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通史 第1卷》吴承明,陈争平,龙登高|(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市场通史 第1卷》

【作 者】吴承明,陈争平,龙登高
【页 数】 516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2021
【ISBN号】978-7-5473-1735-8
【分 类】市场经济-经济史-研究-中国
【参考文献】 吴承明,陈争平,龙登高. 中国市场通史 第1卷.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2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国市场通史 第1卷》内容提要:

《中国市场通史 第1卷》内容试读

绪论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受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现实驱动,学术界对各历史时期的中国传统市场及其发展史才展开了全面探讨。在越来越多学者的直接参与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与中国市场相关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传统市场与市场史研究,而且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并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重要体现。不过,在此之前的学人并未完全忽视这一领域,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不少前辈学者对中国各历史时期的商业、商品、货币、城市等各方面内容展开过深浅不一的探讨,由于研究话语与趣旨的差异,很多研究尚未归结到“市场”与市场史的层面,但他们对古代商业与货币等问题的多方面探讨,事实上早已揭开中国古代传统市场研究的序幕。这里系统回顾

一下20世纪中国市场史的学术发展历程,分析其研究路径与方法,揭示其学术发展趋势,进而更好地推动学术研究的向前发展。

一、中国古代传统商业与市场史研究的开拓与探索

20世纪初,随着西方近代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传入中国,一些学者如梁启超、陈家焜等开始尝试用西方社会科学相关理论研究中国历史,其中就有对中国古代商业与社会的初步探素。四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

[1]梁启超:《中国国债史(1904):陈家焜:《中国商业史》(1908)。

002中国市场通史(第1卷)

会史大论战中,不少学者在论述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演进历程时纷纷以商业

资本的发达作为重要立论依据,如陶希圣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资本与商业状况的考察,认为商人资本的发展促使完整封建制度解体,随后因其与大土地私有相结合,造成农民流离失所,从而引发中国古代社会循环无端的历史变迁:李季指出秦以后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存在着“(一)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直接结合,构成一个地方小市场的网:(二)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很占优势”等状况。他们将古代商业与市场的发达作为“商业资本主义社会”或“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时代”的判断依据,但对商业与市场的论述却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入分析,结论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可惜整体

说服力不强。

“一场混战使大家感觉无知了,于是返头重来,重新做起。”其中,便包括了对古代商业与市场方面的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围绕粮食价格、商人阶层、市场制度、货币制度、交通与商业关系、海外贸易等问题,学者们已展开相关探讨。代表有刘汝霖、钱穆对汉代粮食价格,彭信威对汉代的购买力,石隐、曾资生、黄灼耀对汉代的商人向,陶希圣、何格恩对唐代的“市”制,黄君墨对唐代货币制度,秦璋对唐代交通与商业关系9,刘兴唐、李彩璋、秦璋对唐代商业和商品经济,吕振羽、韩振华对唐代商业资本和海外贸易山,陶

「11参见陶希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上海:新生命书局.1931年,第1一96页。[2]参见李季:《中国社会史论战批判》,上海:神州国光社,1934年,第91一93页。[3)马乘风:《中国经济史》(第1册)序言,中国经济史研究会,1935年。

[4]刘汝霖:《西汉粮价涨落考》,《师大月刊》1933年9月第6册:钱穆:《记汉代米价考》,《天津益世

报·读书周刊》1937年第83期。

[5)]彭信威:《两汉购买力变动之研究》.《复旦学报》1938年第4期。

[6石隐:《周秦汉的商业经济与商人地位》.《经济论衡》1944年2月3日:曾资生:《汉代商人阶级与商业资本的发展》,《中央日报》1947年6月4日;黄灼耀:《秦代商人的地位》,《新中华〈夏刊)》1948年11月第6卷第22期。

[7]陶希圣:《唐代管理“市”的法令》,《食货》1936年第4卷第8期:何格恩:《唐代岭南的虚市》,《食

货》1937年第5卷第2期.

[8】黄君墨:《唐朝的货币》,《食货》1946年第4卷第11期。

[9秦璋:《唐代之交通与商业》,《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12期。

[10]刘兴唐:《唐代商品经济之发展》,《文化批判》1935年第2卷第5期:李彩璋:《唐代商业之研究》,

《师大月刊》1936年第26、27期。

[11]吕振羽:《隋唐五代经济概论》,《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5年冬季号第2卷第4期。

004中国市场通史(第1卷)

