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设计与测评》汪燕宏|(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小学阅读教学设计与测评》

【作 者】汪燕宏
【页 数】 319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2021.08
【ISBN号】978-7-5334-9059-1
【价 格】52.00
【分 类】阅读课-教学设计-小学
【参考文献】 汪燕宏. 小学阅读教学设计与测评.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21.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小学阅读教学设计与测评》内容提要:

《小学阅读教学设计与测评》内容试读

爆第一章促进学习:以评价引领教与学

第一章

促进学习:以评价引领教与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019年1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指出:“推动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相信,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评价必将成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以评价引领教与学的发展背景

以评价引领教与学的理念是怎样发展而来的?我们梳理、回顾了对教育改革作出重要影响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促进学习的评价”理论和“逆向设计”理论,找到了评价能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理论依据。

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一1934)、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一1952)和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一1980)等主要的建构主义理论代表,对“学习”和“教学”做了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人们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是人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持续进行的过程。当一个人把新知识和

南磁小学阅读教学设计与测评

已有知识联系在一起时,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或者说当一个人过去的信念、世界观和经验作为引子发挥作用时,新的观念和概念就会得到理解。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因为学习者往往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而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只有当教师认识了学习的建构性时,他们才会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所在,才会要想办法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促使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确保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形成有意义的联结。

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师,往往是在教学生,而不只是在教学习内容,他们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个人能力、先前知识和过去经验,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1.2促进学习的评价

“促进学习的评价”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评价理念和方法。英国评价改革小组布莱克(Panl Black)和威廉姆(Dylan Wili-am)提出了“促进学习的评价”的十大原则:(1)评价是有效教学计划的一部分;(2)评价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习;(3)评价是课堂实践的中心;(4)评价是教师关键的专业技能;(5)评价具有敏感性和建设性;(6)评价要激发学习动机:

(7)评价要促进对目标和标准的理解;(8)评价要帮助学习者了解如何改进;

(9)评价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10)承认所有学生的所有学习成就

从中可以发现“促进学习的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明显的特征:(1)评价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最大化;(2)评价主体,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3)评价目标,更注重学生对目标和标准的理解;(4)评价内容,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5)评价过程,更集中于学生如何学习;(6)评价方法,更加强调多样性。相对于传统的“学习的评价”概念,“促进学习的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还关注学习过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成功,而并非只给学生分等和鉴定。倡导“促进学习的评价”,并不否认传统的“学习的评价”在现实中的需要和功能,而是将二者相结合,建立一种平衡的教学评价体系。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使学生的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因此,“促进学习的评价”理念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哪第一章促进学习:以评价引领教与学

1.3逆向设计

美国课程专家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指出:“课程不能脱离评价,也不能先于评价。”他提出“反向”构建教学思路,即先确定希望学生理解的东西和改进这种理解的评价任务,由此决定如何更好地开发出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学识和能力的一堂课的教学活动。这就是“逆向设计”理论。

逆向设计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预期结果,即明确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这个阶段需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第二阶段: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即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特定的课程前,要思考如何确定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理解。有了明确的结果和关于理解的合适证据后,才能真正做好教学计划的细节,包括教学方法、教学顺序以及资源的选择。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设计,逆向设计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设计者在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之前,必须首先思考如何开展评估,而不是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或即将结束时才构建评估。逆向设计把原本用来检测教学效果的评价任务提至教学活动之前,将学习结果和学习效果同时优先考虑,这将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转向注重“学生学什么才好”和“学生究竟学会了没有”。

第二节以评价引领教与学的设计理念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一1999)认为:“目标、教学、测评彼此相符才能保证高质量教学的落实和评估的效度及意义。”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也要求“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这意味着“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这三个要素都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教学系统中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彼此促进。在这种教学设计的范式中,促进学习成为了评价最为核心的

3

小学阅读教学设计与测评图

功能。

2.1评价任务对应学习日标

评价何以能正确引领教与学?是因为“教、学、评”有一致性的目标。布鲁姆指出:“有效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回答“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的问题,评价任务回答“怎么知道已把学生带到那里去”的问题,并且要先明确成功到达目的地的标准,即回答“学得怎样才算好”的问题。评价的标准总是伴随着学习目标的确定而确定,同时也为评价任务的设计提供了支架。

