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直肠炎中医疗法》韩捷,袁媛,殷景远,牛锦锦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结肠炎直肠炎中医疗法》

【作 者】韩捷,袁媛,殷景远,牛锦锦编
【页 数】 208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1.05
【ISBN号】978-7-5725-0327-6
【分 类】结肠炎-中医治疗法;直肠炎-中医治疗法
【参考文献】 韩捷,袁媛,殷景远,牛锦锦编. 结肠炎直肠炎中医疗法.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结肠炎直肠炎中医疗法》内容提要: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是理论篇,首先阐述了结肠炎与直肠炎古医籍中的相关名称;其次论述了结肠炎与直肠炎在古医籍中的病因病机,包括五脏相关理论、典籍中的相关理论、六淫及情志因素、特殊类型泄泻等;其后是结肠炎与直肠炎在古医籍中的治疗方法,包括脏腑辨证,六淫、外邪、心理因素的一般治疗和特殊治法,以及特殊类型的治疗。下篇是临床篇,重点提出了由结肠炎与直肠炎衍生的“低级别炎症结肠炎”的概念,并阐述了根据古方衍化的治疗低级别炎症结肠炎的常用方,当代医家治疗低级别炎症结肠炎经验荟萃及特色治疗和调治原则。本书行文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对广大结肠炎与直肠炎患者是一个福音,对患者了解病情、增强信心大有裨益。同时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本书也是一本有助于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的书籍。

《结肠炎直肠炎中医疗法》内容试读

理论篇

肠炎、直肠炎中医疗法

一、肠癖在古医籍中的相关名称

西医所说的结肠炎、直肠炎相当于中医所说的肠癖。肠癖又称“痢疾”“下利”“久痢”“久泻”“滞下”“大瘕泻”“休息痢”等,随着对疾病本身认识程度的加深,不同时期对肠癖的称谓与认识也有所不同,因此形成了中医诊治肠癖特有的历史沿革。

1.秦汉魏晋:肠癖认识的开端

《黄帝内经》中描述了以“腹痛”“便血”“下白沫”“下脓血”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并将其命名为“肠癖”,这或许是关于肠癖的最早论述,后世诸多医家著作均曾以“肠癖”论述痢疾。《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有:“肠癖便血何如?…身热则死,寒则生。…下白沫何如?…脉沉则生,脉浮则死。…肠癖下脓血何如?…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可见,当时不仅描述了该病症的具体表现,还强调了其不良预后,是较严重的疾病。几乎在同一时期的秦汉《中藏经·脉病外内证决论第十二》中载:“病肠癖者,下脓血,病人脉急,…目瞪者,死;或一身厥冷,脉沉细而不生者,亦死;食如故,脉沉浮有力而不绝者,生。”《中藏经·论诊杂病必死候第四十八》日:“病肠癖,下白脓者死。…下脓血,脉悬绝者死。…下脓血,身有寒,脉绝者死。”再一次强调了肠癖这种疾病病情较重,预后不良。《难经》中将肠癖称为“小肠泄”或“大瘕泄”,并在此时指出了肠癖主要表现为“里急后重”,为后世肠癖的诊断提供了依据。汉代以后,肠癖在古医

2

籍中称为“痢疾”“泄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用“下利”统称各种泄泻、痢疾之病症,其对痢疾的描写不仅包括症状,还明确了治疗方药,对痢疾的诊治有重要影响,如“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由此可见,春秋、秦汉时期的医家,已经对痢疾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尽管病名尚未统一,但对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已有较明确的认识,这也为后世医家进一步认识痢疾奠定了良好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痢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将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病症逐渐分为“泄泻”和“痢”,认识到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此时痢疾被称作“滞下”或“痢”。如《小品方·卷第一》在《治心痛腹胀满冷痛诸方》篇和《治下利诸方》篇中分别提到“温脾汤方,…始作滞下,腹痛自下佳”和“治冷彻赤白滞下不断,变成赤黑血汁,…腹痛枯瘦,不能饮食方”,首次提出了“滞下”之名,并对其病机、临床表现进行了生动描述,使后世医家对本病有了更直接的认识。

