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与疾病辩证》王向莹,王诗源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基础与疾病辩证》

【作 者】王向莹,王诗源主编
【页 数】 351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1.06
【ISBN号】978-7-5719-1007-5
【价 格】128.00
【分 类】中医医学基础
【参考文献】 王向莹,王诗源主编. 中医基础与疾病辩证.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06.

图书目录:

《中医基础与疾病辩证》内容提要:

《中医基础与疾病辩证》内容试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先秦两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发达,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均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自然观、方法论和医学观的基础。在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古人以天人合一的系统整体观,运用朴素的、辨证的科学思维方式,对以往的医药学实践经验和生物科学,特别是解剖学、生理学等科学事实进行系统地总结、概括,形成了中医学的概念、规律、原理等理论结构,从而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的科学理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理论。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它不仅在当时世界上独领风骚,保持着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水平,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仍然显示着其自身的科学价值。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共同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包括现存的《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9篇,各为81篇,合计162篇。《黄帝内经》大约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而成,并非一时一人之手笔。该书在气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诊断、治疗及预防养生等,其内容包括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病证、针灸和汤液治疗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它首次系统地将气-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领域,使之成为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阶段,它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黄帝内经》不仅在医学上有很多的成就,成为医学的经典之作,而且用医学科学的成果,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古代哲学关于气、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形神、体用等一系列重大命题,为中国古代哲学的

1

◆。中医基础与疾病辨证

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计3卷(或分为5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原题秦越人撰。一般认为,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全书采用问答形式,论述了脏腑、经络、脉学、病理、针法等。其中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对经络、命门、三焦的论述,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发,是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中医经典著作。

3.《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经宋代林亿等整理后,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出版。全书内容概括了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四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以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利)八法,理、法、方、药齐备,正式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中医临证(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经典医学名著,迄今仍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发掘。

4.《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共3卷(亦有作4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年代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该书非一时一人之手笔,大约成书于东汉时期。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药物功效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养命以应天,中品养性以应人,下品治病以应地,这是中国药物学最早的药物分类方法。书中还概括地论述君、臣、佐、使,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和合等药物学理论,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医家和民间的用药经验,所载药物大多疗效比较确实,是集东汉以前药物医学之大成的药物学重要典籍。

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和历史条件,《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它们时应当加以注意的。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除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影响外,其自身内部还存在着相对立的矛盾运动。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矛盾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实践特别是医疗实践的发展,《黄帝内经》所构建的理论有的已无法解释新的科学事实,出现了原有的科学理论与新的科学事实的矛盾。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中医学理论体系内部不断地发生分化与综合,于是新的学派和分支学科应运而生。中医学理论体系就是在理论与实践、分化与综合、传统与创新的对立统一运动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反映了相应历史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

(一)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隋唐时期时期基础理论研究的特点:一方面继承整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经典著作,并阐发其理论,如杨上善、王冰对《黄帝内经》的注释和发挥,王叔和、孙思邈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研究:另一方面重视总结临床经验,揭示疾病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如晋·王叔和的《脉经》奠定了脉学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基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病因、病理学和证候学专著,它反映了我国11世纪时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

2

第一章绪论●

系统地论述了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禁忌等内容,建立了较完整的针灸理论体系;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详尽地记载了唐以前医学著作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养等各种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代表了盛唐医学的先进水平,堪称我国第

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总之,这一历史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在秦汉时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充实。

(二)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哲学流派的学术争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思想家的革新精神,为中医学术的创新和突破性发展,奠定了社会文化科学基础。许多医家在继承前人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独创见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开创了中医学发展的新局面,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震亨,后世尊之为“金元四大家”。

(1)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以火热立论,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用药多用寒凉,所以被称为“寒凉派”。其火热理论对温病学说的形成给予深刻影响。

(2)张从正,字子和,传河间之学,力倡“攻邪论”,主张“邪去则正安”,临证善于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称为“攻下派”。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的致病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黄帝内经》关于心身医学、社会医学的思想。

(3)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观点,著《脾胃论》,治病重在“调理脾胃”“升举清阳”,被称为“补土派”

(4)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力主“相火论”,其学术思想的根本观点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被称为“养阴派”。

综上所述,金元四大家,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创新,提出独立的学术见解,开创了中医学术发展的新局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临证实践。他们的创新精神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明清时期

明代至清代中期,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这一历史时期,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出现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医学创新与发明;二是整理已有的医学成就和临证经验,编撰了门类繁多的医学全书、医学类书、医学丛书,以及古典医籍注释等医学著作。使中医学理论和临证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中医学理论研究方面,温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又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吴又可创立了传染病病因学说的“戾气学说”新概念,提出治疗传染病的较完整的学术见解,著成《温疫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叶天士《温热病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王孟英的《温热经纬》,“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这些温病学家大胆地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从而使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相辅相成,成为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两大学说,在治疗急性热病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薛已、张介宾、赵献可为代表的温补学派,提出了“命门学说”,认为命门寓阴阳水火,为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是调节全身阴阳的枢纽。李中梓则提出了“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乙癸同源”的见解,为中医学理论特别是脏象学说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不仅为“脑主思维”

