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 第2版》陈红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外科学 第2版》

【作 者】陈红风主编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页 数】 372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1.03
【ISBN号】978-7-5478-5236-1
【价 格】68.00
【分 类】中医药科学-中医学院-教材
【参考文献】 陈红风主编. 中医外科学 第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外科学 第2版》内容提要:

为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之一,本教材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六章,主要介绍中医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对中医外科有一个概略认识。阐述了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范围、疾病命名及名词术语解释;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外科疾病的辨证;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和调护。各论分疮疡、乳房疾病、瘿、瘤岩、皮肤疾病及性传播疾病、肛肠疾病、泌尿男性生殖系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其他外科疾病九章,按病设节,共94个病,附病9个。

《中医外科学 第2版》内容试读

上篇

总论

4

中医外科学

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齐。”即运用敷药或手术方法,腐蚀剪割,刮去脓血,以治疗外科疾病。同时“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有疡者,受其药焉”。说明当时外科治疗既有外治,又有内治;既有药疗,也有食疗。由于具备了原始的手术器械、外科专职医生及治疗方法,我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外科的起源。

二、中医外科学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峰起,百家争鸣”,既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也使中医外科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3号墓出土的帛讽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论述外科疾病达30多种。其对疽病区别用药,对淋病、痔疾进行证候分类,可谓辨证施治之萌芽;创造了世界上最早应用雄黄、汞剂治疗疥疮,用毒堇治疗结石痛的药物止痛法;所记载的外治法有敷药、药浴、熏蒸、按摩、熨、砭、灸、腐蚀及多种手术方法,如“絜以小绳,剖以刀”等结扎加切除治疗痔,运用润滑的“铤”作为检查漏管的探针,对复杂性肛漏采用“杀狗,取其脬,以穿籥(竹管)入嵐直肠中,吹之,引出,徐以刀割去其巢,冶黄芩而屡傅之”等;首创酒洗伤口,开外科消毒之源。该时期还出现了有记载的第一个外科名医“医竘”,据《尸子》记载其曾“为宣王割痤,为惠王割痔,皆愈”。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有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也为中医外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涉及外科疾病近30种,阐述了病名及其病因病机、鉴别诊断等。《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灵枢·痈疽》记载:“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樵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天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书中还记载了针、灸、砭、按摩、熨贴、敷药等多种外治方法,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神农本草经的问世,为中医外科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药物学理论基础。西汉前后的金创瘈疯方》是中医外科第一部专著,可惜已失传。从书名可以推测,该书可能是治疗各种战伤及破伤风之类的方书。

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中医外科治疗学的丰富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辨证论治外科疾病,如肠痈未成脓而实者用大黄牡丹皮汤,己成脓而里虚者施薏苡附子败酱散;狐惑病蚀于上部以甘草泻心汤治之,蚀于前阴苦参汤洗之,蚀于肛用雄黄熏之,酿脓则赤小豆当归散主之。还有,王不留行散治外伤金创;黄连粉主浸淫疮;首载蜜煎导法、坐药法、嗜鼻法、吹耳救急法,以及对寒疝、蛔厥的诊治等。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外科学家,我国腹部外科手术的创始人。他创用麻沸散给患者麻醉后施行腹部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比西方早1600多年。据《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记载:“华佗…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

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

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并在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中医外科学的发展

