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孟繁英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

【作 者】孟繁英著
【页 数】 209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2018.05
【ISBN号】978-7-206-15009-8
【价 格】48.00
【分 类】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孟繁英著.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8.05.

图书目录: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内容提要:

本书以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线索,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社会对医学生要求的转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迫在眉睫。医学院校必须承担起其社会职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对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从理念到教学内容和方法再到评价体系。古人云“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医学院校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针对于此本书提出完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思考,构建了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评价体系,希冀引起同行的关注和启迪,大家共同献计献策为构建和谐社会、为我们的美好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内容试读

第一章医学与医学生

第一章医学与医学生

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

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一裴一中《言医·序》

一、对医学的认识

(一)医学的学科性质

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

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医学是伴随着人类同疾病长期斗争

的社会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对于医学的学科性质并没

有形成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这是因为医学本身具有复杂性和

综合性,不仅表现在疾病的复杂性和变化性,而且表现在医学的对象一人本身也是一个综合体,影响人类健康的不仅有生物因素,也有心理和社会因素。医学在发展中综合了各个时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学既有理论的要素,也有经验的要素,还有技术、艺术等人文要素,是一个多要素综合而成的学科体系。

医学首先是一门科学。从医学史的发展来看,经历了

·001·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

原始医学、古代经验医学、近代实验医学和现代医学几个阶段。由于原始人受制于智力尚未开化,对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宇宙间的一切反常现象,心存恐惧,难以做科学、合理的解释,因而误以为有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其中,故巫、医合流曾是中、西医学共有的一段历史。西医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了医巫分家。古希腊有“医学之父”美称的希波克拉底将唯物主义哲学运用于医学中,在《论圣病》中说:“被人们称为‘神圣的’疾病(指癫痫和一些精神患者),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比其他病症更神、更圣,与其他任何疾病一样起源于自然原因。只因这些病症状奇异,而人们对它们又一无所知,充满疑惑,故而将其原因和性质归之于神灵。”希波克拉底认为身体是由血液、黏液、胆汁、黑胆汁四个部分组成的,它们各有功能,并相互平衡、协调。这四个系统达到平衡,身体就处于健康状态;如果失去了平衡,就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继其后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医学体系,加快了医学科学化的进程。《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已从简单的临床经验积累,升华到系统的理论总结。这些都为揭开古老医学的神秘面纱奠定基础。中世纪伟大的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其名著《医典》中,曾经给医学定义为:“医学是科学,…医学就是如何维护健康的技艺和健康丧失后使之恢复健康的技艺。”阿维森纳的定义既指出了医学的科学性,也道出了它的实践性。现代医学是通过长期、大量、不间断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最终形成最可能适合人体保健、康复和各种疾病诊疗

·002·

第一章医学与医学生

的知识体系。医学作为知识体系,是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对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规律的一种把握。医学作为科学,在诊疗疾病时,要以医学科学技术为人民健康服务,应当有纯粹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医学又不仅仅是科学,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医学研究的不仅是疾病本身,而且要研究疾病这种现象的载体一人。人,不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是有意识、有思想、有情感的具体的人。医学不仅高度重视疾病的普遍性东西,而且重视人体结构、功能及疾病的异质性。医学远比科学复杂。据经典医学书籍记载,现有病种已达4万种之多,加之不同疾病

有不同的分期和分型,而且又发生在不同人群或不同个体身上,这就更为复杂。因此,我们认识医学不能千篇一律,对待病人更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医学是人学,是对人的关注,对人的生命的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诉求。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康德认为人有三种生命:一种是动物的生命;一种是人的生命;一种是精神的生命。康德讲:“精神生命指的是人性中实践理性或最高理性那部分,它在概念中令人愉快,这就是伦理的善。”德国细胞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1821一1902)提出“医学科学的核心是社会科学”,“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任何社会都应对居民健康负责”等观点。魏尔啸参加西里西亚地区斑疹伤寒流行病学调查,指出了流行病的社会属性,提出单纯治疗不搞社会预防是不能控制斑疹伤寒流行的观

点。瑞士医学史名家亨利·E.西格里斯特(1891一1957)指出

·003·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

“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

学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而且它的目的还要使人能调整以适应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为了做到这一点,医学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是最终的目的仍然是社会的。”对于医学问题,不仅要从生物角度进行研究,也要从社会角度进行研究。医学要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进而制订社会措施(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卫生服务等),保护和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保证人们积极地、全面地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造福人类社会。

医学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的结合。没有技术,医学没有了躯干;没有人文,医学就没有了灵魂。美国学者佩里格利诺(Edmund D.Pellegrino)曾指出:“医学居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并且并非二者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包含了双方的很多特性。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我国著名理论家于光远在《关于科学分类的一点看法》中提出:“很明显,医学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两大科学门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科学。因为医学的对象一方面是作为自然界物质的人,另一方面这个人又是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的,他的健康和疾病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些疾病甚至完全是由于社会的原因引起的。”就整个医学来说,医学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就医学的每

·004·

第一章医学与医学生

一个具体分支学科来说,它们各有特点,有的自然科学性强

一些,甚至完全属于自然科学,有的不可忽视其社会科学性质,有的几乎纯粹属于社会科学。

(二)医学的研究对象

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体以及与人的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医学研究离不开人、疾病、健康这些关键词。

1.人的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个体差异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命体。人既具有生物性,又具有社会性;既具有一般的生理活动,又具有特殊的心理活动。人的生命现象既不能简单地用一般的物理化学运动规律来解

释,也不能简单地用一般的生物学规律来解释。医学研究除了考虑生物学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

首先,人具有生物属性。人是通过生物遗传方式所获得的有生命的肉体组织及其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从生物学意义上看,人起源于动物,由古猿进化而来,隶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灵长类、人科、人属。因此与其他生命有机体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如营养、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遗传等等。人作为有机存在体,天生注定其生存必须依赖自然界,必须不断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充实和更新自身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要素,保持其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失衡可致疾病。内环境稳定的维持

·005·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

有赖于各器官,尤其是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机体各种调

节机制的正常以及血液的纽带作用。

其次,人具有社会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生命、健康、长寿、疾病无不与复杂多变的社会息息相关。在社会环境中,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的进步与人类的健康紧密相关。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一部分人的精神生活却显空虚,社会压力加大,人们的脚步加快,有的人没有很好的渠道去化解这些压力而是用自杀或吸毒来结束或忘掉自己的存在,导致颓废病、疯狂病、网络综合征、耳塞机综合征等现代社会病的发生,有的也会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人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具有主观能动性。医学有很长一段时间过于强调主体医者的主动性而忽视了客体患者的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在医学领域出现了纯粹的技术理性主义。

最后,人具有个体差异。医学不仅重视疾病的高度普遍性,而且重视人体结构、功能及疾病的异质性。病人个体差异是复杂的生命现象,受到生物因子集、心理因子集和社会因子集的制约。生物因子集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生理、生化、免疫、病史等差异;心理因子集包括个性、个体心理、病人心理的差异;社会因子集包括地区、职业、行为、文化、生活等差异。如病人心理,病人是求助于医学,需要医学给予医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