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善治 走在前列》徐兵,李玮玮|(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平安善治 走在前列》

【作 者】徐兵,李玮玮
【页 数】 159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18.07
【ISBN号】978-7-218-13066-8
【价 格】39.80
【分 类】社会管理-创新管理-研究-中山
【参考文献】 徐兵,李玮玮. 平安善治 走在前列.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8.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平安善治 走在前列》内容提要:

本书按照“党政领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法治保障”的框架,梳理近年来中山市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有效经验,结合多个社会治理案例,呈现党政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公民等不同治理主体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探索历程,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提供经验与参考。

《平安善治 走在前列》内容试读

导言:走在前列的中山社会治理

今天中山所在的这片区域,古称香山,因“地多神仙花卉”而得名。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经朝廷批准,东莞、番禺、南海、新会四县

划出部分岛屿,成立香山县。旧时的香山县,辖境包括今天的中山、珠海、

澳门的全部和顺德、番禺的部分地区。

1925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人),

香山更名为中山。1983年底,中山县改为县级市。1988年1月7日,经国

务院批准,中山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不设县和建制区)。

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

番禺区、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

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中山市是全

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下设18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

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发展平台翠亨新区共25个镇区。市内石岐区、东区、南区、西区等虽然带有“区”字,但实际上它们的全称分别

2

平安善治走在前列

一中山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

是石岐区办事处、东区办事处、南区办事处、西区办事处,和一般地级市

的区的级别不同。

学者、媒体在描述如今的中山人,常用“敢为天下先”的修饰语。短

短的五个字,却是对香山文化外向、冒险、创新等特点的精准概括。

在中国地图上,中山不过是珠江三角洲西岸的一个狭小区域而已,与

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中山引起关注,也只是最近几十年的事。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由一个贫瘠的农业小县,蜕变成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广东第六,以高新技术、灯饰、服装、家具等经济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①

但这样的成绩,国内很多城市都可将中山比下。中山的可贵之处就在于:

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治理,构建起全民“齐”参与、“愿”参与、“能”

参与、“真”参与、“常”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梳理中山市曾经获得的荣誉,我们会发现,其中很多是与社会治理息

息相关的:六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四次捧

回全国政法综治最高奖项“长安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首

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等等。

如果要对中山的经验做一个简单概括,大致可以总结为十六个字,即

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共享成果。

①根据中山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3450.31亿元,同比增长6.6%。

导言

3

走在前列的中山社会治理

一、党的领导

中山的社会治理创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指导思想上体现了党的意志

中山社会治理创新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

省政府部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包容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着力

突破城乡双重二元结构,推动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基本公共服务、

共享平等发展机遇,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民生社会、平安社会、公平社会、活力社会、法治社会,建设善治中山,努力争当全

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排头兵。

(二)在治理目标的设定上体现了党的意志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山所设定的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极大

地体现了党的这一鲜明特点。

中山社会治理创新的总体目标是,推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让人

民群众逐步过上富裕、文明、有归属感、有安全感的好日子,建设适宜创业、

适宜创新、适宜居住的幸福和美中山。

平安善治走在前列

一中山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

具体说来,中山将这个总体目标分解成了五个方面。

(1)建设民生社会。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健全“为民办事问民意”的长效机制,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

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切实把民生工程

办成民心工程,大力建设学有优教、劳有丰酬、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

有宜居的民生社会。

(2)建设平安社会。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相

结合,平安中山建设巩固深化,社会风险有效化解,社会诚信体系规范健全,

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大力建设团结包容、文明有序、和谐稳定的平安社会。

(3)建设公平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规则公平、机会公平、

权利公平为导向,完善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利益协调机制,不断缩小城

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社会阶层良性流动,大力建设人人有希望、

人人有机会、人人齐奋斗的公平社会。

(4)建设活力社会。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群众政

治参与有序扩大,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以民主增进动力,推进全民修身、

全民绿化、全民治安、全民禁毒制度化和长效化,促进政府、市场、社会

良性互动,全市上下共建幸福和美中山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大力建设多元

共治、共建共享、融合共进的活力社会。

(5)建设法治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以法为纲、以和为贵、良法善治,

公共权力运行规范,公民权益有效保障,公共秩序更加优良,公民法律素

导言

5

走在前列的中山社会治理

养不断提升,大力建设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社会。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目标无一不是老百姓所欲所求。中共中山市委以此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正是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

己的奋斗方向。

(三)在组织架构上保证了党的领导

2013年,中山提出“争创全国最平安城市”的目标。从那时起,中山

市委、市政府将“大平安”“大和谐”列为市委、市政府核心工作任务,由各级党委书记担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建立健全部门间联席、联络、联动、联建协作机制。

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中山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巩固党组

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同时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

力的基层群众性自治机制,畅通全民通过社会组织、基层单位参与治理的

渠道,实现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与自下而上的基层自治良性互动。

(四)在实际工作中党员积极参与

社会治理是每一个中山人的事,也是每一个中山党员的事。

在中山创新社会治理的整个过程中,普通党员始终都是一支生力军。他

们不但以党员的身份,忠实地执行市委的部署,而且常常亲自投身于社会治

理的创新活动中,或出谋划策贡献“金点子”,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

群众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客观上也进一步带动和鼓舞了更多群众的参与。

平安善治走在前列

6

一中山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

二、政府主导

中山的社会治理创新,始终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这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自己的角色有清醒的认识

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念。

社会治理的核心,在于由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政府

社会组织与公民,共同来治理社会。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从权威来源、

运作过程、民主参与、权力行使四个维度对管理和治理进行区分。

管理与治理的区别管理

治理

权威、合法权力主要来自三大部门(政

权威来源权威、合法权力主要来自政府

府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

运作过程

自上而下为主,自下而上为辅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结合,强调上

下互动

主观上要民主参与,但由于政

民主参与府主导的习惯,民主往往是为

三大部门通过合作、协调及对共同目标

民做主

的确定等手段达致对公共事务的治理

权力行使政府习惯于对市场、社会进行

三大部门作用不同,地位平等

控制

两相比较可见,尽管社会管理也将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一,

但这里社会组织的管理职能必须是通过政府“授权”来实现的。显然,这

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组织,而是如证监会、银监会之类经政府授权代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