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 丁广谦》|(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名中医 丁广谦》

【页 数】 246
【出版社】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5
【ISBN号】978-7-5380-3092-1
【分 类】丁广谦-传记;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参考文献】 名中医 丁广谦.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5.

图书目录:

《名中医 丁广谦》内容提要:

该书共分为六篇。第一篇名医小传,介绍了作者如何在曲折而又坎坷的从医道路上努力成为名医的经历。第二篇学术思想,列举了作者多年来总结出来的“中西融汇,优势互补;辨证辨病,宏微结合;重视整体,防治并举”的学术思想。第三篇经验集萃,是作者多年来治疗典型病例的经验总结;第四篇学术成就,介绍了作者取得的科研成果及个人成就。第五篇各种证书及照片,反映了作者从医历程。第六篇是部分讲话记录选。

《名中医 丁广谦》内容试读

第一篇名医小传

一、名医简介

(一)简历

姓名:丁广谦,性别:男,民族:满族,出生年月:1952年8月,籍贯: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工作单位:承德市中医院。1972年毕业于承德医学院医疗专业,1986年结业于河北中医学院西学中班。专业技术职称: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专业特长:中西医结合内科。

(二)曾任职务和社会兼职

1.曾任职务

1973一1980年任承德市卫生防疫站团支部书记(兼承德市卫生局团委组织委员),1984一1986年任承德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兼副书记;1986一1994年任承德市中医院副院长兼副书记;1994一2000年任承德市中医院院长兼书记;2001一2005年任承德市中医院书记2005—2008年任承德市第五医院书记。

·1…

2.社会兼职

曾担任承德市第四、第五届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学会副会长,河北省第四届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第四届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河北省第五届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顾问;《河北中医》杂志第四、五届编委,《北方医学》杂志第二届编委;承德市职称晋升、科技进步奖评审、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承德市历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考试考官。2000年以来担任河北省高级职称晋升评委、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曾担任河北省第二、三、四、五批优秀中医人才培养项目和师带徒指导老师(曾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二、从医经历

(一)我的家乡

我出生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我们村村风淳朴,老年人非常重视教育,20世纪80年代全村不到二百口人,在外面工作的就有二十多人。从20世纪90年代起,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温家宝曾为治理沙尘暴而到我乡考察。因此,小坝子乡也闻名于世。小时候我家住在距离村子约一里的偏僻山沟里,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家乡生态环境很好,山上林木茂盛,柴草丛生,各种山野菜应有尽有,各种野生中草药达三十余种,野生动物众多,如狍子、狐狸、獾子、貉子、豹子、狼、野猪、野山羊、野兔、山狸子、刺猬、松鼠、黄鼠狼、骚挠子、地徘子、瞎聋(鼹鼠)、山鸡、沙半鸡、横呼、雕、鹰、鸟鹰、猫头鹰、布谷鸟、王刚鸟、臭咕咕、鸽子、喜鹊、乌鸦、白嘴鸭、长尾巴帘、麻雀、鹌鹑…应有尽有。完全可以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来形容。山涧溪水潺潺,河难沙柳密布,河水清澈见底,站在小溪边可见到小鱼游来游去。春季山杏花、山桃花、山茶花、山梨花竞相开放:夏季漫山遍野郁郁葱葱,野花争芳斗艳,各种彩蝶翻翩起舞;秋季白露以后漫山树

