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丛冰玉,陈鹏悦,吕蕊主编;潘守政,李惠娜,方治华,徐波,展海燕,王瑾,曹月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教育学》

【作 者】丛冰玉,陈鹏悦,吕蕊主编;潘守政,李惠娜,方治华,徐波,展海燕,王瑾,曹月副主编
【页 数】 202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20.11
【ISBN号】978-7-5647-8407-2
【价 格】39.80
【分 类】教育学
【参考文献】 丛冰玉,陈鹏悦,吕蕊主编;潘守政,李惠娜,方治华,徐波,展海燕,王瑾,曹月副主编. 教育学.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11.

图书目录:

《教育学》内容提要:

《教育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

育学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也就有了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作为未来的教师,首先应该深人了解教育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深刻认识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教育概述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这是学习教育学首先要碰到的问题。

一、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教育?这是每一个从事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的同仁都必须首先弄清楚的概念。自从人类社会产生教育以来,人们对教育这种现象就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和说明。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其范围大体包括了今天德育和智育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庸》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荀子认为,“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在西方,教育原是“引导”“引出”“诱导”之意,即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使其完善发展。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当依靠儿童自然发展的过程,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教育就是引导人增长自觉,达到纯洁无瑕。”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则认为,“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从上述简略的解说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尽管存在着种种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引导和促进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过程。

经过长期的争议探讨,我国目前关于教育概念的理解基本一致。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有

教育学

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这种活动可能是有组织的、系统的,也可能是无组织的、零散的,但它们都是人们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朝着预期的结果和方向变化的过程。这里,我们在理解教育的广义概念时,应特别注意其专门的目的性。这是因为:首先,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的不只是教育,各种社会实践都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但只有教育是以此为专门目的的活动,如把凡能增进知识技能的活动都称为教育,那就抹杀了教育与人类其他活动的界限。其次,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也不一定是教育。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发生关系的

一切都可能对人的思想品德发生作用、产生影响,只有教育是以此为专门目的的活动,如把凡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都称为教育,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与人发生关系的一切社会存在都称为教育了,这显然是不确切的。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的活动。这种意义上的教育,教育者是受过专门训练的职业教师;教育内容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预先有计划地选定并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受教育者是经过专门组织的;教学手段是经过精心选择,利于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这四个方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活动是在特定的环境(学校)中实现的。狭义上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等。

此外,“教育”一词有时还作为思想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永恒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一)教育的产生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它是在社会生产劳动中产生的,起源于劳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正是由于劳动,才使猿的机体进化为人的机体,使手成为劳动的器官,使大脑成为思维的器官,使语言成为交际的工具。这些都为教育的产生创造了前提条件。

原始的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进行生产劳动,并在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劳动经验,而年轻

一代只有接受这些劳动经验,才能从事生产劳动,这就要求年长一代把劳动经验传授给年轻

一代。这便是教育的萌芽。在生产劳动中,人们不仅积累了劳动经验,而且也积累了生活经验。生产劳动,从来就是社会劳动,人们之间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定的劳动纪律、生活习惯、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年长一代也只有把这些内容传授给年轻一代,才能使年轻一代投入社会生活,参加生产活动,这便是教育。只有通过这种教育活动,才能使年轻一代继承年长一代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使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延续下去。教育就是这样从原始的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生教育的国家之一,远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据《尚书·舜典》载,虞时即设学官,管理教育事务,如命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担负对人民进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责任

从这里可以看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也就有了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担负着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社会职责,是普遍的、永恒的社会生活范畴。

肯定教育的社会性,肯定教育产生和发展是由于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为人类社会所特有,这就从根本上把教育与动物的本能行为区别开来。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都是错误的。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创始人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与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超越人类社会范围之外,甚至在人类产生以前,教育就早已在动物界存在。他把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都说成是一种教育,甚至在昆虫界也有教师和学生。他指出:“兽类教育和人类教育在根本上有同样的基础…在低等人类中进行的教育,与许多动物对其孩子进行的教育甚至相差无几。”沛西·能在他的《教育原理》中也明确提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有教育,甚至高等动物中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又认为“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流”。这种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把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现象的教育贬低为本能行为,把教育过程看作是按生物学规律完成的本能过程。按照这种观点,教育就成为一种无目的的活动,成为一种不能为人的意识所调节控制和支配的活动。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其根本错误在于将人类的教育贬低为动物的本能活动,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

