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自然科学 1》刘大钧总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周易》与自然科学 1》

【作 者】刘大钧总主编
【丛书名】百年国学研究文献大系
【页 数】 368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10.04
【ISBN号】978-7-5439-4085-7
【价 格】300.00
【分 类】自然科学-文集
【参考文献】 刘大钧总主编. 《周易》与自然科学 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周易》与自然科学 1》内容提要:

本《集成》采用以下三大原则:第一,以研究内容分为《〈周易〉经传》等八大类,勾画出“现代研究范式”下的易学研究格局;第二,在每类(辑)中以研究对象(研究之问题、人物等)系文,呈现不同地区不同观点的学术研究状况和最新研究方向;第三,在研究对象下以文献发表先后排序,展示易学研究发展的递变和层次感。

《《周易》与自然科学 1》内容试读

《周易》与自然科学(一)百年易学菁华集成一九OO-二0O九

通论

周易:与自然科学一)静通论

式者也。三、由奇耦阴阳,而生太少阴阳四象,而生金木水火土五行,而生八卦六十四卦,万事万物备矣,万事万物生成变化之理与规范程式亦备矣,中华民族学术之发展独由此而发轫矣。西方亦曾有理性主义哲学,彼所谓理性者,除有其逻辑学及符号逻辑外,未具有切合天人真际之理性规范程式,毕达哥拉(Pythagoras)学派之象数学,虽论及奇耦之数,迄乏引申之变化,且多失传。康德(Kant)哲学之“范畴”,亦未切天人真际,更无足论矣。

河洛卦爻系统发展之学术,以医药天文历法为最重要。《黄帝内经·灵枢卷七·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云:“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歧伯日:‘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歧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已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其于五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黄帝曰:‘以治奈何?’歧伯日‘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黄帝日:‘五行以东方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足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歧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综其所言,乃河图洛书阴阳卦爻系统发展之医学也。虽未全拘于四象五行之次序,而仍不离乎四象五行也。又《内经·灵枢卷九五·味论·第六十三》云:“黄帝问于少俞也日:‘五味人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少俞答日:‘酸人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人而走筋矣。’黄帝日:‘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人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人而走血矣。’黄帝日:‘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薰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

4

摩潍潘壁论哲学与料学:

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人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人而走骨,故入而后出,知其走骨也。’黄帝日:‘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少俞日:‘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悗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此酸咸辛苦甘五味走筋走血走气走骨走肉之说,亦出于河洛五行之理也,河图洛书天五居中央,实为万事万物之枢纽也。五味也,五声也,五音也,五色也,五星也,

五脏也,五伦也,五常也,何莫而非五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上·神农本经名例》云:“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的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三品合三百

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也。”此基于卦爻象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之药学也。又云:“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

四气。”注云:“味有五,气有四,五味之中各有四气,加辛则有石膏之寒,桂附之热,半夏之温,薄荷之凉是也。气者天也,味者地也,温热者天之阳,寒凉者天之阴,辛甘者地之阳,咸苦者地之阴。”此亦基于河洛卦爻阴阳四象五行理性规范而来也。又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腫疮瘤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注云:“气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静,治体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正者正治,反者反治,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不远热则热病治,不远寒则寒病治,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逸者行之,骛者平之,吐之、汗之、下之、补之、泻之,久新同法。”又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反治者,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遗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又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以衰之也,此皆约取素间之粹言。”此阴阳寒热之说,皆不外河洛卦爻象数一阴一阳之道之治疗方法也。

医药学之发展既明,然则天文历法又何如耶?《史记·历书》云:“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索隐》云:“按系本及律历志,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也。”《正义》云:“皇侃云:‘乾者阳生为息,坤者阴死为消也。’消息以阴阳言。”“邓平、落下闳云:‘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按计其余分成闰,故云正闰余也。每一岁三百六十六日,余六日,小月六日,是一岁余十二日,大计

三十三月则一闰之耳。’”《尚书·尧典》云:“帝日咨汝羲暨和,荐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