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学课》赵文彤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北大国学课》

【作 者】赵文彤著
【页 数】 303
【出版社】 北京:台海出版社 , 2018.08
【ISBN号】978-7-5168-1899-2
【分 类】国学-通俗读物
【参考文献】 赵文彤著. 北大国学课. 北京:台海出版社, 2018.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北大国学课》内容提要:

返回传统,是为了坚实地走向未来;读书求识,是为了通达聪慧;修身进德,是追寻安身立世;彰显根本,是获取学识大用。《北大国学课》立足于国学的传习与致用,让读者能够从一个有深度、有宽度、有高度的层面上了解国学,能让我们在领略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不自觉地提升自身文化涵养,真正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深度的人。

《北大国学课》内容试读

第1章文化教育一源远流长底蕴厚

第1章

文化教育

源远流长底蕴厚

1.中国为何被称为“华夏”?

长久以来,人们总是把自己看成是黄帝的子孙,或者把炎帝和黄帝都当作自己的始祖,说自己是炎黄裔胄。这种血统上的认同思想在历史上一直起着极大的凝聚作用。无论走到天南海北,遇到任何华裔,即使素昧平生,只要自认是炎黄子孙,便立刻有一种亲近感。

—严文明(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人都称自己是“华夏民族”,是“炎黄子孙”。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的旧称就是中华、中原和华夏。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为什么我们被称为“华夏民族”呢?其实华夏是古代汉族的自称,原指中原地区,后来指中国全部领土。

关于“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有:“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也就是说“华夏”一词是由周王朝建造的。最初仅仅指的是周王朝,而后成为中国的古称。周朝当时所实行的是“裕民政策”,政治和文化都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所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周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后来汉朝建立,将族名“华夏”转变为汉族,华夏人也成为汉人。但是从西晋末年

1

北大国学课

起,到隋朝的建立,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的迁移,逐步与南方的民族融合,所以汉族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当然其主体还是华夏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还被称为“华夏”的原因了。

2.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真的很有名?

在中国古代,书院作为宣传讲学的处所,有着光辉历史,北京大学的前身一京师大学堂,在这四大书院面前都显得暗淡无光。这四大书院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北大国学课理念

书院制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自唐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当年的名气堪比今日的“清华”“北大”,很多优秀的学子从那里面走出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中国自宋朝以来,就有“四大学院”的说法,但是究竟哪些书院可以称得上是“四大”,每个人的观点都有所不同。很多人也许都不知道所谓的“四大书院”到底是哪四所学院。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四大书院”说法的是南宋著名诗人、参知政事(宰相)范成大。他把山东徂徕书院、江苏金山书院、湖南石鼓书院和岳麓书院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不久后,理学家吕祖谦也提出了“四大书院”的称呼。但是跟范成大不同的是,他眼中的“四大书院”是指河南嵩阳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雕阳书院和江西白鹿洞书院。

现在很多人普遍认为的“四大书院”是湖南岳麓书院、湖南石鼓书院、河南雕阳书院和江西白鹿洞书院。而北大的国学教授们则表示,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和河南应天书院应该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湖南岳麓书院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石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创建最早,并具有确切史志记载的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2

第1章文化教育一源远流长底蕴厚

白鹿洞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且有“海内书院第一”之称。曾在北大任教的胡适先生,1928年来到白鹿洞书院,对其赞不绝口。胡适盛赞白鹿洞有两个原因,一是“白鹿洞书院是最早的书院,是中国书院的‘四大祀宗’之一”;二是朱熹亲定的《白鹿洞规》“简要明白,遂成为后世七百年的教育宗旨”。

应天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被尊为四大书院之首。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范仲淹曾在应天书院中求学,后来又在应天书院任教。

3.“桃李满天下”的“桃李”从何来?

同生龙活虎般的青年们在一起,他们身上那一股朝气,充盈洋溢,仿佛能冲刷我身上的这一股暮气。我顿时觉得自已年轻了若干年。同青年们接触真的能延长我的寿命。古诗说:“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我一不服食,二不求神。青年学生就是我的药石,就是我的神仙。

一季羡林

大家都知道,想要表达一个老师教育的学生遍布天下,就说“桃李满天下”,显然这个“桃李”指的就是学生了。那么为什么将学生称为“桃李”呢?“桃李”一词从何处而来,又为什么被指代为学生了呢?

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借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腾出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所收的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可以拜他为师,一视同仁。

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了国家的栋

北大国学课

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的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指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

4.清朝的八旗子弟是怎么划分的?

清代八旗制度是由努尔哈赤创立的,初为建州女真部军事、政治和经济合一的社会组织。

一徐凯(当代著名明清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满族人按照八旗划分隶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这种八旗制度在开始建立的时候,不仅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行政和生产职能、清朝的统一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皇太极为了加强对旗人的束缚,也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又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

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清兵入关后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正黄旗,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被列为上三旗,上

三旗内无旗主,都归皇帝亲统。兵是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是八旗满洲中人口最多的一个。

镶黄旗,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乾隆帝的皇贵妃,“垂帘听政”的慈禧和慈安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中也有不少是来自镶黄旗的。

正红旗,因旗色为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

4

第1章文化教育一源远流长底蕴厚

和贝子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也是正红旗人。

镶红旗,因旗色为红色镶白边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正白旗,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旗而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正白旗纳入上

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成了定制。清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镶白旗,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边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正蓝旗,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镶蓝旗,因旗色为蓝色镶红边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便是镶蓝旗人。

5.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是哪所学校?

面对外来文化的侵袭,全盘接受外来文化而抛弃传统文化的做法是错误的,同时也是愚蠢的。当然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也导致了国家体制和各方面的倒退,龙应台曾说过:“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而作为外来语言,我们必须要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与那些陌生文化进行一次历史的交流。

一北大国学课理论

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沂、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同文馆是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清政府自鸦片战争后,屡次与帝国主义列强交涉,深感语言不通、文字隔阂,也是受欺蒙遭失败的原因之一。左宗棠、李鸿章等坚持学习西方,于是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学生为十三四岁的

八旗子弟十人。次年增设法文馆、俄文馆,再后又增设德文、日文。馆中

5

北大国学课

的教习均聘外国人。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清代的京师大学堂是在北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

先后在馆任职的外籍教习有包尔腾、傅兰雅、欧礼斐、马士等人。中国教习有李善兰、徐寿等。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自1869年起任总教习,历二

十五年之久。该馆招生对象开始限于十四岁以下八旗子弟。

6.荡“秋千”和“千秋”原本是一回事?

秋千的原型并不是为了休闲娱乐,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几

十万年前,它的产生是由于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需要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而制作的工具,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

一北大国学课理念

荡秋千在古代主要为宫中、闺中女子的游戏或传统节日广场狂欢内容之一。在现代也成为了少数民族的体育竞技项目之一,但是“秋千”一词竟有人说是“千秋”,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呢?其实很多人听到“千秋”这个词,首先想到的就是对别人生日的敬辞以及对人去世的委婉说法。《战国策·楚策篇》中有文载:“楚王游云梦,仰天而笑曰,‘寡人万岁千秋后,谁与乐此矣?’”这里面楚王提到的千秋就是死后的一种委婉说法。

其实在我国古代,“千秋”还指“秋千”。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岩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也称为“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唐人高无际在《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云:“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艺文类聚》中也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

古代荡秋千是在清明、寒食节前后才有,而且仅仅局限于豪门贵族家的红男绿女游戏之用。唐朝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大量涌现,荡秋千演变为狂欢节目。杜甫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刘禹锡亦有:“秋千争次第,牵掩彩绳斜。”宋代出现了“水秋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