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刘国平|(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深度教学》

【作 者】刘国平
【丛书名】深度教学研究丛书
【页 数】 393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2019.10
【ISBN号】978-7-5334-8545-0
【价 格】35.00
【分 类】课堂教学-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刘国平. 深度教学.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9.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深度教学》内容提要:

《深度教学:发展学科能力的行动导向》在探索临港实验学校“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探索历程的基础上,剖析深度教学的教育价值观,课程知识观,学习过程观,对学科关键能力进行理性解读,理清深度教学与学科能力的关系。阐述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能力表现及典型案例,介绍校本化的导向学科能力的语文、数学、英语深度课堂建构的策略与支持制度。

《深度教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

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探索历程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价值

一、研究目的

(一)系统梳理能力导向深度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本研究是在能力导向深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宏观理论建构到具体学科关键能力探索而展开。探讨深度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并系统建立旨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的核心理念,特别是深度教学的价值观、知识观和过程观,促进建构深度教学的基础理论,并深入探讨学科关键能力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实施深度教学、培育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基本方向。

(二)探索各个学科的关键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目前,学术界对各学科关键能力的具体探索较少,表现标准的建构也非常薄弱,学科关键能力表现标准的缺失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因此,本研究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重点剖析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关键能力以及能力表现和培养实践,并以此作为开展学科深度教学的实施指南。

(三)构建导向学科能力培养的校本课堂

一般情况下,要想将某种教学理论和思想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除了在原有学科中渗透,还可以通过开发校本课堂来实现,这是因为校本课堂更加具有灵活性、操作性和创新性。所以,本研究为了更加深入地推进和实施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致力于建构语文、数学和英语深度课堂,探讨“深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各学科关键能力的发展。

第一章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探索历程1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1.有助于深化深度教学的理论研究

深度教学日益成为当前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热点,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的深度教学研究团队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的前期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深度教学并不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不是指教学内容越深越难越好,而是相对于知识的内在构成要素及其内在价值、学习的内在结构及其层次和境界而言,知识教学不停留在符号层面,不把知识仅仅作为对象来学习。深度教学是以提升学习境界和层次,实现知识丰富价值的发展性教学。深度教学不是对象化教学,而是意义性教学,“为意义而教”是深度教学的本质规定性。深度教学不是把知识作为教学的对象,而是把学生发展作为教学的对象,学生发展既是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的目的。知识不是教学的对象,也不是教学的目的,相反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追求知识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意义感,通过实现知识对于学生发展的丰富价值而促进学生发展,因意义而教,才是教学的本质诉求。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接受教学依然统治着中小学课堂,知识的丰富价值难以得到应有的体现,知识和教学的发展性失落。深度教学之“深度”的本质是指知识的“深度”和学习的“深度”。知识之深度是指知识对于学生成长的价值广度和意义深度,是知识转化为学生在特定领域的思想、能力、经验等价值维度和意义维度的尺度。本研究对郭元祥教授及其团队所提出的深度教学理论作了系统的梳理,有助于深化深度教学的理论研究。

2.有助于促进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转变

深度教学是通过提升学习境界和学习层次,实现知识的丰富价值的发展性教学。深度教学是针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从反对“过于注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局限到追求“学习方式多样化”过程中出现的表面化、表层化、表演化教学的局限性而提出的,教学改革的核

2

学科育人——深度教学的行动研究

心价值是实现知识的发展价值。深度教学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知识对

于学生的发展价值究竟应该如何达成?怎样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构才是知

识的发展价值所要求的学习?因此,深度教学是基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转变,基于教育学的立场和发展的视野而实施的教学,是促进知识在学生精神世界发育的教学。深度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促进知识的价值提升,而不是仅仅把知识作为对象来学习和占有,反对对象化教学,而是强调知识与学生精神发育的内在契合,特别是知识习得与学生成长的价值契合、过程契合、结构契合,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凸显知识对于学生不同领域的发展价值,强调知识向思想、方法、能力和经验的转化和生成。本研究从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的角度出发理解和建构深度教学理论,有助于促进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转变。

