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父子与东北城市现代化建设》张连兴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张氏父子与东北城市现代化建设》

【作 者】张连兴主编
【丛书名】张学良研究中心系列丛书
【页 数】 460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2019.05
【ISBN号】978-7-205-09611-3
【分 类】城市建设-城市史-东北地区
【参考文献】 张连兴主编. 张氏父子与东北城市现代化建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9.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张氏父子与东北城市现代化建设》内容提要:

1923年8月,奉天市政公所成立,沈阳正式实行市制管理,这是继广州之后,我国第二个建立市制的城市,是东北地区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主政东北时期,东北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引导、带动了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本书将张氏父子时期东北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管理模式以及历史经验做系统的梳理与研究,也是对沈阳建市95周年最好的纪念。

《张氏父子与东北城市现代化建设》内容试读

沈阳建市彰显的精神文化

沈阳建市彰显的精神文化

胡玉海

郭春修

1923年,奉天市政公所的成立,标志着沈阳正式建市,实行市制管理。沈阳建市排在全国第一建市的广州之后,在内陆城市中名列第一。在近代中国文化面临着一个几千年都没有碰到的新变局中①,沈阳人这种敢为天下先的作为,向世人展现了沈阳的精神文化,突出地表现在百折不挠的继承精神,兼容中西的包容精神,奋发向上的创新精神上。在沈阳建市95周年之际,重温和弘扬沈阳的精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百折不挠的继承精神

当我们翻阅沈阳文化史册,会清晰地看到,从远古走来的沈阳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较,极具地方特色。尤其是沈阳近代文化,在与外来文化和中原文化互动交融中,更加绚丽多彩而又别具一格,其突出特点,是具有百折不挠的继承精神。

沈阳最早的先民,是新乐人。具有7000余年历史的沈阳文化,到了近代,遇到了来自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西方文化输入中国,是以“新”文化的强势姿态出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则被冠以“旧”文化,处于被动状态。在中外文化和新旧文化的交流碰撞中,由于历史和所处地理环境的特

①《李鸿章朋僚函稿》卷一。

1

张氏父子与东北城市现代化建设

殊性,外来文化在沈阳地区的传播,还伴随着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推行和强制接受,具有强迫性、统制性。但沈阳文化却不屈于外力与压制,顽强地坚守自身的传统文化;虽在外来文化打压下,仍使传统文化延绵赓续,未曾中绝。故沈阳文化可谓表现出了百折不挠的继承性。

外来文化最早是通过传教进入沈阳地区的。道光十年(1832),德国人郭士立(Gui tzlaff,Karl Friedrich August)在盖平登陆传教。咸丰二年(1852),德国人郭际烈自暹罗(泰国)乘船到没沟营(今辽宁营口)讲经布道。同治十一年(1872),英国基督教传教士罗斯约翰(Ross John)来沈阳,在西华门、钟鼓楼、小河沿一带设立教堂,传经布道。此后通过宗教途径在辽沈地区传播西方文化,呈快速发展态势。传教首先是通过行医、办学、开办各种活动与沈阳民众接触,传授现代科学知识,提倡西方生活方式,宣传西方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传教中,传教士们发现沈阳这座城市,虽然“大多数人,甚至商人,都是文盲,但他们是真正的文明人”。包括“最普通的劳动者”在内,他们是通过学者和官员“全身心地学习儒家规范”的。“孔子的格言在人们的生活日常谈话中广为引用,并且作为家族的信条在日常生活中被恪守和履行。”英格利斯评论说,“深深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是对自己过去历史、过去圣贤、过去经典、过去传统的崇拜和自豪”。沈阳人这种维护传统的行为,在当时的传教者们看来,是“保守”。实际上是一种“坚守”,“对他们来说,从祖先继承下来的东西是非常完美的,任何变更都将被视为亵渎行为”⑦。正是这种坚守,让沈阳文化保持了完整的继承性

这种“坚守”精神,在日俄势力进入东北后,显得尤为重要。自清末日本侵略势力进入沈阳地区后,为巩固和扩大侵略势力,伴随政治、军事力量和满铁附属地扩张的同时,大力扩充文化宣传机构的设置,包括宗教团体、图书馆、报刊出版等,方方面面,推行其文化。在20世纪20年代东

