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与路径 中国教育迈向现代化》杨小微等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指标与路径 中国教育迈向现代化》

 

【作 者】杨小微等著
【页 数】 383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20
【ISBN号】978-7-5191-2428-1
【参考文献】 杨小微等著. 指标与路径 中国教育迈向现代化.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指标与路径 中国教育迈向现代化》内容提要:

全书分为“追根溯源篇”“指标探究篇”“路径探索篇”“制度保障篇”四篇,分别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教育现代评价指标的设计及改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教育现代化推进的政策制度保障四个角度,全面探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和评价之道。

《指标与路径 中国教育迈向现代化》内容试读

迈向现代化:中国教育的百年梦想

无论是把中国社会及教育的现代化起点定在19世纪下半叶的洋务运动及洋务教育,还是定在20世纪初西方学制引进,抑或五四运动期间“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驾临中国,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以及教育的现代化都走过了漫长的蹒跚学步的历程。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建设“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标志重启了现代化的历程并持续至今,那么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则标志着中国教育现代化重新扬帆起航。在这梦想时断时续的一百多年中,一些问题始终萦绕着我们,挥之不去。什么是现代化?在学界这一热议的概念为何又被“现代性”悄然取代?教育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之间存在何种举足轻重的内在关联?在外部刺激和内心渴望的双重压力或驱动力之下,中国的现代化能否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道路”?相应地,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有无可能据此获得“道路自信”,并以自己的方式增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自信?

如果最简略地说,现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或者仅从量的意义上说,是一个“传统性渐减、现代性渐增”的过程,那么,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世界上任何国家一旦实现现代化,其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传遍全球任何地方,不管是用武力,还是靠人民的选择,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于是,所有不再是先行者的国家就变成后来者,而所有后来者都会发现,他们社会

2/指标与路径:中国教育迈向现代化

中的主要因素被强烈的要求或与现代化有关联的因素的压力所破坏。”(罗兹曼,1989)5这段话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是现代化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的世界潮流;二是被“卷入”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将发生深刻的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

由于现代化最先发生于西方,所以人们难免会把现代化理解为西方化,并进而导致简单模仿和照搬的行动偏向。如勒纳(Daniel Lerner)认为“现代化是社会的变化,欠发达国家通过这样的社会变化获得了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的共同特征”(布莱克,1996)译者前言8。这种观点通常以非此即

彼的方式理解现代性与传统性,但这并不能反映事实。“在任何社会中都不存在纯粹的现代性和纯粹的传统性。相反,现代化过程是一个传统性不断削弱和现代性不断增强的过程。每个社会的传统性内部都有发展出现代性的可能,因此,现代化是传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功能上对现代性的要求

不断适应的过程。”(布莱克,1996)译者前言18

从文化学视角分析,传统性有赖于一种“濡化”的方式得以代际相传,即年青一代在老一辈指示、引导或强制下接受传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过程。而对中国目前经历的这种“后发型”现代化来说,现代性落地生根的过程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的由外而内的“涵化”过程。所谓“涵化”,是指由具有不同文化的个人组成的群体,因持久、集中的接触,相互适应、借用,结果造成一方或多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大规模变迁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性,能否同化或整合外来的现代性,是中国现代化能否成功、能否发展的关键。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能否成功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教育能否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奥康内尔(James O'Connell)特别指出,“非西方文化接受了首先产生于西方的某些形式和技术。但是,绝大部分这些形式从认识论来说,是现代的而不是西方的。它们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而不属于它的任何特殊的表现”(布莱克,1996)4。奥康内尔既反对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也不同意将现代化归结为经济形式。他用“创造的理性”来表达现代化进程的精神状态,这包括三个方面:分析因果关系和创造发明的观念,工具和技术的大量增加,对社会结构的灵活性与连续性的认同(布莱克,1996)5。甚

迈向现代化:中国教育的百年梦想3

至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现代化是探索性和创造性思想态度的发展,它既是个人的思想态度,也是社会的思想态度。这种态度隐藏在技术和机器使用的背后,使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产生新形式(布莱克,1996)2。

社会与教育,谁决定谁?答案似乎不言而喻。然而,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远不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那么简单明了。

改革开放以来扬帆起航的中国教育现代化,起初还不是“自身的现代化”,而只是“面向现代化”或者说是“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可以从邓小平当年常说的一段话中得到证实: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也就是说,通过教育培养出科学技术人才,投身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等的现代化建设。然而,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自身不可能不是现代化的教育。试想,一所完全不是由现代教育思想主导的学校,何以能够培育出有现代意识的“人”或“人才”呢?

