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演录》陈洪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学讲演录》

【作 者】陈洪著
【丛书名】文化中国 横山文丛
【页 数】 249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2020
【ISBN号】978-7-100-18036-8
【价 格】45.00
【分 类】国学-文集
【参考文献】 陈洪著. 国学讲演录.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国学讲演录》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国学讲演合集,收录的内容陈洪先生的5次讲座内容,包括孔孟学说、《周易》与人生智慧、庄子和禅的联系、王阳明的心学及对历史观的探讨。书中谈及上述国学话题时,注重客观的学术分析,而不是随感式地凭个人感觉进行解读,向读者展示了作者严谨的国学治学态度。

《国学讲演录》内容试读

正说孔孟

为什么要说孔孟?为什么要“正说”?有三“点”理由。第一点,如何评价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是个“焦点”。所谓焦点就是聚集了很多的争论,是一个最集中的点。第二点,要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这是个“重点”。文化中国的第

孔孟

一发言人就是孔子,分量很重。第三点,大家对孔子都很感兴趣,但是看法很不一样,争议很多,真相朦胧,这是有很多“疑点”。所以这里头得说一说。如果它不是“焦点”,不是“重点”,又没有“疑点”,以各位的智商,买两本书一看就算了,就不来听课了。

这个话题,我们就从2011年的一场争论说起。2011年年初有一个文化热点,即有关孔子像的争议。当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北门竖起了一尊高大的孔子像,很多人可能对此都有印象。此举引发了一场争议。争议很激烈,我们看正方怎么讲。正方讲,文化强国必须要正确地评价孔子,怎么

评价孔子,是和国家声誉相关,然后还有13位教授联名写信呼吁,要把“文革”的遗迹消除掉,重新给孔子崇高的地位。但是反方怎么看呢?反方说,在广场上立什么人的像,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还有人说孔子这个像很丑陋,立在那里也不好看。还有人由此进一步引申,说在全世界办那么多孔子学院干吗?还有人直接给我写信,因为我是全世界孔子学院的一个后援基地的负责人,建议哪怕改成李白学院、曹雪芹学院也好,就是不要叫孔子学院了。所以这是很有争议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呢,到现在也没完。一年

2

前在网络上传播很广的一件事是孔子遗言的出土。好像这是

一个很大的考古发现,说这遗言出土之后,大家发现了很多我们之前没看到过的孔子的学说。但是呢,我可以告诉大家,

这件事情很好笑,是模仿孔子的话,编了一大套来给孔子抹

黑。真不嫌费事,竟然胡编了一个考古成果、出土文物」

前几天,《环球时报》有这样一篇文章,主张在全国范围内用国家的力量建更多的孔庙,要把祭孔变成国家大典,而且要让孔子走入社会、走入各级教育等。我提这些事没有褒谁贬谁之意,只是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就是孔子的话题很复杂,很值得来说一说。

我从那篇文章中摘了这样两段话:“加强孔庙使用和保护,要借鉴古代‘庙学合一’的做法,支持儒家学者在孔庙招生办学,培养专职从事儒学研究和践行工作的‘儒生’。更重要的是,孔子不能只走进孔庙,走上祭坛,还要走向社

会,走向民众,亦即要重新把孔子迎回中国,使儒家文化在各领域、各层面都成为一种活生生、活泼泼的文化生态。比如,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国教师节,推动全社会纪念孔子;儒家经典进人学校课堂,培养孩子们去亲近传统:公务员考试要考儒家经典,促进中国政治的儒雅化,等等。”(2014年3月10日《环球时报》,慕朵生)

这两段话和刚才我们提到的造假文物新闻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两件事都发生在立孔子像之后。我还忘了说一句,那孔子像现在您可别去找了,已经找不着了,当初它忽然就来了,然后忽然又走了。今年最流行的一个词叫“去哪儿

3

了”,那么孔子像去哪儿了?谁都不知道,也没有任何人作说明。似乎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所以啊,这既是焦点又多疑点,值得我们来切磋、讨论。

说孔孟

我的题目叫“正说孔孟”,听着有些怪。怪在哪儿呢?怪不在说“孔孟”,怪在“正说”。所以解题之二是为何要标榜“正说”。这是因为歪说、戏说的存在,还因为神化、妖化的存在,而神化和妖化是相辅相成的。这些歪说、戏说、神化、妖化,假如是个娱乐话题,大家哈哈一笑就算了。但它不是,它是一个非常严肃、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所以我们就要来正说一番,和大家一起来切磋切磋。

