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李玲,梁建梅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药理学》

【作 者】李玲,梁建梅主编
【页 数】 369
【出版社】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2015.10
【ISBN号】978-7-5662-0682-4
【价 格】49.00
【分 类】药理学
【参考文献】 李玲,梁建梅主编. 药理学.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5.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药理学》内容提要:

本教材主要内容:1.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2.传出神经系统药的作用、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3.中枢神经系统药的作用、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4.心血管传出神经系统药的作用、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5.内脏用药的作用、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6.激素类药的作用、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7.化学治疗药的作用、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8.抗肿瘤药的作用、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9.药品的基本知识及处方。

《药理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1.药物和药理学的概念;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2.药物的基本作用、选择性、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的剂

学习要点

量、量效关系曲线的意义及量效关系的几个重要概念;受体激动剂和受体阻断剂的概念。

3.药物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的基本规律;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临床意义及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

4.药物方面及机体方面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一节绪言

一、药物和药理学的概念

药物(dug)是指能够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生化过程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及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对于病原体,药物则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药物来源于植物、动物及矿物质,许多药物可人工合成。

药理学(pharmacolog罗)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

一门学科。药理学以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对药物进行研究,为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对医学及药学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药理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①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包括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②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阐明机体在药物的影响下产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包括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和动态量变规律。

二、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①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②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

药理学

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③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的新用途;④为其他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药理学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实验科学。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实验药理学方法、实验治疗学方法和临床药理学方法。①实验药理学方法:是以健康动物(清醒或麻醉动物)或动物的正常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受体分子或离子通道等为研究对象,进行药效学、药动学的研究:②实验治疗学方法:是以病理模型动物或组织器官为研究对象,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或用培养细菌、寄生虫及肿瘤细胞等方法在体外进行研究:③临床药理学方法:是以健康志愿者或患者为对象,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应,并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临床药理学方法对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临床合理使用药物、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为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药理学的理论知识及科学思维方法也直接用于临床诊疗过程。因此,学好药理学至关重要。

三、药理学发展简史

药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传统本草学阶段、近代药理学阶段和现代药理学阶段。

1.传统本草学阶段古代先民用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治疗疾病,并记载成书,逐渐发展成本草学。公元1世纪前后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收载药物365种,其中大部分至今仍广为使用。公元659年,唐代苏敬等编写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收载药物884种。1596年,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长期从事医药实践的经验写成了《本草纲目》,它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全书分为16部、60类,约19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处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帧。书中不仅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人了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还记载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本书先后被译成日、朝、德、英、法、俄、拉丁等文本,受到国际医药界的广泛重视,至今仍是研究药物的重要参考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药物学著作。

2.近代药理学阶段西方国家化学和生理学的发展为近代药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科学家开始通过动物观察药物效应并分析药物的作用部位,如1803年德国人

Serturner首先从植物罂粟中分离出吗啡,并在狗身上证明了其镇痛作用。18世纪后期,有机化学的发展为药理学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们不断从植物中提取纯度较高的物质并进行药理学研究。19世纪初,实验药理学的创立,标志着近代药理学阶段的开始,学者们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或人工合成化学药物,通过在体或离体的动物实验,研究药物的作用部位及作川性质,并开始从整体、系统、器官水平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

3.现代药理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是药理学及新药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许多临床常用药物在这一时期问市,如维生素类药、激素类药、抗高血压药、抗精神病药、镇痛药、磺胺类药等,特别是青霉素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从此化学治疗进入了抗生素时代。

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发展,单克隆技术、基因重组及基因敲除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现代药理学的发展。现代药理学伴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在纵向及横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

向两方面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或边缘学科,如心血管药理学、生化药理学、免疫药理学、麻醉药理学、遗传药理学、时间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分子药理学、量子药理学等。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已逐步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分子和量子水平。

我国的药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各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实验药理学课程,培养了一批药理学专业人才。5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治疗血吸虫病药物酒石酸锑钾。学者张昌绍、邹刚于60年代初首次确认了吗啡镇痛作用的主要部位在丘脑第三脑室周围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70年代初,我国研制成功了抗疟药物青蒿素,受到世界关注,该药及其衍生物至今仍是抢救恶性疟疾的重要药物。我国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在复方制剂方面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二节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effect)是指受药物作用后机体产生的表现。前者是动因,后者是结果,例如肾上腺素激动α受体,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初始作用是激动受体,药理效应是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由于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的涵义接近,通常互为通用,但二者同时使用时,应体现出其先后顺序。

