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论萃 海宁广播电视五十周年论文集》孔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紫薇论萃 海宁广播电视五十周年论文集》

【作 者】孔莉主编
【页 数】 312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2005.12
【ISBN号】7-5043-4810-4
【价 格】25.00
【分 类】电视事业-海宁市-文集-广播事业-海宁市-文集
【参考文献】 孔莉主编. 紫薇论萃 海宁广播电视五十周年论文集.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12.

图书目录:

《紫薇论萃 海宁广播电视五十周年论文集》内容提要:

该书表现了海宁广播电视事业近五十年来迅猛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丰硕的成果。本书内容包括决策管理、采编业务、经营之道、视听随笔、广播电视技术等多方面,作者多为活跃在广播电视战线一线上的工作者。

《紫薇论萃 海宁广播电视五十周年论文集》内容试读

;碳之有:

决策管理

布静滑

藏、

广播电视也要“走在前列”

广播电视也要“走在前列”

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农村广播电视的探索

贾伟林石月平蒋金法

【内容提要】本文从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广播电视的现状入手,认为在农村广播电视发展方面,要把“走在前列”要求作为一次新的机遇、新的动力。并提出要把“走在前列”的要求体现和落实在衡量标准上、具体工作上和工作作风上。大力推进农村广播电视硬件建设,努力办好适合农村受众的广播电视自办节目。

【关键词】农村;广播电视;发展

目前,我国各地广播电视部门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广电总局的统一部署,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认真解决村村通“返盲”问题和已经到村的进户问题,大力推进自然村的村村通。那么,对一些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早已实现自然村“村村通”的县(市)广电来说,是否就可以松一口气、歇一歇脚了呢?海宁市的回答是:不!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浙江代表团讨论时,殷切希望浙江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①海宁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①《浙江日报》评论员文章:《努力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前列一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见2005年3月18日《浙江日报》。

3

紫薇论萃一海宁广播电视50周年论文集

之一,不但在经济建设等方面要“走在前列”,在农村广播电视发展方面,也应当尽责出力,把“走在前列”要求作为一次新的机遇、新的动力。

一、“走在前列”是一种日标、一种追求,要把“走在前列”的要求体现和落实在衡量标准上

海宁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南端,南临钱塘江,内陆面积近700平方公里,现辖8个镇,4个街道,总人口64万,约有40万人住在农

村。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229.4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已经突破

4000美元,农民人均收入7399元。与此相适应的是,海宁农村广播电视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海宁农村有线广播,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1985年底开播调频广播节目和无线电视,信号覆盖海宁全市。1995年8月起,架设从市台到各乡镇广电站的有线电视光缆。到1997年5月,共架设光缆杆路200多公里,光缆通达全部乡镇,并形成光缆环路。到2002年底,又架设镇至村光缆杆路504公里,光缆直通全市所有行政村。截止2004年底,全市农村广播喇叭入户率68.2%;有线电视入户率80%以上。

海宁农村的有线电视入户率已经此较高了,海宁农民对电视节目收看的要求如何,他们对广播还有收听兴趣吗?我们前一时期作了一些社会调查。2004年,海宁市国内生产总值229.47亿元,其中的93.9%来自工业和第三产业。45.81万社会劳动人数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才8.16万人,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人数为37.65万人。就是说,以农田耕作、养殖为生的纯农民不足总劳力的1/5。农民进入城镇经商、打工已不是少数人,闻名全国的海宁中国皮革城内的经销商,约有60%至70%是海宁农民。白天进城务工经商,晚上回家住农村的“走工一族”,外来人员的“打工一族”,是海宁农村广播电视的两类骨干受众。对这些变了身份的农村广播电视受众而言,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形态、节目的内容、还有节目的收听收看习惯都在变。事实证明:海宁农村广播电视受众的收听收看要求和兴趣,有向城市居民靠拢的趋向。特别是海宁城市郊区的近20个新村点,居住着三四万人,有线电视的入户率几乎接近百分之百。他们虽

广播电视也要“走在前列”