实的资料一一考辩论述了唐宋时期金银货币的各种用途、金银的种类与形制金银器饰及其价格、金银出产地及其输出与输入等具体内容,指出宋代金银货币较唐代发展为快的实情,并认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宋代社会经济更为发达。该著还兼顾考察了中国古代金银货币的使用情况与发展演进过程。《中国经济史考证》一书,收录了他在20世纪20至40年代发表的主要论文58篇,其中有多篇为货币史研究论文,如《柜坊考》(1922)、《交子的起源》(1930)、《官营后的益州交子制度》(1934)、《北宋四川交子的界分》《陕西交子考》(1936)、《交子、会子、关子的语义》(1936)、《南宋初期的见钱关子、交子和会子》(1944)等。这些论文对宋代流通领域中的信用凭证与纸币问题集中探讨,正揭示出宋代社会经济较之以往有重大发展,并在货币领域内的特殊表现。加藤对唐宋货币的考察,体现了其对唐宋商业与市场问题的高度敏锐性。在货币问题之外,他对唐宋时代的城乡市场与商业贸易等诸多新情况亦分别予以了探讨。《关于唐宋的草市》(1926)、《唐宋时代的草市及其发展》(1933)二文已经注意到唐宋时代乡村出现了各种草市、镇市和定期市情况:《宋代都市的发展》(1931)、《唐宋时代的市》(1933)、《论唐宋时代的商业组织“行”并及清代的会馆》(1935)则指出唐代都市内的“市”是一种同业商店聚而为行,行聚而成市的形制,并具体论述了宋代以后这种“市制”的瓦解与变化。《唐宋时代的仓库》(1925)考察了邸、店、堆垛场、塌房等仓库类型,指出仓库与商业发展之紧密关系。《宋代商税考》(1934)讨论了宋代的商税制度、商税管理结构以及商税税额收入等问题,说明商税的勃兴只能是商业发展之结果。《宋代和金国的贸易》(1937)、《宋金贸易中的茶、钱和绢》(1941)则对宋金之间的贸易情况、商品构成等进行了探讨。总之,加藤繁以其对唐宋货币以及商业发展各个构成方面的具体研究,在这一时期揭开了对商业与市场史研究诸多议题的序幕。

全汉昇对唐宋商业与市场的研究同样有开拓之功。1934一1948年间他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食货》杂志上集中发表的十余篇论文,几乎全是关于唐宋城市商业贸易、货币与货币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之作。在唐宋城市商业和贸易方面,他的代表性文章有《南宋杭州的消费与外地商

绪论005

品之输入》《北宋汴梁的输出入贸易》回《唐宋时代扬州经济景况的繁荣与衰落》《宋代广州的国内外贸易》4《南方的虚市》阿《唐宋帝国与运河》《南宋稻米的生产与运销》《宋金间的走私贸易》8等。在他早期发表的论文中,着重探讨了三种不同性质的城市(汴梁、杭州属于行政功能色彩浓厚的城市,扬州是国内商业重镇,广州是国际贸易商埠)商业发展状况和商品构成结构,指出以运河等交通运输条件之改善,对唐宋城市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唐宋帝国与运河》一文,属于较早关注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分布问题的专文,文章就运河的修筑以及运河在发挥沟通唐宋国

家政治军事重心所在的北方与经济重心所在南方之间的重大作用展开论述,借此阐明运河兴废与唐宋国家国运盛衰的关系。在商业大都会之外,他注意到在宋代的若干地方,或由于交通方便,便于商品集散;或由于人口增加,导致一些虚市演变为市镇。此外他对南宋稻米的生产与运销、宋金间的走私贸易的考察,也是将其置之于商业贸易史视角进行的探索。与加藤相似,货币与货币经济也是他的研究重点。这又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唐代物价的变动》《北宋物价的变动》《南宋初年的物价大变动》四《宋末的通货膨胀及其对于物价的影响》y等为代表的对唐宋物价史的研究;另一方面则是以《中古自然经济》)和《唐宋政府岁入与货币经济的关系》为代表的对货币经济史的研究。在物价史研究方面,他以具体史料为分析依据,分别论述了唐代物价变动的七个阶段和北宋物价变动的四个阶段,从而在整体上描绘

[1]全汉昇:《南宋杭州的消费与外地商品之输入》.《史语所集刊》1943年第7本。[2]全汉昇:《北宋汴梁的输出入贸易》,《史语所集刊》1943年第8本。

[3)全汉昇:《唐宋时代扬州经济景况的繁荣与衰落》,《史语所集刊》1943年第11本。[4全汉昇:《宋代广州的国内外贸易》,《史语所集刊》1943年第11本。[5全汉昇:《南方的虚市》,《史语所集刊》1947年第9本。

[6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24,1944年。[7全汉昇:《南宋稻米的生产与运销》,《史语所集刊》1948年第10本。「81全汉昇:《宋金间的走私贸易》,《史语所集刊》1943年第11本「9]全汉昇:《唐代物价的变动》.《史语所集刊》1943年第11本。[10]全汉昇:《北宋物价的变动》.《史语所集刊》1943年第11本。[11]全汉昇:《南宋初年的物价大变动》,《史语所集刊》1943年第11本。

[12]全汉昇:《宋末的通货膨胀及其对于物价的影响》,《史语所集刊》1948年第10本。[13】全汉昇:《中古自然经济》.《史语所集刊》1948年第10本。

[14]全汉昇:《唐宋政府岁入与货币经济的关系》.《史语所集刊》1948年第20本上册。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