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竟无著述集 上》欧阳竟无著述;赵军点校|(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欧阳竟无著述集 上》

【作 者】欧阳竟无著述;赵军点校
【丛书名】天柱文化丛书
【页 数】 690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2014.10
【ISBN号】7-5060-7760-6
【价 格】160.00
【分 类】社会科学-文集
【参考文献】 欧阳竟无著述;赵军点校. 欧阳竟无著述集 上.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4.10.

图书目录:

《欧阳竟无著述集 上》内容提要:

《欧阳竟无著述集 上》内容试读

支那内学院院训释

·4·欧阳竟无著述集

义,告之以作师。有英挺之姿,凌霄之志,曰古之人,古之人,非斥大慢,即目狂唉。嗟乎冤哉!此慢若狂,毗卢遮那顶上行,宗门何为赞之?尔见甚辄礼拜,又何为斥之?且孔子又何为恶乡愿而思鲁之狂士哉?(今时有谓圣经深理,不适孩提,当废读经。嗟乎冤哉!并此冥种而亦荡然,有死之极无生之气矣。)反复沉锢,谁能超然?非无奇士,不甘随同,然而第二义之因,终不得第

一义之果。神明潜蛰,劣菌弥密,徐而移之,回而旋之,终亦必止知有己都不负责而已矣。

又学佛者谁不曰难行苦行,而奈何不曰作师?师者第一义也,难苦第二义也。无所谓难,而后乃能行难,变鱼饲虎,称鹰炙鹿,夫亦晚食安步而已耳。无所谓苦,而后乃能行苦,热铁洋铜,青莲赤莲,夫亦操缦安弦而已耳。苟作师也,唯曰众生,念念众生,悲之所至,无所不至。月在上方,清流浊流,容光等照。如或不然,已视为难,况能行难;已视为苦,况能行苦?僻执舛戾,终以自败,何足道哉!

难者曰:师者第一义也,若是,则参第一义已耳,何为独作师?

曰:觑破无明,麟角一人,弘法传灯,菩萨度众,宗门澈悟,不少大机,然多独觉。是故大乘不舍众生,作师第一。

又难:作之君,作之师,不舍众生一也,何为独作师?

曰: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然君也者,所以学为师也,十王大业,天人师果。由前而言,于师取资;由后而言,于师为的。唯世、出世,胥应作师。嗟乎!天下同心,曷闻斯语,投袂而起?语在《华严》:菩萨摩河萨,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此者。语在《瑜喻伽》:善男子,善女人,见诸浊恶众生,十随烦恼之所扰乱,能发下劣声闻心者,尚难可得,况于无上正等菩提?我当发

支那内学院院训释·5·

大菩提心,令此恶世无量有情,随学于我,起菩提愿。

求师二

发愿作师,实践作师,夐乎尚矣。而乃不知师有其真,作有其法。苍莽孤特,艰苦卓绝,神之不宁,心之不平,唯私唯隘,唯乱唯慢,大愿奇难,复溺而陷,岂不冤哉?以是因缘,作师方便,求师第一。师有二义:一、法尔义;二、善巧义。

法尔义者:凡物滋生,法尔有因,法尔有缘,缘至而因通,缘悭而因塞。孤特无枝,安能扶苏;钱镈芟夷,谁若待时;徒涉万里,何如舟车?荒漠之指南也,迷茫之洲渚也,歧途之向导也,险道之商主也,智慧之于师也,一也。因由自办,缘必依他,唯先德之他,与同法之他,均足以增上也,一也。

善巧义者:生灭阴阳,苦乐窳良,恩怨忆忘,过现未来,支配迭相,若是者为史事,为言文,为思想,而皆谓之有漏。史事不获现,言文不可道,思想不能到,绝对不待,唯证乃会,若是者谓之无漏。夫所谓学者,亦史事、言文、思想已耳,不现、不道、不到之境,乌乎能入?学之径绝,入之术穷,徘徊狐疑,邪见丛起,不忍世间有无漏事。嗟乎冤哉!思想者,独一无二之物也,天下若有超思之轨,不许超轨之思;既许超轨之思,胡乃不忍世间有无漏事?然而径绝,然而术穷,望而不能即,思而不能由,其奈之何哉?绝而能融,穷而能通,不谓善巧,岂可得乎?漏但当阳,无漏但藏,非谓众生无无漏种。既有其种,必得其显。天下有不可亲而引之以同类者,阳燧方诸火腾水液是也;天下有不能真而引之以相似者,嘬颐而鸣嘤鸟出林是也。师能圣言,圣言者,无漏之等流也,是之渭同类之引。师能施闻,受闻者,无漏之托变也,是之谓相似之引。初但随顺,浸假相似,浸假临入,浸假而无漏当阳,漏种潜藏。于斯时也,不谓善巧岂可得乎?师有二义:法尔,善巧。实践作师,学道归命,而不求师,岂可得乎?

·6·欧阳竟无著述集

难者曰:后佛师先佛,先佛师谁佛?心、佛、生无差,不妨我作古。

曰:事无其前,自我作古;古既可因,何劳虚牝?文史不用而递迒结绳,图籍不探而乘槎通汉,是之谓不知类。

又难:世无孔子,不应在弟子之列;世不出佛,谁可为师?曰:依法不依人,雪山半偈,罗刹可师。《缨络》十无尽戒,夫妇六亲互为师授。无常迅速,长劫孤露,不应我慢,焦种灭祜。

又难:大丈夫事,超祖越佛,理非佛专,我亦佛说。

曰: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异,四十九年未说一字。尔若证真,说亦无说,无说已同佛说,谁为超佛?有说尚异佛说,况能超佛?今日且谋证真,固应借径佛说。嗟乎!天下同心,曷闻斯语,投袂而起?语在《华严》: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况小火坑而不能入?语在《华严》: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勿生疲懈,勿生厌足,皆应随顺,弗见过失。时善财童子一心忆念,依善知识,事善知识,敬善知识,于善知识起慈母想,于善知识起慈父想。得闻法已,欢喜踊跃,头顶礼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悲泣流泪,辞退南行。

师体三

师以知见为体,不以得果或但仪式为体。此中理者,《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多闻熏习,如理作意,能悟入者,决定胜解资粮菩萨。若师得果,不能淹贯,而唯显通,求法弟子从何得闻?闻既无得,凭何作意?意且误作,安能胜解?若唯仪式,色见声求,尚行邪道,衣冠优孟,宁容相应?是故《法苑义林》引《十轮经》云:若无初三沙门,必不得已污道中求,其有破戒而不坏见者,亲近承事听闻法要,若破见苾丘诳惑有情,令生恶见,师及弟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