美国学者孟禄从他的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他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但是,孟禄在批判利托尔诺时却又把儿童对成人的一种出于本能的模仿说成是教育过程的基础。他指出,无论成人是否意识到,儿童总是在模仿他们,模仿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本质。他分析了原始社会的教育:儿童仅仅是通过观察和使用“尝试成功”的方法,学习如何用弓箭射击,如何加工被杀死的动物,如何烹饪,如何纺织,如何制作陶瓷。重复的模仿成功,使失败越来越少,这给予了在原始时代的儿童在技艺方面所获得的全部东西。孟禄的这种心理起源论与生物起源论实际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同样是把一种无意识的模仿的本能看作是教育的基础,否定了教育产生发展的社会性,把儿童的发展看作是无法控制的对象。

(二)教育的历史演进

教育在社会生产劳动中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教育就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我们把教育的发展历程概括为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三大阶段。

教育学

1.原始教育

人类社会从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的漫长历史时期,称为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的劳动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没有剩余产品,生产资料按照原始公社的公有制来分配,人人劳动,共同享受,没有剥削,没有阶级。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因此,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是。第一,形式简单。教育是在生产劳动过程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是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第二,内容贫乏。最初是狩猎、捕鱼、采集野果、制造工具等,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畜牧业从农业中的分离,出现了饲养牲畜、种植庄稼、制造陶器、建筑房屋等;后期,由于部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和战争,也出现了军事教育的萌芽。第三,机会均等。由于原始社会是没有阶级的,所有的儿童和青年都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据考古学家考证,在原始人群居时期,一类是从事狩猎、捕鱼的成年男女,另一类是负责照管动物、建筑隐蔽场所的老人和儿童。老人对儿童、少年的教育起着特殊的作用。老人不仅把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而且还有意识地告诉少年儿童关于社会生活的经验。原始人群里,儿童被视为共有的,抚养教育儿童也是共同的责任和任务。

2.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这两种社会的教育,虽然在目的、内容、制度和组织规模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古代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有了专门管理生产、从事文化科学活动的可能,同时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这样,社会上出现了剥削和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逐渐形成。我国的夏、商和西周就属于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时期,在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是教育开始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学校。

据我国《礼记》等书记载,在夏朝已有“庠”“序”“校”的教育机构,到了商朝和西周,又有“辟雍”“学”“泮宫”等学校的设立。西周时期,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勃兴,孔子因办私学,并倡导“有教无类”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教育家。

在欧洲奴隶社会中,出现了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注重军事体育训练。这与当时国家处于征战状态有关。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通过严酷的军事操练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体格强壮的武士。斯巴达的儿童属于整个国家,奴隶主贵族子弟从7岁到18岁,住在国家教育场所,过兵营生活。其教育的基本内容是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五项竞技”。此外,还必须学习骑马、游泳、击剑、唱战歌等。青少年在接受教育中,需要历尽艰苦,经受磨炼,如冬天光头赤足,睡觉不用被褥,挨打、受伤不能哭。18岁的青年,需转到高一级的军事训练团进行正规军事训练,年满20岁的青年,要开往国家边境沿线驻扎,开始实践训练,直到年满30岁,通过一定仪式,才能获得完全的公民身份,全部教育历程至此结束。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雅典的教育是繁盛雅典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标志。雅典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雅典教育内容比单纯实施军事体育训练的斯巴达教育要丰富得多,教育方法也灵活多样。雅典奴隶主贵族子弟中的男孩,7岁开始上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到十二三岁时,一方面继续在文法学校或弦琴学校学习,同时又进入体操学校学习。到了十五六岁,大多数青少年不能继续上学,少数贵族子弟可进入国家主办的体育馆学习。这个阶段主要从事军事体育训练,同时继续学习文化知识并接受艺术教育。文化知识主要是学习文法、修辞和哲学三门学科。雅典的教育制度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个时期,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在教育上的表现之一则是教育权被贵族所垄断,“学在官府”,只有奴隶主子弟才能入校学习,劳动人民子弟只能通过父传子或师传徒的方式,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学习一些生产和生活经验。学校教育一开始,便被统治阶级所垄断,成了他们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封建社会的教育。由于铁制家具的普遍使用,畜力用于耕作,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阶级一地主和农民,封建社会代替了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里,农业生产力比奴隶社会大大提高了,社会的财富和人类的经验也日益增多,因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较之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规模上逐渐扩大,在类型上逐渐增多,在内容上日益丰富。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生产仍是手工操作的小生产,生产劳动者的培养不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因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仍然没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基本上也是与生产劳动脱离的。