诚然,负有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命的教育,唯其自身具备现代气质才能担负得起推动社会现代化的重任。但也必须看到,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又决定了教育现代化的水平。例如,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的价值维度,当社会整体公平尺度未成为公认尺度时,或者说公平观念尚未成为社会每一个人的观念时,教育内部的公平也难以成为普遍状态。

面对这种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相互制约的“循环”,我们不禁要追问:如何摆脱被动,使二者能够相互促进?站在教育的立场上,我们不应被动地等待社会现代性的提升,而应取主动姿态,让教育适度超前,引入更多的“现代性种子”,植根于中国教育文化的传统土壤,静待其萌芽、舒枝、展叶并绽放出名为“中国现代化”的教育之花。

有意思的是,最初一谈起教育现代化,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教育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时至今日,我们去西部某地调研教育现代化现状时,虽然事先提交了调研材料,但对方安排接待我们的负责人还是信息办主任。但更多的教育界人士在接受调研时都能脱口而出:“教育现代化更重要的是

4/指标与路径:中国教育迈向现代化

‘化人’而不只是‘化物’。”这表明,作为观念的“现代性种子”,已经深深埋下并开始发芽。

相同的目标、不同的路径,相同的理念、不同的文化,前有先驱、后有来者…,在教育现代化的大潮中,我们应依凭什么来获得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道路自信”呢?

在迈向现代化的世界大潮中,不仅有继续领航的“先行者”,如英、法、美等国,也有不少被誉为“成功的后来者”的追赶者,如日、俄等国。

那么,我们将凭借什么“后来居上”?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一举成

名”,引起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这似乎有助于增强我们的自信心。然而,对于中国教育中种种或隐或显的问题和弊端,我们也心知肚明。仅凭“尊师重道”和“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是不够的,仅仅引进西方教育观念和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也可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或者会“水土不服”,还有一条可能的道路一最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加上最好的西方现代教育一似乎也难以走通。

于是,我们还剩下最后一条路:在这不确定的世界里不断地探索与创新!用奥康内尔的话说,就是用“创造的理性”去开辟未来!这也正好符合他对现代化的定义:现代化是探索性和创造性思想态度的发展,它既是个人的思想态度,也是社会的思想态度。至少,我们在两个重要节点上是需要发挥创造理性去谋求突破与创新的:一是基于价值澄清的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凝练;二是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上理性地进行路径选择。在这两个节点上都必须审慎地对待路径依赖,即在目标凝练上应避免简单套用先行者国家的教育发展标准,这是要避免对西方的路径依赖;在路径选择上则要尽量避开过去习惯了的“达标运动式”的行政套路,这是要克服对自己的路径依赖。也许,路径依赖未必全都不好,比如按经验办事可以减少决策成本,可以及时启动。但是这里讨论的重点是:当教育发展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段”时,容易解决的问题早已解决,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当已有的经验和“招数”统统失效时,唯创新才会有出路。

迈向现代化:中国教育的百年梦想5

回望走过的道路,面对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形势,审思教育现代化推进中的成败得失,我们需要好好思索: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

凡以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设备与条件、工具与技术为指向的现代化努力,均可称为“外延式”教育现代化发展:凡不考虑投人增加而以要素及其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为主旨的发展,则可称为“内涵式”教育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现代化历程告诉我们:比工具和技术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或可再加上“制度的现代化”,其优化和提升正是一种内涵式发展意义上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个历久不衰且还将持续的世界历史潮流,中国作为“后来者”,从最初被动卷入到现在主动参与并自觉推进,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败的教训。要想在今后的路上走得更好,准确把握现代化的内涵是采取正确行动的前提。

一般说来,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是涉及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概言之,现代化可以被看作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布莱克,1996)译者前言7。仅仅从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现代化的水平,或者只是从政治机构、组织结构与功能来解释社会的现代性是远远不够的。正如英克尔斯(Alex Inkeles)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能够赋予先进制度以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的心理基础,如果掌握和运用先进制度的人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还没有经历一场向现代性的转变,那么失败和畸形的发展就是不可避免的。(殷陆君,1985)4英克尔斯关注现代化进程中人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因素,从现代人格形成的视角调查了六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归纳出现代人的九个心理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四个特征是:有丰富知识的参与型公民,对个人效能抱有充分的信心,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愿意接受新的经验和新的思想。英克尔斯把这些特征称为“现代性精神”。现代性精神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

6/指标与路径:中国教育迈向现代化

要前提。也有另一种认识:现代性是一种注重“权利、能力、理性、自立(包含自由)”的主体精神、批判精神、理性精神和启蒙精神,这是现代化经济、社会和政治三维结构所体现的共性(韩庆祥,2016)。

除了人的因素,与人有关的社会文化因素也极为重要。一些学者指出:“现代化是探索性和创造性思想态度的发展,它既是个人的思想态度,也是社会的思想态度。这种态度隐藏在技术和机器使用的背后,引起个人之间社会关系产生新形式。”(布莱克,1996)2这段话指出了现代化中相互依存的三个方面:思想和精神、社会结构、工具和技术。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结构方面的条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文化因素才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布莱克,1996)译者前言1因此,现代化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通过国家的社会一经济政策来改造传统文化,使它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上面。

综上所述,人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仅有工具和技术的现代化,只能算是形式上的现代化;关注人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才能使现代化名副其实。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效率优先的重点发展向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的转变,同时也正在经历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如果说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还只是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一种指导思想的话,那么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以来,我国才真正开启了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的改革和发展征程。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意味着我国教育(至少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之路正式从“效率优先的重点发展”转向“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发展的前景和目标,也正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中早已存在的东中西部之间的梯度发展差异以及城乡差异进一步凸显,因此要促进教育公平进而推进社会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