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级管理》朱宛霞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小学班级管理》

【作 者】朱宛霞著
【页 数】 217
【出版社】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 2018.09
【ISBN号】978-7-5489-3349-6
【价 格】39.00
【分 类】中小学-班级-学校管理
【参考文献】 朱宛霞著. 中小学班级管理.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2018.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小学班级管理》内容提要: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的最基本单位,而班主任作为这一小集体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班风、学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指导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形式,使班集体增强凝聚力,校园生活增加吸引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本书从班级管理、文化的营造、目标管理、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班级情绪的调控、班级活动的管理、班级教育与管理力量的管理、班级生活管理、班主任的自我管理等9个方面阐述了中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对于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小学班级管理》内容试读

第1章班级管理概述

1.1班级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集体内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中小学生年龄尚小,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学习观形成的初始阶段,班集体的健康向上与否将对他们的一生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1.1.1班级与小学班级

(一)班级的产生

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而班级授课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据认为,在15一16世纪时,西方一些古典中学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是班级教学的尝试。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伊拉斯谟。他在1519年的一份书简中描述了伦敦保罗大教堂的学校情形:在一间圆形的教室里,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别安排在阶梯式座位上。①而现代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约产生于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一1670)在总结前人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于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对班级教学法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此后,又经过许多教育家的研究和推广,到1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才为人们普遍接受。我国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清政府在京师同文馆首先使用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后,才在全国逐步采用班级授课制。可以看出,早期的班级仅仅是“批量生产”的教学工具,班级授课制最初只是为班级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由教师主导的学生群体只是班级形成的基础,是班级的初级体现。而现代学校教育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班级对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二)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为了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划分

①金含芬:《学校教育管理系统分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0一301页。

。1。

●中小学班级管理

出的学习单元,以及与为其配备的相关教师共同构成的一种组织。

1.班级是一种教育性组织①

班级并不只是许多个体的简单集合,它一旦建立就作为一种教育影响因素而存在。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在一起听课,并不简单地只是一个教师同时对许多学生发生了影响,而是教师的影响必须通过班级环境对学生发生作用。班级本身也成了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故班级就成为了一种教育组织。

2.班级的目的是培养人四

同其他组织不同,班级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形成的组织,是一种教育性组织。班级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教师更顺利地从事教育活动,培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或接班人”。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其重要的目标。

3.班级是学校的“细胞”

班级是学校的教学班或班级群体。它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学校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也就是说,学校是由许多班级组织构成,教育活动是在具体的班组织中开展,班级是学校的基层教育组织或细胞。

(三)小学班级

小学班级具有学校班级的一般特点,但由于小学的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不同于其他层次的学校,因而小学班级有着自己的组织特点。

1.小学班级是少年儿童的学习组织

小学班级是根据我国学校制度的规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在小学里建立起来的。目前在我国的小学里,班级的组成成员一般都在6一12岁,年级一般为1一6年级。故组成班级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班级的组织特征。这种组织的建立,其目的是满足少年儿童的学习需要,因而它是少年儿童的学习组织。

2.小学班级是在成年人指导下的学习组织

以6一12岁的少年儿童为主体组成的班级,是他们走出家庭初步参与社会生活的组织,他们在这个组织中得到社会生活的初步训练。由于这个组织的主体组成成员年龄小,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还未成熟,自主性发展还存在不足,这种状况会影响小学班级的组织行为,因此,必须接受成年人的指导。

3.小学班级中存在着平行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

在我国,每个小学班级中还存在着一个平行的政治组织一中国少年先锋队

①李学农:《班级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邓艳红:《小学班级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20

第1章班级管理概述】

(简称“少先队”)的中队组织。根据《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2005)的规定,凡是7~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能成为队员;在学校、社区建立大队或中队,中队下又设小队。根据有关规定,在小学要把全体适龄儿童组织起来。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班级就逐步地同时成为少先队组织。

4.小学班级是一种班、队合一的组织①

由于小学的班级里存在着由同样的成员组成的班级行政组织和少先队这两个平等的组织,所以小学班级实际上是一个班、队合一的组织,或者说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组织。同一群人两个组织,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小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后者是少先队组织,其目的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1.1.2管理与班级管理

(一)管理与班级管理

1.管理

有组织的存在,就必须有管理。组织生活离不开管理,管理是与组织生活相联系的。管理是社会组织活动中的内容,它是组织管理者运用自己被赋予的领导权力,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开展的活动。管理是一种实践活动,它通过管理者采用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方法来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

2.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等的多边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二)班级管理的要素

班级管理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是在班级管理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的。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必须具备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手段(或方法)三个基本要素。

1.管理者

管理者②主要是指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者。从广义上讲,班主任、学生集体、

①李学农:《班级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②邓红艳:《小学班级管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3·

