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谢祥皓,刘宗贤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02-23 17:59:02  61 中国儒学 中国儒学 epub

图书名称:《中国儒学》

【作 者】谢祥皓,刘宗贤著
【页 数】 832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93.05
【ISBN号】7-220-01928-9
【价 格】$18
【分 类】儒家-哲学史 哲学史-儒家
【参考文献】 谢祥皓,刘宗贤著. 中国儒学.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05.

图书目录:

《中国儒学》内容提要:

本书勾画中国儒学发展的基本轮廓,讲述中国历史上的儒学人物、思想与典籍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

《中国儒学》内容试读

弓言:关于中国儒学发展的

历史回顾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甚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这对于多数提倡儒学或反对儒学的人说来,几乎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既存的客观事实。

然而,儒学的这种主体地位、主干作用,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取得历史的承认的。它的兴起、形成,它的显赫,它的尊崇与极权,它的动摇与奋争,它的自我改造与再度崛起,它的衰败与终结,正是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紧相伴随的。依历史的顺序,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先秦一中国儒学的奠基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发生重大历史变革的时期。这一变革的实质就在于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或者说封建的经济与政治制度在中国逐步产生并且占据统治地位。这一社会变革反映到思想领域,就是各阶级或阶层的代表人物分别立足于本阶级或集团的立场,提出其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思想学说,这就是“百家争鸣”。儒、墨、道、

1

法、兵、阴阳、形名等,各家都出现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并且为本学派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理论根基,形成了思想体系。如,儒家,前有孔丘,后有孟、荀;道家,前有老聃,后有庄周;墨家,前有墨翟、禽滑厘,后有墨辩学派;法家,前有李悝、商鞅,后有韩非、李斯;兵家,前有孙武,后有吴起,孙膑;阴阳有邹衍,名家有惠施、尹文、公孙龙等。由于当时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因而各家的思想学说都能比较充分地、自由地展开;都必然以自己的理论优势去争取人心,并以自身之理论对现实的适应性去博得人君的支持。为充分展示自己理论的优越性,相互间理论斗争亦十分激烈。少正卯曾以其才辩使孔门弟子“三盈三虚”,(《论衡·讲瑞》)孟子日“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韩非则言:“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韩非子·显学>)这表明儒、墨、道等家都以自己的理论宣传在当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最显赫的学派。人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若就各家思想学说的成熟性来说,此决非虚言。所以,中国学术思想的各大派别均奠基于先秦,这是一个历史现象,并非纯系某派特出人物的个人才智所为。

当然,思想理论的奠基、成熟,并不一定能得到官方政权的承认:“孔子不能容于世,周流游说七十余国,未尝得安”;(《论衡·儒增》)“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被视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孔、孟最后均被迫退居而著书立说。虽然他们构筑了相当完美的思想体系,虽然在知识阶

2

层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它毕竞只是一个“在野”的思想流派而已。

(二)两汉一儒家经学的独尊时代

战国纷争,各诸侯国所汲汲追求的是争强图霸的学问。故终周之世,儒学一直被视为迂腐无用而弃置一旁。其最后的一位儒学大师荀卿,竟在儒学的窠穴里孵化了两位法家的巨子一韩非与李斯。秦王朝以征战而统一中国,又以严刑峻法而理政治民,其“得”与“失”虽人各有论,然其“二世而亡”却是一个严酷的历史事实,同时又是一个无可更变的历史结论。汉初统治者身历秦代之兴亡,自当汲取其深刻的经验教训。黄老之道术以自然无为见长,面对饱经战乱、满目疮痍,整个国家都穷困得连将相也只能乘牛车的社会现象,汉初帝王选择了“黄老之道”为治政方针,无为无事,以适应社会人民休养生息的需要。就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来看,这是其具有特定社会情况的一个阶段。即使在这一时期,统治者依然要起用叔孙通等儒学代表人物制定礼仪,以明尊卑之序,以定上下之节。黄老无为之治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既给予了农村经济以稳步恢复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必然地带来了诸侯豪强等地方经济与政治势力的膨胀。这一后果与封建大一统的政治要求显然不相协调,因而,儒家思想学说就必然地被推到了社会政治统治的舞台。董仲舒于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对策日: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

3

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一《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此建议为汉武帝采纳,这就是名著史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封建社会中,长达近两千年的儒学独尊的地位,即由此开始。