①[英]伊泽·英格利斯著,张士尊译:《东北西医的传播者一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辽海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②[英]伊泽·英格利斯著,张士尊译:《东北西医的传播者一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辽海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2

沈阳建市彰显的精神文化

北就有日本控制的报刊70余家,日本在东北的宗教团体,以宣传教义的方式,大肆宣传殖民与奴化思想。

日本武力和文化的侵略,激起沈阳学人强烈的责任感和维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他们深知爱国、救国,必须唤起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由民族文化维系的。早在1918年,奉天省教育厅长谢荫昌就倡议刊行《东北丛书》,整理东北文化,最后在金毓黻主持下,有大批东北旧文史资料的辑印,其中《辽海丛书》辑录了辽沈及东北地区的珍贵地方史料,全面地反映了辽沈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渊源以及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文地理的状况,是了解和研究辽沈及东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并由此还促成东北问题研究的兴起,等等,这种文化成果和文化现象,真实地反映了沈阳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文明的传承。

二、兼容中西的包容精神

市制问题作为上层建筑的城市行政区划制度,最先出现于产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与西方相比较中国引进市制较晚,沈阳作为中国后发地区,能够率先实行市制,是由它的文化具有兼容并包开放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近代以来,沈阳一直是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地位决定了它必然是东北中外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是东北与中原文化关系的汇结点。在与外国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中,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充分显示出沈阳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精神。这种包容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经济形态的进步性。这主要体现在生产模式、主导产业、基本结构及政策等各方面。清末民初,是东北移民最多、人口增加最快的时期。在清乾隆五十至五十六年间,奉天人口只有82.16万,到1912年前,奉天全省就增加到1100余万人①。大量异地人口的引入,是政策开放的体现,同时也构成了生产方式、经济结构改变的要素。据1933年调查,奉天从业比例分别是:农业6675440人,工业756377人,商业934987人,教育

①梁方仲:《中国历代人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72、269页。

张氏父子与东北城市现代化建设

724051人,军事138791人,政治94551人°。从这个结构比中可看出,全省的非农业人口高达30%

进入民国后,政府开始对身份制、世袭制的土地进行整顿,同时丈量和清理所有官庄、王庄和旗地,在丈放余荒和官地旗地的过程中,官僚、地主、富商及庄头等乘机兼并土地,使地主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地主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清末官办农牧垦殖公司企业日趋衰退,而私营农垦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土地所有制的转变,农垦公司的出现及公私营企业的变化,以及农业机械和优良农作物品种的引进等,对农业经济自然状态的改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业经济形态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据统计1917年沈阳有工厂574家②。这些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成为后来建市的重要支撑条件。

第二,政治形态的复合性。政治形态的复合性,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中华民国建立后,沈阳既是奉天省的省城,同时又是逊清“陪都”所在地两个新旧不同的政治体制同容一城。从民国建立之初,到1923年市政公所成立前,沈阳作为省城直辖于省政府。而设在沈阳故宫内的盛京内务府,则继续掌管逊清“陪都”政务,设有总管大臣1人,佐领3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各1人。主事1人,掌盛京三旗包衣之政令。

奉天省政府负责全省政务,盛京内务府负责皇室事务和庄款的收缴:

一个从属于民国政府,一个从属于北京皇宫的总管内务府。两个完全不同类型、不同体系、不同政治属性的机构,同处一个城内。只有北京和沈阳才有这一政治现象,这是民国政治生态的一个怪胎

政治形态的复合性,还表现在满铁附属地的存在。沈阳的满铁附属地面积,在日本从俄国接收时为595万平方米①,到917年后,满铁开始策划大幅扩张附属地,至1926年,在沈阳的满铁附属地就扩大到12.16平

①《满洲经济年报》1933年版,第431页。

②《东北年鉴》,东北文化社1931年版,第1033页。

③《满铁附属地经营沿革全史第3部,大连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编印本,昭和十四年1939),第818页。

