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通史 上》政协本溪市委员会编;梁志龙本卷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本溪通史 上》

【作 者】政协本溪市委员会编;梁志龙本卷主编
【页 数】 320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2021.12
【ISBN号】978-7-205-10335-4
【价 格】398.00(全三卷)
【分 类】本溪-地方史
【参考文献】 政协本溪市委员会编;梁志龙本卷主编. 本溪通史 上.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1.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本溪通史 上》内容提要:

《本溪通史 上》内容试读

绪论

本溪名称源于本溪湖,本溪湖为清代早期的一个地名,但本溪历史却源远流长,50万年前人类便在这里的庙后山一带生存繁衍,因此本溪被称作“东北第一人的故乡”。

本溪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东邻吉林省通化市,西接辽阳市,南临丹东市,北与沈阳市、抚顺市交界,总面积8411.3平方千米,下辖2个满族自治县、4个区和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设35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5个乡、228个社区、287个行政村,总人口132.6万人。

本溪山脉属于长白山余脉,境内重峦叠嶂,高峰耸立,地势东部、中部较高,南部较低,高逾千米的山峰就有10多座,桓仁县境内佛顶山(原名老秃顶子)主峰为全境最高处,海拔高度1367.78米,素有“辽宁屋脊”之称。许多高山成为现今市域、县域的界山,如花脖子山(桓仁、宽甸交界)、草帽顶子山(本溪、桓仁交界)。本溪山多地少,山地面积占全境面积的80%,耕地面积占8.7%,水面和其他用地占11.3%,构成了“八山一水

一分田”的自然地貌。

本溪境内河流密布,有大小河流近200条,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有19条,其中浑江、太子河和草河三大河流形成了本溪的主要水系。浑江为鸭绿江中国一侧最大支流,古称盐难水、沸流水、佟佳江等,发源于吉林省白山市哈尔雅范山,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吉林白山市、通化市,再流经辽宁省桓仁、宽甸两县,汇入鸭绿江,全长445千米,其中流经桓仁境内150千米。浑江在桓仁境内流向曲折,水量充沛,主要支流有富尔江、雅河、六道河等。太子河古称大梁水、东梁河等,其源有二,一出本溪县,俗称南太子河,一出新宾县,俗称北太子河,两源在本溪县南甸镇马城子

001

本溪通史

村附近合流,西南经本溪、辽阳两市,在海城三岔河处与浑河相汇,注入辽河,最终流入渤海。全长413千米,其中流经本溪境内168千米。

本溪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矿藏和地质遗迹丰富,因此有“地质博物馆”的美誉。现已发现煤、铁、铜、锌、石膏、大理石等矿产8大类45种,其中铁矿石已探明储量27亿吨以上,石灰石矿储量2.1亿吨,溶剂石灰储量1.3亿吨。历史上,由于本溪煤铁资源丰厚,采煤冶铁成为这里的早期工业。明代在这里设立了5处铁场百户所,为东宁卫、三万卫提供军民用铁。清代,冶铁和采煤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大量外来人口流入本溪,从事煤铁生产,一个移民城市逐渐形成。

本溪山高林密,林业用地1000万亩,人均7.5亩,是辽宁中部城市群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辽东天然次生林区,共有木本植物47科100属251种,其中有红豆杉、红松、油松等珍贵木种,也有遍布山岗的落叶松、柞、桦、枫、椴、榆、柳等木材,森林蓄积量4860万立方米,占辽宁省森林蓄积量的26%;森林覆盖率74%(其中桓仁县、本溪县分别为78%和76%),居辽宁首位,被称为辽东“绿色屏障”。特殊的地理环境,滋育了品种多、数量大的中药材,据统计,本溪现已发现可用于制药的植物、动物和矿物1117种,自然蕴藏量2200万千克,其中人参、细辛、五味等药材驰名中外,功效深得好评。清代盛京内务府在桓仁地区设有人参山场十余处,这为人工栽培人参提供了条件。随着柳条边的解禁,中原移民大量涌入边外的桓仁一带,开荒垦殖,挖参采药,逐渐掌握了人参培植技术,桓仁出现了人工栽植的人参,这些人工栽植的人参,被称作“移山参”“园参”等。植被茂盛、水源充足的客观环境,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益处。清代光绪元年(1875),朝鲜移民在今桓仁县富尔江边的下甸子村试种水稻成功,水稻栽种由此向邻近地区及东北地区传播开来。近代东北水田的开端,始于桓仁。由于桓仁生产的稻米质量优异,曾经作为贡品入贡朝廷。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本溪历史文化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目前发现的中国东北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庙后山洞穴里,新石器时代太子河上游的人类依然把山间洞穴当作家园,青铜时代的人们生活在背风向阳的山坡上,而马城子文化的主人则将洞穴视作阴宅,成为死后安身之所。出于防御需要,高句丽第一个山上王都就建在气势磅礴的五女山上,随着高句丽势力的扩大,本溪地区的山上陆续出现了一批山城,如高俭地