2.隋唐时期:肠癖的分类认识

进入隋唐时期,肠癖更多地被称为“痢疾”或“下利”,并着重对其分类进行了精彩阐释。隋代医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泄泻下利有较详细的论述,包括水谷痢、泄痢、冷痢、热痢、脓血痢、赤白痢、赤痢、血痢、杂痢、休息痢等,如日久不愈则成久痢。其中脓血痢、赤白痢、休息痢与现代所说痢疾较为相似,如《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篇中有言:“夫春阳气在表,人运动劳役,腠理则开…其遇大肠虚,血渗入焉,与肠间津液相搏,积热蕴结,血化为脓,肠虚则泄,故成脓血痢也。”另有“休息痢者,肠胃虚弱,易为冷热,其邪气或动或静,故其痢乍发乍止,谓之休息痢也”,以及“夫冷热痢者,由肠胃

虚弱,…冷热相乘,其痢乍黄乍白是也。若热搏于血,血渗肠间,则

变为血痢也;而冷伏肠内,搏津液,则变凝白,…亦变赤白痢也”,详细描述了脓血痢、休息痢和赤白痢这三种痢疾类型的临床表现,同时阐述了病因病机,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对痢疾也有独到的见解,《千金要方·卷十五

脾脏方·热痢第七》曰:“大凡痢有四种,谓冷热疳蛊。冷则白。热则赤。疳则赤白相杂无复节度,多睡眼涩。蛊则纯痢瘀血。”同时,孙思

邈针对产后、小儿及不同脏腑的不同之痢分别进行论述,并有针对性地

用药。王焘则在《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五·许仁则痢方七首》中将痢疾分为6种类型,“此病有数种,有水痢,有谷痢,有血痢,有脓痢,有

脓血相和痢者,有肠癖痢”;在《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五·重下方六首》中日:“病源此谓今赤白滞下也,令人下部疼重,故日重下,去脓血如鸡子白,…绕脐痛也。”可见,隋唐时期医家对肠癖(痢疾)的认识更加系统,并有各自的分类和治法。

3.宋金元时期:肠癖的系统认识

宋金元是一个医学繁荣、百家争鸣的时期,对肠癖(痢疾)的认识更加深入,对病名、病因病机及治法均有系统阐述。《圣济总录》中已有“痢疾”病名,同时还描述了“痢”和“泄痢”,认为泄泻与痢疾皆源于肠胃病变,并对泄痢进行了系统描述:“今脾胃气虚,冷气乘之,…大肠得冷,则不能固敛,故为泄痢。”但在其后的论述中多记载为“痢”,并将其分为冷痢(白滞痢)、热痢(赤痢)、赤白痢、气痢、血痢、脓血痢、蛊痢、休息痢、久痢等9种类型,还单列出《泄痢门·下痢里急后重》篇,阐述了各种伴有里急后重的痢疾的治法、方药。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二·滞下叙论》中论述:“…近世并为痢疾,…但以寒、热、疳、蛊,分为四门,未为当。…疳蚀虽下赤白,当在疳湿疮门;蛊利清血,当在中毒蛊门。今之滞下赤白者至多,皆是冷热相搏,非干疳湿蚀疮类…”

陈无择认为滞下与痢疾本是一病,但其对将痢疾分为寒、热、疳蛊四种并不认同,将痢疾与疳湿疮、中蛊在病位、病性方面做了鉴别,并规范了痢疾的概念,对痢疾病名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到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则正式命名了痢疾:“论痢疾证候,皆因饮食失调…冷热相搏,遂成痢疾。”并指出“冷气相搏其色白,热气相搏其色赤”,

强调了痢疾之大便赤白相间的特点。尽管宋代医家已正式提出了“痢疾”病名,但在百家争鸣的金元时期,诸多医家依然习惯以“痢”或“泄痢”代称痢疾,同时在治疗上注重以清利湿热为主要治法。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泄痢论第十九》有言:“脏腑泻痢…轻则飧泄身热脉洪,谷不能化,重则下痢脓血稠黏,皆属于火。”“治泄痢腹痛,或后重身热,久而不愈,脉洪疾者,及下痢脓血稠黏。黄芩、芍药…”“治泄痢久不愈,脓血稠黏,里急后重,日夜无度,久不愈者。大黄…”所用之药也是历代医家治疗痢疾的要药,并通过用药阐述了痢疾相关的可能症状。朱丹溪则在《丹溪心法·卷二痢九》中论述:“赤痢乃自小肠来,白痢乃自大肠来,皆湿热为本。”“痢赤属血,白属气。有身热、后重、腹痛、下血。”

