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教育》蔡尊水作;郭春芳总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明理教育》

【作 者】蔡尊水作;郭春芳总主编
【丛书名】福建省十三五名校长丛书
【页 数】 225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2021.09
【ISBN号】978-7-5615-8349-4
【价 格】58.00
【分 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蔡尊水作;郭春芳总主编. 明理教育. 厦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21.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明理教育》内容提要:

本书是关于学校办学主张的专著。明理教育植根于朱熹的诞生地-尤溪,有着得天独厚的本土朱子文化积淀与传承,更是架接历史与现实,传统教育与当代教育的桥梁。尤溪县第五中学在明理教育办学中,厘清了“明理”的内涵,并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及教育规律将明理教育进行分层并付诸实施,探索了如何将“明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有机有效结合起来的方式方法,进而实现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心。

《明理教育》内容试读

缘起篇

◎第五章明理教育的界定◎第四章社会现实与民族复兴的需要◎第三章明理思想的传承◎第二章第一章朱子文化的因袭理学起源与传承

第一章理学起源与传承

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根基。自春秋始,经过曲折发展形成的儒家文化成了我们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经历过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魏晋的儒学危机和玄学的兴起。为了振兴儒学,宋明“程朱理学”的产生,让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传承理学就是要弘扬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和道德,讲求以情统理、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第一节理学起源

世界上的文化有东西两大系统,东西文化则以儒家和基督的思想为根源和基础。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是全世界公认的儒学开山鼻祖。春秋末期,王权衰弱,礼崩乐坏。孔子一方面要维护王权及王道,另一方面又要谴责那些乱臣贼子,以期达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目的。因此,他的《春秋》大义是要作为统一国人思想的依据,认为“天命”是一种不可违抗的必然胜。到了战国后期,荀子提出“天人相分”的观点,否定有意志的“天”。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一场“焚书坑儒”将儒家学说打入了深渊。至西汉董仲舒,为了迎合西汉政治的需要,将儒家学说和阴阳五行结合起来,扩展成“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

福建省什三五名校长丛书3

明理教育

受命于君”的“尊王镶夷”王权思想。后来唐朝的柳宗元及刘禹锡对此加以批判,终于把“天”还原为自然。他们提出“天人不相预”“天人交相胜”之说。宋代理学家的“天理”显然受到了唐朝柳刘的启示。二程(即程颐、程颢)强调“理”便是“道”:“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便是指万物皆有其规律性。不但如此,程朱理学还包括道德伦理。二程说“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朱熹更认为,“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程朱把合于“法制”的理划为“人欲”,建立起“天理”和“人欲”的架构。可见天理人欲之辩,实质上是从古代天下之争演变而来的。

在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史中,宋之前的圣贤孔子、孟子提出了以“仁”“礼”为核心、以恢复仁礼之治为目的的理论体系。宋时朱熹萃集众贤之言,发挥圣贤蕴奥,折中融合儒释道法、宋儒之学及两宋理学,将仁礼学说发展为理学。

二程将“理”置于宇宙的本体位置,认为理是永恒不灭存在的。在二程眼里,许多哲学范畴如天、命、性、心等,均可统筹于“理”的范畴内予以诠释,它们服从于“理”的存在。所谓在天为命,在意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途,一人也。毫无疑问,人类认知世界的一切活动都可归结到对“理”的认知上,因为它是社会生活赖以运作的伦理本体。

理,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也有“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等含义。

第二节朱子理学传承

朱熹从二程那里承续了“理”的概念,并将它诠释得更为明确。朱熹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朱子语类》中。他指出:“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这是《易传》的思想。不仅理在器上,而且理在物先,即在具体事物存在之前,已经有理存在了。朱熹将“理”推向极致,与“太极”相呼应,表明“太极”是万物之理的总和,是万物之理的最高概括。他说:“事事物物,皆有个极,是道理极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4福建省什三名校长丛书

第一篇·第一章理学起源与传承

他又说:“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各有太极。”为了证明“理”的至高无上,朱熹肯定了二程“性即理也”的观点。他认为“理”是万物生长的本源,而“气”只是构成万物的材料。朱熹对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明确用“所当然”与“所以然”这对概念来加以表述并将之与“理”“气”相融合,这就把二程与张载各从“气”“理”一端来把握宇宙本体的认识贯通了起来,使“气”成为“理”的逻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与中介。

