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周易注导读》(清)孙堂辑校;王新春,王贻琛导读|(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02-23 15:12:11  54 周易注 周易注 导读

图书名称:《虞翻周易注导读》

【作 者】(清)孙堂辑校;王新春,王贻琛导读
【丛书名】历代易学名著整理与研究丛书
【页 数】 240
【出版社】 北京:华龄出版社 , 2019.10
【ISBN号】978-7-5169-1477-9
【价 格】58.00
【分 类】《周易》-注释
【参考文献】 (清)孙堂辑校;王新春,王贻琛导读. 虞翻周易注导读. 北京:华龄出版社, 2019.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虞翻周易注导读》内容提要:

汉末的虞翻,立足于时代经学的氛围与语境,本着守正开新、光前裕后、继往开神圣经师信念和傲视群儒的自负,在经传一揆理念下,对《周易》经传作了具有创造性意义的系统诠释,推出了彰显着鲜明学术自我的阴阳之道视域下的虞翻易学,开显出全新易学天人之学底蕴。虞氏是在继承和改铸自《周易》经传以来易学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象数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易学体系的。在此意义上,虞氏不唯集两汉象数易学之大成,而且也集整个虞氏以前易学象数学之大成,难能而可贵。

《虞翻周易注导读》内容试读

导读

导读

一、虞翻的生平与著述

虞翻(约164一233),字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东汉末年著名经学家,其经学成就集中于易学,是卓荦不群的象数易学大家,集两汉象数易学之大成。据《三国志》本传及裴松之注①,翻少好学,有高气。王肃之父王朗任会稽太守,命翻为功曹。孙策行师征会稽,翻劝朗避策,朗未能采纳此建议,奋起抵抗,结果败绩。策既得会稽,复命翻为功曹,待之以交友之礼,并亲临其府第。其于翻的看重之意,由是亦可略见一斑。策之为人,每好驰骋游猎,翻因直言以谏阻之,恳挚以君人者不重则不威之理相陈,策心中服之。翻出为富春长。孙策卒,弟孙权继兄总理江东事务。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时任司空之职的曹操,挟天子(汉献帝)以令诸侯,辟翻,翻闻而耻之,拒而不受。权授之以骑都尉之职。生性疏直,屡次犯颜谏争,权大为不悦。为人不善协俗,以故多见毁谤。先后被贬谪到丹杨泾县、交州。史载,翻虽处罪放,却仍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并先后为多部典籍作注。沦落交州十余年而卒,享年七十。后权遣将士征辽

①陈寿,三国志·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M.裴(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5:1317-1328.

周易研究经典丛书1

《虞翻周易注》导读

东,于海中遭风,多所没失。权生悔,乃言曰:“昔赵简子称诸君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谔谔。虞翻亮直,善于尽言,国之周舍也!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三国志》本传裴注引《江表传》)遂令属下问交州,嘱以翻若尚存,即给其人船,发遣还都;若翻已亡故,则送丧还本郡,使儿子仕宦。惜乎翻已作古矣。

虽遭逢乱世,无论是置身争战环境下,还是在贬谪异方他乡的天涯海角之际,虞翻始终勤于治学,笔耕不辍。晚岁在交州,更是以典籍自慰。

据《三国志》本传,虞氏较早即完成了其《易注》。本传又称,在罪放交州之际,翻“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裴注引《翻别传》则指出,在交州,翻“又以宋氏解《玄》颇有缪错,更为立法,并著《明杨释宋》以理其滞”。《玄》即汉杨(一作扬)雄的仿《易》之作《太玄》(一名《太玄经》)。宋氏,东汉末学者宋衷(一作忠),尝为《太玄》作注,《隋书·经籍志》即载有其九卷本之注及与三国吴陆绩的十卷本之注。“明杨”,即谓阐明虞氏所理解的杨氏《太玄》之本旨;“释宋”,则是排解开宋衷对于《太玄》滞而不通的识见。

