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张广宇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内科学》

【作 者】张广宇主编
【丛书名】西学中创新教材
【页 数】 493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01
【ISBN号】978-7-5723-0135-3
【分 类】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张广宇主编. 中医内科学.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内科学》内容提要:

本书系以中医理论整理编写的供西学中学员使用的一部内科学。书中总论部分,论述了病机、病症的基本概念及治疗总则。各论部分分述感冒、咳嗽、喘证等多种内科杂病。论述条理清楚,选方切于实用。本书从临床实际出发,重视相关中医理论的理解,内容全面、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西学中学员中医临床辨证沦治的思路,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中医内科学》内容试读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

绪论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研究人体内科疾病,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内科学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和中药、方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系统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它既是一门临床专业课,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

中医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一般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中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病因多为外感六淫及疫疠之气,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等杂病,病因多为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以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术、学科的发展及分化,原属中医内科学范畴的外感病如伤寒、温病等热性病等已另设专科本书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内科所属常见急症,按系统分列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脑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各系统病证从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等方面阐明病证归属、与其他脏腑病证的相关性,揭示脏腑之间的整体联系,进而介绍该体系具体病证的基本概念、源流、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分型、治则治法、预后转归、预防调护以及中西交融的治疗优势和特色。本教材在汲取以往中医中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西医学习中医的特点,力求体现经典的中医内科学理论,建立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理念,以便更好地指导西医学

2

第一章绪论

习和运用中医。

(张广宇)

第一节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中医内科学的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医学作为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人类的历史是同步的,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在原始思维支配下最初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一个漫长、曲折而又复杂的历史过程,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的。起源时期,医学是人类早期医疗知识的积累,一般称为原始医学。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进入原始文明时代。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及古代中国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五个主要发源地,它们不仅创造各自的文明,而且孕育各自的医学,即古埃及医学、古巴比伦医学、古印度医学、古希腊医学、古罗马医学以及古代中国医学。这一时期的医学,尽管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医学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任务是相同的,但因其社会和文化基础不同而各呈特色,使孕育中的医学从这时起就有各自的风格。后来,以古希腊医学为主,逐步发展为今天的西方医学;中医学自其理论体系形成后,则一直保持其原有的理论传统和独特的诊疗方法,是世界上唯一经历了数千年发展而延续至今的传统医学。

我国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便开始了原始的医药活动,《准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白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随着医药活动的增加,中医内科学开始萌芽,在殷代的甲骨文里已有“疾首”“疾身”“疾足”“风疾”“疟疾”“蛊”等一些内科疾病的记载。西周时期,巫和医已经分离,《周礼》中对医学进行了分科,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称,其中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实际上就相当于当时的内科医师。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中医内科的萌芽阶段,只有较简单的认识手段,还没有对内科疾病的系统认识,治疗方法也比较单纯。

3

中医内科学

二、先秦时期中医学术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脉法》《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医学著作,医学体系逐步形成。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以下称《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组成,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该书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总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它提出了脏腑、经络、气血等独特的生理理论,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病因病机学说,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论述了治疗与组方用药的基本原则,强调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书中记载了200多种内科病证,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来加以论述。这部鸿篇巨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医学由单纯的积累经验阶段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当然也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与诊治奠定了理论基础,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医内科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渊源。

《难经》是在《内经》之后出现的又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成书于汉以前!内容也十分丰富,主要是对《内经》的补充和发展,它包括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亦记述了不少内科病证。

《神农本草经》是在这个时期问世的、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它的成书标志着当时医药学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该书不仅收载了365种药物,还根据药物性能功效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书中还概括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这是最早对组方用药的中药学、方剂学理论的阐述,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记载的药物功效,已涉及许多内科疾病的治疗,促进了中医内科学临床的发展。

扁鹊、医和、医缓、卢医等著名的医学家也都在此时期闻名于世,他们对中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对内科学的发展,都做出卓越的贡献。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科学文化比较发达,不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成就斐然,为中医学的发展准备了肥沃的土壤。《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一批医学著作的问世及众多名医的成就,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也为中医内科学在这个时期达到相当的水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

