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大全》张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舌诊大全》

【作 者】张振主编
【页 数】 245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04
【ISBN号】978-7-5719-0417-3
【分 类】舌诊
【参考文献】 张振主编. 舌诊大全.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舌诊大全》内容提要:

同一疾病,可见数种不同的舌象;同一舌象,又可在多种不同的疾病中出现。本书通过对7种不同人群的体质,到对39种舌象的分析,再到有效的调理体质方法,增强了舌诊学习的实效性。本书中每种舌象包括了与图片对应的舌象具体特征及病理意义、生活指导以及治疗等几方面的文字内容。您可以经常借助本书观察比较自身的舌象,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舌诊大全》内容试读

第一章舌诊的基础知识

舌诊是中医诊断学的一部分,为望诊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想学会舌诊,首先得了解我们的舌及基本的舌诊知识,如舌和人体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保养我们的舌,什么是舌诊,舌诊要看什么,观察舌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

2

舌诊大全

什么是舌诊

中医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多诊断疾病的方法,其中,“四诊”(望、闻、问、切)之一的望诊便是中医诊断学里最为重要的一种。其理论依据是人的五脏六腑与身体外部有着密切的关系,脏腑的变化会通过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反映出来。所谓望诊,就是医者通过视觉有目

通过舌诊,可以窥测人体脏腑的变化

的地观察受诊者的全身和局部等,以此了解其身体健康或疾病状况的

在望诊的内容中,望舌是重点

方法。望诊的内容非常多,主要包

之一,也是最为直观的一项指标。

括望神色、望形体、望皮肤颜色、

望舌就是通过观察舌的颜色、形体

望头面、望五官、望脉络、望舌、

等变化来辅助诊断疾病,也就是舌

望排出物等。

诊。我们的舌就像一面可以反映健康的镜子,通过舌诊,可以直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判断疾病的属性、类型和轻重缓急,并为此指导用药。此外,舌诊直观形象的特点使得一般人也能够轻松学会和掌握,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自己的体质类型,了解自己的身体,从而通过自测舌象来判断自身健康与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

面部的神态等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第一章舌诊的基础知识

3

舌诊的历史渊源

就说明了舌诊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之大。

舌诊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

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

从雏形发展到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经》中对舌诊的论述已经逐渐增多,

从而成为中医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

大约有60条关于舌的内容记载,例

部分,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是无

如“唇舌者,肌肉之本也”“心病

数医者在结合前人经验和临床实践

者,舌卷短”“肺热病者,先淅然

中不断总结得来的。舌诊的历史最

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腠

早可追溯至殷商时代,殷墟出土的

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

甲骨文上有“贞疾舌,枽于妣庚”

嗌燥”。

的记载,说明此时已经有了将舌与疾病联系起来的观察。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对舌诊的应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著名

已经非常广泛,并首创“舌苔”一

的医家扁鹊对舌诊就很看重。在

词。在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六

《脉经》卷五《扁鹊阴阳脉法》中

经辨证中就有四经涉及舌诊,40多

有如下记载:“大而沉即咳,咳即上气,上气甚则肩息,肩息甚则口舌血出…”虽然关于扁鹊舌诊的内容不多,但其将舌诊和脉诊并重,

《黄帝内经》

张仲景塑像

4

舌诊大全

《舌论》中说:“若脏热则舌生疮,引唇揭赤。若腑寒则舌本缩,口噤唇青,寒宜补之,热宜泄之,不寒不热,依脏腑调之。”

元代出现了中医舌诊的第一部专著一《敖氏伤寒金镜录》,其

《伤寒杂病论》

由杜清碧撰于1341年,共36幅舌

种内伤杂病中就有7种运用了舌诊图。此书所绘舌图为临床常见舌象,辨证。例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每幅图都附有说明文字,根据舌色证并治》中曰:“阳明病,脉浮而紧,分辨寒热虚实、内伤外感,并给出咽燥口苦…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了每个舌色所代表的病症及相应治主之。”“舌上白苔,烦躁,脉反数,疗。但此书在当时并没有广为流行,不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小便不直至被明代薛己发现,并将其收录利也。”《伤寒杂病论》中另有“藏

进自己所著的《薛氏医案》中,才

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等内容。

发展到隋唐,舌诊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比前朝更为进步。隋朝巢元方撰写的《诸病源候论》中有如下舌诊内容:“心脾俱热,气发于口,故舌肿也。”“蜃病之候…齿无色,舌上尽白。”“肺热病者…舌上黄…舌焦黑者死。”唐代的代表医家则是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其论著《千金方》第十四卷

孙思邈画像

第一章舌诊的基础知识

5

得以真正流行起来,并为后来舌诊舌苔微白,红必红润内充,白必苔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微不厚,或略厚有花。”

清朝是舌诊发展的繁荣时期,

到了近现代,医者借助发达的

许多医家都对其非常重视,并广泛科技手段,通过分析舌的结构等,应用,关于舌诊的论著也越来越多。在舌诊的原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如张璐所著《伤寒绪论》中曰:“…究,使舌诊在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必当以舌苔主六腑,以舌质主五和判断预后等方面更加科学和准确。脏…舌苔之名,始于长沙,以其此时,也出现了很多具有学术和实邪气结里,如有所怀,故谓之苔。”用价值的舌诊专著,如《中医舌诊》徐大椿所著《舌鉴总论》中曰:“舌《舌诊研究》等。乃心苗,心属火,其色赤,心居肺内,肺属金,其色白,故当舌地淡红,

医生通过患者面部的神态等可以判定其身体的健康状况

舌诊大全

舌与人体的关系

舌诊的理论依据是舌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舌与经络的关系

本,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太阴脾经连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

舌本、散舌下,足太阳膀胱经之经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以

筋结于舌本,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筋

十二经脉为主。络脉是经脉的分支,

分支系舌本。

遍布全身,以十五络脉为主。经络

是人体运行血液的通道,纵横交错,舌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系成一

五脏六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的统

个统一的整体。

称,其中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

舌与人体的内在联系就是通过肾,“六腑”是指胃、大肠、小肠、经络的巡行来实现的。《黄帝内三焦、膀胱、胆。经络内属于脏腑,经·灵枢》中详细记载了舌与经络通过人体的经络系统,舌与五脏六的关系,比如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腑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在五脏六腑中,心与舌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因“心开窍于舌”,故“舌为心之苗”,心脏若发生病变,便可从舌上反映出来。因此,通过观察舌的变化,即可判断心脏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例如,若心脏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灵活、柔软,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舌糜烂;若心血瘀阻,

舌与心经、肾经、脾经等的关系尤为密切

则舌质紫暗,或舌有瘀斑;若心血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