002

绪论

山城、平顶山山城等,它们居高临下,占据地利。明代修筑的辽东边墙,在高高低低的山上逶迤而行。明末,道教龙门派进入东北,第一个落脚点就在太子河畔的铁刹山上。

本溪历史上的地域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山文化”。

本溪市境内目前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1215处,其中本溪县437处,桓仁县459处,溪湖区及高新区93处,明山区113处,平山区52处,南芬区61处。本溪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分别是五女山山城(含米仓沟壁画墓、上古城子墓群)、庙后山遗址、高俭地山城、下古城子城址、边牛山城、望江楼墓地、雅河墓群、冯家堡子墓地、马城子墓地、本溪湖工业遗产群。另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本溪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项,分别是本溪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本溪社火、北京评书(本溪田连元)、砚台制作技艺(松花石砚制作技艺)、桓仁盘炕技艺。另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6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本溪历史文化的精髓。

历史上,本溪宗教文化较为发达。十六国时期,中国境内佛教盛行,公元372年,前秦国王苻坚派遣僧人顺道来到高句丽国都,送来佛像及佛经,两年后,僧人阿道又来到了高句丽。高句丽为此建了两座佛寺,安置两位僧人。唐代,高句丽出于政治考虑,又将道教引入,形成儒、释、道并盛的局面。边牛山城内发现的金代法铃及铜钹、建筑构件等遗物,应与佛教有关,推测出土地点应该是一处金代寺院遗址。明清两代佛教和道教更是在本溪广泛传播,留下许多寺庙遗址和石碑、石刻,特别是本溪县境内的铁刹山,峰岩灵秀,树木参天,是东北道教龙门派的发祥之地,保留着庙宇、古洞、摩崖石刻等众多的道教文化遗存。

奇丽的山水,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本溪古代地域文化。

早在50万年前,庙后山人就创造了以大石器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庙后山人已经掌握了石器和骨器的制造技术,进一步加工石器重点部位的技术臻于成熟。庙后山遗址发现了灰烬层、炭屑及烧骨,证明庙后山人已经掌握人工取火、用火和保存火种的本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华北远古文化向朝鲜半岛及更远地区的传播过程中,庙后山遗址起到了桥梁作用。庙后山遗址是目前东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居住址,因此被

003

本溪通史

称为“东北第一人的故乡”。

新石器时代的本溪地区,人类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发现的遗址有的位于水畔台地上,有的则位于太子河附近的山洞里。桓仁浑江岸边凤鸣遗址发现了刻划席纹陶片,距今约6000年,是本溪地区目前所见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物。本溪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洞穴内,在江岸或山坡上,营造浅穴式的房子,过起了定居生活。他们磨制石器、烧制陶器,并进行原始农业的生产。

夏、商、周时期,本溪文化展现出了另一番景象,进人历史上第一个繁盛阶段。分布于太子河上游的马城子文化,是辽东地区青铜时代早期文化之一,距今约3000年,它在接受西邻高台山文化影响的同时,又以强劲态势北上,渗入第二松花江流域西团山文化之中,并与鸭绿江左岸同期文化有着密切交往。太子河上游的马城子文化以营造洞穴墓地为特征,在东北地区独树一帜。当时活动在本溪地区的族群,主要是貊人。马城子文化、桓仁大梨树沟文化,当为早期的貊人活动遗存。

战国时期,先进的中原文化进入辽东山地,泥质陶器、铁器及货币开始向貊人领域传输,极大地改变了貊人文化面貌。从本溪发现的战国时期青铜短剑墓中,可以看见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公元前3世纪前后,燕昭王在北方开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本溪由此进入中原政权辖区。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的灭燕战争,波及本溪,战后,本溪纳入秦朝版图。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增设玄菟、乐浪等四郡,强化了郡县统治,遂使当地文化发生巨变。在燕、秦、汉经营辽东时期,本溪得到了新的开发,居住场所从山上渐渐移向了台地和河岸。

西汉建昭二年(前37),扶余王子朱蒙在今桓仁境内建立了高句丽王国。建国初期的高句丽,设有平地都城和山上都城,平地都城名叫“卒本城”,即今下古城子城址,山上都城名叫“纥升骨城”,即闻名中外的五女山山城。王族和大臣们平时住在平地都城,发生战争时则退守山上都城。从这里出发,高句丽走过700余年的峥嵘岁月,在横空出世的五女山上,敲响了高句丽初期王权的强力音符,奏出东北亚历史交响曲的恢宏篇章。五女山山城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及强大的影响力,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公元5世纪初期,高句丽占领了太子河流域,在本溪县及本溪市区,陆续修筑了