因此,教师不仅要“自上而下”,将课程标准分解为学习目标,把目标纳人到教学设计,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再“自下而上”,通过设计和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依据评价标准,获得学生取得成绩的过程性证据,从而能回答“学得怎么样”。

评价引领教与学,其核心是目标。评价任务要对应学习目标,需要将学习目标进一步厘清与细化,形成一定的评价标准,在适合的评价任务中,收集评价标准所厘定的学习表现,寻找学生达到标准的重要依据。

2.2评价任务先于学习活动

评价是以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在确定学习目标之后,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思考“怎么评”的问题,界定学生达成目标的具体表现;其次需要认真思量“用什么来评”的问题,选定能够检测出学生达标情况的任务,以确保实现学习目标

而学习目标是否能够达成,还需要针对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有学习才有评价。评价任务即是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信息,一方面帮助教师“看见”学生思维等各项能力的发展过程,对教什么及怎么教及时作出决策或调整;另一方面促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就开始为促进学生学习而反思自己的教学。

评价引领教与学,评价是关键。在教学设计链环中,评价任务先于学习活

第一章促进学习:以评价引领教与学调

动,且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应设计相应的评价任务。

2.3评价任务嵌人学习活动

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在学习任务完成后进行,这种“事后评价”的标准会偏离初始目标,而并未真正指向学习结果质量,也无法真实促进学生的发展。当先于学习活动的评价任务被嵌入整个学习活动中时,这种评价任务就是一种即时性评价,它与教和学的过程同步,成了学生学习进程的“推进器”和“检测仪”,时时监测、收集并反馈着学习信息」

评价标准描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呈现了可以评判学习成绩的指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利用评价机会来对照标准评估自己的阶段性水平和监控自己的学习,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不断激励自己获取更高水平的学习成就。

可以说,学生的学始于目标,发生于学习活动,教师在一定节点上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并对在评价中收集到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典型问题,再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修正、完善…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真正学会,这样的教学逻辑自然生成了“先学后教”的课堂生态。

评价任务嵌入学习活动,不断促进学习活动与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更紧密地衔接。

第三节促进学习的阅读教学设计

阅读素养是支持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所在。学生学会阅读和在阅读中学习,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从而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长期以来,由于阅读教学和阅读测评这两者的目标定位不

一致,导致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错位和缺位,使阅读教学的效率较低。

根据“以评价引领教与学”的理念,阅读教学设计就应该关注阅读教学、学生阅读学习、阅读评估这三者间的整合和融通。三者在一致的目标指引下,阅读教学和学生的阅读学习匹配,阅读评价与学生的阅读学习匹配,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教师为促成学生阅读素养发展和提升而实施精准教学。

小学阁读教学设计与测评侧

3.1阅读评价与阅读教学的融通

在日常教学中,阅读评价要与阅读教学发生联系,教师要做好这三项工作:

一是呈现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白“要读到什么程度”;二是组织开展评价活动,收集评价信息,动态地掌握学生“读得怎么样”;三是处理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调整和改进教学,有效推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读得怎么样”。相对而言,评价任务就是学生的阅读学习任务,评价活动就是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聚焦语文要素“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共编排了三篇长文章。其中,《小英雄雨来(节选)》是第一篇精读课文。课后练习第1题,围绕单元人文主题,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第2题指向语文要素,提示学生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一给各部分列小标题。结合这两题,教师以“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雨来的人物形象”为重点教学内容,确定了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和相应的评价任务,如表1.3.1-1所示。

表1.3.1-1《小英雄雨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

学习内容

《小英雄雨来》第一课时

1.认识“晋、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会写“炕、劫、膊、慌”等15个字,理解“芦花、发愣”等13个词语

2.通过自主尝试、合作筛选等方式,列出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全文

学习目标

的主要内容。

3.借助“为连环画配文字”的任务,抓住重点情节中的关键词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

1.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串联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针对目标2)

评价任务

2.迁移学法—“抓关键词”为连环画配文字,全面感受雨来的小英雄形象。(针对目标3)

从表1.3.1-1可以看出,评价任务是针对阅读学习活动的评价,源于学习目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