然从户籍上来说还是农民,但实际上已经脱离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已经完全市民化了。因此,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环境下,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必须要有更高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制订更为超前、完美的衡量标准,真正体现“走在前列”,才能满足当地农民受众对广播电视服务的多方面需求。

在电视快速发展、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相比之下,广播虽然有些“冷”,但广播在农村还是拥有大量的听众,也不乏有一些“广播迷”。这里举三例:海洲街道民和村一组的章天宝老汉,今年67岁了,爱听广播,常常独自坐在厅堂里听广播新闻、气象和戏曲节目,几十年都如此。海洲街道伊桥村10组的孤老太陈杏宝,今年80多岁了,以前她住草棚时,喇叭还是村组出资装的。她是一个广播迷,天天听,常常随着广播戏曲自哼自乐。再一位是海洲街道伊桥村放心菜示范户徐苗松,种了9年大棚蔬菜,听了9年广播,大多数内容忘了,但在8年前,该街道广电站“土记者”的一篇蔬菜报道,他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说,广播里讲蔬菜的不多,可能是因为现在农村中种粮多、养猪多,但是只要是广播种菜经验的,我没有不听的。

有不少小学生也爱听广播节目,海宁广播电视台有一档广播节目叫《青青芳草地》,拥有大量的青少年和中小学生听众。有一次,伊桥中心小学开展作文比赛,不少人聆听节目后,临摹播出稿写作文,长进不少。还有目前在海宁农村“有车一族”不断增多,他们边开车边听调频广播,成为农村广播的新一代忠实听众。总之,广播以特有的优势,依然在农村听众中发挥了作用,农村广播仍有一块用武之地。种粮大户、养鱼大户、种菜大户、农村妇女、中小学生和村干部等听众群,他们对县市台和镇(街道)广电站的广播节目,有更高的收听要求和欲望。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则是我们基层广电工作者的失职。

二、“走在前列”是一种行动、一种实践,要把“走在前列”的要求体现和落实在具体工作上

根据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受众不但要听得到、看得到广播电视节目,还

紫薇论萃一海宁广播电视50周年论文集

要听好看好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我们海宁广播电视台近年来每年投人1000万元左右资金,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广播电视硬件建设,努力办好适合农村受众的广播电视自办节目。

是在2002年实现光缆到村的基础上,从2003年起马不停蹄地把光缆延伸到村民小组(自然村)。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浙江省电力供需缺口较大,夏季用电高峰时农村经常停电,这对农村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带来严重影响。而光缆直接到村民小组,是减少停电影响、提高信号传输质量的有效途径。到2004年底,海宁市共新架设村到组光缆400多公里,新增光结点400多个,光缆已通达974个村民小组。预计到2005年底,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小组(自然村)通达光缆。

二是大力推广调频广播,真正实现共缆传输,合广播网、电视网为一张网。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宁农村的部分村组目前还留存一些以铁丝为导线的有线广播网和传统的音频广播喇叭。海宁市采取政府拨一点、村里贴一点(或企业资助一点)、农户出一点的“三个一点”办法,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推广普及新颖的调频广播。并由乡镇广电站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调频广播信号,播音时间一到,农户家中的调频喇叭就自动响起来,而且音质好,很受农民听众欢迎。还从根本上淘汰了陈旧不堪的铁丝广播网,提高了广播的通响率和安全性。2004年全市共新增调频广播8350只,累计已有调频广播3.2万多只。其中斜桥镇和街道广电站范围内,已经全部换上调频广播。预计2005年全市共新装调频广播1万多只,全市50%以上的音频广播喇叭更新换代为调频广播。

三是专门投入1600万元,异地建设广播电视发射中心。由于海宁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我台原在海宁市区东山顶上的广播电视发射塔需要拆除。为保证没有安装有线电视的农民仍可看到、看好电视节目,保证让全市听众收听到、收听好海宁自己的调频广播节目,我们征地31亩,异地新建180米高的发射塔和相关的机房设施。目前机房土建已经完成,发射塔正在抓紧组装之中。建成后转播和发射中央台、浙江台和海宁台等3套电视节目和1套海宁调频广播节目。还可满足今后转播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发展需要。预计新的发射中心将在2005年底投入使用。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