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生产方式培训师的故事 运用丰田生产方式二十余年所得到的感悟》(美)史蒂夫·霍夫特(Stevenhoeft)著;张洁倩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丰田生产方式培训师的故事 运用丰田生产方式二十余年所得到的感悟》

【作 者】(美)史蒂夫·霍夫特(Stevenhoeft)著;张洁倩译
【丛书名】精益生产方式经典译丛
【页 数】 167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5.11
【ISBN号】978-7-313-13984-9
【价 格】29.00
【分 类】丰田汽车公司-工业企业管理-生产管理-通俗读物
【参考文献】 (美)史蒂夫·霍夫特(Stevenhoeft)著;张洁倩译. 丰田生产方式培训师的故事 运用丰田生产方式二十余年所得到的感悟.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1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丰田生产方式培训师的故事 运用丰田生产方式二十余年所得到的感悟》内容提要:

本书由著名丰田精益生产体系培训师史蒂夫霍夫特对其自身从事精益生产体系学习和培训的从业工作总结,以大小故事若干穿插其中。由浅入深逐步介绍讲解丰田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概念。对生产型企业在相关领域方面的管理有所帮助。

《丰田生产方式培训师的故事 运用丰田生产方式二十余年所得到的感悟》内容试读

第一章

关于丰田屋模型的概述

2

丰田生产方式培训师的故事

有没有曾让你描述你们公司的

最佳质量、最低

生产体系,或简单地说,员工每天的

成本和最优运送

Λ

工作内容?如果有,你是如何回答

即时(尊重又内建生产)员工)了品质

的?是否会以描述产品开始?还是

支柱支柱

人的

以组织构架为先?你是否会详细地

支柱

介绍所用流程的细节?

稳定的基础

如果你让一位丰田员工描述丰

田生产方式,他们绝不会采取以上方法来回答你。通常情况下,他们会拿出一张白纸,为你画下被称作“丰田屋”的模型。即使没有这么做,他们也会以语言的形式为你描述流程中所采用的顺序和结构。这就是我

第一次与某位丰田管理人相遇时的情景。那次经历为我开启了我人生最美的旅程之一。

描画支柱和屋顶的这种怪异行为深藏在所有丰田员工的基因里。

也许,这就是丰田的基因,是经过久久寻觅最终获得的圣杯。但是,丰田屋的起源来自何处?为什么它具有如重要的地位呢?

当丰田刚开始向丰田城和日本之外的地区传播这种全新的生产体系时,他们需要一种方法能更好地向企业最佳实践内容中的重要部门

的员工和供应商传播、交流和培训这种体系。年轻的张富士夫(Fuo

Co)首先采用了简单的屋形模型向大家传播这些正确的理念。(之后,张富士夫又领导了丰田美国经营部,成为了公司的董事长。)

至今为止,丰田屋模型仍是丰田生产方式原则和哲学最简明的解释方法。这是丰田从多年制造织布机和汽车的经验中不断尝试和失败后得出的经验,而丰田屋正是对所知经验最好的比喻。屋子的形状能

够很好地说明构建期间所遵循的顺序和建筑模块,同样也反映了建筑

第一章关午丰田屋模型的概述

3

物完成后结构的持久度和物质部分。一栋牢固的房屋必须坚固、持久。丰田生产方式将自己建立在如图1.1所示的运作稳定的基础上。改变过去计划的一大缺点就是曾经的工具和概念可能会变成现在的目标。但在丰田生产方式的改变中,实施工具永远都不会变成目标。丰田的管理者一直谨记着自己的目标是建立某样东西,那样东西就是强健的企业一而非工具。因此,房屋的结构最能体现它的精髓。

通过排除浪费、缩短交付周期达到最佳质量、最低成本和最优运送

即时生产

尊重员

内建品质

“正确的部件

“千万不能将问

不可变的原则时间和数量”

题零件流入下一

·朝能够流动的

个环节。”

方向流动

·让问题可视化

·在必要的时刻

,安灯板-停止生产

拉动

线的依据

可变的工具

·车间

·解决问题

·看板

灵活、有能力·差错预防

·快速配置

积极性高的员工·可视化控制

·均衡生产

·人机分离(自恸化)

·生产节拍

稳定的基础

标准化操作强健的产品和流程预防性维护经营法的改善早期供应商介入戴明环一科学方法消除浪费可视化管理

图1.1丰田屋模型,改编自肯塔基州丰田汽车制造公司

房屋有其主要的部分,包括地基、墙或支柱,以及屋顶。在丰田屋的比喻中,我们在主要部分之间添加了一些额外的词语。主要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它们是让房屋屹立不倒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主要部分中的词语也是必需的,我们将其称之为“原则”。原则是永远不变的,通常情况下需要周密的思量和坚定地决心才能施行这些原则。