汉代经学的统治,随着经学自身的发展、分化,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其前期,西汉今文经学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特别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春秋》公羊学派,以及《孟氏易》、《京氏易》、《夏侯尚书》等,与讖纬学说结合在一起,成了统治者决定大政方针、神祖典祭的指导思想,直至东汉初期之光武、明帝、章帝时期。其后期,则是古文经学的盛兴时代。由西汉末刘歆大力倡导古文经学始,郑兴、郑众父子、贾逵、马融等相继为之发扬,至东汉末郑玄,又兼采今文经学的某些长处,乃形成了以古文经学为主体的郑学一统天下。人称“东汉多大儒”,“大儒”者,多是古文经学家也。

(三)魏晋隋唐一儒、道、佛相互斗争与交融的时代

这一阶段,亦可划分为两个时期。魏晋时期,主要是儒、道交融。其时思想文化的主流,史称“玄学”;而“玄学”的实质,乃在于“援道入儒”。两汉经学发展至后期,“烦琐注经”变成了学术思想发展的沉重枷锁,所谓“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见《汉书·艺文志》)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互掌握朝政的污浊政局,也迫使有识之士无法埋头读经。清谈议政之风由是而起,至何晏、王弼,《易》、《老》、《庄》相结合的“三玄”,就成了清谈的主要话题。何、王以“贵无”为旗帜,当时尚不十分排斥孔圣人,王弼说“圣人体无”,而“老、庄未

4

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何晏著《论语集解》,王弼注《周易》,撰《论语释疑》,力图使“名教”统一于“自然”。除嵇康、阮籍公然与儒学对立之外,玄学界的多数人物还是没有放弃儒学的。时称清谈领袖的王衍,当石勒即将“排墙填杀”之际,亦深悟“祖尚浮虚”之害;(《晋书·王衍传》)而嵇康之所以痛力批驳“《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见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更从反面表明了儒家经学的重大影响与势力。道家、佛家,其本质为出世之学,而要想维系封建社会的政治秩序与社会人伦,就不可能抛弃儒学。其后期,由东晋南北朝到隋唐,乃为儒、道、佛三家之错综复杂的斗争。由于道、佛两家在思想倾向与思维特点方面有较多的共同之处,所以老庄思想不但为佛学在中土之生根、发展起了迎就之作用,而且其许多代表人物往往兼容佛、道而对抗儒学。此时的儒学似乎是陷入了困境,而客观的现实需要又迫使封建统治者不可能不利用儒学。南朝梁武帝萧衍是著名的佛徒,曾四次舍身佛寺“为奴”,宣布佛教为“正道”;然而同时,他亦深感儒家纲常名教对于维护封建君权的重要,不能不“尊重儒术”,提倡忠君孝亲,并立孔子庙,置五经博士。(参见《南史·梁本纪>及《梁书·武帝纪》。)此间,如何承天、范缜等,则是立足于儒学而与佛学斗争的杰出代表。至唐代,实为儒、道、佛三教并行,各有其用。而在现实的政治与伦理的范围之内,他们正是承继儒学的传统,实行科举制度,开“明经”、“进士”两科,完全以儒家经书为通达仕途之路。唐太宗诏令孔颖达、颜师古等,撰著《五经正义》,考定《五经》文字,使魏晋南北朝以来“郑学”、“王学”之争、“南学”、“北学”之争,复归于统一,并且由汉儒专重解释章句而转为兼重疏通义理,这就在事实上为宋明理学物

5

兴起奠定了基础。'

(四)宋元明一理学的一统天下

理学,亦称“道学”或“新儒学”。它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发展形态。它的形成,可上溯至中唐时期的韩愈。韩愈在《原道》中提出了一条贯通古今的道统,即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直至韩愈,一脉相承,为儒学之道统。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为之唱和,认为此道乃“万世常行不可易之道也”(石介语)。北宋中期,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相继为说,各成学派,明确提出了“理气”、“道器”、“无极”、“太极”等一系列范畴,从而为理学(此时多称“道学”)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二程把《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抽出来,和《论语》、《孟子》配合在

一起,合称《四书》,成了儒家经典中的要典,后来竟和《五经》并列。到南宋朱熹,则集理学之大成,他构筑了一个由宇宙观、社会历史观、人性论、道德论、知行观等儿乎无所不包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使理学成为控制社会人生之各个领域的统治思想。朱熹所撰《四书集注》,从宋代到清末,都是封建士大夫以及平民知识分子步入仕途的必读教科书。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和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这一理学思潮的两大基本流派,宋元明清约八百余年的历史,从意识形态领域的总体来看,正是理学的一统天下。这一期间的佛学与道家学说,虽然各有脉络流传,但远不及魏晋隋唐那样盛行,那样具有政治势力。其表现形态也往往与理学有密切关联。而“理学”之所以具有新的表现形态,之所以构成儒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正在于它吸取了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的滋养,特别是在宇宙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