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运营管理》张洋,张进,李红艳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社区运营管理》

【作 者】张洋,张进,李红艳编
【页 数】 304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21.01
【ISBN号】978-7-5682-9441-6
【价 格】82.00
【分 类】社区管理
【参考文献】 张洋,张进,李红艳编. 社区运营管理.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1.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社区运营管理》内容提要:

本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慨述、社区运营、社区商业建设、社区服务保障、社区安全治理、社区法规、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智慧社区和案例分析。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物业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社区运营管理培训教材或社区运营管理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社区运营管理》内容试读

第一章概

第一节社区属性

一、起源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本意为“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

体”。1887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滕尼斯发表著作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在该著作中,“社区”的概念首次被用于社会学研究,其定义是“与社会相对的一种传统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后来被许多学者引用流传。

微课:社区属性

1940年,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C.P.Loomis)将这本书翻译成英文Fundamental

Concepts of Sociology出版,之后再版又翻译为Community and Society,并进一步阐释:“社区是自生的,而社会是结合的:社区是同质或异质共生的,而社会则是异质的:社区是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而社会则是相对开放的、相互依存的;社区往往是单一价值取向的,而社会则是多元价值取向的:社区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而社会则是人们理性和角色的大舞台。”“社区”一词于20世纪30年代初传入中国,源自费孝通先生翻译的英译版著作《社区与社会》(Community and Society)。

二、社区相关理论

1.社群

一般社会学家与地理学家所说的社群(community),广义而言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它可以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或在某区域内发生的社会关系,或指存在的较抽象的、思想上的关系。除此之外,Worsley曾提出社群的广泛含义:社群可被解释为地区性的社区;社区用来表示一个有相互关系的网络:社群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含社群精神(community spirit)或社群情感(community feeling)。

社群的特征表现为: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成员间分工协作,具有行动一致的能力。

2.社区归属感

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

西方社会学者在研究社区归属感时发现,居民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越好,对社区环境的满意程度越高,在社区内居住的时间越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越多,对社区的归属感也就

。1…

越强:人口密度低的社区居民比人口密度高的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强。对中国社区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与西方社区有所不同。在中国香港,对居民社区归属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对社区环境的满意程度。居民的居住年限、社会关系和参与社区活动的多少,与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关系不大。对中国其他社区居民归属感的一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关系,其次是对社区环境的满意程度及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而居民居住年限的影响则不明显。社区归属感的研究是对社区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它有助于社区制定各种发展策略与措施。

3.社区邻里关系理论

对居民社区归属感、成员共同情感或邻里关系的研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理论,即社区失落论、社区继存论和社区解放论。

(1)社区失落论的代表人物是齐美尔和沃思。1903年,齐美尔发表了题为《大城市与精神生活》的论文,指出农村与城市给予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农村的生活节奏和感官刺激都比较稳定和平缓,城市则是一种强刺激环境,给居民带来过度的心理负荷。城市代表着高度理智、高效率的社会活动和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组织,而为使城市的所有活动能顺利进行、社会组织能顺利运转,必须有一种共同的媒介,就是金钱,只有金钱才是最具效率的媒介。沃思认为,城市众多的人口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潜在差别,特别是文化上的差异性和职业上的专业化明显扩大,这些原因促进了“社会裂化”的过程,城市居民通常是作为高度分化的角色相遇的,他们之间的接触多是肤浅的、短暂的、支离破碎的、非人格的,城市居民是以次级关系而不是以初级关系为特征,大量人口本身还必然造成分散与混乱。人口密度使人们易产生厌烦的心理,促使人们丧失了对他人“较有人情味的方面”的感受能力,变得麻木不仁甚至冷漠无情:高密度还使居民在身体方面接近,同时又扩大了彼此的社会距离:高密度还会引起反社会行为的增加,因为越是拥挤的地方,越容易出现摩擦与冲突。异质性的后果是容易带来人际冲突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多于信任,彼此不再是互助互赖,更多的是猜忌与利用,是金钱计算的关系。