.2,

叶红、黄、绿相间,层林尽染;冬季大雪覆盖山林,漫山洁白,大风掠过山林呼啸。乡里没有公路,1981年前不通公交车,到县城八十里,有

三十里路特别难走。因为,冬季风沙侵袭,夏季雨水冲刷,没有固定的路,大部分是在河滩上选择较平坦的地方走,一般外出全靠步行,也有的骑毛驴或骑马当作交通工具,很少见到自行车,即便是骑自行车,有的路段也是车骑人(需要人扛着自行车),汽车更是罕见。脚下的细沙虽然绵软,但走起来却很艰难,老百姓风趣地说,到了小坝子乡“步步深入”:而隔一座山的窟窿山乡则是满地石头,老百姓风趣地说,到了窟窿山乡“步步落石”。小坝子乡1983年前没有电,百姓照明都用煤油灯。虽然落后,但是沿路两侧风景秀丽奇特,奇山异石绵延不断。乡所在地不远的东侧山上有萧太后的“点将台”,考古学者认为是汉代建筑遗址。朱镕基总理视察地的对面就有高耸危石叠成的形似帽子的“帽山”:西面山上有形似锤子的石头,该村叫“榔头沟”;南面山上有形似猪头的“猪头石”;不远处的陡峭山下有“韩仓坟”;进入小坝子乡的山口是“喇嘛山”,喇嘛山是宋朝时北国韩仓把守的“黑风口”,是通往坝上草原的咽喉要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代都将此处作为军事防御的要塞。喇嘛山上有“喇嘛洞”“喇嘛坟”“佛珠洞”“甘露禅院”,四纪冰川时形成的“冰白”,对面是“大觉禅寺”。整个风景区方圆几十里,它虽然没有桂林山的秀丽,却有黄山的险峻、泰山的巍峨。由于风景奇特,如诗如画,是一处天然的地质公园,被国家美术学院定为“教学写生基地”,每年夏季都有学生来此写生实习。我站在喇嘛山前,前四句借用岳广仁的诗补写了

一首打油诗:“前瞻大觉寺,后饮甘露泉,左攀佛珠洞,右蹬喇嘛山,上看云涛卷,下观水映天,春季风沙起,遮云蔽日观,夏季无酷热,避暑纳凉闲,秋观树叶红,野羊绝壁窜,冬季漫山雪,清风透骨寒,美景看不尽,故事讲不完。”该乡是接坝地区,从乡政府再往西北走二十里,过了宜肯坝就是风景秀丽的“京北草原”。站在乡政府所在地小坝子村,向西北方向望去,可以看见连接坝上的山峰。冬季半山以上常常是白雪皑皑。秋天,收割季节赶上下雨,山下野菊花烂漫,半山以上

·3·

白雪覆盖,仿佛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二)懵懂年龄

受家庭影响,自幼对学习中医很感兴趣,曾在学龄前随哥哥(曾被选拔为全国万名中医)背诵《药性歌括四百味》,因为年纪小,既不认识字,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是一种兴趣,当时并没有什么目的,当然也伴随着捣乱。记得哥哥为了躲避我的干扰,晚上到我大爷家去学习,骗我说:“去帮我大爷记工分。”每天晚上干完活趁我不备就跑了,时间久了,我觉得他是在骗我。一天晚上,我就在屋里炕上将窗户纸用针扎了

一个小孔,从里面偷偷窥视他,因为他看不到我,干完活就匆忙跑了。我看他跑了,就赶紧下地追赶,因为天快黑了,不小心绊到了喂猪的木槽上,把我从院子上面摔到了坎下,被石头碰的左眼角鲜血直流。我母亲急了,从取暖的火盆里取出鲜红的火炭,压碎后给我按在伤口上,痊愈后留下了一个像黑豆粒大小痦子一样的黑色沉着。直到上小学时,我父亲(“文革”前县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去县城开三级干部会议,带我到路边小摊让艺人用石碳酸烧掉了,至今细看还留有不明显的瘢痕。到了初中,赶上“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乡中学受“停课闹革命”的影响较小,因为农村教师紧缺,读初二时我一边学习,一边为初

一代教数学课,业余时间便自学《濒湖脉学》《汤头歌诀》《珍珠囊药性赋》等中医学徒入门小书,和二姐学习了一些简单的针灸、注射等技术。毕业后当了民办老师。因为农村缺医少药,有时也为农民进行一些注射、针灸之类的医疗活动。有一年冬季公社召开会议,乡书记杨再田在火炉旁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虚脱昏倒。在场的人惊慌失措,当时乡卫生院没有医生,找来年轻的调剂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我急忙为他测量了血压,针刺了人中穴,静脉注射了葡萄糖,休息一会儿他缓解了。从此,我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对我今后学医有着重要影响。

(三)学医之路

1970年,毛主席发表最新指示:“理工科大学还是要办的,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从工、农、兵中择优推荐大学生,乡文教助理