第一章绪论

三、两汉至唐宋时期的中医内科学的发展

东汉末年,社会政局动荡,战火连绵,疫病流行,张仲景在《内经》等古代医书的基础上,结合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凝练理论,撰写而成《伤寒杂病论》。该著作虽已佚失,但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到宋代形成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以“六经”为纲,主要用于外感疾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及各种反映于外的证候,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病位、病性、病机、病势,加以分析综合,归纳为六经病证,说明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合病、并病,以及因处治不当而引起的变证、坏证与其补救方法等。六经证候的归纳,有利于分清诸证主次,认识证候的属性及其变化规律,在治疗上既具原则性,更体现了灵活运用的优势。《金匮要略》是以脏腑为纲,通过四诊、八纲等诊断手段和纲领进行辨证,提出理、法、方、药。根据治病求本的精神,重视人体的正气。它根据疾病传变的情况,强调了治疗不当,会引起变证、坏证的严重性,并很重视采取预防措施。《伤寒杂病论》共记载方剂374首,使用药物达214种,其中《伤寒论》载方112首,《金匮要略》实载方262首,方剂的应用范围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而且往往用一方治疗多病,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精神,该书理法方药齐备,被后世誉为“医方之祖,治杂病之宗”。张仲景创造性地发展了《内经》的医学理论,《伤寒杂病论》因而成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医学尤其是中医内科学的体系已经确立。

张仲景的《伤寒论》为治疗时疫热病奠定了基础,但其对热性病的叙述较为笼统。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在《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温病与伤寒有别,并提出“疠气”的概念,明确地指出温病的传染性,即“鬼毒相注”,这比《伤寒论》又向前更进了一步。对若干具体的传染病,他亦做了深入的观察和详细记述,如对天花症状的描述是世界上有关天花病的最早记载。葛洪在世界上首次用狂犬的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这可谓是后世人痘接种术的先声,也是免疫思想的萌芽。

脉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人体内部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状态,有时对于某些疾病,尤其是内科疾病,具有决定性的诊断意义,因此在缺乏其他更

5

中医内科学

可靠的客观诊断方法作为依据的情况下,脉学具有首要的价值,因而脉学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并使之规范化就成为必然。《内经》的三部九候的遍诊法,在临床应用很不方便,于是就有《难经》的“独取寸口”的诊脉法,并创立寸、关、尺的部位名称。王叔和《脉经》是脉学理论规范化的代表作,提出的寸、关、尺三部诊脉法及其与内脏相关的理论,亦即以左手寸、关、尺候心、肝、肾及其相表里的各腑,右手寸、关、尺候肺、脾、命门及其相表里的各腑的脉诊法,基本上成为后世中医脉诊的规范。该著作还具体地描述了浮、芤、洪、滑等24种脉象,并把相类的脉分成八组,从而使人们对脉象的辨认有了比较明确的标准。宋代崔嘉彦在《难经》《脉经》《脉诀》等脉学专著的基础上,提出以《难经》浮、沉、迟、数为纲,以风、气、冷、热为主病的学术思想,崔氏的见解经其学术传入元代张道中整理至《四言脉诀》中,进而将王叔和《脉经》所论的24个脉补充了长、短二脉,写成四言歌,更便于初学者诵读。总之,脉学是中医学遗产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它的发展提高了临床诊断能力,推动了临床学科的发展,对内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中藏经》中就专门阐发了辨脏腑虚实寒热的病证。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多种内伤杂病用10卷的篇幅分属五脏六腑进行论治,从生理、病理、治法、方药等方面一一阐述,形成体系。宋代钱乙虽然把五脏辨证的方法运用于儿科临床,但其诊断、辨证的思路,仍属于内科范畴。他结合儿科特点,先列“五脏所主”,即五脏的主证,辨别其虚实,并以虚实寒热为论治的准则,其中把“风、惊、困、喘、虚”归纳为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证候特点;继而从整体观出发,应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来辨别五脏相兼病证的虚实,判断其预后,以及采取相应的治法。钱乙的这些观,点被后世用于内科,其创立的不少方剂亦为内科引申应用,促进了内科学的发展。

《内经》中就有关于病因学的记载,如六淫、气候改变、情志异常以及饥饱失时等。汉代以后,则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病因,使得有关病因的解释更为纷乱。隋代巢元方等人集体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共50卷,分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对疾病的记载广泛与详确,内容极为丰富。它主要说明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预后,能突破前人的见解,提出许多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