(2)社区继存论的代表人物是刘易斯和甘斯。刘易斯在其于1952年发表的《未崩遗的城市化》一文中指出,墨西哥村民移居到墨西哥市后,生活方式并无显著的变化,人际关系也无解体的情况,社会合作与人情味仍然相当强;大城市的多人口、高密度和异质性,对这些村民的影响很小。后来,他进一步提出,许多居住于大城市的人,仍保留着自己小圈子的活动,在这些圈子内,人与人之间仍保留着亲密与互助互信的关系;圈外的陌生人似乎与他们毫无关系,对他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以及精神心理并无多少影响。1962年,甘斯出版了后来成为城市社区研究名著的《城市村民》,在该书中,他描述了波士顿西区意大利移民的生活,所指出的当地人际关系和社区生活状态与刘易斯的观察十分相像。因此,他认为,沃思提出的城市生活方式并非起源于众多人口、高密度和异质性,而是起源于其他原因。

(3)社区解放论的代表人物是费舍尔(Fischer)、韦尔曼和雷顿。1975年,费舍尔发表了《城市性的亚文化理论》一文,在文中他提出,任何人在社会中生活,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关心,这种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依赖性若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个人心理上的孤独与疏离感。1977年,费舍尔出版了《社会网络与场所:城市环境中的社会关系》一书,在书中他阐述了社会网络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作用,指出居住在非邻近地域的居民,通过特定关系(如共同兴趣或爱好、共同价值观等)组成群体,从而形成自己的社会网络。在费舍

·2

尔的影响下,韦尔曼和雷顿于1979年发表了《社会网络、邻里关系和社区》一文,他们总结了以往城市社会学家社区研究的主要特点,指出直到20世纪70年代,社区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研究一直局限在同一地域的邻里关系之间,邻里之间因物理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形成的群体关系纽带成为社区讨论的唯一基础。这种研究视角将导致社会学忽视人们其他重要的日常活动和社会交往领域,而社区的概念也会缠绕在对场所和居住的强调之中。

4.作为共同体的社区

关于共同体的理论资源主要来源于滕尼斯出版的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一书,滕尼斯所使用的“Gemeinschaft”与“Gesellschaft”这两个概,念,通常被译为“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或者“共同体”与“社会”。他强调这两种类型的对立,即“礼俗社会”是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共同体,它体现的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互助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它们有共同的善恶观念、共同的朋友和敌人,存在着“我们”或“我们的”意识。它们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法理社会”则与劳动分工以及法理性的契约联系在一起,体现的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契约与个人主义至上、缺乏感情交流与关怀照顾的人际关系。

滕尼斯提出“默认一致”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共同体研究的核心。“默认一致”就是“相互之间的共同点,有约束力的思想信念作为一个共同体自己的意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共同体就是“结合的本质意志的主体”,而社会则是“结合的选择意志的主体”。滕尼斯将共同体的几个类型概括为家庭生活、乡村生活和以宗教为特色的城市生活。他也将共同体运用到民族、国家等社群中。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使用了“机械团结”

一词来阐述他的共同体思想。他认为机械团结代表了集体类型,而有机团结代表了个人人格。马克斯·韦伯认为,家族共同体是在严格的个人尊卑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杜威提出了社会共同体的观点,指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最初的和最终的问题,因此,只有把社会共同体作为问题的出发点,这一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社会共同体是人充分展现“个体性”的前提。将社区作为“共同体”是由于社区的基本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作为生命个体彼此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帮助的特征,生命的共同体本能或生命的生态系统在社会学意义上就是社区。这种社区最原始的形式就是自然村落,或者称为“初级群体”,这与滕尼斯的共同体如出一辙。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传统的共同体逐渐削弱甚至消逝,而作为共同体的社区也因此有了新的形式。

5.作为城市社区的社区

社区研究虽然起源于西欧,但在美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芝加哥学派的帕克所定义的“社区”被普遍认可为“城市社区”的权威概念,即“被接受的社区本质特征包括:一是按区域组织起来的人口:二是这些人口不同程度地完全扎根于他们赖以生息的土地:

三是社区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城市社区”的含义也因此迅速流传开来。帕克的城市区位人文生态学对于城市社区的理解并没有偏离滕尼斯的共同体传统,而且将共同体理论与美国城市兴起的背景联系起来,拓展了社区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过程中,帕克也推进了城市社区理论,他的这一思想开启了芝加哥学派关于社区邻里关系的研究,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成员的共同情感以及城市居民心理状态开始成为社区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引发了其后学术界关于社区失落论、社区继存论与社

