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心与政治变革:豫东北与明朝的衰亡》(美)戴福士作;解扬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文化中心与政治变革:豫东北与明朝的衰亡》

【作 者】(美)戴福士作;解扬译
【页 数】 459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 2022.05
【ISBN号】978-7-100-19581-2
【价 格】78.00
【参考文献】 (美)戴福士作;解扬译. 文化中心与政治变革:豫东北与明朝的衰亡.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2022.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文化中心与政治变革:豫东北与明朝的衰亡》内容提要:

寓国家兴衰于地方史书写中,以小见大,通俗易懂著名汉学家带你从另一个视角看明朝与明朝的衰亡

《文化中心与政治变革:豫东北与明朝的衰亡》内容试读

导论历史上的中州

河南所在之地,亦名中州;这一名称的由来,兼有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双重因素。河南取意“大河之南”,指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黄河将中国北部平原一分为二,是其地理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政治体制下农业的核心区。在河南境内,许多小的河流从东北流向东南,在西北、西南和东南地区有山地,地貌与中国整体的地貌极为类似。【

河南温度适宜,日照充足,接受的日照时数也比其他省份多。降水量年均700毫米,为小米、小麦、高粱和玉米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地又恰好处于自北部吹来的干燥冷风与从南部而来的温暖、湿润季风的中间地带,在夏秋之交这样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降水量能达到年降水量的50%。然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极度不均,会导致洪涝或千旱。

河南东北部因为人口众多和作物高产,属于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所说的中国北部这一宏观区域(macro-region)的核心地带。然而与其他位于河谷地带的核心区不同,黄河贯穿此地,在每年淤积下150万吨黄土之后,注入黄海(黄河夺淮入海时期)。由是之故,黄河流经之处,河床不断抬升,在河南东北部和下游地区,必须经由人工疏浚并修筑堤坝来保证河道畅通。黄河的水面也随之不断抬高,超过周围的乡村数米,因此也被称为“悬河”。由于对水土保持的重视不够,黄河

2文化中心与政治变革:像东北与明朝的衰亡

屡屡泛滥成灾,于是它又有了“中国之殇”的雅号。[21

河南四周均有河流相连,东北部有卫河,东南有准河,北部有淇水和小丹河,南部有涡河和颍河。此外,还有许多规模较小的河流向东注入黄河,但它们在历史上时存时逝,部分取决于当地政府对黄河的治理情况。河南曾经一度广为森林所覆盖,但由于农业占地的缘故,森林面积逐渐缩小。尽管省内的铜、锡、煤、铁和石油的蕴藏量十分丰富,但

是受到政治的影响以及商业、工业和技术风尚的改变等因素干扰,难免

滥砍滥伐。[3]

要理解河南在明朝的角色与地位,我们必须剥离那些不受时间影响的因素,如地理、气候、地形以及自然资源等,进入历史视域,从当地

民众的文化、政治、社会和经济等角度着眼。正是那些居于此地以及相

邻地域的民众,在历史上创造并保持了河南的文化中心地位,同时,他们还必须应对来自其他地域,以及时代变迁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的挑战。

尽管“河水”一也就是后来名为黄河的水系屡屡冲刷,导致许多历史遗迹荡然无存,但那块日后在明代成为河南的土地,仍可见是旧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中华文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地域出现了部分类似于被何炳棣和张光直称为中华文化“摇篮”或若干相邻文化所形成的“互动圈”的文化形态,包括西部的仰韶文化、东部的龙山文化,以及其他一些更远的文化。在夏文化(传统的说法是公元前2200一前1766年)时期,此地以“豫”为名。豫是象形字,包含大象的意符。在那段时期内,豫的气候较后世温暖,地下水位也较高,动植物也丰富。据《尚书·禹贡》记载一即使《尚书》要迟至公元前七世纪才编写完成,豫在最早的、传说中的九州之中,便有了中州(central province)的含义,这明显已然超出了中心的意思。