药物的基本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原有功能活动的影响。功能提高为兴奋(excitation),如肌肉或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尿量增加、酶活性升高等。过度兴奋称为“亢进”。功能降低则为抑制(inhibition),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血压下降肌肉松弛等。过度抑制使功能活动接近停止称为“麻痹”。药理效应在整体表现有时比较复杂,同一药物对不同器官、组织的作用会有所不同。如强心苷类药物加强心肌收缩力,但减慢心率、抑制房室间的传导:吗啡抑制痛觉和呼吸中枢,但兴奋胃肠道、胆道和泌尿道平滑肌。

(二)局作用和吸收作用

根据药物的作用范围,可将药物作用分为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①局部作用: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之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直接作用称为局部作用。如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对感觉神经的麻醉作用。有些药物口服给药不吸收,只在肠道产生局部作用,如口服硫酸镁导泻。②吸收作用: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后所呈现的作用称为吸收作用,也称全身作用。如阿司匹林口服后可产生解热、镇痛及抗炎等作用。

(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物进入机体后并不是对所有的组织或器官都产生作用,而是具有选择性

4

药理学

(selectivity),有些药物对机体可产生多种作用,而有些药物只影响机体的一种功能。前者选择性低,后者选择性高。例如洋地黄吸收后可分布到全身,但只对心脏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药物的分类依据和临床选用药物的基础。选择性高的药物作用专一,不良反应较少,但临床应用范围较窄;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针对性不强,不良反应较多,但应用范围较广。

多数药物的药理效应是通过专一性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称为特异性(specificity)。

如阿托品特异性地阻断M受体,但对其他受体影响很小。选择性与特异性不一定始终是

平行关系,如吗啡特异性地激动阿片受体,但可产生镇痛、抑制呼吸、催吐、缩小瞳孔、兴奋胃肠平滑肌等作用。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结果,对人体既有防治疾病的作用,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即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防治作用防治作用可分为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预防作用是指提前用药防止疾病发生的药物作用,如小儿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治疗作用是指对疾病进行治疗的药物作用,如注射哌替啶缓解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根据治疗作用的效果,即疗效,可将治疗作用分为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和补充治疗(supplementary treatment)。对因治疗可以消除原发致病因子,达到根治目的,如使用抗生素杀灭病原体。对症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如使用阿司匹林使发热患者体温降至正常。补充治疗又称替代治疗(replacement therapy),是将药物作为代用品补充体内营养物质或代谢物质的不足。

通常情况下,对因治疗较为重要,但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重要性是相对的,如当出现病因未明、目前尚无有效的对因治疗药物或对因治疗药物尚未发挥作用时,特别是某些危重急症,如休克、惊厥、急性心力衰竭、高热、剧痛、呼吸困难等,如不及时加以治疗,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此时对症治疗便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祖国医学在这方面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提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达到“标本兼治”,这是临床实践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2.不良反应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是指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不适、痛苦,甚至危害的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效应,即与药理作用及药物剂量有关,如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有些不良反应与患者的机体状况有关,如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等:有些不良反应与连续用药有关,如耐受性和依赖性等。少数药物可引起不可逆的较严重不良反应,称为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如庆大霉素引起的耳聋,博来霉素引起的肺纤维化等。

(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作用(sideeffect),又称副反应(side reaction)。副作用是药物固有的作用,它可给患者带来不适,但多不严重,危害不大,停药后即可恢复。副作用产生的原因与药物的选择性不高有关。当把某一药理作用作为治疗作用时,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时,可出现口干、心悸等副作用。副作用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并可采取措施予以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

减轻,如红霉素有胃肠刺激作用,饭后服或服用肠溶片便可减轻。

(2)毒性反应: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是指用药剂量过大、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急性毒性反应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等系统的功能:慢性毒性反应多损害肝脏、肾脏、内分泌及造血系统的功能。致畸胎(teratogenesis)、致癌(carcinogenesis)和致突变(mutagenesis)合称“三致”反应,是药物损伤细胞遗传物质所致的特殊毒性作用,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药物与毒物之间无绝对的界限。较小剂量即可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而任何药物剂量过大均可产生毒性反应。药物毒性反应多数是可以预知的,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必要时应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