3.有助于丰富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学科关键能力的研究

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及其标准的研究,一直是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薄弱问题。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集中指向的是学科能力表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科能力表现研究日益引起重视,但各科课程标准关于学科能力表现及其标准疏于整体设计,课程实施中学科能力表现的指标和标准缺乏明确清晰的教学指导。研制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标准,注重学科能力表现的培养,对深化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注重在系统化学科关键能力的理论基础上,具体分析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学科的关键能力、关键能力表现以及培养实践,既有助于丰富学科关键能力的理论研究,又有助于具体学科的关键能力的系统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共同促进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的实现。

(二)实践价值

1.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基础教育在基本完成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

第一章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探索历程

3

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在学生发展上,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上,尤其是体现在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的基本素质、课业学习质量又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因此,研究我国中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及其培养策略,是落实“规划纲要”精神,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

2.有利于建构学科能力表现标准科学体系,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着教育评价观、学业评价观比较模糊的局限,加之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人才培养方式与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日益脱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缺乏科学可行的学习评价标准、学生核心能力素质标准(如中小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标准、实践能力发展标准、创新能力发展标准)等,学生发展评价过于偏重知识掌握的笔纸测验,学生的基本学习素养、学科能力发展、学科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没有得到系统化的重视。十余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实验研究,为学习质量标准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各课程标准在学科核心能力表现标准、学科核心价值观发展标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明确。面临新的战略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更深刻的层面,我们需要回答知识观、学习观、学业质量评价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研究和建构学科能力表现标准科学体系,对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克服知识教学的局限,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发展学生关键能力

过于注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单一。过重的知识学习课业负担,既有考试评价的原因,也有教材容量、难度和深度方面的原因,还有过度学习的原因,而学生学科能力表现标准的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之

一。“深挖洞,广积粮”式的教学,本质上反映的是中小学教学的问题。

4

学科育人一深度教学的行动研究

研制深度教学,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不仅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而是涉及教育价值观体系、教育质量观及其标准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管理与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复杂系统。单

一的知识线索式的标准,以及“唯分数论”的教学和评价,对引导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存在明显的不足。解析中小学生学科关键能力表现的内在结构,初步建构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的指标体系,以及学生学习质量监测的有效策略与技术,这对深化课程教学评价与教学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从整体设计思路来看,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思维方式,基本遵循“理论建构一实证研究一案例分析一常模建构一实践探索”的研究思路。首先,进行深度教学和学科关键能力的理论建构,从理论视角明确深度教学视野下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价值以及培育。其次,运用实证调查方法调研分析我校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的现状、问题和原因,为明确各学科关键能力及其培养提供现实依据。第三,收集中小学课堂教学案例,开展深度教学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索各学科关键能力的表现及其培养策略。第四,基于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的结果,建构具体可操作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第五,将建构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并在实践中进行调整完善。

二、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搜集、梳理与分析,了解国内外深度教学、学科能力相关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为本研究找到立足点和出发点。本研究在理论基础部分主要探究了深度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理念,特别是深度教学的知识

第一章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探索历程

5

观、学习观、过程观、教学观、质量观等。另外,本研究还通过文献研究法构建了学科关键能力的相关理论,并将深度教学与关键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构建学科关键能力导向深度教学的基本理论。

(二)调查研究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调查问卷,调研分析我校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的现状、问题和原因。运用访谈研究法,对中小学各学科教师进行访谈,从不同学科教师的角度了解课堂教学对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形成的影响,并且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这些为构建学科关键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理论提供现实基础。

(三)文本分析法

针对深度教学视野下各学科关键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内容,我们成立了学校学科能力表现标准研制小组,组织小组成员深入学习和分析中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及考试大纲,结合学科课程要求和学情研制本校学科关键能力表现标准和单元质量标准。学校学科能力表现标准研制小组在深度教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的文本分析和修改调整,最终研制出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关键能力表现标准。

(四)案例研究法

为了研究具体学科的关键能力以及培养策略,本研究立足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开展深度课堂教学研究,通过课堂观察、课堂分析、案例反思,研究促进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发展的深度课堂教学模式、有效策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深度教学和学科关键能力的理论引领下,扎根教学实践,运用丰富的教学案例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深度教学理论理解,并有效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

(五)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组织了许多关于深度教学的课题培训,通过邀请专家、校本培训、主题研讨、对外交流等形式开展深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升教师对于深度教学理念的认识。另外,还开展深度课堂教学实

6

学科育人—深度教学的行动研究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