3

◆。中医基础与疾病辨证

说、“血瘀”说提供了新的科学认识,而且还纠正了前人关于脏腑解剖知识的某些错误,尽管因历史条件的限制,使其对人体解剖的认识尚有某些谬误,但丝毫抹杀不了他勇于抛弃前人错误,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其可贵之处在于,他在当时经学盛行、繁琐考证的学术氛围中,一改沿袭相传的流风,坚持科学实验,即中医学理论研究的实证性原则,给中医学的科学方法论以新的启迪。

在药物学研究方面,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代表。《本草纲目》是一部内容丰富、论述广泛、影响深远的药学巨著,不仅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研究的成就,而且还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既极大地发展了中医药学理论,又丰富了世界科学宝藏。

(四)近现代时期

1.近代时期(1840一1949)

从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猛烈地冲击着封建思想体系,形成了新旧并存、中西混杂的态势,出现了“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之争。这种“新旧”“中西”之争,贯穿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特点,一是继承发展极度缓慢,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科学化思潮。

在考据学的影响下,许多医家从事中医古典医籍的考证、校订、注释、辑复等文献整理研究工作,对中医学理论研究和保存中医古代文献,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随着西方医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中医界中具有近代科学思想的人,诸如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承认中医学和西医学各有所长,提倡既学习西医学先进之处,又要坚持中医学之长,如整体观、脏象、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等,试图把中西医学术加以汇通,从理论到临床提出了一些汇通中西医的见解,形成了中西医汇通的思潮和学派。由于历史和自身的条件限制,中西医汇通派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道路的探索,未能取得成功,但其经验教训,对今天实现中医学现代化不无启迪意义。

20世纪30年代初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医科学化”成为中医学术界盛行的一种思潮,以陆渊雷、谭次仲为代表人物,他们主张中医科学化,必须吸收其他学科知识,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对中医科学化的途径和方法也做了一定的探索,希冀弘扬光大中医学在科学上的真实价值。

2.现代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中医政策,“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实现中医学现代化”正式载入宪法,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了较为深人的研究,在研究的深度、广度及方法上均超过了历史任何时期。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上,除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外,又积极地吸收、应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多学科、多系统、多层次地揭示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创新意识,可谓“苟日新,日日新”。

4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地形成了系统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其特有的性质,即中国传统医学所特有的本质、特点,它决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独特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指这一理论体系在医学观和方法论层次上的根本特点,是由中医学的气-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所决定的。气-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唯物论和辨证法。因此,以系统的、整体的、运动的、辨证的观点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科学问题,是中国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点,也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具体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一)整体观念的含义

整体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统一体,是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中国古代朴素的整体观念是建立在气-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思维形态或方式。中医学以气-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协调完整性,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关系,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的学术思想,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在中医学的体现,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整体观念的内容

中医学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分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周围环境等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和谐统

一,又重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这就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

1.人体内部的和谐统一

人体是由脏腑和经络系统构成的。在脏腑系统中,各个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又都是整体功能活动的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机体的整体和谐、统一。因此,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机体整体和谐统一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实现的。五脏是构成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密切联系、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并且通过精、气、神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功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充分地反映出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2.人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5

◆。中医基础与疾病辨证

般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医学根据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说,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的天人一体观,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而且还注重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1)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生理和病理上的反映,故有“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这种“天人一体观”认为,天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变化,人体也有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和五脏之气的运动。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互收受通应的。所以,人体与自然环境相即不离,息息相通。人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应当尊重自然,适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破坏自然。故日:“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医学强调天人和谐而实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自然界又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故有“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脏象论》)。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必须受自然规律制约,倘若违背了自然规律必将导致不良后果。在自然界中,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的变化,以及地土方宜等,均给予人的生命活动与疾病以深刻的影响。人类应主动地适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

(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是以一定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是生命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特征,人们的年龄、性别、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人群特征,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爱好等。心理因素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称之为社会-心理因素。人的本质,在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动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非常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即情志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视“七情内伤”为内伤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三)整体观念的指导意义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是中医学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和探索人体及人体与自然界关系所得出的认识,也是诊治疾病时所必须具备的思想方法,因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防治养生之中,并对建立现代环境科学,认识和处理现代心身疾病均有所裨益。

二、辨证论治

(一)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四诊获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病变的本质,经过辨证-辨病-辨证,从而辨别疾病的病与证,拟定治则治法。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特色与优势的集中表现,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1.症、证、病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要通过症状、体征等疾病现象而表现出来的,人们也总是通过疾病的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疾病的临床表现以症状和体征为其基本组成要素。

()症状:是患者主观感觉到的异常现象或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发热、咳嗽、恶心、呕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