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指南 中药学专业知识 1 第8版》吴启南,龚千锋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2020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指南 中药学专业知识 1 第8版》

【作 者】吴启南,龚千锋编
【丛书名】2020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指南
【页 数】 463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20.03
【ISBN号】978-7-5214-1618-3
【分 类】中药学-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吴启南,龚千锋编. 2020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指南 中药学专业知识 1 第8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2020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指南 中药学专业知识 1 第8版》内容提要:

本书依据执业药师考试大纲的要求,囊括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等科目,全面梳理各科知识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为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读者提供权威教材。

《2020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指南 中药学专业知识 1 第8版》内容试读

第一章

中药与药品质量标准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

精细炮制加工、制成既定剂型等阶段。在这后

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

三个阶段制成的物品,又被分别称为中药材、

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

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材,简称药材或生药。

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党和政府高度

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取自植物、动物、

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矿物等未经精细加工炮制的天然药物。中药饮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

片,简称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药

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材经过加工炮制处理后的制成品,可以直接供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给调剂配方、煎制汤剂或制剂原料。中成药,

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合格的中药饮片

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或药材为主要原料,遵循方剂的组方原则配伍,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

按照一定的制备工艺生产,用于治疗、预防或

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

诊断疾病的中药制品。

创新突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

目前,许多中医药著作特别是《临床中药

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

学》所称的中药,即指中药材与饮片,而中成

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药则仍用原称,或简称成药。中医临床处方与中药调剂所说的中药,绝大多数是指中药饮片

第一节中药和中药临床应用

与中成药,极少指中药材。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防治疾病、强身健体

一、历代本草代表作

的智慧结晶与经验总结,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对中医药学的不断研究、应用和发展,使其更

在浩如烟海的本草典籍和医药文献中,记

加完善系统,生机勃勃!中医防治疾病的医疗

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中医药学的宝贵经验

手段主要有五种,即中药、针刺、灸、推拿、

和卓越贡献。它既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又

祝由,而中药尤为重要。所谓中药,即指在中

是研究和发展中药学的基础。现将历代本草代

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诊断疾病的药物。

表作简介于下。

详而言之,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按照中

(一)《神农本草经》

医独特的传统炮制方法进行加工的,用于预防、

简称《本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该书虽

治疗、诊断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少数加工品。

假托传说中的神农而作,但并非出于一时一人

其品种繁多,仅古籍记载就有3000种以上,发

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补充和完善。其

展至今已达12800余种。中药源于天然的植物、

成书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公元2世纪

动物、矿物,从这些物品的天然状态到我们服

(东汉末年)。原书已佚,现存各种版本均系后

用的药品,须经历种植(养殖)、产地采集加工、

人考订、整理、辑复而成。其序例部分简要地总

®第一章中药与药品质量标准

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

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为基础,并收集转

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药

录了大量宋以前各代名医对本草的真知灼见、

学的理论基础。各论载药365种,以上、中、下

经史传记和佛书道藏中有关本草的论述,以及

三品分类,所记功用大多朴实有验。该书系统总

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和单方,撰成此书。书稿

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

初成于公元1082年(宋元丰五年),定稿于公

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1108年(宋大观二年))以前。全书共30卷,

(二)《本草经集注》

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该书图文对照,

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

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

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在序例

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

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

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合药取

(五)《本草纲目》

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

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该书的

了药学理论。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

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他采用多学科综

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合研究的方法,以毕生精力对本草学进行了全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该书第一次全