·3

区解放论的争论。

城市社区显然不同于原始的共同体社区,尤其是它与城市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就会更多地表现为滕尼斯所说的“契约关系”社会的性质,必然也会出现复杂的权力问题。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林德和海伦·林德夫妇提出了精英控制模式,1929年,他们出版的《中镇研究》开创了社区权力研究。社区权力研究最初大都局限于精英论和多元论的争论,如亨特(F.Hunter)的“声望”分析与米尔斯(W.MilIs)的“职位”分析,他们也因此被称为“精英论”的主张者。与此相反,达尔(Robert Dahl)的“决策”分析则被认为是构成了多元论理论和方法的核心。此后,巴克拉科(Peter Bachrach)和巴拉兹(Morton Baratz)提出了“无决策制定”,在此基础上,卢克斯(S.Luks)进一步提出,权力就是“当A以一种

有悖于B的利益的方式影响B时,A就是在对B行使权力”。可见,将社区权力作为城市

社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探讨权力组织及权力机制对社区发展的推动或阻碍作用。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们不再局限于地域束缚,城市社区也出现了新的存在形式。社会网络理论逐渐兴起,推动了网络社区(Cbr

Community)、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想象的社区(magined Communities)等新型社区的形成,城市社区也因此被赋予更多新的内涵。布洛克兰(Blokland)就曾将想象的社区描述为“作为认为和感觉到‘我们彼此归属’的印象和日常实践而存在”。从这一描述中可以看出,新型社区已不再受限于时空的约束,而是可以通过彼此的感觉交流。这种新型的共同体也因其便捷的交往形式而得到快速的发展。然而,需要思考的是,这些新兴的社区是否能够发挥传统社区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说,虚拟社区是否能够取代实体社区而成为社区未来的主流形式?对此,学术界也表示出一定的担忧,如奈斯比特就曾指出,非实体社区虽然突破了地域限制,但是“对地域缺少认同会产生人们之间联系的疏远”。在他看来,虚拟社区只是实体社区的补充,是加强地域性社区成员互动的一种手段,就如同电话一样,不能取代实体社区。

博克斯在《公民治理一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中写道:“民众时常在情感上强烈地归属于他们的社区,他们将社区视为大城市生活的避难所,是维系家庭生活的场所,也是创造它们梦想的生活环境的机会。”城市社区虽然有着滕尼斯所谓的“疏离感”,也已不再是传统的亲密互助的“礼俗社会”,但它仍然有着与社会那种“冷漠的理性”不同的情感因素。正如高蒂安妮在《繁荣社区的智慧资本》中所指出的,成功的社区在拥有共同目标或活动的同时,还有着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信念。在城市社区里,社区组织和居民共同构成了社区的主要部分,尤其是社区组织,它们在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它们是联结传统社区与现代社区的“共同态”因素。所谓的“共同态”,也可以称为“共同态规制”,是指维持“共同体”框架所需要的制度规则,即‘共同体’成员的“个人的私的活动的态意性”,需要由“共同体”全体来抑制。社区组织也正是通过这种具有“共同态”的组织形式,使城市社区并没有完全脱离共同体的特征。

三、社区定义

随着社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的日益拓展,可以看出社区概念发生了多次演变。希勒里(G.A.Hillery)在1955年发表的《社区定义共识的领域》一文中对社区的定义进行了比较系统规范的统计,指出“除了人包含于社区这一概念之外,有关社区的性质,并没有完全相同的解

。4

释”。在此之后,一些社会学家也对社区的定义进行了统计,贝尔(C.Bll)和纽柏(H.Newby)在1971年的统计过程中就发现社区的定义已经增至98个,1981年,美籍华裔社会学者杨庆堑统计的社区定义多达140多种。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考察的社区定义的数量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多,社区的内容和特征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社区已然成为包含地理区域、地域性社会组织、共同情感和互动关系等特征的更为广泛的概念。一般来讲,社区通常被描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地域性类型(如村庄、邻里、城市等地域性社会组织),另一种是关系性类型(如虚拟社区、网络社区等社会关系与共同情感),其中,社区的关系性类型显得越来越突出。费舍尔指出,如何保持社会的秩序及成员的整合是讨论“社区”的核心问题。与芝加哥学派主张的“聚落模式”(Settlement Pattern)观,点不同,他认为,社区应以亲密的社会关系性质来定义,而不是以地理范围来界定。

然而,对社区概念界定的不统一及模糊,使社区概念显得模棱两可、漫无边际、弹性极大,从而造成社区研究的随意性和局限性。如有学者指出,一个街区、居民区、中小城镇、乡村群落等地域要素,往往又是同一定的行政区划吻合的,都可以称为社区:还有学者指出,社区范围可大可小,大至一国,小至一村一巷,皆可称为社区:也有学者提出,社区是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表现形态或者是一个村庄、一个乡镇,或者是一座城市的街区,乃至整个城市:有学者更进一步指出,社区唯一的前提条件是能够不依赖外界因素独立进行人口和经济的产生与再生产。丁元竹指出,从空间入手,确定社区的空间特点,是把握社区概念的关键。米纳尔(David W.Minar)和格瑞儿(Scot

