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医学与医疗信息化》李泰峰,许毅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信息医学与医疗信息化》

【作 者】李泰峰,许毅主编
【页 数】 221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19.08
【ISBN号】978-7-5647-7371-7
【价 格】26.00
【分 类】计算机应用-医学;信息化-应用-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李泰峰,许毅主编. 信息医学与医疗信息化.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08.

图书目录:

《信息医学与医疗信息化》内容提要:

本书共五章,涵盖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与数据、知识、文献的关系、疾病的现代医学原理、医学大数据:临床数据获取、存储和利用及医疗信息化概念、信息医学中的信息加工过程、信息医学中的信息高新技术、医疗信息化的基础平台等内容。

《信息医学与医疗信息化》内容试读

第一章绪论

DIYIZHANG

第一节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

信息科学,相较于传统科学,是一门较新但发展迅速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信息,研究内容是信息的运动规律,主要研究目标是拓展人类的智力和信息功能,主要研究方法是信息科学方法论。随着该学科的发展,现代科学以及它所体现的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为中心的观念,逐步取代了传统科学及其所体现的以物质、能量为中心的观念。不仅如此,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多多少少地融人了信息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信息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成为新兴的交叉学科。事实上,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人文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其研究方法、研究路径等得到信息科学的启发和助力。在信息科学理论的启迪下,一大批信息技术,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也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当代新科学革命的中流砥柱和核心。这一切都有力地表明,信息科学的兴起已经对现代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本部分中,首先对信息科学是什么做一个概略、总体的认识,其次再对信息科学所蕴含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讨论。第一,信息科学的概念是什么?

第二,信息科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体系是什么?第三,信息科学具体有哪些研究背景?第四,信息科学的起源和发展是怎样的?

第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信息科学之间的联系和意义何在?

一、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是一门以信息作为研究对象的,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对信息的运

10

信息医学与医疗信息化

动规律和运动方法进行研究,致力于拓展人类智力的新兴综合性学科。简单来说,信息科学就是研究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一)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信息,这是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最显著的区别,也是其中一个根本特点。也就是说,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是保证它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前置条件。

从信息的本体论意义方面来看,它是事物运动的方式,这种方式包含了其状态和状态如何进行变化:从信息的认识论意义方面来看,它是认识主体人类所感知、表述的事物运动的方式和事物的状态。无论是客观外部世界的客体实在,还是主观世界中的精神现象,在这里均属于“事物”;而物体在空间、时间中的位移和变化,以及其他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在这里均属于“运动”;事物在特定时空中的特性、状态和形式就是“运动的状态”;随着时空的变化,事物改变自身的式样和规律,这就是“运动的方式”。基于前文所描述的信息概念,可以梳理出若干基本的认识。

第一,信息属于普遍存在的研究对象之一。无论是在思维范畴还是在人类客观世界中,均有信息。有事物就有运动,有运动就有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这就是本体论意义的信息。

第二,从概念上看,信息与物质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物质承载着信息,信息的来源是物质的运动,但信息并非事物本身,不可等同,它只是描述了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第三,信息和能量的概念既相关又有差别:信息需要借助能量才能得以传递,而控制能量又需要信息;但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通过信息表现出来的,物体工作的能力表现为能量,能量与物质存在本质不同。

第四,从本体论意义来看,由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表现为信息,而从认识论意义来看,认知主体感知或表达的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包含于信息范畴,因此,认知主体要想理解某件事物,就必须通过获取相关的信息,也必须通过获取、掌握信息,才能对事物进行改造。

当然,还可以从上述的信息概念中引出更多的结果。但目前,我们只需要认清上面四点,即:信息普遍存在;信息不同于物质;信息不同于能量;信息作用巨大。根据这四点认识,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得到下面的重要结论。

第一,既然信息对于人们认识事物(世界)和变革事物(世界)是十分必

第一章绪论

要的,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使命,对于信息问题,就有必要进行深人研究。

第二,由于信息是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的,那么,作为研究对象的信息,人们对其研究的意义就非常具有普遍性。

第三,对信息问题的研究就自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为信息既不等同于物质,也不等同于能量。

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既然上述结论表明信息问题的研究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为什么在人类进入20世纪中叶以前,信息科学一直没有放到“议事日程”上来?关于这一点,将在本章后半部分做出深人的解释。

第二,信息科学是具有独立性的。信息科学被认为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就是因为其研究对象一信息,具有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独立性。一般来说,诸如物理、地球科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这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对象是物质和能量的不同层次和形式,相应的,天体物质、地球物质和生命物质,以及它们的物质结构,和它们所包含的机械、化学、生物能量的转换规律,就成为这些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虽然在上述学科领域中,各种具体研究对象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息问题,但传统自然科学所关注的问题,只是物质和能量。例如,目前在对生命遗传及思维的研究方面,传统的自然科学研究者们利用物质结构和能量转换的观点来研究遗传和思维的关键机制是信息过程。因此,采用生物解剖这种传统经典的方法常常在揭示问题的本质方面遇到重重困难。现在,信息科学把信息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对象,将其推向科学的舞台。信息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对象,它不仅不同于物质,也不同于能量。因此,信息科学的研究必然形成一门与传统科学有着显著差异的新科学。

