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评论 2021年》甘阳,孙向晨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通识教育评论 2021年》

【作 者】甘阳,孙向晨主编
【页 数】 291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22.06
【ISBN号】978-7-309-15870-0
【价 格】65.00
【分 类】通识教育-文集
【参考文献】 甘阳,孙向晨主编. 通识教育评论 2021年.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2.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通识教育评论 2021年》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探讨通识教育理念演进以及理论问题、不同类型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经验、各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历程回顾、通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探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通识教育的质量保障及其具体在教学评估方面的具体措施、通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通识教育发展动态、书院建设以及理念性探讨等。本书是全国通识教育联盟的唯一辑刊刊物,作者汇集全国(含港澳台地区)乃至全球通识教育领域的教育家及一线教育者,浓缩各个角度的学术成果。

《通识教育评论 2021年》内容试读

名家论通识

通识教育与人类关切

韩水法

摘要:人类知识的快速增长与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彼此促进,这使得人类时刻处于未来即将到来的形势之中,而未来总是具有不确定性。如何面对这样的状况,如何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并使人类的条件和状况在不确定的未来更加美好,乃是人类的根本关切。无疑,它也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而通识教育正是达到这样的目标的迄今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中的一种。由此,人们也可以认识到,通识教育直接指向人类关切。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类关切;构成性;多样性;未来;不确定性

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主流大学逐渐接受通识教育的观念,并在实践上尝试将通识课程纳入整个课程体系一尽管艰难而缓慢,且不知前景将会如何,但这无论如何表明,通识教育已成为世界大学教育的主流趋势。不过,迄今为止,通识教育的深层意义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阐发,人们理解通识教育的角度以及考察通识教育效果的视野也受到许多的限制而未能充分展开,这些也无疑会影响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今天的讲演就是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和讨论通识教育隐含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揭示它的若干深层的内涵。

*韩水法,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

通识教育评论·2021年

一、面向未来的通识教育

(一)不确定的未来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人们就此从来没有取得过一致的意见。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广为接受的主张,但即便如此,它也遭到质疑,比如,有人就认为,教育乃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甚至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在这里我不必周全地分析有关教育目的的各种观念,而只是想深入其中一个尚未被人深入反思过的视角,这就是教育与人类未来的关系。

切教育都面向未来。这原本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却有许多人并不

那么清楚。与此同时,有些人则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人们回到过去的观念,学习能够恢复古代典章制度的知识,可能还包括一些所谓“体用”的功夫。因此,有人就将通识教育矫饰为一字一句地诵读古代经典文献的课程,而传授此道的老师则自以为在代圣人立言,不可批评。这种借通识教育以行复辟之道的做法有很大的危害,不过,这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退一步讲,即使能够实行某种复辟,不仅只可能是部分的和片断的,而且其主体实际上也无非是现代重新构想出来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而与古代的实际相去甚远,甚至没有什么干系。即便如此,它也只能够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发生。就此而论,在时间次序上,它也是面向未来的。

所以,在这里我可以一般地说,教育始终是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面向未来的知识、能力和精神,而不论这些方面是用于积极地建设未来还是消极地应付未来的到来,甚或想被用来恢复某些人想象中的古代社会。不过,人们应当了解的一个历史事实和本质是:现代教育体系从其起源、内容、体系和方式上来说,都是反复辟的,而不可能支持复辟。它充满了启蒙的和批判的精神。所以,如果想要复辟古代的制度,就如某些原教旨主义及其信徒所追求的那样,那么就一定要全面地或大部分地摧毁现代教育体系,尤其要消灭其中的基本内容和核心制度,比如科学知识和自由精神。这类现象在历史上数次发生,而在当下的世界也并不罕见。

2

通识教育与人类关切

然而,一旦我们确定教育的实际面向未来,这里就又出现了两个看似冲突的问题。

第一,未来是不确定的,现在的教育如何能够为人们提供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局面所需要的准备?在人们的一般观念以及在他们的许多实践中,教育,从初等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都在为人们提供某种确定的知识和观念。

第二,人类既已发现和构造的成体系的、似乎全面的知识,以及与此匹配的教育体系,尤其是那些主要建立在这些知识之上的制度,乃是为了建设一个稳定的社会,而稳定乃是良序社会的重要内容。那么,它们为什么不能保证一个确定的未来?

在中国有一种古老的智慧,叫作“以不变应万变”。不过,因为对这个智慧的道理缺乏足够的分析,许多信奉这种智慧的人最终不免被未来洪流所吞没。人之所以能够不变,不仅依赖一套观念和原则,而且也要假手于可用的措施和手段。倘若在一个特定的稳定时期,这些观念、原则和措施,就会拥有一定期限的有效期。但是,现代教育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既有的知识、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处于持续的演化和更新之中,人们的观念和原则相应地就要作出调整,这类调整虽然不一定就是全盘革命,但确实也使所谓的不变至少发生逐渐的变化。因此,以不变应万变只对个人生涯的特定阶段有效,对一个社会或国家来说,情况更是如此。

我不清楚在座的各位对于进入不可预知的未来有过什么经验。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它就是生涯的基本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就持续受到各种不可预料的、未来的现象的冲击。对在座的许多人来说司空见惯的事情,乃是我们年轻时代的想象所不及的。今天的生活方式,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尤其当今的中国社会,绝大部分都在我们中学时代的想象和理想之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从小生活在杭州郊区一个古镇上。当时,杭州虽然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之一,但镇上居民普遍用上电照明大约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而今天,日常家居从智能马桶到手机,一刻也离不了电,电动汽车也满街在跑。这种景象在当时根本无法想象,更不用说手机、电脑等一类的产品了。前些年有一对流行词,叫“网络

