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协和大学史料汇编》翁迈东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福建协和大学史料汇编》

【作 者】翁迈东主编
【页 数】 579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2016.12
【ISBN号】978-7-211-07549-2
【价 格】88.00
【分 类】福建协和大学-校史-史料-汇编
【参考文献】 翁迈东主编. 福建协和大学史料汇编.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6.12.

图书目录:

《福建协和大学史料汇编》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包括“福建协和大学简史”“福建协和大学历史轨迹”“福建协和大学文档择录”及“协大校友文章集锦”四个方面,其中“福建协和大学简史”原著为美国人徐光荣,取材于美国差会和学校托事部原始档案及作者本人亲历,较能体现创办者的宗旨和办学者的立场。“福建协和大学历史轨迹”则按福建协和大学的办学历程时序加以梳理。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福建省档案馆和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档案馆。

《福建协和大学史料汇编》内容试读

留历史之证,传文化之魂

袁勇麟

我对福建协和大学的最初印象源于俞元桂教授的《怀魁岐母校》一诗,俞先生毕业并执教于福建协和大学中文系,作为俞先生的再传弟子,每每倾听他饱含深情讲起协大往事,我总对那“济济良师辉讲席,莘莘学子拥书城”的校园盛景心生向往又充满敬畏。2009年1月,我到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主持工作,这是一所创办于2003年的独立学院,以“协和”之名,既是对福建师范大学前身校之一的福建协和大学辉煌办学成就和优良办学传统的赞叹与敬仰、纪念与传承,更是创办者对办好这所新型高等院校的执着与勇气、信心与决心的一种宣誓。机缘巧合,使我对协大历史有了更深入的接触和了解,并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协和学院办学时间短、文化积淀较少,难以形成独特的文化个性,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可谓先天不足,“文化寻根”于是成了办学的一种内在诉求。2010年,我和一批志同道合的师生成立了“协和文化寻根”课题组,期望通过对协大办学历史的回顾,对协和大学文化的追寻,挖掘出协大留给现今教育者宝贵的精神遗产。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从翻阅民国旧报刊到拜访协大老校友,我都亲自参与,至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

2012年1月1日,拜会福建协和大学校友会副理事长、知名农学专家翁迈东教授,就协和大学文化保护与传承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后在他的引荐下我们得以拜访众多协大老校友。

2012年3月18日,前往厦门大学拜会唐崇惕院士。她告诉我们:“协和文化寻根,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福建协和大学出了很多杰出人才,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和品质,这些都应该成为学院师生的榜

俞元桂先生与妻儿摄于福州魁岐福建协和大学宿舍(1949年)

样和精神财富。”除了赠送《唐仲璋纪念文集》《唐崇惕文集》等一批珍贵资料外,唐院士并题赠“协和精神薪火相传,乐育英才继往开来”,希望协和学院能传承福建协和大学优秀的校风、教风、学风,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2012年11月18日,在福州拜访前来参加福建师范大学校庆的唐崇惕院士,向她赠送了包括唐仲璋院士在协大不同学期的成绩单、唐院士本人报名单等在内的珍贵历史资料复制件,唐崇惕院士仔细辨认着她的协大入学报名单,满怀欣喜地说:“还有我19岁时候的照片,自己现在都没有了。这些资料太宝贵了,对于我来说都是无价宝!”

2012年5月26日,拜访素有“船政老人”之称的陈道章先生。他讲述了在协大求学的经历,介绍了他在推动协大文物保护和协大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工作,并捐赠一批他收集整理的有关协大的珍贵资料,其中包括他在协大就读时的教科书、1948年毕业时的毕业纪念册、毕业生名录、学生手册等。

2012年11月24日,参加福建协和大学校友会“协和人2012金秋之聚”。“协和大学闽江东,世界思潮此汇通…萃文化作明星,明星照四方…协和协和,大德是钦!”全场齐唱悠远的协大校歌拉开了聚会的序幕。翁迈东副理事长深情宣布:“理事会决定将‘协大人金秋之聚’改为‘协和人金秋之聚’,这代表协大校友与协和学院校友从此成为一家人!”2013年3月25日,拜访素有“茶学界泰斗”之称的著名茶学专家张天福先生。老人精神婴铄,时年104岁高龄,但依然深情地回忆起了在协大求学和任教的岁月,表示这些经历对他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并欣然题词“百年协和”,对协和学院的办学寄予厚望。

2013年5月12日,拜访时年99岁的福建医科大学陈国熙教授,同他一起共叙协大往事,陈教授激动而深情地说:“只有能主动探索的人,才能做到敢于怀疑、敢于否定,才有创造性。这是福建协和大学校歌里面,留给我最重要的启发。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你因为考试去学习,而是鼓励你为自己学习,主动学习。”