《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有虞注《周易》九卷。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则著录有虞注《周易》十卷。此即前揭虞氏之《易注》。

《经典释文·序录》著录有《论语》虞翻注十卷。《隋书·经籍志》则称:“王肃、虞翻、谯周等注《论语》各十卷,亡。”此即前揭虞氏为《论语》所作之训注。

《隋书·经籍志》称:“《春秋外传国语》二十一卷,虞翻注。”旧

历代易学名著整理与研究丛书

导读

《唐志》则云:“《春秋外传国语》二十一卷,虞翻撰。”新《唐志》则云:“虞翻注《国语》二十一卷。”此即前揭虞氏对《国语》所作之训注。

《经典释文·序录》著录有《老子》虞翻注二卷。《隋书·经籍志》则称:“虞翻注《老子》二卷,亡。”此即前揭虞氏为《老子》所作之训注。

《隋书·经籍志》称:“梁有《扬子太玄经》十四卷,虞翻注。”新、旧《唐志》亦著录有虞注《杨子太玄经》十四卷。按,前揭虞所撰《明杨释宋》,“明杨”盖从正面疏解、阐发《太玄经》本文,藉此而彰显其本旨;“释宋”盖从反面批驳宋注之“缪错”,并配合正面的疏解和阐发,以排解宋注之滞。刘大钧教授认为,“这两部分的内容皆为训注《太玄经》而作”,“疑《太玄经注》可能即《翻别传》的《明扬》《释宋》”。①

据相关记载,虞氏的著述尚不限于以上所揭数种。

《十三经注疏》载唐玄宗《孝经序》在评骘几家《孝经》训注的得失、优劣时,尝云:“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翻、刘邵,抑又次焉。”则虞氏亦尝为《孝经》作注。

《隋书·经籍志》载,虞氏尚有以下三种易类著作:其一,梁有《周易日月变例》六卷,虞翻、陆绩撰;其二,《周易集林律历》,一卷;其三,《易律历》,一卷。

《经典释文》卷二《周易音义》释《周易》之“易”字时,有云:“虞翻注《参同契》云:字从日下月。”可见,虞氏尝为东汉末道士魏伯阳所撰之《周易参同契》作注。

①刘大钧.虞翻著作考释[J].周易研究,1990(2).

历代易学名著整理与研究丛书3

《虞翻周易注》导读

此外,《隋书·经籍志》著录:“后汉侍御史《虞翻集》二卷,梁三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亦录有《虞翻集》三卷,《新唐书·艺文志》同此。

虞氏的著述,大致如上所列。由此已足见其学问的渊博。当代虞翻易学研究名家刘大钧教授撰有《虞翻著作考释》一文①,可参看。刘文中还考出虞著有《川川渎记》。

虞氏自我期许颇高,甚为自负,锋芒略显过于外露,似乎缺乏儒者所应具备的谦和之气,因此,他对各家的经典训注,尤其是五经方面的训注,往往皆表现出不满之情。

东汉末年,郑玄立足古文经学,兼通今文经学,尝遍注群经,成为总结并终结两汉经学、集两汉经今古文学之大成的一代经学大师,为世人所重。即使对于这样一位雅为世人所重的经学大师,虞氏也毫无顾忌地提出严厉批评。史载,虞氏尝奏汉献帝郑玄解《尚书》违失事之目,斥责郑玄不知阙疑之义,指出“于此数事,误莫大焉”,宜命学官定之;认为,“此不定,臣没之后,而奋乎百世,虽世有知者,怀谦莫或奏正”。他并进而申言:“玄所注五经,违义尤甚者百六十七事,不可不正。行乎学校,传乎将来,臣窃耻之!”(《三国志》本传裴注引《翻别传》)由此看来,虞氏盖尝有志于重新系统地梳理、诠释五经,只是由于长期的戎马倥惚,或遭流放,最终未能如愿。