4.明清时期:肠癖的综合认识

进入明清时期,祖国医学对肠癖(痢疾)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不少医家撷取历代各种学术观点的合理部分加以综合,同时结合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认识,故各医家著作中几乎均有专门论述痢疾的章节进一步阐发了痢疾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读·痢疾》中曰:“即《内经》之肠癖也,…又谓之滞下。其证则里急后重,或垢或血,或见五色,或多红紫,或痛或不痛,或呕或不呕,或为发热,或为恶寒。”较全面地阐述了痢疾的临床表现,反映了当时医家对痢疾的系统认识。《医方考·卷二·痢门第

十一》对痢疾的辨证进行了扼要分析:“痢,滞下也。…热伤气,故下白;热伤血,故下赤;热伤大肠,…故里急后重。”另外,重点对治疗便脓血、血痢、白痢、噤口痢等各种证型痢疾的方药进行了阐述,较为具体地指导了痢疾的辨证论治。清代《证治汇补·卷之八·下

窍门·痢疾》篇对滞下、肠癖和痢疾从病因病机方面做了对比鉴别,

谓:“饮食不节…闭塞滞下,为飧泄肠癖,《内经》滞下者;谓气食滞于下焦,肠癖者;渭湿热积于肠中,即今之痢疾也。”并对不同类型的痢疾腹痛的辨证意义进行了分析,“痢疾腹痛,乃肺金之气郁在

大肠,…因积滞者,腹必胀满;血虚者,痛必喜按”。在《证治汇

补·卷之六·腹肋门》中提到“痢疾痛者,后重逼迫”。

唐容川在《血证论·卷四·便脓》中详细论述了痢疾便脓、里急后重的特征性表现和病机,“痢症便脓者,其症里急后重,欲便不便,

或白或赤,或赤白相半,或下痢垢浊,皆非脓而似脓者也。…病气分则水混而为白痢,病血分则血扰而为赤痢”。还补充论述久痢、休息痢

和噤口痢,较全面地阐述了这些痢疾的病机规律及调治之法。如文中言:“久痢不止,肺气下泄,…治宜调补肺气”“休息痢者,止而复作,…治宜按上治痢之法”“噤口者,下痢不食,是火热浊攻、胃气被伤而不开。”同时,还对比了噤口痢与霍乱,尽管二者病症不同,但治则一致,而具体治法又有区别,可见对痢疾的认识十分深刻,“又补论曰:凡噤口痢,上噤下痢,法宜和中;此与霍乱对看自明,霍乱上吐下泻,必以和中而愈;则知噤口痢,上噤下痢,亦必以和中而愈。”到了《三指禅·卷三·痢症脉论》,医家对痢疾病名的演变过程进行了介绍,“痢有不与世相递嬗,而名则因时而变易。…《素问》谓之肠癖;《难经》谓之里急后重;汉谓之滞下;晋谓之秋燥;至唐方谓之痢。即其名而绎其义,便血曰癖,痛甚曰急,壅塞曰滞,皱裂曰燥,不利日痢,痢之情形已显示于称名之表”。

5.历代医籍对泄泻的记载

肠癖也可命名为泄泻。泄泻之名首载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以“泄”称之,有“濡泄”“洞泄”“注泄”“飧泄”等称呼。《难经》中对泄泻有较详细的描述,如《难经·论病》中提到:“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周而不能便,茎中痛。”“脾泄”病名首见于《难经》,是指以腹部胀满、泻下如水、进食呕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症,与《内经》“濡泄”及后世医家所言之“湿泄”相似。《素问·宣明五气论》云:“五气所病…小肠大肠为泄。”明言泄泻之生,乃肠中气机失和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