3

通识教育评论·2021年

原住民”和“网络移民”。“网络原住民”说的是出生在网络普及以后,也就是“90后”或“00后”这代人。而我们这代人都是“网络移民”,少年时期连电话都鲜见,到今天已经时时刻刻都不能离开手机,每日工作也离不开电脑和网络。可以这样说,我们这代人经历了改革开放至今的全过程,不断有超出自己原有想象的事物或现象产生,也在不断迎接和进人不确定的、不可预知的未来。巨大的社会变迁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的,而变迁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就意味着“不确定的未来”。或者从更高的角度来说,改革开放本身对我们的青年时代来说就是突然到来的不确定的未来,而今天中国的局面正是奠定在当年那个作为不确定未来的变局之上。

反过来,现在的年轻人绝大多数也无法想象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景象。我问过许多二十来岁的学生,他们对20世纪下半叶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过的那个时代虽然有些零碎的知识,但关于社会实况和生活状态,他们的想象与当年的实际情况相去不是一点点远。

很自然,我们也会联想:四十年之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那时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今天在座的诸位也就成了过来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

自19世纪末开始,每个新世纪来临之前,世界上一些大的新闻媒体和机构,会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媒体人士对即将到来的一百年作出预想的展望,而人们在这个新世纪的末尾回顾这些展望时,却会发现这些专家所设想的那些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工业产品等却基本上没有出现。个别的设想虽然以相似的形态实现了,但在原理和方法上与原来的想象也有很大的区别。而在这个新世纪出现的新的现象和产品却大都是在这些参与展望的专家的意料之外的。

又比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世界未来学曾经盛极一时,但是,人们基本上没有料想到电脑一网络时代的出现,也没有猜到当代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尽管关于机器人的科学幻想很早就出现了。

这里还可以举一个学术界的例子。当时以“后”为标榜的学派、研究和著作兴盛一时,从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直至后形而上学,不一而足。但是,所有“后”字学派和著作鲜能预测今天我们所经历的现实: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时代。

通识教育与人类关切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1982年出版了《大趋势》,一时洛阳纸贵,两年后中文版出版,这在当年算是相当及时了。他第一章就讨论“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这个主题,并指出,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有五个值得注意的重点。

(1)信息社会是真实的经济存在,而非抽象的思想。

(2)通讯和电脑技术上的新发明将缩短信息的流动时间,加快变化的步伐。

(3)新的信息技术将首先用来解决旧工业上的任务,然后逐渐产生新的活动、新方法和新产品。

(4)在这个文字密集(literacy-intensive)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但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却在制造出日益低劣的产品。

(5)新信息时代的技术并非绝对的,它的成败取决于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后果。①

在这本书中,奈斯比特虽然看到了信息社会的到来,也预测了一些大概的和抽象的趋势,比如信息流动时间的缩短。但是,这个时代一些我们正居于其中并经历其挑战的重要现象则根本就在他的预测之外。比如,人工智能科技,比如脑一机接口等。因此,相对于《大趋势》写作的那个离我们不太远的过去,今天就是一个相当特别的不确定的时代。

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基因工程以及脑一机结合等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生命的存在形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人的性质相应地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人们就未来的生命形式和存在方式已经提出了许多的假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物理学家泰格马克(Tegmark)提出的“生命

三个阶段”学说。他在2017年出版的《生命3.0》中指出:生命1.0为生物阶段,在这个阶段生命进行简单的复制。生命2.0为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通过学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且有意识地改变这些环境。人们设计了各种文化软件,即各种制度、文化品类等。但是,人类还不能改变身体自身,不能改变我们的生物遗传性质。生命3.0为技术阶段,在

①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姚踪校,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6

通识教育评论·2021年

这个阶段,人们可以设计生命的硬件和软件,从而摆脱自然进化的束缚①。

我还要指出的一点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基因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人类向未来前进的步伐还会进一步加快,而这就意谓,未来的不确定会进一步加剧。在现代社会之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可能在两三千年或者更长的时段内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从现在的情形来看,未来的社会在二三十年内就会出现重大的变化或某种程序的突变。但是,关键却令人困惑的一点是:未来会是怎么样的,现在并没有一个大致明确的答案。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或者一般地说,对人类的未来前景,我们能作什么样的判断,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作好什么样的准备呢?人类的未来也是由每一个人的未来构成的,而对一名大学生,对一位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来说,在面对这种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他或她要如何来对待自己的学业、每天所上的课程,如何对待那些费尽了千辛万苦而学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这样的训练能够帮助他应付不确定的未来吗?

(二)人类知识发展的特点

造成未来不确定的因素有许多,甚至包括那些我们尚未知晓却潜在地发挥作用的因素,但人类知识及其特征肯定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因此,在这里,我们需要首先了解,推动社会急剧变化的现代知识发展的特点。

从宏观上来看,人类知识的发展呈现出了似乎相反的两大趋向。

一方面,知识越来越专门化,现在大学里设置的学科和专业比一百年前增加了好几倍。或者也可以医院为例,现在医院分化出许多专门的科室,看不同的病要去不同的科室,甚至看同一种病也要去不同的科室,而在一百多年前或更早一些,一个医生几乎可以对付人的大部分疾病。

另一方面,人类的知识越来越趋向于综合,传统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些甚至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比如,最为浅显的例子就

①参见泰格马克:《生命3.0》,汪婕舒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32一37页。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