004

绪论

下堡山城、平顶山山城、李家堡子山城、边牛山城等,加强了这一地区的防御能力,形成了新的防御体系。高句丽好太王及长寿王时期,军事实力增强,势力范围扩大,国力发展进入鼎盛阶段,本溪地区的高句丽山城,很多都是这一时期的遗存。在隋、唐与高句丽的多次战争中,本溪不仅是隋、唐军队进军路线的必经之地,而且有的战役就发生在本溪,唐太宗攻拔横山城、磨米城战役,就发生在本溪。高宗时,唐军由新城出发,前往高句丽故都国内城,一路东南行,沿途攻取或受降的苍岩、哥勿城就在桓仁境内。高句丽灭亡后,唐在今桓仁境内设哥勿州都督府,管辖高句丽遗民

10一19世纪,本溪历经了辽、金、元、明、清诸朝的统治,在这千年历史中,政权的创建者多为少数民族,如辽朝建立者是契丹,金朝建立者是女真,元朝建立者是蒙古,清朝建立者是建州女真。这一阶段,民族间的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借鉴、融合,不断形成新的共同体。

辽代,本溪市区及本溪县归属东京辽阳府,桓仁县归属西京鸭绿府正州。辽灭渤海国后,曾将部分渤海遗民迁于梁水,就是今天的太子河流域。金朝,是女真人在东北地区建立的政权,后迁都北京,先后灭掉辽和北宋,统辖中国北部。本溪市区及本溪县归属辽阳府,桓仁县归属婆速府,境内分布着多个猛安、谋克等基层组织,并有军事机构驻扎这里。金代本溪地区社会发展再次步入繁兴阶段,发现的遗迹、遗物较多,多方金代官印的发现尤为重要,对于了解当时本地军、政设置价值极高,多处金代铜钱窖藏的发现,反映了金代末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元代,本溪归属辽阳行省管辖,境内设有连山关驿站。市区唐庄子墓葬、本溪县万利墓葬,为本地重要的元代墓葬遗存。元末,爆发了红巾军起义,起义军攻入辽东,元朝的统治遭到沉痛打击,元代遗臣趁机各立山头,争为雄长。辽阳行省平章高家奴聚兵本溪平顶山上,割据一方。元代本溪湖烧制瓷器的窑址已有了较大规模,主要产品为日用瓷器,有壶、碗、钵等,釉色有白、酱、黑等,纹饰多为花草,其上常见的文字有福、禄、寿。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而辽东地区依旧被元朝遗臣割据分治,不为初兴的大明政权所有。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决定收复辽东,派出大军从山东登莱渡海而来。第二年,明军攻下高家奴占据的平顶山及老鸦山寨,从此本溪进入了明朝版图。洪武十三年(1380),明朝

005

本溪通史

在辽东及附近地区设置了五个千户所,其中草河千户所设于今本溪境内,统领归顺的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明朝在本溪的机构设置,始于草河千户所。

元末明初,久居牡丹江等处的建州女真不断南迁,永乐二十一年(1423),在酋长李满住的率领下,由凤州(今吉林省海龙县境内)继续辗转南下,来到婆猪江(浑江)流域的兀刺山(桓仁五女山)南,落脚在山麓的瓮村,从此,建州女真在桓仁逐渐壮大起来,开始了从部落向国家迈进的艰难历程。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建州女真形成许多部落,分分合合,最终取得统一。万历十六年(1588),浑江岸边的董鄂部归附努尔哈赤,双方实现了强强联合,为后金政权的建立夯实了基础。当建州女真为主体的后金政权的创建者们把战争矛头指向明朝辽东边堡之时,朱明政权掌控的历史方向,开始急剧变轨。1644年,以满族人为主的八旗铁骑终于踏入北京紫禁城,大明王朝的国祚走到了尽头。新兴大清帝国的八面旗帜,在中原大地上猎猎飘扬,飒飒作响。奔流着浑江的桓仁热土,聆听了大清王朝的最初胎动。这里连绵不绝的群山,仿佛坚硬的基石一样,托起了清王朝的帝国大厦。故有清史专家对此做了高度概括:“大清源于建州,建州兴于桓仁。”

清代初期,为了维护皇家利益,在东北修筑了柳条边,禁止人们进入边外地区进行耕种、樵牧、采矿。沿边设有十六边门,本溪县境内的碱厂边门是其中的一处。咸丰、同治年间,柳条边封禁渐弛,形同虚设,前来垦荒者愈来愈多。柳条边的封禁,曾一度制约了本溪开发。随着土地私垦日多,游民渐集,光绪三年(1877),清政府决定设立怀仁县(后改称桓仁)。县城平面呈八卦形,周长三里,设有三门,劳作五载,始告完竣。将城市设为八卦形的建筑理念,寓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城象八卦,以宣八风;门开三元,以立三才。”本溪素以煤铁著称,清初因铁质优异深受官民笃爱,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乾隆年间煤业发展迅速,国家曾以颁发龙票的方式规范开采。为了强化这里的煤铁工业管理,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立了本溪县,从此,本溪开始走向工业城市道路。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