面深入的研究整理。前后历时27年,参考文

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

献800余种,并进行长期的实地考察和亲身实

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

践,终于在公元1578年(明万历六年)完成

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这一巨著。全书共52卷,约200万字,载药

(三)《新修本草》

1892种,绘药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

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

其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及药性理论等,进行了全

表作。该书是在普查全国药材基础上,由长孙

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发挥:各论按自然属

无忌、李勣、苏敬等21人共同编撰而成。书成

性分为16部共60类,每药按正名、释名、集

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

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

850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

项逐一介绍,纲举目张,成为当时最完备的分

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

类系统。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

专著的先例。本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

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

量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

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

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

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医药学和

典,比公元1546年问世的欧洲纽伦堡药典《科

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

德药方书》早887年。该书无论在内容和编写

贡献。

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药

(六)《本草纲目拾遗》

物学成就,并很快流传于海内外,对后世医药

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

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者赵学敏在广泛收集民间用药和注意研究外来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药的基础上撰成此书。初稿成于公元1765年(清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

乾隆三十年),定稿于公元1803年(清嘉庆八

草代表作。作者唐慎微,以掌禹锡的《嘉祐本

年)。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

第一节中药和中药临床应用。

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极大地丰富了本

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草学。同时,对《本草纲目》略而不详的加以

二、中药性能与功效

补充,错误的加以订正,不但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

所谓中药的性能,即中药效用的基本性质

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

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研究中药性能

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的理论,叫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

(七)《中华本草》

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中药的功效与主治

为当代本草代表作。该书是由国家中医

病证,既是组方遣药的依据和防治疾病的基础,

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

又是临床中药学的核心内容和中医学的重要组

国60多个单位500余名专家历时10年共同

成部分。深入研究中药功效与主治病证的含义、

编纂的划时代巨著。全书共34卷。前30卷

认定、表述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有助于学习、

为中药,已于公元1999年9月出版,包括总

研究临床中药学。

论1卷,药物26卷,附编1卷,索引2卷。

(一)药性理论与中药防治疾病的机理

共收载药物8980味,备考药物571种,插图

中医认为,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功效,不

8534幅,引用古今文献约1万余种,计约2800

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

万字。

调,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在最大程度上

后4卷为民族药专卷,包括藏药、蒙药、

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

维药、傣药各1卷。藏药卷已于2002年出版,

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因其各具若干特性和效

收载常用藏药396种,插图395幅,计约140

用,前人也称之为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

万字:蒙药卷已于2004年出版,收载常用蒙药

偏性,调理脏腑功能,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

421种,插图484幅,计约160万字;维药卷已

偏盛或偏衰,以达扶正祛邪、防治疾病之目的。

于2005年出版,收载常用维药423种,插图320

中药对人体的效用有两面性,即治疗效用

幅,计约150万字:傣药卷已于2005年出版,

和毒害作用。治疗效用即正效应,又称功效或

收载常用傣药400种,插图351幅,计约100

功能。毒害作用即负效应,又称不良反应,包

万字。

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等。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中

书成之后,又于2005年编写出版了苗药卷,

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毒害作用的发生,既

收载苗药391种,插图400余幅:2006年编写

是高效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又是临床用药的

出版了与苗药卷相对应的彩色图谱,收彩图

基本原则。

1000余幅。是对《中华本草》的补充。

从上可知,中药的性能是在中医药理论指

该书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

导下,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升华而得,

药学成就,集中反映了20世纪中药学科、藏药

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它是古今本草研究者解

学科、蒙药学科、维药学科、傣药学科及苗药

释药物作用原理的主要工具,是临床用药的理

学科的发展水平,不仅对中医药、藏医药、蒙

论指导。

医药、维医药、傣医药及苗医药的教学、科研、

另有中药的性状,即药物所有特征的总和,

临床治疗、资源开发、新药研制等具有一定的

包括形状、大小、色泽、气味、滋味、质地(轻

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而且对我国传统医药走

重、疏密、坚软、燥润)等,是以药物(药材)

3

Q包第一章中药与药品质量标准

为观察对象。古今本草研究者常将中药的性状

4.阴阳属性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

与性能相联系,用主以性能、兼以性状的方法,

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在共同性

解释药物的作用原理。然而,二者的含义不同,

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不能混为一谈。

5.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学习掌握四气

(二)四气

是为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体有: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

