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当老师》卜中海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今天怎样当老师》

【作 者】卜中海著
【页 数】 320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8.06
【ISBN号】978-7-5544-2693-7
【价 格】36.00
【分 类】中小学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卜中海著. 今天怎样当老师. 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06.

图书目录:

《今天怎样当老师》内容提要:

本书涵盖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规律、教育的艺术等,以及当好一名老师的原则、要素、误区、技术、注意事项等,内容详实、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语言准确,举例有代表性。作者力求增进教师实践,突出操作层面的策略和技能,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是一本非常难得的教育专著。

《今天怎样当老师》内容试读

第一部分认识教育的本质

○今天怎样当老师一

一用智慧经营教育

■第一章教育的本质

■第二章教育目的

■第三章品德第一

今天怎样当老师

—用智慧经营教育

们痛心的是,许多老师在做无效而害人的事,自己却浑然不觉,忘记了学生是生长的幼苗。我们只有明白了德、智、美在教育过程中要承载什么样的任务,才能把教育搞好。明白点说:智育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德育就是要鼓励学生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被动接受贴在墙上的规范:美育就是要培育学生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第二种观点: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很久以来,很多人认为儿童是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是无价值的,而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也就是为成为有价值的大人做准备。这种观点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似乎否认了儿童在长大之前是“人”这一事实。对这

一观点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进行了明确的批判。她在肯定儿童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她的儿童教育理论,倡导“教育不是为上学做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也就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这就回到了杜威的观点上,所以杜威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儿童期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让它快快地过去,白白溜走:不要把成人的看法强加给儿童,要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通俗点说,教育就是一个等待长大的过程,静待花开,百花齐放!

第三种观点: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按16世纪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的说法就是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按照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主张,学习是为了“悦己”,从学习中得到快乐。也就是让学生有主动改变生活的能力,有创新能力。今天教育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扼杀着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就是往学生脑袋里塞考试的东西,教育的目的就是适应考试,制造“高分低能”的怪物。

人在社会上生活,适应现实是必要的,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如果教育的目的仅是为了生活,那社会就不会进步了。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也就是说教育要培养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用优秀的灵魂和头脑为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挥伟大的作用。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生存。

004

第一部分认识教育的本质

第四种观点: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让我们今天的许多老师听来,简直是谬论。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的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卢梭的“要浪费时间”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自由支配,自由思考。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有多少?从踏进学校的那一刻起,一切都由老师安排好了,一切要听老师的指挥,严重违背教育规律。为了强化考试内容,不断加课,重复作业,课堂牢牢地掌握在老师手里,硬灌考试内容,学生哪有时间去“浪费”?儿童一但成为学生,这种情况又会延伸到家庭,家长接过老师的接力棒,砍掉一切家务和劳动实践,强迫学生继续接受学习,家校形成合力,像夹板将学生夹在两者之间,联合侵占他们的自由时间,哪有属于学生的时间?这样的强迫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这就是我国学生高考后为什么会疯狂撕书、烧书的原因吧!

当学生到了大学阶段,有了真正自由时间的时候,学习却停止了,也停止了思考。大学的许多学习内容要自己完成,但今天的大学生是怎么上大学的,我们很清楚,一个字“熬”。熬什么?熬文凭!社会上把现在的大学文凭戏称为“熬大、抄大、混大和假大”再贴切不过了:高中考上大学,要熬四年,四年本科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熬出来的,叫“熬大”;自考是抄出来的,叫“抄大”:函授是混出来的,叫“混大”:还有一种是什么学也没上,黑市上买个假文凭,叫“假大”。现在有许多大学生不再利用自由的时间独立思考,到了要写论文拿文凭的时候,网上找点资料一抄,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儿童时代没有“浪费时间”。所以,我认为,儿童时期学校可以没有好老师,但不可没有让学生自由的时间。

今天,会当老师的,就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学能力,而非灌输知识,也就是说要教会学生自由地支配时间。说到底,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自学,魏书生最伟大的教育功劳就在于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这就是精神能力的生长。

第五种观点: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也就是说教育不是吃进去的食物本身,而是由食物转化后的营养细胞。用怀特海(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理论家)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到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

005

今天怎样当老师

一用智慧经营教育

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通俗点说,当教育在一个人心里扎下这样的根的时候,这个人就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就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这说明教育是无痕的,是溶解在精神世界的习惯,而非知识本身。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这句话最早见于爱因斯坦的文章,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书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回顾我们受教育的历程,老师教我们的东西记住了多少?很多全都忘记了,因为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找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在干什么?今天的老师在让自己的学生在干什么?举两个例子:老师让学生不论什么字都要写一行,如“土”字。一个聪明的学生为了写得快,写完后到院子里“浪费时间”去,便有了创新:先写一行横,再写一行竖,最后再一行横,一行“土”字就写完了;三年级英语老师让学生把学过的所有英语字母每个写一行,一个聪明的学生在第一行老老实实写了九个,中间一行写了六个,最后一行写了三个。请问,出现这样的问题,怪谁?这样的作业,有意义吗?学生为什么不在老师安排的学习上浪费时间,而要到院子里浪费时间呢?因为,乐趣在院子里。长期强制学习,只能培养学生厌学的情绪!

我们碰到哪个字想不起来怎么写,随手查下字典,问下同事或百度一下,都可以轻松解决。至于某字的部首是什么、查几画,我们记住了吗?就是当时记住了,过不了几天又会忘记,但查字的方法不会忘记。一种方法查不到,完全可以换一种查法。总之,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学科知识的记忆一特别是历史、地理学科里哪条河流流经了哪几个城市、某位名人生卒年月、某地有哪些土特产、某件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此类记忆性知识又记住了多少?而我们今天的教学恰恰是在这类机械性的记忆上浪费学生的时间,折腾学生的精力、这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可怕的是这种折腾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在幼儿园就出现孩子作业写不完的现象,甚至有家长为了让孩子不受老师的指责,完成作业给老师交差,出现替孩子写作业的现象。相信在若干年后,恐怕孩子早已忘记作业是什么,而厌恶写作业就很难忘记了。

我们最痛心的是,孩子的记忆空间大多浪费在了无谓且费时费力的知识细节,而真正应该交给孩子的最可贵的东西一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却很早就淡出了教育的领域,淡出了老师们的视线,淡出了家长们的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