在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被地主阶级所垄断。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学校大体上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官学具有鲜明的等级性,以学校制度较为完备的唐朝学制为例来说,唐朝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六学是:国子学,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入学;太学,收文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人学;四门学,收文武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入学;律学、书学和算学,收八品及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孙和通律学或书学的庶族地主的子弟入学。二馆是:东宫的崇文馆和门下省的弘文馆,此二馆专收皇帝、皇后的近亲及宰相大臣的儿子。在地方设立的学校有:州学、府学、县学,这些学校的入学条件虽无严格的等级限制,但由于名额所限,只有地方官吏和富豪地主的子弟才有入学的机会,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是无条件进入的。至于历代的私学,表面上虽是人人可以入学,但由于学费的限制,贫困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也是很难进去学习的。劳动人民的子弟基本上还是通过家传父教、师傅带徒弟等形式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学习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技能,接受家长和师傅的思想影响,养成热爱劳动和相互帮助等优良品质。

儒家思想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占据统治地位,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是维系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封建统治者利用教育,把自己的子弟培养成为统治劳动人民的官吏和士君子。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此外,也传授一些算学、天文、医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在教育方法上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实行棍棒纪律教育。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是个别教学。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除了通过学校培养为他们服务的人才外,还先后建立了

教育学

一套选士制度和科举制度。汉朝实行察举制,到了魏晋南北朝演变为“九品中正制”,表面上是以“学问”“德行”为标准进行选士,授以官禄,而实际上为豪门世族所垄断,成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隋、唐以后改行科举制度,这反映了庶族地主的要求和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度的出现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进步,它可以为封建统治者选择一些懂得诗书、“时务”的人才。可是,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为儒家经典,科举考试的方法又多要求死记硬背,科举考试也成了束缚学生头脑的制度,影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

在欧洲封建社会里,宗教成了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僧侣垄断了文化和学校教育,科学成了宗教的奴仆。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僧侣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贵族)两个阶层,因而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僧侣封建主的教育是通过教会学校,培养对上帝虔诚、服从教权和政权、进行宗教活动的教士,其教育的内容是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称“七艺”,各个科目都贯穿着神学精神(神学是全部学科的“王冠”)。世俗封建主的教育是通过宫廷教育把自己的子弟培养成为勇武善战的骑士,其教育的内容为“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当然也要进行宗教观点和武士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两种教育基本上都是脱离生产劳动的,都是为维护封建农奴制服务的。劳动人民的子弟除了能进入教会的教区学校,接受宗教教育,学习简单的读、写、算外,是无权进入其他的教会学校和享受宫廷教育的。到了十二三世纪,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里出现了手工业者联合会举办的行会学校和由商人联合会举办的行会学校(基尔特学校),新兴的市民教育开始了。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脱离的;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和治人之术;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采用个别教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囿于狭小的天地里,所以古代的教育是一种封闭的教育。

3.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社会形态的教育。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前半叶,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标志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代替了资本主义手工业生产,而且也促使现代学校教育的产生,使学校教育具有了区别于古代学校教育的许多新的特征:现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渐走向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日趋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采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虽然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区别,但就学校教育的形态来说,都是属于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因此在许多方面具有共同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使教育产生了许多新的变革,呈现出如下一些重要的特征

(1)普及义务教育。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越来越多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