯弯的一条线是一条小虫子,也可能是一只奔跑的小狗等。渐渐地,儿童对自己的作品加以命名,甚至面对画面上寥寥几笔能“添油加醋”地讲出一个长长的故事。再以后,儿童能画出不在眼前的事物,这时候儿童已经能脱离实物在符号意义上进行自由的想象了。这种自由的、个性化的想象就是儿童的审美意象,见图1-3、图1-4。

"s

-=-003

筒笔画

兼程I JIANBIHUA JIAOCHENG

图1-3儿童涂鸦

图1-4儿童涂鸦

004

第一章简笔画概述

附录幼儿简笔画欣赏

人A

中中中中阳

AA做容

尽及零

上鑫魔

简笔画见

教程I JIANBIHUA JIAOCHENG

3弯扬

0

8裤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