2013年12月,在协和学院创办十周年之际,我与林美貌、黄秋玲等同事一起完成了《百年协和》一书的编撰出版工作,其中甘苦,冷暖自知。应该说,这本图文集是我对协和感情的一种表达,更是对老协大历史的学习与敬仰。没想到此书出版后,获得协大老校友的诸多肯定。在2014年12月11日出刊的协大校友会《校友信息》第42期上,登载不少鼓励之词:唐崇惕院士除了在2013年12月11日给我发来短信:“谢谢你寄来两本《百年协和》,内容非常丰富多彩!给校友许多想念!谢谢你对协和大学如此深厚感情!”她在2013年12月20日打给翁迈东教授的电话中又称赞:“《百年协和》,图文并茂。”厦门大学林宇光教授在2014年1月8日写给翁迈东教授的信中说:“《百年协和》一书(协和学院袁勇麟主编),

十分全面,读后我感到是协大创史以来最齐全的一本著作,证明编者收集资料的苦心。”北京校友罗慰慈先生在2014年4月29日的信中说:“读了袁勇麟先生主编的这一部珍贵的大著,感想很多…袁院长在《下篇》中介绍了协和学院的现在‘灵境育英才’的景象,让我

2

们预见到若干年后该学院也一定会跟我们可爱的祖国一样,茁壮强盛,培养出更多的唐崇惕院士、江静波教授、丁汉波教授、严叔夏教授、赵修复教授,并且让创新吐艳的花朵开满榕城和全国。”郑作新院士的夫人陈嘉坚女士在2014年5月17日打给翁迈东教授的电话中谈道:“寄来的《百年协和》一书收到了,有那么丰富的协大历史材料,也有今天协和学院的办学成绩,照相也很多,勾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另外,此书在社会上也引起较大反响,

一位福州籍金融界的朋友告诉我:“彻夜阅读《百年协和》,为先前不知福建协和大学而惭愧,为福州曾经拥有过这么一所响彻东南的协大而倍感骄傲!谨向所有协大人深深致敬!”所有这些肯定和鼓励,都让我心怀感恩。此后每年,我都要给协和学院新入职教职员工和大一新生讲《协和的前世今生》,介绍“百年协和”的来龙去脉

正如本书主编翁迈东教授在编后语提到,福建协和大学办学35年培养毕业生1300余名,就读生5300余名,“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为文教、科技、医学、基督教会、政府机关各部门的中坚力量,多数人成为知名的学者、科学家、教授、其中国内外院士十四名,可列举的相当于院士级的人才数十名。诸多精英人才分布于国内各地、台湾,以及东南亚和北美。”如此办学功勋理应被历史铭记,却令人痛心地渐被遗忘。我愈发深刻地感到,随着时光的推移及种种客观因素,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再不收集、保存相关史料,协大就有可能消失在历史烟尘中。协大文献资源的收集、发掘、整理、抢救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所幸虽然协大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协大校友的热忱却丝毫不减,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愈加浓烈。协大校友会早在2010年就酝酿成立协大校史编辑委员会,着手启动《福建协和大学史料汇编》的编纂出版工作。他们多已年过花甲,甚至已是耄耋之年,但仍以整理协大文献为己任,令人敬佩。2013年12月28日,我参加协大校友会聚会时,除了带去50本《百年协和》分发外,特别提议熟知协大历史的“协和文化寻根”课题组黄秋玲老师参与编撰事务,希望为抢救、整理协大史料尽一点绵薄之力。

而今《福建协和大学史料汇编》终于成稿,令人感奋。此书分为协大简史、协大历史轨迹、协大文档择录、《协大校友》文章集锦等四大篇章,是一部旨在抢救协大历史文化的史料汇编,也是全面研究协大文化资源的珍贵文献。书中将涉及协大创立以来的史实条目一一辑录出来,更具参考、保存价值。简史部分为徐光荣教授参照美国保存的档案和个人经历编写,材料原始可贵。而其余部分编者几乎翻遍福建省档案馆和福建师大图书馆民国阅览厅和档案室保存的大部分协大档案材料,从中选编了年表和文档择录,简繁结合,力求体现当年学校的面貌和特点。而其余部分编者几乎翻遍福建省档案馆和师大图书馆及档案室保存的全部协大档案材料,从中选编了历史轨迹和文档择录,繁简结合,力求体现当年协大的面貌和特点。“《协大校友》文章集锦”是难得的史料,文章作者皆是协大办学35年间不同时期的校友,有的年逾耋龄,有的岁过古稀,他们用在母校的见闻和事例展示了各个时期的时代风貌和协大的历史变迁,文章朴实无华,不务空谈,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协大的真挚情感。这些

