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经典文库 人与经典 老子》吴怡作;张采鑫,崔正山总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人与经典文库 人与经典 老子》

【作 者】吴怡作;张采鑫,崔正山总主编
【丛书名】人与经典文库
【页 数】 440
【出版社】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 2022.09
【ISBN号】978-7-5511-6244-9
【价 格】68.00
【分 类】《道德经》-研究
【参考文献】 吴怡作;张采鑫,崔正山总主编. 人与经典文库 人与经典 老子.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22.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人与经典文库 人与经典 老子》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作者的教学讲稿整理而成,以平实易懂的语言讲透《老子》八十一章的思想精髓,以及日常应用之道,特别体现出作者对经典独到的理解和创新性诠释,以及对生命、生活产生影响与转化的理念。是一本优秀的国学经典通识读本。

《人与经典文库 人与经典 老子》内容试读

我读《老子》的一点儿心路历程

《老子》的注解,自古至今,至少也有几百种。这对于专研该书的学者来说,的确是一笔很丰富的资产:但对于一个只希望了解《老子》的真义,而能用之于自己生活思想上的读者,这些纷纭复杂的考证和妙绝言铨的玄谈,往往会使他们望而却步,感觉越多越惑。在这种情形下,我实在没有必要再多写一本《老子》注解,使读者徒增困惑。可是,最近我却连写了三本:一本是前两年出版的英文翻译的《老子浅解》,一本是《老子新说》,另外就是目前的这本。为了自我解嘲,我只有话说从头,谈谈我研读《老子》的一点儿心路历程,也许可以说明这三本书的写作,也是不由自主的。

使我接触老子思想的第一本书,是高亨的《老子正诂》,那是1953年间,我无意间在旧书摊上买到了这本书,视为至宝。我对老子其人其书毫无所知,选择这本书也是因为别无选择,我把它当作唯一的《老子》注解,幸好这本书的考证尚称

简要、客观。我当时的思路便顺着它走,每次看到作者对《老

1

子》原文的错简有新的发现时,我都极度兴奋,好像自己也发现了老子思想的秘密似的。事实上,我当时对考证之学一无所知。后来,进入师大国文系,虽然也学了一些文字训诂的知识,但对这套学问,我并没有很大的兴趣。那时教《老子》一课的是先师张起钧教授,他以哲学的方法来研究老子思想,对我的启发很大。记得大学二年级我修了他的《哲学概论》,在暑假时,我曾以练习写作的心情草就了一本十万字左右的《先秦思想》,该书内容空泛,当然至今没有出版。我把论老子思想的一章,约二万余字,拿去请他指正。可是却被他当头棒喝,指责我该文一半的篇幅论老子生平和《道德经》成书年代,全是考据之学,而不是研究哲学思想的正途。他的话对我此后的影响很大。不过他当时对我在该文中论老子思想部分却只字不提,想必是认为我入门之路已偏,其余的就不值一看了。后来关于思想部分,我曾抽出来,用“老子思想的相对论”为题,投稿于某杂志,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学术性论文。该文从逻辑或考证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大问题,也就是说四平八稳,眼晴是眼睛,鼻子是鼻子,但就是没有精神,没有血脉。

在我大三那年,林语堂博士到师大演讲,文学院的学生都被派出席,他的题目是有关“老子其人其书的问题”,事后曾在报上发表,我针对他的论点也写了一篇长文转给他。蒙他不弃,在该文中写了很多眉批,与我讨论。当时,我崇拜林博士幽默的小品文,却感觉他考证《老子》的文字和他的写作风格不协调。当时,我还有一个奇想,他是一位博学有名学者,而

2

我只是一个大三的学生,对于老子其人其书的问题,也只是看

了几本书而已,可是却能和他讨论,且谁是谁非,尚很难断定。其实,这场论战不知有多少学者参与,至今都无定论。如果一直都没有结论,岂非大家都在摸象。像这样的学问,只靠资料的搜集,欠缺人生的体验和生命的热力,实在不值得花太多的时间去研究。这时候,我正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哲学性的小品文,后来集为《人与路》《人与桥》《束稻草》三书。起钧老师很喜欢这些散文,一再劝我在这方面发展,并邀我合写《中国哲学史话》一书。所以此后我便走上专门研究哲学思想的路子。在这条路上,也有类似考证之学的毛病,就是把观念讲得太抽象,像电影里的武侠动作,真是“高去高来”,光听招式的名称,便令人目瞪口呆,不知所云。也就是说,哲学思想变成了观念的游戏,而不切人生。当然这也不是我所乐从的,所以此后我的路子乃是结合文学与哲学,尽量用活泼的文字,表达思想的精神。

