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运气与健康预测》庄一民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运气与健康预测》

【作 者】庄一民著
【丛书名】中医师承学堂
【页 数】 225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20.05
【ISBN号】978-7-5132-6282-8
【分 类】运气(中医)
【参考文献】 庄一民著. 中医运气与健康预测.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0.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运气与健康预测》内容提要:

刘力红的师傅李阳波先生是一位中医奇人,奇就奇在从《黄帝内经》开始,自学成医,得心应手,“言人疾病生死多有奇验”。李阳波所著《开启中医之门》一书,吸引了千万读者。美中不足的是,李阳波的书稿主要是一次中医的讲课记录,对一般读者而言,有可能因为其学术博大精深而难于读懂。庄一民博士写作本书,目的在于以一般读者能理解的语言,解释《黄帝内经》和李阳波的思想,并对中医运气与健康预测课题,用自己的预测实践给予例解和阐释。

《中医运气与健康预测》内容试读

第一章

五行轻松记忆法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这句话可以用在健康上。健康的人都是一样的精力充沛,在他们眼中世界是生机盎然,前途光明无限;但生病的人却各有各的痛苦和烦恼,世界在他们眼中,蒙上了一层灰雾。腰痛之人的苦恼不同于头疼之人;过胖之人的苦恼不同于胃病受苦之人。

失去了健康,才知道健康的可贵。许多人为了治病,从一个医院赶到另

一个医院:从一个城市赶到另一个城市。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疾病当年只要稍加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相信他们一定希望时间能够倒流,回到当年,并认认真真地去预防一下。

面对这些患者,西医也很苦恼。有位西医说过,来到医院的患者,有三分之一是自己好的,有三分之一是医生治好的,还有三分之一是医生想尽了办法也治不好的。

对患者来说,更糟糕的是,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手术和药品都有副作用,凭空又增添了更多的“医源性”痛苦。

换句话说,等自己的病都成了“型”,再治就很困难了。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把一座大山一丝一丝地抽走,这个功夫就太大了。那么,能不能不等病成了“型”,就提早治疗呢?比如说,就像如今的天气预报那样,可以对人体的健康有所预报。或者说,就像很早就知道自己

仅以此书

的性别一样,让每个人也能很早就知道自己与生俱来的体质特点。并且知道每个时段应该注意预防哪些病,这样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掌握自己

有缘

的健康命运。

可惜,现代西医还没有发展到这个水平,连医生都不知道他自己什么时

段需要预防什么病。

可是,笔者发现,这些现代人做不到的事情,中国古人却早就这样做过

了。《黄帝内经》中就有很多健康预测的例子,甚至对每一年什么季节得什

么病,都有很详细的记载。

其实,这又并不奇怪。

现代人写古诗,能超过唐朝吗?现代人论战争的谋略,能超过《孙子兵法》吗?现代人的哲学著作能超过老子的《道德经》吗?

因此,现代医学的健康预测水准超不过《黄帝内经》,也就不足为奇了。《黄帝内经》虽然记载了人体健康预测的方法,但由于语言和历史背景的关系,现代人不容易读懂。此外,《黄帝内经》的预测方法,还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更需要再做一番推导的功夫,才能变成像天气预报那样的人体健康预测。

有一位现代中医名家李阳波,下了一番苦功,读懂了《黄帝内经》,并

002

在自己的医学实践中,证实了这一预测的方法。由于他的神奇故事太多,被人称为“半仙”。

笔者对《黄帝内经》也下了一番工夫,当钻进去了一半的时候,幸运地看到了李阳波的《开启中医之门》一书,又在一系列机缘巧合之下,忽然有了大彻大悟的感受,感觉读懂了《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的理论,并建立了一整套自己的健康预测的数理模型。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出生于1956年,那么此人一生中得脾胃病的可能性大于一般人,又在2007年得脾胃病的可能性超过其他年份。因此,此类人在2007年应该加强预防脾胃病。

再举一例,任何一位想在今后几年做母亲的人,都应避免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20岁、30岁,或40岁之年出生,避免把自己五脏的不利因素遗传给孩子。

这两个例子,都是用笔者的健康预测数理模型,依据《黄帝内经》推导出来的。每一位读者,在看过本书之后,也都可以进行同样的预测。也就是说,依据本书列出的一系列数理模型和归纳出来的表格,可以为自己和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进行健康和优生的预测,就像天气预报那样。

003…第一章五行轻松记忆法

如果你只对预测结果感兴趣,你可以跳过第二章和第三章,直接从第四章读起。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是讨论《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和本书的方法论。第四章和第五章讨论这些方法在2007年的应用。

如果你对美容、优生优孕感兴趣,你可以直接跳到第六章,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理论根据,也未尝不可。

如果你在研究各国医疗体制改革,那么,建议你先看第八章,那里有一些你会感兴趣的材料。

以上预测的奥妙在什么地方呢?