两晋、南北朝到隋、唐、宋、元时期,战争连绵不断,客观上增加了外科手术和外用药物的使用机

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

5

会,也使中医外科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肘后备急方》是东晋葛洪撰著的一部古代急诊全书,其“方药简而易得,约而有效”,“治见精取,切于救治”。该书第5一7卷为外科内容,首载骑竹马灸法及用含碘药物海藻治“瘿”,并专列一节讨论“制发疯的狗,即狂犬犬所咬毒”的处理。书中首先认识到“制犬”咬人的严重性,指出其潜伏期和病程经过,提出治疗狂犬病的方法约20种,其中有“杀所咬犬,取脑傅之,不复发”。用狂犬的脑组织敷贴伤口,以治疗或预防狂犬病发作,这是免疫治疗的思想萌芽,为世界首创。在外治法中增加推拿、捏脊、蜡疗等法;记载了口对口人工呼吸、压迫烧灼止血、清创、引流、导尿、灌肠、肠吻合、腹腔穿刺等急诊治疗技术;提出了薄贴的制作和用法,创制了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莽草膏、水银膏、五毒六神膏等药,对中医外科急症治疗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东晋末刘涓子编著的鬼遗方》,后经南齐医家龚庆宣重新编次定名为刘涓子鬼遗方》,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该书主要提出了痈疽的鉴别诊断;强调对痈疽早期诊治:详辨痈疽兼证;根据痈疽发病中的不同证候特点进行辨证论治,采用清热解毒以泻热,凉血活血以调营,行气散结以消肿,托里透毒以排脓,补益气血以生肌,为后世消、托、补三大法则的建立开启了源头,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外病内治的整体观念。在外治方面,有薄贴法、围药法、洗溻法、熏法、灸法、针烙排脓、祛腐生肌等。对辨别脓之有无、脓肿切开引流操作要点的论述也有实用价值,如“痈大坚者,未有脓;半坚薄半有脓;当上薄者都有脓,便可破之。所破之法,应在下,逆上破之,令脓得易出”。

《诸病源候论油隋代巢元方等编写,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专著,该书论述外科疾病数十门360余论,阐述了许多外科疾病包括40余种皮肤病的病因病理,如指出“疥疮由虫引起”,“漆疮是由于禀赋不耐”,认识到炭疽的感染途径是“人先有疮而乘马乃得”。在《金疮断肠候中“腹册”(网膜脱出的手术时指出,“应先用丝线结扎血管,然后再截除”,以及“肠两头见者,可连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的肠吻合术,说明当时对腹部手术已具备一定的经验,对后来外科治疗学的丰富和发展影响极大。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繁盛时期,中医学亦得到显著发展。在《备急千金要方X千金翼

方等综合性医学巨著中,有丰富的外科内容。在内治法上继承唐代以前的医学成果,大量应用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方药,突出了“消法”的运用。首创用动物的脏器或组织,治疗人体相应部位的疾病,如食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食羊靥、鹿靥治疗甲状腺肿大等,这些都被现代科学证实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开辟了治疗用药的新途径。在外治方面,发背初期用冷熨法,瘘管初期用纸捻引流,脓肿用水蛭及火罐吸脓;广泛开展手术疗法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连体婴分离术、五官整形术。特别是葱管导尿法的使用记载,比1860年法国发明橡胶管导尿早1200多年。外用药的剂型也很丰富,如首载黑膏药,广泛应用软膏、糊膏、水剂、汞剂等。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是外科方药的重要参考文献。

宋代中医外科学的发展较快,外科专著或载有外科内容的著作日益增多,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应用,辨证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治疗上注重扶正与祛邪的关系及外治与内治方法相结合。王怀隐等在《太平圣惠方》中提出了“善、恶”的辨证方法,首载用砒剂治疗痔核的方法。《圣济总录详述了痔、痈、皮肤、瘰疬等外科病的证治,确立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提出了“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的内治法则。东轩居士的卫济宝书》记载了试疮法、溃脓法、长肉法、打针法、骑竹马、灸恶疮法等外治方法,介绍了灸板、消息子、炼刀、竹刀、小钩等器械。李迅的集验背疽方》专论痈疽的证治,提出“疽发有内外之别”,“外发”者易治,“内发”者

6

中医外科学

难治;治法上倾向于补托,主张清解与补益药共方,首用金银花或藤浓煎并加酒服治疗痈疽。陈自明的外科精要强调“治外必本诸内”及“大凡痈疽,当调脾胃”的整体观念,反对轻易使用刀针。如“痈疽未溃,脏腑蓄毒,一毫热药,断不可用;痈疽已溃,脏腑既亏,一毫冷药,亦不可用,犹宜忌用敷贴之药闭其毫孔”,“未溃不可无攻,溃后不可无补”等。这些说法虽有偏颇,但突出强调了痈疽内治法的大致原则。

