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仲晓莲,董诣卿,刘淼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03-25 11:24:21  33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 审美教育

图书名称:《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

【作 者】仲晓莲,董诣卿,刘淼主编
【页 数】 333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2020.06
【ISBN号】978-7-206-17133-8
【分 类】美术教育-教学研究-中小学;审美德育-教学研究-中小学
【参考文献】 仲晓莲,董诣卿,刘淼主编. 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20.06.

图书目录:

《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内容提要:

《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一书介绍了美术教育、审美教育,以及二者的关系,分析了美术教学的现状,探索了美术教育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详细论述了基于美术教育的审美素养、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个性。通过对以上内容的阐述,旨在优化美术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的重任。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美术教育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任务。审美教育离不开美术教育,但不能完全依赖于美术教育,还需要渗透到其他学科教学中去。

《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内容试读

第一章美术教育概述

第一章美术教育概述

第一节美术教育简介

一、关于美术

在西方,“艺术”与“美术”都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t”,主要含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当时,广义的“At”,甚至还包括制衣、栽培、拳术、医术等方面的技艺。到了古希腊时期,艺术的概念仍是与技艺、技术等同的。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绘画与雕塑发展到繁盛与成熟阶段时,逐步产生并确立了一套古希腊式古典美的标准,为日后艺术含义的演变埋下了伏笔。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逐渐与“美”的概念等同起来。18世纪中期,基于“美”的艺术概念体系正式建立,艺术成了审美的主要对象。

当代国际通用英语中的“At”一词仍然既做“艺术”解,又做“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他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在很多西方著作中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t”其实仅仅就是指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一绘画。而他们的“The fine arts'”,中国人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美术”这一名词在中国出现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在这以后,“美

1

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

术”一词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当时蔡元培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同时还包括了诗歌和音乐。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分离开来。“艺术”成了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人文学科,它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书法等,也包括服饰、园林等,具有很大的范围。而“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部分。因此,在概念定义中有“艺术”与“美术”两个词时,它们的含义不同,指称的范围也有别。而在英语中,却只有一个词“At”,它既用来泛指一切艺术门类,也用来专指所有艺术门类的一个部分一美术,甚至美术中的一个方面一绘画。这便是东西方在“艺术”和“美术”两个词的含义和应用范围上的差异。同样在本书中,以下关于美术教育的阐述中提到的美术的范畴也指的是关于汉语定义里的视觉艺术部分。

虽然“美术”这个概念在中外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演变,但是最终在汉语里,美术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创造出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可视平面或立体造型形式的艺术,包括现在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绘画、雕刻、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在艺术概论的定义中,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将美术归结为“空间艺术”。根据当今设计应用美术呈现的方式所定义的“视觉艺术”也包括了对美术的定义。虽然根据不同的角度对“美术”定义的称谓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所包含的对“美术”的定义其实是一样的,主要突出了美术指的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艺术形态,同时占据了一定的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或者表现作

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虽然“美术”一词自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之后才传入中国,但是其

2

第一章美术教育概述

发展可谓又快又广,并且在这之前,中国古代历史也已经早有关于美术创作方面的活动。如今,21世纪整个美术所包含的内容与形式已经不同当年了。尤其是在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前进与更新的时代,最初的美术所包含的内容也渐渐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现在美术创作活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领域中随处可见。但根据其特点和社会分工的不同,目前所定义的美术内容将着眼点放在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工艺设计、美术造型及手工制作上面。美术的诞生主要是作为主体的人在与社会世界客体发生关系的过程中而产生,其实也印证了一切艺术的产生都是人类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所诞生的,美术也是一样。虽然历史上也有人说美术起源于“巫术”“模仿”“游戏”等各种观念,但是根据美术所创作的过程以及人类的生产历史来看,所谓的美术的创造依然离不开人类的劳动。