朱熹理学的主体是“存天理,灭人欲”。其主要内涵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一是理与欲,也是公与私的对立。朱子说:“只要一人之心,合道理的是天理,徇情欲的是人欲。”革尽人欲,排除过分的私欲便是去恶;复尽天理,循道而行的便是存善。二是“人心”必须服从“道心”。人心只考虑到自己的需要,而不考虑合理不合理;道心则在考虑自己的需要之外,还要考虑是否合理。凡事如果不掺杂私心贪念,坚守道心,则办起事来可以执中不偏、恰到好处,这自然合乎天理了。三是强调道德,德教使人自觉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纵然有良好的道德基础,要想消灭犯罪活动,谈何容易!

朱熹哲学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是“理”。“理”这一范畴便成为朱熹理学的核心和基石。综观朱熹理学,其“理”的概念至少包含以下含义:①“理”是宇宙与万物存在的依据和原因,并受因果律的支配。他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②“理”是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秩序。社会角色伦理是“理”的呈现,每个人只是在各自的岗位恪守“理”。他说:“君臣上下两尽其道,天下其有不治者哉!”③“理”是日常生活的有序性。朱熹认为:“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①这里的“人欲”不是指那种“饥而欲食,渴而欲饮”正常的人欲,而是包括了两个极端:过分地强调人欲的满足;过一种“空”的人生。

同时,朱熹认为人性的培养十分重要。“知、廉、勇、艺、礼、乐”六者之中,“知”便是穷理,“廉”是养心,“勇”是力行。只要格物穷理,正心修身,再加上操守礼乐的规范,便可成为一个内外兼修、才德俱备的“全人”。白鹿洞书院的学规中指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求学生按学、问、思、辨的“为学之序”“穷理”“笃行”。所以南宋之后,教育就体现出“注重自学,独立思考,问难论辩,学思并重,知行统一”的特征。这也符

①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福建省什三名校长丛书5

明理教育

合现代教育和科学的发展规律,是我们应该加以研究的。

总之,“理”的伦理内蕴包括宇宙万物、人类生活的自然、社会制度和日常人伦生活。

而理学,或称道学,亦称义理之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理学,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名。道学,以当时的流行称谓、且《宋史》之《道学传》而名;又因其始兴于宋代,又称宋学,与汉学相对。理学分两大流派:一称程朱理学,以“二程”(程颗、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一称陆王心学,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今人又有三派之说:气本论一派,以张载为代表;理本论一派,以程朱为代表;心本论一派,以陆王为代表。理学各派的宗旨各异,对“本体论”“自然哲学”“心性伦理”等方面的研究也各有侧重。

朱子对原始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作出新的诠释,以“由尊天上升到讲理”“理一分殊”“格物致知与知行相须”“存理灭欲”四大理论为主遵思想。他强调客观经验和向外探索奥秘的精神,将思维尽量客观化,将追求知识的行为科学化,这也是近代东西文明的特征。

宋明六百年儒学之发展,世人称之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之“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道理、理论或义理。对其若不中肯定位,即显空泛,而难以抓住其实质,更不能了然其与先秦儒家之关系。

宋明理学是“性理之学”,它是亦道德亦宗教,道德与宗教的合一。(此宗教非西方拜神之宗教,乃是宗本性或本心之教化之宗教也。)这种“性理之学”不仅仅是程伊川、朱子开出的“性即理”,还含有“本心即性”的“性理”义,此乃陆象山、王阳明开出的“心即理”。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心性之学”。

这种心性之学,即是内圣之学。内在于个人自己,自觉地作圣贤功夫、作道德的实践以完善自身之德行,圆满人格之学问也。内圣之学在先秦儒家已彰显成定局,经宋明儒者六百年之发展与弘扬,益发展至极高之境界。内圣之学也可以称之为成德之教,“成德”的最高目标是成圣、成仁、成大人,其实际意义是将个人的有限生命扩充至无限圆满。

这个“成德之教”仅学问面而言,亦可称之为“道德哲学”,其中心问题有二:一者讨论道德实践之所以可能的超越根据,此即心性问题;二者道德实践如何下手的问题,此即功夫问题。道德哲学只有兼顾这两方面始能完备。在心性问题上,心性不仅作为道德实践之本体,亦是宇宙生化之本体,

一切存在之本体(依据)。这样,道德哲学中自然又引申出道德的形而上学。

6福建省

名校长丛书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