金元时期医学门派形成,对外科学的影响也较大。刘完素对各种不同病因所致的外证,以邪之在表、在里、在半表半里,而定疏通、托里、和营卫等治疮三大法则,并谓“用此三法之后,虽未差,必无变证,亦可使邪气顿减而易痊愈”。刘完素也善治火热,在外科治疗中广泛应用苦寒药。张从正以攻邪著称,提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岂有寒乎!”治疗重用寒凉,早期辛凉,已成凉膈散、防风通圣散,大热以人参白虎汤;创立“漏针”去水法治水疝,“钩钤”治疗狐疝的方法。李杲将“脾胃论”的主导思想纳入外科,提出“荣气”即“胃气”,如疗疮之实,须先以苦寒君药泻其荣气,反对滥用乳香、没药或芳香止痛药;而对已溃之后,不主张古方之生肉膏、食肉膏,强调健脾以生肌。朱震亨启外科经络辨证之本源,根据经络气血之多少而区别治之。指出痈疽只是热胜血,把“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引入外科,力荐凉血之法,丰富了外科内治法。齐德之所著粼外科精义全面总结了灸、针、烙、砭镰、溻浴,灵活应用温通、排脓、拔毒、止痛等多种外治方法。他认为疮肿之生,皆为阴阳不和、气血不流所致,以辨证为基础,订立了内消、托里法,认为初起气血郁滞,则可内消,根据证候的表现,采用疏涤、通利等法。气已结聚则宜托里,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已溃者,使新肉早生;血气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利,托里调之。这种以疾病的发展为依据而确定的外科治法,既包括了刘完素治疮三法,又对外证的初起、成脓、溃后各个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措施,进一步充实了外科的内治法则。杨清叟所著的仙传外科集验方承袭陈言“三因”之说,首载痈疽有“阳中之阴证,阴中之阳证”。在治疗上提出“发于阳而热者,当顺其气,匀其血,当用凉药:发于阴而冷者,当用平补之剂,宣其气、滋其血、助其脾”等原则,何首乌散是其代表方剂:在外治方面主张按局部阴阳辨证,分别投以温、热、凉三种不同的外敷药,所载冲和膏、回阳玉龙膏、洪宝丹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永类钤方》记载挂线疗法治疗肛漏,提高了肛漏的治疗水平。

四、中医外科学的成熟

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由发展走向了逐步成熟,名医辈出,医著众多,百家争鸣,形成了“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等中医外科的学术流派,治疗上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许多医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辨证论治在外科临床上的重要性;消、托、补三法更臻完善,汗、下、温、清、活血、化瘀、行气、导滞、化痰、散结等治法亦得到普遍应用。

以陈实水1555一1636,今江苏南通人)为代表的“正宗派”,注重掌握传统外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临证每以脏腑、经络为辨证纲领,治疗上主张内外并重,内治长于消、托、补三法,外治讲究刀、针技术。所著《外科正宗体现了明代以前外科学的主要成就,对中医外科学的影响很大,后世医家评价其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该书在病因上虽首列“百病皆由火而生”,但并不排除其他因素在外科疾病发生上的意义;正确指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手术原则;病机上重视整体观念,强调“外之症必根于内”;治疗上提出内外兼治。在内治方面主张初起宜消,已成宜托,溃后宜补,进一步完善了消、托、补三法的治疗原则;受脾胃论》的影响,倡“疮疡全赖脾土”,治疗中尤其要顾护“脾胃”,反对滥用寒凉之药品攻伐胃气,更立补中益气、益气摄血、助阳益气、醒脾益胃多种治法。外治方面重视升丹等腐蚀药物的运用,如含碑药物枯痔散、三品一条枪、立马回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