1969年间,我开始在大学教课,第一门是《中国哲学史》,第二门就是《老庄哲学》。在研究《老子》的课程中,用的版本是王弼注的。我发现王弼真是研究老学的天才,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居然能写下不朽的著作。他虽然是根据每章每句作注,但整本书的注语却自有其一贯的体系,而且是表里相合的。什么叫“表里相合”?很多的注解都是在文字外面转,而没有从思想里面去发挥。譬如他们写“无为”,只知赞叹“无为”的伟大,或在字面上解释“无为”的意义,而不能从思想里面去说明为什么要“无为”。可是王弼的注却不然。例如《老子》

第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很多的注都是

3

着眼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上强调“创造万物而不占有”是如何伟大;“完成功业而不自我居功”是如何的超越。可是王弼却注“生之”为“不塞其原”,注“畜之”为“不禁其性”。接着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而说:“不塞其原,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何为之恃?”他认为“生之”只是不干涉物性,让万物各凭它们的本性而生。“畜之”只是不阻断万物的路子,让万物各依它们的才能而发展。这说明了“生”是万物的自生,本来不该占“有”;“为”是万物的自为,本来不应“恃”。这是从根本上的了解,这才是古今第一流的注。我在课堂中,就是以王弼的注,为学生打开《老子》深一层的意义,同时也因王弼的注写下了许多自身的体验。这些心得也是我来美国后撰写两本《老子》注解的动机和蓝本。

自1977年来美后,我教授《老子》的课程未曾间断。不过在国外教《老子》和国内不同,因为所有的考证和注解都用不着,只有直接从英文的翻译和学生所提的问题中去发挥。但应该以谁的翻译为范本?陈荣捷博士的译本很好,林振述博士的译本较新。林氏是起钧老师在北大的同学,是位新诗人,来美教学四十余年。在我出国前一年,他动手翻译《老子》王弼注。由起钧老师的介绍,和我以书信方式讨论王弼注的许多问题,他的翻译是第一本英文的王弼注。照理说,我应以他们两人的翻译为范本,可是学生们大半备有一本最通俗的译本(由

Gia-Fu Feng和Jane English合译),该书每章都有译者自摄的风景图片,及《老子》原文的草书,这些图片和《老子》该章

内容并不相符,可是拍得很艺术,所以非常流行。我在台湾时,

说“道”,而说“一”?同时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岂不变成了“道生道,道生二”了吗?显然老子在“道”与“二”之间插入了这个“一”是有作用的。由于这个原因,使我不得不对这些术语,作较为详细的分析。

这种对术语的分析和我在美国的教学相配合。因为西方学生和中国学生不同,他们勇于发问。尤其他们对中国的哲学文化欠缺基础的认识。他们读《老子》,只有以《老子》中的术语为钥匙,作单向的切入。不像中国学生,早就有这种熏陶,而且还可以从小说、戏剧等其他方面受到影响。因此西方学生的许多问题,初看起来很单纯,可是回答起来却并不简单。有时候,逼得我只能从头说起,在根源上去求证;有时候又迫使我换一个角度,从新的视角来探讨:有时候,也使我发现传统注解所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举两个例子来说吧!

第一个例子,关于“自然”一词,是《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对中国学生来说,我在台湾教《老子》七八年,学生都没有问过“自然”是什么。虽然他们也并不一定了解得很真切,但他们也许觉得这样简单的问题,不好意思问。因为他们从中国的文学艺术中知道外在的自然之美,他们也从中国的哲学修养中了解自性的自在之乐。可是西方学生却不然,他们经常提出对“自然”两字的质疑,不是把“自然”和外在的物质环境纠缠在一起,而这个环境,又多半被达尔文的弱肉强食渲染得血淋淋的;便是把“自然”和内在自发的本能混为一谈,而他们所谓的本能又和来自西方宗教的“原罪”思想,及弗洛

6

伊德的唯性的心理观连在一起,而成为欲望的温床。所以中国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