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

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如治气分高热,投性

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

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阳欲脱,投性热的附子、

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干姜等。

四气之外,还有平性,是指药物寒热偏性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

不明显者。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仍有偏

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

温偏凉之别,仍未超出四气的范围。

腹痛,投温性之煨姜:反之,则于治疗不利,

1.确定依据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

甚则损伤人体。

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

病的寒热性质相反。也就是说,药性的确定是

孰少,据情而定。

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

(4)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

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

如石膏、板蓝根对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热证,

反佐药。

有清热泻火、利咽、解毒作用,即表明其具寒

(三)五味

凉之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

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

般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干姜对脘腹冷痛、

酸、苦、咸等味。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

四肢厥逆等寒证,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作用,

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即表明其具温热之性。

1.确定依据五味学说是中医归纳解释药

2.所示效用四气,从本质而言只有寒热

物效能的说理工具。五味,最初是由健康人口

二性。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

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如黄连味苦、蜂蜜

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凡温热性药物,即

味甘、生姜味辛、乌梅味酸、芒硝味咸等。继

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

而人们发现药物的滋味与药效之间有着密切的

回阳救逆等作用。四气对人体的作用也有两面

联系和对应性,如功能发表行散的药多辛味、

性,倘若应用不当,即可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

能补虚缓急的药多甘味、能敛肺涩肠的药多酸

此时,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

味、能降泄燥湿的药多苦味、能软坚散结的药

伤阴助火之害。

多咸味。于是,在遇到用口尝滋味不能解释药

3.具体表述寒、热、温、凉、平,是对

物的效用时,便依据上述规律反推其味,所推

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在具体表述时,除上

出的味与口尝味无关系。如葛根,临床证明其

述五种外,又常按四气程度的不同进一步区分,

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发表透疹,用口尝所得甘

标以大寒、大热、微温、微寒、平而偏凉、平

味,只能解释归纳其生津止渴作用,而发表透

而偏温等。

疹则难以归纳解释,故又据发表透散多味辛的

第一节中药和中药临床应用⊙

原则,再赋予其辛味。如此,葛根的药味不只

热内蕴或上攻诸证宜择。能燥即指苦能燥湿,如

是甘,而且有辛。经过无数次推理比较,医药

治寒湿的苍术、厚朴,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

学家逐步认识到这种以药效确定药味的方法要

均为苦味。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意

比口尝法更科学、更接近于临床实际,故今之

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即是:二指坚厚肠胃,

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

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连,有厚肠止泻的作用等。

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药味既是药物

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

的滋味,又超出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

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的高度概括。

(5)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

2.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五味是药物对人

通便作用,如治瘰疬、痰核的昆布、海藻,治

体不同效用的概括,效用中又包括治疗作用和

癥疲的整甲,治热结便秘的芒硝等,均具咸味。

不良作用。各具体味对人体的效用分述如下。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多食咸,则脉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

凝泣而变色。”故食盐类咸味药不宜多食,高血

血作用。如治表证的荆芥、薄荷,治气滞的香

压动脉硬化者尤当如此。有的咸味药如芒硝,

附,治血瘀的川芎等,都具有辛味。

能泻下通肠,脾虚便溏者慎用。

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6)涩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

固涩作用,如治滑脱诸证的龙骨,治久痢脱肛

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如治虚证的黄芪、

的赤石脂,治崩漏带下的乌贼骨等,均具涩味。

熟地、核桃仁、枸杞子,治挛急作痛、调和药

习惯将涩附于酸。

性的饴糖、甘草等,均具甘味。某些甘味药还

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能解药、食毒,如甘草、蜂蜜等。此外,甘味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如治水肿、小便不利的猪苓、茯苓,均具淡味。