(二)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信息的运动规律是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这是由该学科自身所特有的新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所决定的。信息的哪些运动规律被信息科学研究,并且该学科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的呢?通过图1.1.1,我们可以用抽象的方式表示出信息问题的一般模型。

信息医学与医疗信息化

主体

本体论论意义的信息

第一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

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

对象

图1.1.1信息科学研究内容的抽象模型

从图1.1.1中可以看到,信息把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联系在一起,并构成一种抽象的系统:本体论意义的信息一对象/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认识论意义的信息一被主体所感知的该对象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为了方便区别,我们称之为第一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是由主体所表述的主体思维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或者亦可称为主体的意志,也是一种认识论意义的信息。

这个模型的抽象过程包含了一些重要方面:

首先,本体论意义的信息是由对象产生的,这一过程被称为“信息的产生”。其次,第一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是由本体论意义的信息转变而成的,这

一过程被称为“信息的获取”。再次,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是由第一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转变而成的,这一过程被称为“信息的再生”。最后,对象客体被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作用,从而,对象的新运动状态和方式由此产生,这

一过程被称为“信息的施效或利用”。

以这个抽象模型为背景,信息科学所要研究的信息运动规律至少包含信息。产生、信息获取、信息再生、信息施效或利用四类规律。

但是我们注意到,图1.1.1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的、自发的学习、组织和适应的过程,因此,在一个复杂的、主客观相互作用系统中,还必须包含信息传递、信息系统优化或自组织以及信息过程智能化的规律。

在图1.1.1的基础上,对这一抽象模型再进一步丰富化,就可以形成如图

1.1.2所示的“人类认识及改造世界”的典型模型。

与图1.1.1的抽象模型相比,图1.1.2典型模型中“主体”的内容大大地丰富和具体化了。图1.1.2中的“信息识别”“信息变换”“信息传递”“信息存储”

第一章绪论

“信息检索”“信息处理”“信息表示”“信息检测”等单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或缺的。有了这些单元,主体才能真正实现对对象进行认知,进而对对象做出修改甚至变革等一系列活动。具体来说,这些单元的作用如下。

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存储

检索

处理

再生

表示

变换

信息

信息

传递

传递

信息

信息

变换

检测

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对象

识别

感知

施效

处理

图1.1.2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典型模型

>信息感知是指将本体论意义的信息转变为第一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信息识别是指辨识和分类所感知到的信息。

>信息变换是指为了便于下一步的传递,预先对识别出来的信息做适当的变换,或对信息的载体进行变换。

>信息传递是指为了使用,将信息所在的空间位置进行转移。

>信息存储是指为了便于检索,对收集到的信息,以适当的形式进行存储。>信息检索是指能够在需要使用信息的时候,能以高效、准确的方式取得预先存储的信息。

>信息处理是指通过注入分析、比较和计算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适当处理,使得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使用的信息变得可用。

>信息再生是指对信息经过抽象化处理,以获取其规律性,也称为本质的信息,主体再基于此形成主体自身对对象的策略,也就是对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进行再生。

>信息表示是指主体通过适当方式,将再生出来的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表示出来。

>信息变换,这里的信息变换的作用与前者类似,也是为了利于后续的传

信息医学与医疗信息化

递,对以某种方式表示的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进行变换。

>信息传递,同样与前类似,即把经过变换的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从主体所在的空间某位置,转移到对象所在的空间另一位置。

>信息检测是指把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混入的干扰,过滤、分离出来。

>信息处理是指对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进行加工和优化,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信息施效是指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的意志,对对象的运动状态和方式进行的调整。

由上述分析可见,仅当所有环节都各司其职时,第一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才能被主体从本体论意义的信息中所提取,从而对象能被主体所正确认识,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便在此基础上反映出主体意志,并实现对对象的改造、变革。

应当指出,在许多情况下,信息施效就表现为“控制”。一按照主体发出的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所规定的“状态和方式”来调整或改变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和方式。所以,控制是上述整个信息过程的一部分。这也正好印证了控制论的奠基者维纳(N.Wiener)的一个重要论断:

“控制工程的问题和通信工程的问题是不能区分开来的,而且,这些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环绕着电工技术,而是环绕着更为基本的信息概念。”

“因此工程中的控制论,不论是关于人、动物还是机器,都不过是信息理论中的一部分罢了。”

维纳的这些论断和分析,表明了控制与信息的关系,以及控制理论与信息科学的关系。

还应当指出,无论是图1.1.1的抽象模型还是图1.1.2的典型模型都非常清楚地表明:整个信息过程总是始于对象初始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终于对象终了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后者是主体所期望的对象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因此可以称之为主体的目的状态和方式。整个信息过程就是不断地控制对象,使它逐渐由初始的状态和方式转移到目的的状态和方式。于是,从主体的立场来看,整个信息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于对象的运动状态和方式进行优化的过程;或者,如果我们把“对象”看作是某种“系统”,那么,这个信息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信息通过控制(即信息的反作用)来优化系统的过程。

这样,图1.1.2的典型模型就可以化为图1.1.3所示的另一种变形模型。对该模型的具体解释是:当主体与对象/系统进行交互时,主体认识系统的初始运动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