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中国文化 1》刘大钧总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周易》与中国文化 1》

【作 者】刘大钧总主编
【丛书名】百年国学研究文献大系
【页 数】 493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10.04
【ISBN号】978-7-5439-4084-0
【价 格】325.00
【分 类】文化-中国-文集
【参考文献】 刘大钧总主编. 《周易》与中国文化 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周易》与中国文化 1》内容提要:

本《集成》采用以下三大原则:第一,以研究内容分为《〈周易〉经传》等八大类,勾画出“现代研究范式”下的易学研究格局;第二,在每类(辑)中以研究对象(研究之问题、人物等)系文,呈现不同地区不同观点的学术研究状况和最新研究方向;第三,在研究对象下以文献发表先后排序,展示易学研究发展的递变和层次感。

《《周易》与中国文化 1》内容试读

《周易》与中国文化(一)百年易学菁华集成「一九OO-二OO九』

通论

张指年糖《易传》与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易传》与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张岱年

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于世界东方已经五千多年。在这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历久不衰,虽衰复振。今天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容是复杂的,其中有许多已经陈腐的东西,但是也包含不少有价值的光辉成就,这应该是确定无疑的。应该承认,中国古代文化之中包含一个值得注意的优良传统。而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必然有其一定的思想基础。非常明显,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的思想基础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之中。而先秦哲学中,为以后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的,首先是《易传》。

《易传》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不断前进、不断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易传》所以能对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发生深远的影响,这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易传》是依托孔子的,以孔子的名义立论,于是在学术上据有崇高的地位;第二,《易传》之中确实提出了一些精粹深湛的观点,启迪了秦汉以后的进步思想。以下分为几个问题加以说明。

一、《易传》与孔学

《易传》十篇,汉代称为《易大传》,与汉宋诸儒所写的《易传》有别。《汉书·艺文志》说:“《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易传》周氏二篇,服氏二篇,杨氏二篇…丁氏八篇。”《大传》十篇,古称“十翼”,属于《易经》十二篇中。宋代程颐、苏轼、朱震、杨万里也都著有《易传》。所以严格说来,《易》的“十翼”应称《易大传》。今为简便,仍从俗称为《易传》。

古代传说,《易大传》是孔子所写。宋代欧阳修开始提出疑问。从《易传》的内容来考察,它不可能是孔子所写。其中有“子曰”若干条。有一条是:“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衹悔,元吉。”(《系辞下传》)这个“子”当然是孔子,这颜氏之子指颜渊。孔子著书,不可能写上“子曰”,这也是《易传》非孔子所著的一个证据(当然还有许多别的证据)。但是,这些“子曰”云云的语句,既足以表示《易传》不是孔子所著,也表示《易传》与孔门确有一定的关系。《易传》当是孔门后学的著作。《史记》、《汉书》都记载了《周易》的传

3。

《周易与中国文化《一)通论

授世系,从孔子弟子商瞿到汉初的田何。这些记载,必有所据。《易传》必与这些传授《易经》的学者有关。《易传》中特别称述了颜渊,我个人推测,《易传》可能是“颜氏之儒”的遗著。《韩非子·显学篇》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儒分为八。”在这八儒之中,孟氏孙氏(荀子)声望最著。《易传》中所表现的思想观点,既不同于孟,也不同于荀,而与《论语》所记载的孔子学说,一致之处较多。《系辞》上所谓“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颇与《论语》所载颜渊的精神境界相似。所以,《易传》与颜氏之儒可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总之,《易传》的思想是孔子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属于孔学,这是确定无疑的。

直到近代,仍有不少学者还认定《易传》是孔子亲笔著作。近代哲学家熊十力早年学佛,晚年由佛归儒,自称“舍佛归《易》”,他以为“归《易》”就是“归宗孔子”。应该承认,历史上多数的“易学家”没有接受欧阳修的见解,而仍然坚持旧说。《易传》在历史上主要是以孔子手著的名义发生影响的。不过近年多数哲学史工作者都认为《易传》非孔子所著。

近年发现了帛书《周易》,其中经传都与通行本有同有异,表明战国末年《周易》不止一种传本。通行本是田何传授下来的。应该承认,从汉代以来,在历史上传授不绝,发生了重要影响的,是通行本《周易》,而不是帛书本。帛书《周易》久已失传,今日又重新发现,仅提供了可资考鉴的文物资料而已。

二、《易传》中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周易》古经本系卜筮之书。卜筮原属于古代宗教的迷信活动。《易传》是对于卜筮之书的解释,承认了卜筮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易传》的理论前提是唯心主义的。但是《易传》对于经文的解释往往是借题发挥,《易传》中提出了关于天地起源、万物变化、八卦来源的说明,它是以对客观世界及其变化的观察为依据的,这是一些唯物主义观点。可以说,《易传》对于卜筮活动作出了一些合理的解释。因而其中既有唯心主义思想,又有唯物主义思想。

为了对《易传》中的哲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要深入考察《易传》中一些重要的命题的真实涵义。