在很多学术领域把美术也称作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静态艺术,所以关于美术的特征也可以从这些定义方面来阐述。首先,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来看,为了创造形象,人们也经常通过对其外观形态进行塑造。例如,绘画采用描画彩绘的手段,雕塑运用雕刻、塑造的技艺手段,工艺美术采用切、镂、削等手段。最终呈现的造型结果可以是立体造型,也可以是平面造型,有色彩、有黑白、有具象、有抽象。其次,把美术定义为空间艺术是因为西方的美术传统基本上按物理学的概念,把长度、高度、深度称作“三度空间”,尤其是大家经常所见的建筑和雕塑都是体现了三维深度的塑造美感。关于绘画也是通过对生活场景中某一个瞬间的记忆,从而在二维的平面内体现了三维的空间魅力,也在二维画面表现了时空的意味。再次,美术也称作视觉艺术。这是因为人们前面所讲到的创造的某一个形体必须是通过视觉感受到的,一切通过视觉感受的艺术、形态、符号

3

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

都是人们所讲的视觉艺术。最后,美术的前几项定义都存在了一个共同点,不管是人们所讲的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还是视觉艺术,它们都只是反映的某一个客观对象的瞬间状态;不像音乐、舞蹈那样,是一个通过人的身体的时间延续性的艺术欣赏。创作者最终呈现的自己心灵的体会是一

个静态的,而欣赏者也只是通过一个静态的形式进行体会。

二、关于教育

教育指的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工作。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

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活动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指的是

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在西方,“教育”一词由拉丁语演变而来,含有“引出”之意,即用引导方法使人身心得到发展。在中国,最早把“教”“育”两字合并用在一起的是孟子,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按照《说文》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所善也。应该说,自从产生了人类社会,就随之产生了教育,特别是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已经将教育看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于教育的起源说,历史上有几种观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第一,生物起源论的观点主要是把教育的过程看成按生物学规律完成的本能过程,发源与动物界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西方学者将教育的起源归结为生物的起源,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性,其实这是没有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不完善理论,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其实,这也表明了教育

4

第一章美术教育概述

是一种无目的的活动,是无法被人的意识所调节、控制和支配的活动。第

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主要是美国的心理学者孟禄提出来的。他认为,早期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师和教材,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于成人的出于本能的模仿。他认为,不论成人是否意识到或同意,儿童总是在模仿他们,教育即起源于无意识的模仿。第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源于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的论断,以在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的一些教育家为代表,最早的是米丁斯基所著的《世界教育史》。在书中,米丁斯基提出,只有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个著名的原则出发,才能了解教育的起源。教育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在中国,关于教育的起源也有一些与西方相同或相对的观,点。就目前来看,人们所见到的教育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不是先天性的本能活动,而是后天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有意识的活动。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产生后,社会性及目的性则更为鲜明。因此,人们应该把教育看成人类所特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上述关于什么是教育以及教育的起源这一系列的问题研究,其实最终目的是为了总结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和怎样实施教育这一活动过程。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一直到他离开这个人世间,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其实都在不断地接受教育。教育的构成因素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者是构成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应该说教师的职业是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离开了教师,也就不存在教育及其

过程,而学校教育的过程可以看成教师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也就是说,

受教育者发生变化的基本过程是通过教育者的有目的的活动而实现的。

5

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

教育者会着重考虑培养具有哪一种功能的社会成员。也就是说,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就好比在古代社会,中国封建社会所培养的是“官吏”“统治者”,西方国家所培养的是“僧侣”“骑士”;而在现代社会,所培养的是“公民”“劳动者”或“接班人”;素质教育培养的是身体、心理的健全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由于教育最终要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不同的手段及内容。在古代,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构成教育的组成部分基本上是德育、智育和体育。如中国西周时期实施的“六艺”,即礼、乐、射、

御、书、数:孔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都包含德育、智育、体育这

三个方面,而且把德育放在首位。在西方,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经中世纪到近代,教育组成部分也基本上包括德育、智育、体育这三个方面。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文主义者在探讨人的发展和教育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教育。如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等,不仅重视德育,而且重视体育锻炼,重视智育和审美的陶冶。虽有德育、智育、体育的内容,但正式使用这些概念的是1902年清朝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此后,“三育”概念的使用就逐渐得以推广。我国近代的教育家蔡元培在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期间,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新式教育政策,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四育”方针。在目前,我国公认教育的内容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这五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美术教育

上文讲到了美术和教育的相关内容,而美术教育是在这两者基础之

上所产生的。美术教育从字面意思来看是一个合成词组。也就是说,他是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