反应停事件

0000⊙0⊙00⊙0⊙0⊙0

1957年,联邦德国的一家制药公司上市了一种对妊娠呕吐疗效极佳的药物一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此后,反应停便成了“孕妇的理想选择”,在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澳洲被广泛应用。1960年以后,许多地区的腭裂、内脏畸形、先天失明或听力障碍等畸形婴儿出生率明显上升,尤以四肢短小的“海豹肢畸形”为多见。因越来越多的临床报告证实了反应停的致畸胎性,1961年11月底,该药不得不从市场上召回。而此时反应停已经被销往46个国家!人们又陆续发现了1万~1.2万名因母亲服用反应停而导致出生缺陷的婴儿。“反应停事件”是历史上最惨痛的药害事件之一,给药品的研究开发敲响了警钟。目前,新药上市前必须进行“三致”试验。

0⊙0⊙0000

0000⊙0⊙0⊙000⊙0⊙0⊙000000O000000

(3)变态反应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又称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是指用药后机体发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引起变态反应的致敏原可能是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也可能是药物制剂中的辅料或杂质。致敏原多以半抗原的形式与体内蛋白质结合而形成全抗原,初次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药物再次进入机体后,抗原与抗体结合,引起异常的免疫反应。已致敏的个体可终生过敏。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的用量无关,治疗量或极小剂量即可发生。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不同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症状类似,轻者表现为发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及胃肠平滑肌痉挛、血清病样反应,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结构相似的药物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药物的过敏反应不易预知,常见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对于易致敏的药物或过敏体质患者,用药前须详细询问过敏史,确认无过敏史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但应注意因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皮试结果只作参考。使用药物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进行抢救。

(4)后遗效应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是指停用药物后,血浆药物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后遗效应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如服用催眠药苯巴比妥后,

6

药理学

次晨仍有困倦、头晕、乏力等宿醉现象,持续时间较短;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停药后出现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则数月内难以恢复。

(5)特异质反应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是少数特异体质的患者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发生反应的性质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理效应基本一致的有害反应。其严重程度与药物剂量相关。特异质反应是一种由先天遗传异常引起的反应,如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应用伯氨喹等氧化剂后可出现溶血反应。

(6)耐受性和耐药性: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须增加剂量方可产生应有的药物效应,称为耐受性(tolerance)。在短时间内多次用药后快速发生者称为快速耐受性(tachyphylaxis),其产生原因与遗传或疾病有关。临床上更多见的是后天获得的耐受性,是因连续多次用药所致,停药后对药物的反应性可逐渐恢复,如长期应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可引起药效降低。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性降低,亦称抗药性。滥用抗菌药物是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7)药物依赖性药物依赖性(dependence)是指长期使用或周期性使用某种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后,机体对该药物产生强迫性的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或其他反应。药物依赖性分为两种类型:①精神依赖性(psychic dependence),又称心理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患者用药后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有连续用药的欲望,以获得满足感或避免不适感。停药会造成患者的精神负担,有主观的不适感觉,渴望再次用药,无客观体征,不会出现戒断症状(abstinent symptom)。②躯体依赖性(physicaldependence),又称生理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是长期反复应用依赖性药物造成的一种躯体适应状态,必须有足量药物维持才能使机体处于正常功能状态。若中断用药将产生很强的身体损害,即戒断症状,表现为精神和躯体方面一系列特有的症状,患者非常痛苦和难以忍受。产生药物依赖性的患者为求得继续用药,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要合理使用,严格管理。

药物的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两重性,临床用药时既要考虑其有效性,也要重视其安全性,依据“最大治疗效果、最小不良反应”的原则权衡利弊、合理应用。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简称量效关系)。研究量效关系可定量分析和阐明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了解药物作用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重要的依据。

(一)药物剂量

剂量(dos)就是用药的分量。在一定范围内,血药浓度的高低取决于用药剂量的大小,剂量越大,血药浓度越高,作用越强(图1-1),但超过一定范围,则可能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故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掌握用药的剂量,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无效量药物剂量过小,在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不出现任何药理效应的剂量。

2.最小有效量即开始出现药理效应的药物剂量。

,3.极量指能够引起最大效应,但尚未出现毒性反应的剂量,又称最大治疗量,即治

疗疾病时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药物的极量有明确规定,除非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