正说,我不能无的放矢,先给大家看一个神话兼戏说的例子。这个例子大家也许都知道,但很多朋友不知道它是神话,因为神话讲多了就像是真事。在十多年以前,有一本

特别热销的书,开篇就是这个神话。这本书叫《〈论语〉心得》,开篇就提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这传播极广,但其实是个神话。这个神话有三个要点:第一,赵普是很有身份的人,不但是宰相,还是开国宰相,他说他拿半部《论语》就够把天下治了,这话由这么有身份的人来说,而且这么重视,看来《论语》真的很重要、很有用。第二,由此可知,《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

4

的作用。第三,可见古人对《论语》是何等推崇。

我为什么说这是神话呢?因为这里有一个问题,赵普是干吗的?这话说的是什么?是从哪儿来的?各位知道“贺后

讲演录

骂殿”的故事吧?这是什么事情呢?我非常简单地讲一下这个历史小故事。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是怎么做的皇帝,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对吧?他策动了一个军事政变,从柴家的孤儿寡妇手里夺取了政权。当时谁给他披的黄袍呢?就是他的“秘书长”赵普,他是赵匡胤的铁杆支持者。

赵匡胤的母亲是个非常有主见的老太太。赵家夺了天下之后,这老太太就把赵匡胤和他的两个弟弟叫到跟前,说你们知道咱们家是怎么坐上这个位置的吗?就是因为人家柴家呀,男人早早地过世,留下孤儿寡妇,孩子太小,所以咱们才能把人家这个产业,把皇位夺了过来。她说,老大,你可能会活很大年纪,但这事情不敢说一定,所以为了保证我们

赵家江山永固,我现在定个规矩:你百年时,要把位子传给老二,老二过世传给老三,老三不在了,倒回去传给老大的儿子,老大的儿子再传给老二的儿子。

老太太设置的这种之字形的传递听起来很好,又有权威,所以她的儿子们没有异议。老太太就要大家立下一个字据,担保人是赵普,锁到“保险柜”里。这“保险柜”叫金匮,而这个约定就叫“金匮之盟”。赵普就担了这么个信誉见证人的角色。但是老太太设计的这个盟约有个致命漏洞:假如赵匡胤没了,谁是第一受益人?就是他弟弟。简单说,老二赵光义不能忍受赵匡胤长寿,结果就演出了类似《王子

5

复仇记》或者《狮子王》这样的故事。赵匡胤得了一场流感,他弟弟来探病,来了之后就让太监和宫女都退出去,说我们哥俩儿说会儿心里话。众人退出后,只看到屋子里灯影

正说孔孟

晃动,还传出一柄玉柱斧戳地的声音,然后老二赵光义出来宣布大哥被一口痰憋死了。于是他就继位了。这件事情非常有名,叫“烛影斧声,千古之谜”。历史上有一些事是永远的谜团,像这件事,只有哥俩儿在场,哥哥死了,弟弟他不会说,谁能知道真相呢?

然后老二就继位了。继位之后,他嫂子贺后就让她的大儿子找这叔叔说理,就像刚才我讲的《王子复仇记》《狮子王》。已经是皇帝的老二,却当场逼着他的侄子一头撞死在柱子上。于是嫂子又带着小儿子来跟他说理,这叫“贺后骂殿”。赵光义安抚了嫂子后,就把赵普找来:“我想跟你敲

定一下,我将来怎么再传给我们老三呢?”赵普应该怎么说呢?赵普说的第一句话让人刮目相看。他说:“当初你哥哥传给你,是个错误。”好像他是个敢言直臣。但是下一句他转过来说:“他错了你不能再错。”老二立刻就明白,于是找个借口把老三给除掉了。你说赵普是个什么人?阴谋家、投机分子吧?我讲这事,不是揭他短,而是指出他肯定不是一个讲道德的人,所以他标榜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全然不可信一他自己根本就不信《论语》。

我们再说这句话是从哪儿来的。首先,一切正史上都没

6

有这句话,稍微可靠一点的著作里都没有这句话,比如朱熹作的一部《八朝名臣言行录》里就没有它。最早的记载是在南宋时期的《古今源流至论》里,其中有这么半句话,再后

来就是到了元代,元杂剧里有出戏叫《遇上皇》,戏中出现

了这段话。但考察后我们发现,戏中的语境也不是正面的。这段戏是宋太宗来见赵普,大意是说:人家都说你这宰相当得不咋的,都说你不学无术、不肯读书。赵普说(大意):“读那么些书干吗呀,我一共就读了本《论语》,但是我拿一半帮着你哥哥打下了天下,一半帮着你来治天下。”这句话我们怎么理解?第一,读《论语》不是说他多高明,而是说他用不着那么多,这就够了;第二,话里有话,即你这天下哪来的,你可得明白,你现在挑我的刺儿,我就这点水平,

一半帮你哥政变夺天下,一半帮着你实现了阴谋。他等于挟制了宋太宗。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