导论历史上的中州3

正因为河南还有“豫”这一别名,河南东北部也被称为“豫东”。在夏晚期,当地民众开始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有了镇,还可能建了邦。其中有两个镇的名称一直为后世沿用,至少六个邦后来可能被当作了都城,其中的两个可以被认定就坐落在河南东北部。【4)

在整个商代(公元前1600一前1045),河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都是首要之区。上文提及的那六个都城均名为大邑商(Great City Shang),有四个在河南,其中傲恰好在河南东北部,临近现在的河南省会郑州,占地3.2平方公里。到了商中叶,傲逐渐繁荣起来。它的城墙高9.1米、宽36米,当时需要1万人费时18年才能修建完成。在商代的70多个镇中,有30座在河南,其中的9座地处东北部。包括杞和商城在内的另外7个镇后来成了县都,其名称也沿用至今。商的都城可能当时就叫中国(central state[s]),这一指代中国时间最长且最为普遍的名称,直至如今都仍然使用。由于地处这块富饶的冲积平原的中部,当然也容易被周边的觊觎势力虎视眈眈,商代的都城逐渐形成了中心的概念,并且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在商代还出现了“中华”(central florescence)和“中原”(central plain)这两个词,它们如今也成为指代中国的通用名词。【5)

周朝(公元前1045一前256)崛起于西边,它的第一个都城就建在渭河流域,不久后他们发动了中原地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在今天河南洛阳附近,建立了周朝的第二个都城成周。周对商采取安抚政策,在商丘(指商王朝的坟墓)授予商王子孙以封地,名为宋。周人有目的性地利用殷商推翻夏朝的故事,作为周取代商的合法性依据:周人

也延续了殷商的做法,保留了曾因接受商王封爵而得以在杞国繁衍的夏

王室的一支。于是,运用“杞宋之礼”,或者对前朝诸王室表示适宜的尊崇,保证了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所延续下来的正统性。同时,坐落在

4文化中心与政治变革:像东北与明朝的衰亡

河南西部伊河和洛河之间的成周,逐渐被称作“天下”的中心。这显示

了中州地区文化力量的延续,即使当时的政治中心是在地处西部的周原地区。到了公元前8世纪,周王室140个封国中的50个都在河南,其中有5个在东北部。[6

由于西部邻邦的压力,周王室在公元前770年东迁成周,将政治中心搬回到中州平原,为今后洛阳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22一前481),在大河以南地区有四股力量逐渐兴起:郑、卫、宋和楚。它们拥有的镇的数量大增,从一百余个发展到了两百多个。在战国时代(公元前403一前221),以洛阳为都城的韩和以大梁(也叫开

封)为都城的魏这两个新的镇逐渐兴起,随即也加入到争夺财富和权力

的斗争之中。河南境内的镇,数量减少到150个,然而其中一部分镇的规模却在逐渐扩大。举例言之,睢水附近的睢阳城有长达5公里的城墙,城内居民多达10万。鸿沟附近的大梁逐渐成为当地仅次于洛阳的工业、商业中心,拥有20万人口。[7)

随后,秦国(公元前770一前207)日渐崛起。它最初在西部,将守卫周坟的地方作为建基之地。之后,以保卫在洛阳的周朝遗存为旗号,将势力东扩。接着,它声称控制了南部的蜀和巴。最后,在中州平原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从此之后,这块平原成了四方兵家的必争之地。秦定都地处渭河河谷的咸阳,地理位置略为偏西,但中央官制体系却覆盖全国,包括河南东北部的大梁和雕阳。秦国因此赋予了“中国”(central state)以新意,直到很久以后,这一名称为西方词汇“China”“Sinicize”和“Sinicization”所借用。然而秦国的历史很短,并未能改变中州平原的概念以及地理位置。[8]

继起的汉朝显示了中州地区和其他地区间日益复杂的相互影响间题。针对秦的反叛在中州平原及其南部、东部的边境上逐渐扩散开来,

导论历史上的中州5

最终以占领地处渭河河谷的都城咸阳为标志,推翻了秦朝。随后,各方势力为争夺权力而发起的内战,也主要是在这一平原地带展开。胜利者承继周、秦之后,也将都城建在了渭河河谷,命名为长安(即长久平安之意)。