(一)“易有太极”解

在《易传》中,“易”字有三义:如“易之为书也”,“易有君子之道四焉”,“易”字是指《周易》古经而言。又如“生生之谓易”、“神无方而易无体”,“易”字指变化过程。此外,“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则是简易之意。“易有太极”之“易”,应作何解?有人以为指书而言,但《周易》古经中只有“乾坤”、“刚柔”,并无太极观念。王弼以为太极指“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不用之一。但是大衍“分而为二以象两”,此二并非不用之一所生,而且此二只是象两,而非即两的本身。这与《易传》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义不同。崔憬说:“舍一不用者,以象太极虚而不用也。”又说:

。4

张岱年移《昂传》与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四十九数合而未分,是象太极也。今分而为二,以象两仪矣。”既以“舍一不用”为“象太极”,又以“四十九数合而未分”为“象太极”前后歧异,但认为这只是“象太极”、“象两仪”,则比较确当。至多只能说“不用”之一或“四十九数合而未分”是“象太极”,不能说此即太极。但这也只是《易传》对于“大衍”的解释。所以,应该承认,太极观念是《易传》所特有的,并非《易经》所有。因而,“易有太极”的易字应与“生生之谓易”的“易”字同义,指变化过程而言。

关于“太极”的意义,历代解说不一。《汉书·律历志》引“三统历”云:“太极元气,含三为一。”郑玄《周易注》云:“太极,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也。”虞翻说:“太极,太一也。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这是关于太极的最古的解释,我认为是比较正确的。后来王弼以大衍之数不用之一为太极,朱熹以为“太极者其理也”,以最高的理为太极,都是唯心主义的猜测之辞,都是没有充分根据的。《易传》以天地未分的统一体为世界的本原,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形上形下”解

《易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是《易传》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孔颖达说:“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而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程颐、朱熹认为形而上的道是理,形而下的器是气和物。戴震则认为气也是形而上,上下犹如先后,形而上指未成形之前,形而下指已成形以后。这里的问题是:《易传》中所谓“道”与“器”是何意义,所谓“形而上”、“形而下”的上下二字究竞何义?《易系辞传》中“道”字屡见,摘举如下: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一阴一阳之谓道。

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

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日爻。

这所谓“天地之道”、“昼夜之道”、“变化之道”基本是同一意义。“三极之道”即“三才之道”,包括天道、人道、地道。综观这些道字,可以说都是法则、规律的意义。《易传》说:“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又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这“动静有常”的常,“天下之理”的理,与“天地之道”的道,基本上是同义的。

·5

《周易多与中国文化(一》神通论

关于器,《易传》还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有一定形状者才叫作器。《易传》以“象”与“形”对举,如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又以“法”、“象”并举,如说:“成象之谓乾,数法之谓坤。”“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以上俱见《系辞》)象与形是相互对待的,法与象也是相互对待的。“法象”之“法”应是固定形式之意。这里有一个问题是:所谓象是属于形而上的,还是属于形而下的呢?张载认为象是形而上的,“气化”就是道;程顾、朱熹则认为象是形而下的,与器同类。戴震也认为气是形而上的,器物才是形而下的。从《易传》的文句来看,象与道是有区别的,如日月是象,“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系辞》),但是日月不就是“日月之道”。“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同上)变化与“变化之道”有别;昼夜与“昼夜之道”有别。我认为,在《易传》中,道、象、器应该是三个层次,不是两个层次。道与器是相对的,象与器也是相对的,这是属于不同方面的对立。

道是抽象的“理”,器是具体的“物”。《易传》以道为形而上,以器为形而下,是否如孔《疏》所说,是主张“形由道而立”、“先道而后形”呢?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先素古籍中所谓上下有时,是指先后而言,如以远古为“上世”,以当时为“下世”。但上下还有另外一种意义,在《论语》中分别上下的文句不乏其例。如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这些所谓上下都不是先后之义,而是高卑之义。孔子又说:“下学而上达”(《宪问》),这更是下在先、上在后了。我认为“形而上”、“形而下”的上下,也不是在先后之意,而是高卑之义。“形而上”犹云“高于形”的;“形而下”犹云与形相当或“低于形”的。《易传》认为这是高妙的,所以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孟子》记载公孙丑云:“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尽心上》)《易传》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肯定道是高于形器的,这是对于道的赞美之词。

《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这是先秦哲学中最重要的辩证法命题。显然,以“一阴一阳”为内容的道不可能先于阴阳而存在。老子以道为“先天地生”,《易传》则以为道是阴阳的对立统一的规律。《易传》中关于道的学说并不是认为“形由道而立”、“先道而后形”,这是与老子不同的。

(三)《易传》中若干命题的两层含义

《易传》中有许多关于“乾坤”、“刚柔”、“易”的文句,在过去的注释中,有人解“乾坤”为乾卦坤卦,解“刚柔”为阳爻阴爻,解“易”为《周易》古经;也有人解“乾坤”为天地或阴阳,解“刚柔”为阴阳对立面,解“易”为变易。这两种解释都是可通的。

《易传》中也有些文句的“易”不能解释为《易经》,如“生生之谓易”,此“易”指变化而言。荀爽注:“阴阳相易,转相生也。”这是对的。朱熹注:“阴生阳,阳生阴,其变无穷,理与气皆然也。”这就迁曲勉强了。也有些文句的“乾坤”不能释为乾卦坤,卦,如“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