文章既是协大历史的见证,又是协大文化的沉淀,可说兼具历史性与文学性

编修史志,是为历史留证,为文化存据,不仅以飨今人,更为后人之鉴。《福建协和大学史料汇编》不仅仅是对历经沧桑、成果辉煌的协大校史的勾陈,更是对现今新“协和人”传承与创新的激励与鞭策。我曾在《百年协和》一书的后记中指出,沿用“协和”之名,旨在纪念与继承,借鉴与光大。协和学院“文化寻根”之路,正是对协大历史和文化的解码、传承、融合与弘扬之路。教育之最高境界乃“行不言之教”,协大于今日之高等教育仍历久弥新的教育理念和协和学院在办学实践中萌蘖出的新协和精神,正悄无声息地对协和师生的行为起着浸润、营养、发酵、导向和引领的作用。正如汪毅夫教授在《百年协和》序中所期望:“相信这些岁月积淀的荣光将激励着每位‘协和人'执着坚定地走下去,在新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翁迈东教授嘱我为本书作序,令我诚惶诚恐一一晚辈何德何能,作序实难应承:然翁老情真意切,却之不恭,勉为其难,爱陈芜辞,藉为“序言”,谨表高山仰止之意。

2016年3月26日于福州

我记忆深处协和大学的人与事

唐崇惕

我是母校福建协和大学的一个关门弟子,在魁岐山清水秀校园只读一年。由于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唐公仲璋两度到内迁邵武母校任教,与他老师、朋友和学生们亲密无间感情,给我感受至深。而且我也在初识事年纪两次生活在协和大学的环境中,成长于兹,铭记终生。

父亲自幼是孤儿,靠半工半读念完中学和大学。在协和大学他需要比他人多一倍时间(8年)才能修完所有课程的学分。我出生时,父亲因劳累过度咳血,被校医误诊为肺结核而休学。他受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真正病倒了。此时,他的业师,Claude R.Kellogg教授,向他伸出有力的援助之手。克先生雇了两辆轿子,将我父母亲送到城北英国人办的柴井医院,让父亲治病,母亲在那里照顾。父亲当时还是一个贫苦学生,克先生一定还资助了医疗费。父亲住院多时后回家疗养,还经常休克。两年后(1932年)才勉强回校复学,我还依稀记得和母亲哥哥到魁岐参加父亲的毕业典礼。我小时候曾见过克先生,他慈祥可亲。1982年,克先生的女儿Virginia Kellogg Hoadley和几位朋友到厦门看望我父亲。父亲非常高兴

地告诉我,他当年做学生时,她才四五岁。她送我们一本克先生于1967年出版的书:“E

tomological Excerpts from Southeastern China (Fukien Province)A Borigines:Silkworms,

Honeybees and Other Insects.”在该书序言中有一句谈及我父亲:“Nor can I forget Tang

Chung Chang with his overpowering thirst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一位美籍老师在中国开展多年有益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许多人才。他怀念在中国所做的工作并如此纪念着由于特殊时代的原因而数十年音讯不通的学生!真让我感动!这就是协和大学的“博爱精神”。父亲常和我谈起克先生,说:当时常有许多学生围着他,向他提问一些科学问题,他都细心回答,但有时提的是科学上没有解决的问题,他会说:“Idon't know,No one knows!”这句话让学生们知道许多重要的科学规律性问题正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父亲一生,就是一直探究多方面未被人类所了解的科学规律性问题,这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需要“创新”的原则,也影响了我一生从事科学工作的思想。父亲经常想念克先生,当他发现一些新的种类,常用“kelloggi”作为新种的名称,寄托他思念之情。这也是协和大学的“师生之情”!后来

5

我去美国,想去看望Virginia Kellogg Hoadley,但她已去世,她的一位朋友热情地招待了我。

1982年克先生的女儿Virginia Kellogg Hoadley(前排右一)

和几位朋友到厦门看望我父亲

父亲多年跟随克先生对昆虫学有深刻认识和兴趣,本想终生从事之,重病后体会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又在医院中见到血吸虫病患者的痛苦,才改变要从事寄生虫病问题的研究。但病前他在福州理工学校兼任生物学课教师时,他对昆虫学的兴趣感染了多位当时学生,他们以后都成为著名的学者,如研究与昆虫有亲缘关系三叶虫的古生物学的卢衍豪院土和著名的昆虫学家赵修复教授。20世纪50年代我在上海工作,暑期回福建在建瓯转车,意外地遇到赵修复先生身背采集包等器材,手拿昆虫网在从事野外作业。修复先生经常来看望我父亲,俩人非常高兴地谈论正在从事新的研究问题。他们都是克先生在中国科学事业的卓越优秀的继承人。中国动物学会于1977年12月在天津召开“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刚结束后第一次的学术会议,在不是太多的与会者中,竞有十余位是唐仲璋在协和大学的学生,会务组特意为我们照张相。这些点滴事迹都显示由协和大学传承的珍贵师生之情和追求科学的精神

赵修复先生来厦门看望唐仲璋老师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