虽然未能实现重新系统梳理、诠释五经的夙愿,因而不能与郑玄等人的博通五经同日而语,但是,虞翻仍然取得了很高的学术造诣。其学术造诣最深者乃在于易学。正是由于这方面的造诣,使得他当之

无愧地成了两汉象数易学的集大成者。

①刘大钧.虞翻著作考释[J].周易研究,1990(2)·

4

历代易学名著整理与研究丛书

导读

据载,其《易注》初立,奏书汉献帝云:

臣闻六经之始,莫大阴阳。是以伏羲仰天县象,而建八卦,观变动六爻为六十四,以通神明,以类万物。臣高祖父,故零陵太守光,少治孟氏《易》;曾祖父,故平舆令成,缵述其业;至臣祖父凤,为之最密。臣亡考,故日南太守歆,受本于凤,最有旧书,世传其业,至臣五世。前人通讲,多玩章句,虽有秘说,于经疏阔。臣生遇世乱,长于军旅,习经于枹鼓之间,讲论于戎马之上,蒙先师之说,依经立注。又,臣郡吏陈桃,梦臣与道士相遇,放发被鹿裘,布《易》六爻,挠其三以饮臣。臣乞尽吞之。道士言:《易》道在天,三爻足矣。岂臣受命,应当知经?所览诸家解,不离流俗,义有不当实,辄悉改定,以就其正。孔子日:“乾元用九,而天下治。圣人南面,盖取诸离。”斯诚天子所宜协阴阳、致麟凤之道矣。①其又奏汉献帝云:

经之大者,莫过于《易》。自汉初以来,海内英才,其读《易》者,解之率少。至孝灵之际,颖川荀谞,号为知《易》。臣得其注,有愈俗儒。至所说“西南得朋,东北丧朋”,颠倒反逆,了不可知。孔子叹《易》日:“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以美大衍四象之作,而上为章首,尤可怪笑!又,南郡太守马融,名有俊才,其所解释,复不及谞。孔子日:“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岂不其然!若乃北海郑玄,南阳宋忠,虽各立注,忠小差玄,而皆未得其门,难以示世。@由奏书可知,虞翻生于易学世家,自其高祖传孟氏(喜)易学,

①陈寿、三国志·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裴注引《翻别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85:1322.

②陈寿.三国志·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裴注引《翻别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85:1322.

历代易学名著整理与研究丛书5

《虞翻周易注》导读

至翻已历五世。孟喜的卦气说,是其藉以重新契会《周易》经传,建构虞氏易学的极为重要的思想来源。其云陈桃所梦一事,又透露出虞氏易学与道教、与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所显发的月体纳甲说间,所存有的微妙关联。

在奏书中,虞氏以自己的识见,尖锐批评了他所认为的注《易》,各家,尤其是被时人推尊为注《易》名家的马融、荀爽(荀氏一名谞)、郑玄以及宋衷诸人的偏失、谬见,以为其自立之《易》注张目。

平心而论,虞氏对于各家所作的评判,的确不免有所偏激,有失公允,带有明显的门户之见。但是,若能以宽容的胸襟,从同情地理解他人的学术识见的视域出发来审视,我们也不难看出,虞氏本人,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一抱其满腔学术之真诚来诠释《周易》经传及其他典籍和批评诸家的,其目的即在于透过自己的努力,以豁显他所认定的《易》及其他典籍之本旨,并希冀世人能够认同、接受他所作的诠释。

二、虞翻《周易》著述传世、研究大致情形

包括易学著述在内的虞氏的著述,存世已不多。

唐陆德明所撰《经典释文》,保存了部分虞氏《易》的音、义。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则征引了虞氏《易注》的大量内容,虞氏《易》

的传世而不绝,端赖李氏此书。

除此而外,清以来,诸儒裒辑、诠释、阐发虞氏《易》的相关著述,是今人研究虞氏易学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些著述,主要有:

清儒孙堂,辑有虞氏《周易注》十卷、《附录》一卷,《汉魏

二十一家易注》本。

6

历代易学名著整理与研究丛书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