原来,地球上虽然有60亿人口,但按分类来说,只有10类。知道了一个人的出生之年,就可以准确地推算出,他是属于哪一种类型之人。每一类人都有特定的高风险时段。因此,每一类人群的健康又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一规律,就记载在两千五百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之中。

两千五百年以来,《黄帝内经》一直是中医学的最高指导理论。历朝历代名医,无不努力从中汲取理论营养。而五运六气学说是《黄帝内经》的核心组成部分,但也恰恰是研究得最不够的。

当代中医名家李阳波在深入研究了运气学说之后认为,运气学是《黄帝内经》中的“内经”,“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界最高级的一个层次。两千五百年来,对这一层次研究并能作出伟大贡献的,除了东汉的张仲景外,再没有别人了”。“对这一层次进行探索的医家不乏其人,可是他们均被运气学说的阴阳数术构造体系的魔变性所吞没了。清初医家叶霖所作的‘运气之学,皓首难穷’的惊叹,是有代表性的”。李阳波开玩笑说:“如果爱因斯坦能接触到运气学,他将放弃物理学转而改行研究运气学。”

那么,我们现代人学习运气学有什么捷径呢?

这个捷径,或者说切入点,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五行学说。古人总结出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可以归为阴阳。再具体划分,就可以归类于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是阴阳的具体体现;阴阳是五行的理论概括。

中国人大都听说过金、木、水、火、土五行,但对五行之间的变化规律和对人类健康意义有所了解的人却很有限。

在此,我们暂且抛开“五行”学说的由来和具体应用,首先学习背出五

献给有

行的变化规律,就像我们先背会唐诗,再去细细体味唐诗的优美境界一样。

规律之一: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首先存在着相生的关系。要记忆这种关系,简单易懂的方法可以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记。

春天树木发芽,因此春属“木”;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因此夏属

“火”;秋天一片金黄,因此秋属“金”;冬季水结了冰,因此冬属“水”。还

有一个“土”,被放到了夏秋之间,称之为长夏,也属于夏天的一部分。因此长夏属“土”。

记住四季与五行的方法,还可以按照方向来记忆。因为方向有东西南北中,恰好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

北方最冷,当然对应属冬季,即冬季属“水”;南方最热,当然对应夏季,即属“火”;太阳从东边升起。“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可见春与晨与日出东方相关,因此,东方和春相对应,即属“木”;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因此,西方对应秋,即属“金”;剩下中间,顺理成章属“土”。

因此,北方是冬天,属水;南方是夏天,属火;东方是春天,属木;西

004

方是秋天,属金;中间是长夏,而长夏恰好在一年的中间,对应了土在中。

这样来综合记忆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一年四季对应五行。记住了春、夏、长夏、秋、冬的顺序,就记住了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顺序。这个顺序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所谓相生,是指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是有“母”并有“子”的。母子关系互为依存,相生互助。

春天(木)为夏(火)之母;夏(火)为长夏(土)之母;长夏(土)为秋(金)之母;秋(金)为冬(水)之母;冬(水)为春(木)之母。

规律之二:所谓相克,是指五行之间除了相生,还同时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种相克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一年四季需要平衡,不能让夏天过热又太长;也不能让冬天太冷又过短…

因此,如果“木太过”,会有金来制约它,五行中被称为“金克木”,可以想象为一把金属的大斧在砍树;如果“火太过”,水能灭火,会有水来克制它,五行中被称为“水克火”;如果“土太过”,有木来克制,即树根吸收土壤,五行中被称为“木克土”;如果“金太过”,会有火来约束,再坚硬的

005…第一章五行轻松记忆法

金属也抵挡不住火的高温,五行中被称为“火克金”;如果“水太过”,会有土来克制,大水来了,用土堤来挡,五行中被称为“土克水”。

另一个方法是用四季来记忆:每一季节所属的那一行克隔一季的那一行。一年之计在于春,由春天开始记忆即是:

木(春)克土(长夏)火(夏)克金(秋)。土(长夏)克水(冬)。金(秋)克木(春)。水(冬)克火(夏)

规律之三:木、火、土、金、水五行除了相生相克的规律之外,还有一个相侮规律。

比如说,本来“金克木”(斧头砍树),但若金太弱,无力伐树,木反过来欺侮金,或木太过强大,致使金无力克木,这一现象就是“木反侮金”。其余“火反侮水”“土反侮木”“金反侮火”“水反侮土”都能以此类推。木、火、土、金、水五行这些道理看似简单,但唯其简单,才最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这就是“大道至简”。

五行学说的意义就在于她揭示了一种动态平衡的思想。在下面的章节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动态平衡对人体健康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木、火、土、金、水五个因素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春就不会有夏(植物没有生就谈不上成长):如果没有夏就不会有秋(庄稼没有生长期,也就没有收获期),等等。

同时,木、火、土、金、水五个因素都有制约的因素。“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一潭死水,生机何在?如果从春到夏,越来越热,一直热下去,人类何以存身?因此,从制约才产生了平衡。但平衡又不是绝对的。某一个因素过强,就会使原来制约它的因素失去了制衡力。于是,发展失去了平衡而摇摆不定,直到这一因素盛极而衰,或者另一个因素兴起来制衡它,五行才又恢复相对正常的平衡状态。正是在这种动态平衡的过程中,一

仅以此书献

年四季才能周而复始延续下去。每一个周期都是在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动态中达到平衡,因而才能开始下一个周期。

有缘

如果说,《黄帝内经》是一座大厦的话,五行学说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

大厦要想盖得高,基础就要打得深;大厦要想屹立千百万年不动摇,基石就

运气与健

要非常坚实。《黄帝内经》之所以能够指导中医数千年之久,其原因就在于

五行学说的坚实性。

预测

建议读者在往下读之前,先把五行学说背下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背会了五行学说,就好比磨快了砍柴刀,下面理解五运六气学说,为自

(第二版

己和家人进行健康预测,就容易多了。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