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历史》鲁西奇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谁的历史》

【作 者】鲁西奇著
【页 数】 448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9.03
【ISBN号】978-7-5598-1556-9
【分 类】中国历史-文集
【参考文献】 鲁西奇著. 谁的历史.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谁的历史》内容提要:

《谁的历史》是鲁西奇教授近十年来历史学研究的代表性文章的结集,旨在追寻中国历史研究的主体性,回答“谁在研究、研究谁的、为谁而研究中国历史”的问题,倡导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中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突显中国历史研究在世界或人类历史研究中的意义。全书文章分为“思考”“评论”“讲谈”三组,围绕历史进程与历史学研究的关键词-人、空间与时间,展开不同层面的探讨。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治学历程,尤其详谈了在历史地理研究过程中各种史学方法与叙事的“建构”与“解构”,介绍和评论了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帝国”与区域历史研究的学术成果,不断深化对于中国历史多样性的认识,既有理性的分析,也有感性的个体关怀。

《谁的历史》内容试读

卷/思考

004

谁的历史

二十多年来,在中国历史学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分析框架与阐释模式,则是“国家一社会”理论与研究方法,它试图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出发,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在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是王朝国家;近代以来,则是形成与成长过程中的民族国家)与社会(研究者使用“民间社会”“地方社会”“地域社会”等概念,或者笼统地称之为“社会”)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与渗透、社会对国家权力与话语的运用、地方社会或地域社会的建构等方面,并形成了“王朝控制论”“地方精英论”“国家内在于地方”等阐释性理论,其目标与归结点,则主要指向社会建构及其对于国家控制、凝聚及提升力量的意义。2王朝兴衰、社会形态演进、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分析模式与阐释框架,分别突显王朝国家、社会形态,以及“国家一社会”三方面要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主导地位,抓住此三方面要素在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作为中心线索,叙述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探究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分析其动因,进而形成对中国历史的阐释。显然,这三种中国历史的叙述、分析模式与阐释框架都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也均从不同角度与层面上揭示了中国历史的本质与奥秘,并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同时,毋庸讳言,上述三种历史叙述、分析与阐释理路,是从王朝国家或社会的立场出发的,都程度不同地忽略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主体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活生生的、具有历史与生活经验的、有矛盾的心理和情绪的“人”,其所叙述、分析和阐释的,或者是王朝国家的历史,或者是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或者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历史,虽然也有“人”的影子或因素,但却不是以“人”为主体的,所以并非人的历史,不是“中国人”

人的历史与人的历史学

005

的历史。

而我们所理解的“中国历史”,首先是指发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是千百年来生活于其间的各地区人群为了生存与发展、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断“适应”并“改造”其所处的环境、摸索并建立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需求的社会组织与制度、创造并不断“改进”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的历史,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国家的“中国”的历史,也不仅是王朝国家或民族国家的历史,更不仅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才是人的历史,中国人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学,就应当是叙述、分析、阐释这样的历史过程的学问。同时,中国历史学的研究,应当是为了“中国人”的历史学,是为当代中国人思考与分析“人”的本质、“中国人”的本质及其在人类中的地位与意义、为“中国人”的现在与未来提供历史素材与思考理路,其根本性目标,乃是探究“中国人”的人性。这才是以“中国人”为本位的“中国历史学”。

以“人”为中心叙述中国历史进程

人生活在世界上,最为关心、最为重要的问题,首先是生存。人生下来,就要学习生存的方法,亦即获取“生计手段”或“生计方式”。不同的人,因为生存环境的差异、际遇的不同、个人努力的差别,就会有生计手段或生计方式的差别。而无论采用怎样的生计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

彻底的不合作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在原始的生存状态下,也需要父母教会获取食物的基本技能。向父母学习,就是“生计过程”中最基本的合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逐步成为生计方式最基

006

谁的历史

本的内涵。同时,在同一个生存环境中,会生存着不同的个体或人群,这些个体或人群在生计资源的获取上既有共享,也有竞争和争夺,围绕生计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就会形成越来越复杂的结构。比如,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河谷里,居住着一些早期人类群体:在河谷下游开阔平原上的那些人,捕鱼、采集,后来驯化了野生稻,发展了稻作农业;而河谷中游的那些人,则打猎、采集,后来驯化了麦、稷等旱作物,发展了旱作农业;而河流的上游,地势较高,两旁散布着广阔的草原,居住在那里的人,以射猎为生,后来驯化了羊,发展了游畜牧经济。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形态。当然,对于复杂社会里的个体来说,不是“形成”而是去“适应”复杂的经济形态,并结合自己的努力,形成各自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因此,人类的“生存”欲求,是人类经济生活与经济形态发生并演变的根源。

在寻求生存、学习并掌握生存技能的过程中,人不得不与“他人”交往。“与他人交往”是立足于人类本能以及生存、延续后代之基本需求的另一个根本欲望,可能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并发展的根源之一。并不是有了人,就有了社会;而是有了人际(inter--individual),才有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形成人际关系;更多的人进入交往过程中,就构成人际关系网络,亦即形成社会。人最亲近并密切的交往,首先是亲子以及配偶间的;这种交往,产生了家庭。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没有家庭,就没有人类。而单个的家庭是不存在的,因为一个家庭的形成,先决条件必须是存在另外两个家庭:一个家庭出一个男的,另一个家庭出一个女的,从这两人的婚姻中产生第三个家庭,且如此反复下去。因此,家庭从其出现的那一刻起,就绝不是孤立的,它处在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