.4

张文学认为我适合当老师,推荐我去河北师大;公社书记杨再田认为我适合当医生。杨书记说:要培养一个“永久”牌的,不能再培养“飞鸽”牌的了(过去培养赤脚医生多是女的,学完后不久都远嫁他乡),推荐我去河北新医大学,到县招生办一审查我不符合河北新医大学招生条件,因为,一是赤脚医生不够两年以上,二不是共产党员,三不是出席县级以上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河北新医大学没去成,河北师大招生也已经结束。眼看两所学校都没了希望,文教助理急了,打电话埋怨杨书记说:他完全符合河北师大招生条件,结果机会错过了,书记一听也非常着急,马上给县招生办打电话说:“我们公社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贫困落后,没有医生愿意到这为百姓服务,我们太需要医生了,好不容易推荐一个还没被录取,你们千万想想办法。”县招生办负责同志说,承德医专还没招满,问我愿不愿意去?我说:“只要上学去哪都行。”就这样,我被承德医学专科学校录取。我到承德上学路途至少需要两天时间,第一天从家走到县城,如果能顺利地买上车票,第二天坐

七八个小时班车就能到承德。寒、暑假回家时都在白塔下车,步行三十多里,住在四间房村亲戚家,第二天再步行四十多里才能到家。现在,柏油路直通乡政府所在地,“村村通工路”使水泥路通往各村,村里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承张高速公路也经过我们乡,从承德开车只用三个小时就能到达。上学时,我弟弟还小,父亲经常下乡,很少在家,家里没有强壮劳动力,在我上学期间和毕业前几年,每次寒假回家前半个月都给弟弟写信,告诉大概什么时间回去。他提前和生产队约定好牛和车,回去第二天就换上皮袄、皮裤和我弟弟一起上山砍柴,每天一车,一直干到腊月二十九,正月初四又继续上山砍柴,直到开学,把一年的烧柴全准备足。暑假期间还和农民一起参加劳动。村里人常拿我当例子教育自家子孙。我们是第一批工农兵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年龄也相差悬殊,有的当过医生,有的是赤脚医生,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工人,但大家学习都非常努力。毕业前驻校“工宣队”和“军宣队”负责同志找我谈话,准备把我留校或分配到附属医院工作,结果一宣布,我被分配到了承德市。

.5

(四)参加工作

我到承德市报到后,又被分配到承德市卫生防疫站从事劳动卫生职业病工作,这项工作一干就是八年。刚参加工作第一年就把我抽到计划生育办公室帮忙,下乡搞计划生育。第二年,接到鹰手营子群众来信反映,当地群众饮用柳河水,血压普遍偏低,当时环保局还没成立,防疫站站长李承业派我去调查。经过一个月的调查,我把调查报告交给站长后,他看了非常满意,并在全站会议上表扬了我。很快我就被选为防疫站共青团支部书记。这八年里,我努力工作,积极肯干,几乎年年都被评为单位或局级先进工作者。单位中、老年同志多,年轻同志大部分又是初中毕业直接参加工作,专业知识欠缺,我的科长于兴海对我很好,把单位唯一的一项“麻尘肺动物实验研究”科研项目交给我。从科研设计方案制定开始,动物实验准备,动物饲养,动物模型制作,观察记

录,给家兔拍X线片,买病理切片机,请来当时市妇幼保健所的王伟华

帮助做石蜡包埋家兔肺病理切片,进行分析总结,发表论文等一系列工作都由我来完成。这让我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下乡医疗队、下厂医疗队、抗震救灾支唐医疗队(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一去就是七个月,还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参加了承德地区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我都积极主动报名参加,因为年轻,又是单身,我也是当然的人选。抗震救灾支唐医疗队在唐山市开平区岔道乡卫生院,在队长张均鳌、夏俊生的带领下,和队员市医院的魏文桐、陈杰、李雅贤、闫桂兰(同学),妇幼保健院的王伟华、李冬梅,中医院的任树勤(见抗震救灾时与开平区岔道卫生院医务人员和承德医疗队员的合影照片)共十人,每天除了出诊外,晚上自己做饭,两人一组,我不会做饭,

和王伟华分为一组,是王伟华教会了我擀面条。卫生院心电图、X线机

无人操作,描心电图、透视由我业余时间完成。我还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创办了《抗震救灾小报》,编辑、刻蜡纸、印刷,每两周一期,宣传防病治病知识,宣传医疗队的事迹,同时也是向承德市卫生局和局团委汇报工作。记得在广播中听到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消息后,我连夜增刊了一期小报,题目是《乘胜前进》,结果与第二天人民日报的题目一致。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