4

沈阳建市彰显的精神文化

方公里,其中市街面积为9.09平方公里°。在满铁附属地的日本人口呈逐年快速上升态势,1906年为1330人,占附属地总人口50%,1918年为6192人,占附属地总人口的59%,日本人口占绝大多数,让这个城中之“国”既有名也有实

将政治形态复合纳入沈阳文化包容精神中,是一种被动状态。这种被动状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变革不彻底造成的结果;一是民族衰弱遭受侵略的苦果。而从文化演变历程上看,文化的开放性,也确有主动开放和被动开放的不同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后发国家的开放都带有被动性质,由开放性所体现的包容精神,是城市发展和推行新制的重要因素。

第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沈阳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由多民族组成的聚居区,少数民族有满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蒙古族等37个民族。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多民族共同生活在一个区域,而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习俗也有很大差别。如锡伯人忌用狗皮制品,如狗皮帽子狗皮手套、狗皮袄等:而鲜族则喜欢吃狗肉,认为在夏天吃狗肉、喝狗肉汤有滋补作用。

不同民族间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同文化习俗,是观念上的特色:而来自不同区域人群的生产生活习惯,是最宝贵的经验。无论是文化习俗的特点,还是生产生活的经验,都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他们聚集在沈阳这个共同的家园内,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和学习。渔猎族群向汉族人学习农耕技术;汉人向朝鲜族学习水田技术,这些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也促进了农业的进步。在文化习俗方面,也相互学习和借鉴。史载奉省“满汉旧俗不同,久经同化,多已相类,现有习俗或源于满,或移植于汉”。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沈阳文化富有包容性的具体表现。

沈阳作为移民的聚集地,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地,沈阳文化的包容性,还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上。近代以来,来沈阳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而最具文化色彩的是基督教在沈阳的传播。英国苏格兰人杜格尔德·克里斯

①《满铁附属地经营沿革全史第3部,大连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编印本,昭和十四年1939),第298页。

张氏父子与东北城市现代化建设

蒂,取中文名司督阁。司在沈阳40年,传授西医和基督教,是成功者的典型。但这与沈阳人对他的认同与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在盛京医学院一次毕业典礼上,沈阳的一位既不是教徒也与医学无关的年轻人站起来说:“我用自己的眼晴一直在观察,一位苏格兰老医生双膝跪地,代表医学院向上帝陈述,他为你们献出了自己的一切。”①这位年轻人对司督阁的认同和支持,从深层次说明沈阳文化的包容和开放的特点。

三、奋发向上的创新精神

实行市制,是为了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是源于文化上的创新精神。沈阳受地理、历史、习俗诸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形成了近代文化上的继承性和包容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又培育了创新性的文化特质。这种创新是近代意义上的创新,其内容主要体现于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追求;这种创新也彰显了沈阳文化敢为人先和与时俱进的特质

第一,制度的创新,是创新精神的首要表征。光绪元年(1875),调崇实为盛京将军,崇到任后对奉省地方吏治体制进行了大力改革。这次改革虽然还只是“权宜变通”,但却是近代以来沈阳最大的一次变革。这次改革后,将流民所开垦的土地一律升科,变成国家正式耕地,科以租税,并将所有居民编入户口册籍,结束无政府状态,实现政府的有效管理。

以实施宪政为中心的政治改革是清末东北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渝。1905年初,新任盛京将军的赵尔巽,向清廷提出15条改革措施®,获清廷批准后,赵首先从“改官制”开始。赵认为,“盛京五部体制,原是以隆重陪都,而今不仅徒有虚名,而且事权不专,百弊丛生,胥根于此,不予革除,难言

①[英]伊泽·英格利斯著,张士尊译:《东北西医的传播者一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辽海出版社2005年版,第284页。

②赵尔巽提出的15条是:1.改官制:2.练士兵:3.练旗兵:4.兴教育:5.清词讼:6加廉俸:7.惩贪墨:8.筹屯垦:9.振工艺:10.兴林利:11.定矿章:12.改盐法;13.制钱币;14.辟商埠:15.通航路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