中小学班级管理

班委会、任课教师、家长及家长委员会等都是管理者。班主任是主要的管理者;班集体一旦形成也会成为巨大的教育与管理力量,而班委会是其中的领导核心;班级的任课教师也都在各自学科的教学中实施管理职责;有些班级建立起来的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委员会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参与者。

2.管理对象

班级的管理对象是班级生活的全部构成方面:一是全体班级组织成员,包括全体学生和相关教师,其中学生是主要的管理对象;二是班级管理空间,如相关的教室、班级活动的场所;三是班级管理的时间,主要是指班级管理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调度,如一个班级在小学中六年的存在,当然在该班级六年的存在生涯中,一个年级只存在一年。

3.管理手段(或方法)

班级的管理手段是班级管理者实施班级管理的各种措施,主要包括:组织管理,如通过班级的某种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来进行;目标管理,如通过班级目标的实现来进行;活动管理,如通过开展各种班会等班级活动来进行;制度管理,如通过建立班级的管理制度来进行。另外还有集体管理和个别管理等等。

(三)小学班级管理

上述班级管理的要素也适用于小学班级管理,只不过管理的对象有所不同,管理者的责任与任务有所区别。小学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在小学班级组织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对象的特点,设计、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组织内一切活动,以实现预定的班级组织目标的过程。

1.1.3班级管理的内容

学校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大部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直接管理者和负责人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班级建设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课堂管理、班级学习管理、班级情绪管理、班级日常生活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和班主任专业发展。

(一)班级建设

在集体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把年龄大体相当、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集中到一起组成一个教学班级。班级是学校教学的基层单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往往会使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事半功倍。但是,一个教学班级的形成往往带有许多随机性和偶然因素。因此,开学之初组成的班级往往还只能叫作

。4·

第1章班级管理概述】

一个群体,只是有一群成员、一个代号、一个领导者。这样的一个群体还不能很好地发挥一个组织所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首先着手进行班级组织建设。

一个教学班级的组成,是一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同时带有一定随机性地组合到一起。此时,班级虽然有了组织的形式,但是这样的一个群体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组织。一个真正能发挥作用的组织,第一,应当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必须要加强班级目标建设;第二,还有班级领导核心建设,即必须有完整的组织机构;第三,还要有一套所有成员共同认可的组织规范,并且所有成员一般能够在组织规范内行动,去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完成组织的共同任务;第四,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即班级价值观、班风学习建设,把班级同学自己的利益和班级的利益联系起来,从而把一个松散的群体凝聚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促使班级中的所有成员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归属感。

(二)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活动是在班级管理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班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发展个性特长,锻炼意志品质,使行为习惯得到培养。班级活动是联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纽带,密切了班级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班级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使更多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满足学生追求成功的愿望。活泼有趣的活动往往深受学生的喜爱,在班级活动中进行教育,效果往往比单纯的说教好得多。一次好的班级活动往往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班级管理者要利用好班级活动这一重要的教育途径,实现班级的教育目标。

小学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者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设计的,组织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这些班级活动有:常规班级活动,包括晨会、班级例会、课间活动等;主题班级活动,包括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等;实践性活动,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和参观访问等;课外活动,包括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游戏活动等;心理辅导活动,主要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等。总之,在实际操作中,班级管理者应该根据不同的需要,决定举行何种形式的班级活动。

(三)班级课堂管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教”的任务外,还有一个“管”的任务,也就是协调、控制课堂中的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活动即通常所说的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

。5

中小学班级管理

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技能。良好的课堂管理不仅能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维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情感体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与学生置身于一定范围的课堂之中进行活动,首先要保证课堂的表层实体,即课堂物理环境的舒适与合理。课堂的物理环境为课堂管理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外在的物质基础,同时,课堂管理活动也需要制度规范作为其运行的前提。在课堂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目标中提出的对学生的期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程序和常规,并将一部分程序和常规制订为课堂规则,以便于指导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保证课堂管理的良好运行,我们还需要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条件,即课堂气氛的营造。课堂气氛是班集体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心理气氛,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四)班级学习管理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班级学习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中心内容之一。中小学阶段正是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阶段,面对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科学和信息传播手段日益提高,知识量急剧膨胀,班主任若能给学生以有效的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型社会”所需要的学习方法,则是给他们的未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学习方法上,因此,班级管理者要多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班级管理者要注意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免因为教学活动的安排不当而降低或阻碍学生的学习动机。

人天生有求知的需要,由此而产生出学习动机。首先,班主任要让学生在认识上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懂得进行学习的一些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成功的经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种强化,要让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中有成功的经验,由此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动力;再次,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付出努力;最后,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上展开的,具体知识的学习主要由任课教师负责。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是对学习的计划和安排,比如预习、听课、复习、完成作业、考试等。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学习活动,以及指导学生养成进行实践活动的习惯。

(五)班级情绪管理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如果某事物能满足人的需要,则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否则就会产生否定的情绪情感。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春天,这是从童年走向独立人生的起点。这个时期在人生中起着特殊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