Geer)在《社区的定义》一书中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社区进行了定义,他们认为,社区是人们在一定位置上的互动和由这种互动产生的群体,是一个特定空间的团体中的人们,是人们居住的物质空间。从上述三种定义中可以发现,虽然它们的出发角度不同,但是将空间单位作为社区定义的关键却是一致的。可见,在社区概念的界定中,空间因素无疑是不可缺少的,甚至是核心的因素。强调社区的空间因素对于社区研究过程中的变量选择也是非常关键的。

我国社区研究的首创者之一费孝通就曾指出,现代社会学的一个趋势就是社区研究。与费孝通的观点相似,吴文藻也认为,社区研究是指在一个特殊社区之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密切的相互联系。费孝通和吴文藻都把社区看作有边界的具体的实体,认为只有在一个边界明晰、自成一体的社会单位里,才能研究整体文化中各个因素的功能。丁元竹从区域与社区的角度去界定社区的定义,指出社区的精华一方面是其“地方”意义,另一方面是其一定的“居住的集体人口的活动”。从这两个层面上去理解社区,社区的概念就显得非常具体和明确了。

可以说,这种社区认知思路,可以避免在社区研究中由于社区的定义过于宽泛造成研究对象的模糊,也可以使社区研究更容易聚焦到不同的社区类型。如对农村社区的研究,对城镇、城乡社区的研究或者对城市社区的研究,都因为有了明确的地域界定而显得更接近社会研究的目标。

四、社区性质

不管是作为共同体的社区还是作为城市社区的社区,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主要表现为:第一,社区是生活共同体。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区别于在血缘基础上形成的互助

。5

合作的亲属群体。社区是培育社区精神和激励合作的平台,正如丁元竹所指出的,社区包括一群人为了共同的承诺和目标所具有的热情、天赋、洞察力和经验。第二,社区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社区发展中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把对社会整体的关注具体化为对每个个体的照顾,通过社区服务来关注社会各类群体。第三,社区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渠道和平台。正义原则植根于一种人的理想,它为判断社会基本结构提供了一个阿基米德支点。社区作为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渠道和平台,协调社区居民利益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社区居民能够表达自己的诉求,这是社区作为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渠道和平台的意义。

五、社区功能

社区功能是指社区在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环境下对“社区人”、社区事务以及社区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发生的效用、效果。

1,社区功能的三个层面

(1)生活层面。生活层面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层面。

(2)人的层面。人的层面即对“社区人”的教化,培育“公民意识”,培养“公民义务”,促进“居民”向“公民”转化。

(3)社会层面。社会层面即化解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

2.社区功能的构成

(1)社区自治功能。社区自治功能是指社会生活共同体共住共管,广泛参与社区管理,既是“社区人”的要求,也是社区自治功能的本质体现。社区管理体制的特点是:社区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良性互动、社区自治功能与政府行政功能互补、社区民主协商机制与政府依法行政机制互联。社区管理体制的优势在于:“社区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与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的有机结合。

(2)社区服务功能。社区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服务群众”。服务居民是社区以及社区工作的主题。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的社会服务网络,发挥社区在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生活品质的服务作用。

(3)社会教化功能。广泛开展“社区人”喜爱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深入挖掘各民族的传统节庆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使“社区人”受到教育,从而形成共住共生、相互依存、守望相助的社区生活理念。通过广泛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使居民认识到自我价值,提升其社会功能,逐步树立公民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使“社区人”向“社会人”转化。根据“社区人”的组织意愿,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使社区成员“组织化”。制定自我约束的规则,开展自我组织活动。组织居民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发挥潜能,促进居民全面发展。

(4)基层社会管理功能。社区是区域型社会。社区管理是具体的、可操作的社会管理。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社区是家庭与社会联系的中间环节,即社会一社区一家庭。“社区一家庭”是城乡基层社会结构的第一层面:第二层面,无论什么性质的“单位”,都在一个明确的社区辖区之内,即“社区一单位”。社会管理的各项事务都可以分划到、落实到一个具体的社区。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平台,是社区自治管理与社会参与的资源整合配置平台,是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