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

常将淡附于甘。

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阴虚津亏者

(3)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慎用。

如治自汗盗汗、遗精滑精的五味子,治久泻久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

痢的五倍子,治久咳的乌梅,治大汗虚脱、崩

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等作用,如功能化

漏经多的山茱萸等,均具酸味。另外,酸能生

湿的藿香、辟秽的苏合香、开窍的麝香、醒脾

津、安蛔,如木瓜、乌梅等。

的佩兰等,均具芳香味。习惯将芳香归为五臭

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

之列,有的也标上辛味,称为辛香之气。

当慎用

芳香味与辛味一样,亦能耗气伤津,气虚津

(4)苦能泄、能燥、能坚。其中,能泄

亏者慎用。

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如大黄苦寒,功

3.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

能泻热通便,治热结便秘每用。二指苦能降泄,

咸属阴。

如苦杏仁味苦降泄肺气,治咳喘气逆必投:代

4.气味配合

赭石味苦而善降逆,治呃逆呕喘常选。三指苦

(1)意义气与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

能清泄,如黄连、栀子味苦,能清热泻火,治火

物的作用,其中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只

5

®第一章中药与药品质量标准

有将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性能。

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如苏子、枳

如紫苏与薄荷虽均味辛而能发散表邪,但紫苏

实、磁石、石决明等。

性温而发散风寒,薄荷性凉而发散风热;黄芪

(2)药物的气味厚薄一般认为,味薄

与石斛虽均味甘而能补虚,但黄芪性温而善补

(辛、甘、微苦等)者升,气薄(寒、凉、微寒、

气升阳,石斛性微寒则善清热养阴。

平等)者降,气厚(热、温)者浮,味厚(酸、

(2)原则气与味配合的原则有二:一为

苦、咸等)者沉。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

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二为一药中气只能

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

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更多。

者可升可降。如苏叶味辛性温,属气厚味薄,

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故升浮;黄连、黄柏味苦性寒,属味厚气薄,

(3)规律气味配合规律有二:一为气味

故沉降:浮萍味辛性寒,属气味俱薄,故可升

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

(发汗)可降(利水)等等。

(4)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概之有二:

(3)药物的性味从四气讲,温升、凉降、

一为气味相同,功能相近。辛温的药多能发散

热浮、寒沉。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

风寒,如麻黄、紫苏等:辛凉的药多能发散风

咸主沉降。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多主升浮,

热,如薄荷、菊花等: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

如紫苏、荆芥等: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多主

或清热燥湿,如黄芩、黄连等:甘温的药多能

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

补气或助阳,如黄芪、锁阳等:苦甘(或甘苦)

(4)药物的效用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

寒的药多能清热滋阴,如知母、玄参、北沙参、

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

石斛等。有时气味也有主次之别,如黄芪与锁

上、向下、向外、向内,病位常表现为在上、

阳虽均为甘温,但黄芪以甘为主则补气,锁阳

在下、在外、在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

以温为主则助阳。

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也具有向上、向下、

二为气味相异,功能不同。其中有味异气向里、向外的不同作用趋向。如白前能祛痰降同者,如麻黄辛温能散寒发表、杏仁苦温能降

气,善治肺实咳喘、痰多气逆,故性属沉降;

气止咳、乌梅酸温能敛肺涩肠、大枣甘温能补

桔梗能开提肺气、宣肺利咽,善治咳嗽痰多、

脾益气、肉苁蓉咸温能补肾助阳;有味同气异

咽痛音哑,故性属升浮。又,有不少药表现为

者,如桂枝辛温能发表散寒、薄荷辛凉能发表

升浮与沉降皆具的二向性,如胖大海,既能清

散热、附子辛热能补火助阳、石膏辛寒能清热

宣肺气、利咽而具升浮之性,又能清热解毒、

泻火等。

通便而具沉降之性:前胡,既能降气祛痰而显

(四)升降浮沉

沉降性,又能宜散风热而显升浮性:等等。

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

上述四点依据,在具体运用时应相互合参。

这种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

特别是前三点,绝不能一途而取,必须合参并

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

结合临床疗效,才能准确判定其性属升浮还是

之一。

沉降,抑或既升浮又沉降。

1.确定依据

2.所示效用升和浮、沉和降,都是相对

(1)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质轻的

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

药多主升浮,如菊花、桑叶等:种子、果实及

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一般说,升浮类药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