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收藏也不难 1》施艳萍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懂得收藏也不难 1》

【作 者】施艳萍著
【丛书名】新思想系列丛书
【页 数】 167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12.12
【ISBN号】978-7-5039-5449-8
【价 格】32.00
【分 类】收藏-基本知识
【参考文献】 施艳萍著. 懂得收藏也不难 1.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2.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懂得收藏也不难 1》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收藏的基本心理;收藏的三个基本方式;了解书画赝品的真相;收藏的意义和价值等。

《懂得收藏也不难 1》内容试读

收藏的基本心理第一章

带领中国足球闯进世界杯的教练米卢的选人原则是“态度决定一切”。不管具体操作是什么样,但在收藏领域要真正入门,这个道理也是金标准。心理基础是正确收藏的前提,是一把入门的钥匙。入了门,掌握一些基本规律,再进行长期的实践和学习,艺术收藏其实一点也不难。所以,在开始具体研究收藏规律之前,我们先要掌握和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认识。

第一节书画不贵论

老辈的人常讲这个故事:发洪水的时候,财主抱着金元宝上了树,农民却只能拿几个糠饼子。但洪水总是不退,开始嘲笑农民穷的财主只能用金元宝换糠饼子。故事如果讲到这儿就结束了,其实还说明不了问题,关键是如果农民还不换,财主只能饿死,而农民不仅活了下去,还拿了财主的钱。以前汉朝疏广叔侄辞职回家,皇帝赐给了很多财产,他们就天天花天酒地,资助乡党,建公益小学等,有人就说,是不是给子孙留着点?疏广

1

就说:子孙上进,留着钱没有用,子孙不上进,留钱给他

《历代帝王图》

反而是祸害。总之就是不给,还能讲出大道理来,这就是真正有文化的人。书上说:天道不亲,常与善人。不

阎立本

亲就是没有什么亲疏概念,只给那些有道德的人。可是,

唐(宋慕本·部分)

事实上当官就有三分俗,不巴结上级似乎是不可能的,

绢本,设色

当富翁就有三分恶,不心狠手辣,在如战场的商场中获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51.3cmX531cm

胜,似乎也不太可能;如果农民分一半糠饼子给财主,会有两种结果:一是粮食吃完,洪水不退,都饿死。这个结局算好的。最惨的是两人都能获救,但财主肯定会追究

此图用线为铁线描,衣

农民趁机抬价,不仅把钱要回来,还很有可能让农民赔

纹、胡须等匀细而挺

偿精神损失。否则,你说那些暴发户所以能发财,靠的

拔,后周武帝的神态栩

究竟是什么呢?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农民不换元宝的

栩如生,加之用色浓重、晕染显著,为古画

选择,或许是个明智的选择呢!

造诣的上乘之作,足可

书画作品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房子住,就是绢

作为初唐绘画的样本。

和纸而已。古代没有人觉得这东西值钱,也没有人为买卖书画艺术倾家荡产,都是文化人没事干,或者遇到困难没有办法了,才涂抹几笔,或者自娱自乐,或者换顿饭吃。东汉末年,董卓迁都,遇到大雨,士兵们就用皇宫里的绢画等支起来避雨,随手扔掉,践踏在泥浆里的绢画、帛画数不胜数。三国魏朝的韦延善写楷书大字,结果皇帝就派他到皇宫大殿的牌匾上写字,没有起重机,就用篮子把他吊上去,离地有四五层楼那么高,吓得脸发白,下地之后再不写字,还叫子孙不得练字。唐朝的阎立本已经是工部尚书这样的干部级别了,可是到了皇帝游园开心的时候,还不是得跪在地上撅着屁股画写生?同僚和皇帝却都在厅堂上喝酒快活呢!这种侮辱有些严重了,所以阎立本回家就立下家训,子孙后代,谁也不准学画,否则不准入祖坟。

再说最有文化感觉的宋朝,宋神宗对郭熙的画十分喜爱,甚至专门腾出一座宫殿用以悬挂他的作品,这时

求,但战争年代,尤其是与朱元璋合作的时候,就太不自量了。所以朱元璋让他到监狱里去反省反省。经历过动乱的富贵家庭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个时候,家里那些珍贵的东西,包括代表着“封建毒草”的书画作品,还去想值钱不值钱吗?都是惹祸的东西,赶紧处理了算。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就说,因为外婆家曾经是大族,自己家里原来有很多明清古画,但那个时候抄家抄得人心惶惶,所以就每天烧水做饭的时候,就用画来点火,都烧了。他很开心,说烧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至少我们家没有被抄。你说他们不知道那个东西宝贵吗?知道,就是因为知道它们贵重才烧掉呢。还是那个朋友说的,他们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画呢?因为他外公很有钱,打仗的时候,军队需要资金,就把那大户人家的东西抄了拿出来卖,和卖白菜差不多,随便放几个钱就拿

一堆。他外公借此机会,买了不少书画,以为得了便宜,但在特殊时期,这些书画却成了抄家、获罪的证据。

所以,搞收藏其实都是有钱人的余事,以前还是自娱自乐,不把这个当物件。我们先说说那个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不止一次遇到朋友说他写的字好,我就只能笑而不语。首先乾隆的字并不好,肉乎乎的。其次他的字很多时候是别人的代笔,写的稍微好点的基本都是别人写的,第三他号称写了3万多首诗,比李白写的都多,可是现在还有一句老百姓能记住的吗?听说当年他到了济南,夜里被青蛙吵得睡不好,就下命令说济南不准有青蛙。这肯定是演绎。济南都是泉水,冷而且流动,青蛙上哪里产卵去?现在有了下水沟,有了水库,有了死水,也开始有青蛙叫了。回到主题,就是这样的人,在济南做了一件事,他发现赵孟頫画的《鹊华秋色图》不对,把两座山的位置搞错了。这值得理解。赵孟頫画这画的目的,也不过为了安慰一下朋友的思乡之情,图画也只是个概念而已。因此,以幻修幻,善莫大焉。乾隆皇帝却因此大怒,说要把这画烧掉,因为画的位置不对,在打仗的时候就麻烦了,坐标不准。朋友跟我说这个故事,我哈哈大笑,怀疑其真实性,这也太贬低乾隆了,他虽然不见得有很高的文化见地,但也不能差到这个地步。但至少说明,在百姓来说,他所谓的爱惜书画也是个幌子。即使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在历史记录里我们还能看到真实的证据,就是乾隆的题款,一如“到此一游”,在中国历代书画上屡屡出现,令人不免有些厌恶。以前人题读画感想,大多是另外写张纸,然后裱在后面,或者前面。这个在各种手卷中可以

看到实例,一幅小画,结果越题越多,越接越长,这体现的是对原画,乃至文化的尊重。乾隆不是这样,他以为天下万物都是他的,所以画随便题,章随便盖,哪有对书画艺术的半点尊重呢?一幅假的《富春山居图》他玩赏了半生,还没有人敢说是假的,你说书画在他来说到底值不值钱呢?

再说现在一些官员对于书画艺术的认识,其实跟乾隆大同小异。他们对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