4

丰田生产方式培训师的故事

支柱中有些词语代表的是“工具”。在丰田生产方式中,常用的工

具超过20种(如重在现场工作的企业会使用5S法则、看板系统或单件

流水作业车间)。这些工具以特殊的或定制的形态运用于不同的企业

中。图中所列举的工具是根据它们的重要性和通常最先使用的部分而

加以选择的,在图中以黑点标注出来。

丰田屋有许多变体。在不同的变体中,支柱的顺序会有所变化,各

个隔间内的词语或多或少有些变化。大野耐一先生的追随者们应该会

将左侧的支柱命名为“自恸化”(Jidoka).①但是,原则是始终不变的。

丰田屋模型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它简单有效的结构能够帮助我们更

好地理解这些原则。

建造一间房屋,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极容易理解的比喻方法。它

不仅点明了坚实基础的重要性,同样为我们必须关注的原则进行排序。

千万注意,不能将工具或原则错当成我们的目标。屋顶的含义简单明了,它告诉我们,目标绝对不是丰田生产方式、工具、原则或任何崇高的概念。

目标是建立强健的企业。丰田屋的屋顶为那些建立了良好体系的企业做

出了“最佳质量、成本和运送”的承诺。你准备好建设房屋了吗?

在本书中,我将替换着使用“基础”和“地基”两个同义词。最左侧

的支柱,我将其命名为“即时生产”(JT)。最右侧的支柱为“内建品

质”。中心柱表示的是“尊重员工”,有时也称为人支柱或文化支柱。最

顶上的三角形是“屋顶”或成果。丰田为大家做出了最佳质量、最低成

本和最优运送的承诺,这是通过减少浪费和缩短周期时间实现的。

①丰田生产方式中的“自恸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动化(automation),丰田人把它称之为“带人字旁的自恸化”,即“赋予设备以类似人的‘智能”—译者注。

第一童关于丰田屋模型的概述

5

丰田屋模型的意义很简单,和建造房屋一样,丰田生产方式中的原则和工具也有一定的构建顺序和组织构架。丰田屋模型为我们展示了

二十多种简单但卓有成效的丰田生产方式的原则和工具是如何共同打

造出一家坚实的企业的。

丰田家族

于我们如今所知的丰田生产方式,并不是所有的丰田家族成员和

管理者都曾帮助构建或贡献。其中只有四人对丰田体系的形成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丰田佐吉,于1902年建立丰田集团。

●丰田喜一郎,也就是丰田佐吉的长子,在1933年至1950年间管理汽车制造和经营。他著名的贡献是发展出即时生产的概念。

●丰田英二,丰田喜一郎的表兄,也是他最亲密的朋友。在1950

年至1981年间担任企业总经理,在1981年至1994年间担任

集团董事长。

●大野耐一,丰田生产主管。他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工具和原则的

主要构建者,被称为“看板系统之父”①

丰田佐吉最先成立丰田自动织布机工厂。1898年,佐吉对织布机

进行改良,研发出能够在断线时自动停机的织布机。②这种能自动纠错

①Ronald M.Beckers,《精益生产和丰田生产系统》(Lean Manu facturing and 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汽车制造和生产》,2001年6月刊。

②《时代周刊年度100》,1999年8月23日一30日,154册,78号。《百年亚洲人:丰田英二》,

Ed Reigngold.

6

丰田生产方式培训师的故事

(防错防呆)的机器不仅保证了质量,而且自动将浪费降到最低。通过自动识别问题,这种织布机能让操作员同时运作几台机器,因此大大地提高了效率。1910年,丰田佐吉第一次造访美国,亲眼目睹了汽车制造业对美国的影响.①丰田佐吉交给他的儿子喜一郎一个大难题,让他建立一家日本生产的汽车企业。②1929年,丰田佐吉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将自己自动织布机的专利权交给银行做抵押,开展起汽车组装的业务,并将任务交给了丰田喜一郎。当时,日本90%的市场由福特和通用汽车占据。③丰田必须追赶多年来在技术和经验上一直领先的福特和通用汽车,从而更有市场竞争力。生存的渴望驱使着丰田家族做

出许多大胆的改进

1929年,喜一郎前往亨利·福特公司位于底特律著名的红河工厂,

开始为期一年的学习,期间培养了他对汽车制造行业的热爱。④他向福特学习大批量生产的方法,但是必须根据日本的小产量实际情况对方法进行调整。他甚至在同一条生产线上使用多种生产模型,这在当时的美国是前所未见的。鉴于日本在制造汽车方面的自然资源缺乏,喜

一郎设计了无库存的生产系统,与供应商一同为平衡产量做出努力。

这套系统最终成为了丰田著名的即时生产。

丰田喜一郎是一位多面手,他以克莱斯勒的DeSoto Airflow汽车

①大野耐一,《丰田生产方式:超脱规模运营》(Toyota Production System:Beyond Large-

Scale Production)。纽约:生产力出版社,l988年78页。日本原版,Toyota Seisan Hoshiki,东京:钻石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②《时代周刊年度100》,1999年8月23日一30日,154册,78号。《百年亚洲人:丰田英二》,

Ed Reigngold。

③Ronald M.Beckers,《精益生产和丰田生产系统》(Lean Manu facturing and 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汽车制造和生产》,2001年6月刊。

④James P.Womack、Daniel T.Jones和Daniel Roos,《精益生产传奇》(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纽约: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公司,l990年。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