尽管汉也是在周原建立政治中心,其包括国、郡、县在内的各级行政体系覆盖中州平原,但同时也拓展到了秦国领土以外的一些新的区域。汉朝在长安以东的交通要道上设立了诸侯国梁,下辖河内、河南两郡以及约150个县。因此,汉朝可以说比之前的任何政权都更切实地控制了中州平原地区;与1500年之后的明朝相比,也是如此(虽然明时的人口多些,但仅有100多个县)。

由于气候温暖和长时间的和平稳定,汉代的农业技术得以推广,食物充足,足够供养全国6000万的人口。在全国居民总数中,有25%居住在日后称为河南省的区域内。据司马迁(公元前145一前86)说,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中,有7座坐落于此地。我们缺乏东北部地区的确切人口数字,但河内、河南和颍川郡都自称各有20万户人口。伴随着王莽新朝(公元前8一公元23)的兴亡,战事四起,地区人口也锐减,接着在河南南部的南阳还发生了旨在恢复汉室统治的起事。在一定程度上由于起事者们攻占了经济首要之区河内郡,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定都洛阳。东汉时气候寒冷,政府管理的效率也低些,但据公元140年的人口统计数字来看,当时人口恢复到了5000万,其中大约有21%的人口居住在河南。[9]

东汉之后,中国进入一个相对长时段的内部动荡、民族互伐的时期,但河南在国内政治舞台上,仍可以在四方竞争之中保持中心地位。在三国时期(220一265),魏国定都洛阳,同时面临着蜀汉和吴的竞争。在晋(265一419)和南北朝(420一589)时期,地处北部边境的一些国

6文化中心与政治变革:豫东北与明朝的衰亡

家,由于控制了前朝曾建都于此的中州平原,声称拥有对国家统治的合法性;南部的一些国家,也号称大汉子孙。在这一时期内,河南南部通

常以“豫”为名,北部则沿袭战国时期梁国的名字,西部用汉朝河南郡的称呼。相比河南东北部一些主要城镇在连年战乱中日渐衰落,洛阳在北魏(386一534)这个边地少数民族的统治下,得以重新繁荣。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由于地近白马寺和少林寺,洛阳成为这一源自印度并已东传至东亚和东南亚的宗教信仰的重要中心。〔

西北部的鲜卑族终于在周和秦汉之后再次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581一618),定都渭河河谷的大兴城。但鲜卑势力的崛起,得益于来自中州平原的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他们还在洛阳建立了第二个都城。洛阳很快发展为重要的通都大邑,周围的城墙有27.5公里长,人口22万户。这一规模可称空前,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远迈来者。温暖的气候和更新的社会秩序令中国的人口恢复到接近汉代的水平一4500万。其中有18%的人口居于河南。河南东北部的城镇日渐繁荣。以荥阳为

例,其恢复了汉朝时的重要谷仓地位,也是区域内人口密度最大的郡。隋朝修筑了两条著名的运河,一条从开封发端,经过杞、商丘,抵达淮河;另一条从新乡抵达渤海湾。通过这两条大运河,隋朝将粮食从东南运往东北。无论这是否是出于有意,河南东北部都广受其益。【

当隋朝试图毫无休止地强化其中央政府的行政统治时,西北部的其他贵族起而反叛,最终在中州平原击败了各地的叛军,建立了唐朝

(618一907)。唐定都西部,即长安,但也重建了洛阳,仍然维系着连接

东南和东北的运河系统,使之继续施惠于河南的经济。在唐代,“河南”既指包括洛阳在内的州,也指包括部分东北地区的道,这样一来,便将从汉代开始的河南这一地名,与实际所辖地域的名实关系确定了下来,但还并不能说就是精确划定了河南的确切属地。在唐代,汴河成为东西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