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遗产故事 西北炼钢厂故事》魏晓锴,张悦作;刘伯英,周大亚总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工业遗产故事 西北炼钢厂故事》

【作 者】魏晓锴,张悦作;刘伯英,周大亚总主编
【丛书名】中国工业遗产故事
【页 数】 161
【出版社】 南京:南京出版社 , 2022.01
【ISBN号】978-7-5533-3535-3
【价 格】28.00
【分 类】炼钢厂-工业史-太原-青少年读物
【参考文献】 魏晓锴,张悦作;刘伯英,周大亚总主编. 中国工业遗产故事 西北炼钢厂故事.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22.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国工业遗产故事 西北炼钢厂故事》内容提要:

本书为“中国工业遗产故事”丛书中的一本,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历史史实,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重点讲述了西北炼钢厂发展中的各个节点、关键人物和历史故事。

《中国工业遗产故事 西北炼钢厂故事》内容试读

西北炼钢厂故事

001

煤铁之乡: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

钢铁工业亦称黑色冶金工业,是当代世界所有现代化工业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以钢铁工业为核心的冶金工业水平,也是衡量现代化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钢铁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煤炭、铁矿石等自然资源,闻名于世的德国鲁尔工业区,即以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移铁就煤”模式发展钢铁工业,一度成为“欧洲工业的心脏”,引领世界重工业的发展。山西省位于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素以丰富的煤铁资源著称,有“煤铁之乡”的美誉。山西近代工业化的起步源于煤铁,肇始于晚清,到民国时期,三晋大地诞生了一个生产环节完整、工业设备先进的现代化钢铁企业一西北炼钢厂。这一现代化钢铁企业的诞生,得益于山西得天独厚的煤铁资源条件与源远流长的冶铁历史,承载着众多有识之士的“实业救国”梦想。

002

“中国工业遗产故事”丛书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足的原料是发展钢铁生产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山西省素有“煤铁之乡”的美誉,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发展钢铁生产可谓得天独厚。煤炭被称为“黑金”,是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料,不但可以为炼钢、炼铁等核心生产环节提供热源,而且可以用于发电,对电炉炼钢、轧钢等生产环节也至关重要。山西向来以丰富的煤炭资源闻名全国。早在明清时期,山西已经成为重要的煤炭产地,近代以来山西的煤炭更是驰名中外。山西地区的煤炭不但储量丰富,而且种类齐全。更为可贵的是,由于炼钢生产需要由粘结煤炼制而成的焦炭提供高温环境,而山西可用作炼焦原料的煤炭储量同样十分

⊙小贴士

焦炭与钢铁工业:焦炭是钢铁生产中最重要的原料之

一,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一方面,因为焦炭纯度更高,所以可以提供比一般煤炭更高的燃烧温度;另一方面,焦炭也是重要的还原剂,焦炭中的碳元素可以与铁矿石中的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在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同时,炼制成杂质更少的成品钢。山西省可以炼制焦炭的炼焦煤储量十分丰富,这也是在山西发展钢铁生产最重要的有利因素之一。

西北炼钢厂故事

003

可观。丰富的煤炭资源,为西北炼钢厂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除焦炭外,铁矿及锰、镍等矿同样是发展钢铁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资料显示,山西省的铁矿总储量达80多亿吨以上,遍及全省84个市县,且分布较为均匀。铁矿矿藏的类型包括“鞍山式”“宣龙式”“接触交替式”“山西

山西煤炭资源分布图

式”等,可以为大、中、小型钢铁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除此之外,山西省还盛产可制作耐火材料的耐火粘土矿,总储量达数百亿吨。不仅如此,炼钢所需的锰、镍、锌、矽石、莹石等矿产资源也一应俱全。以上这些,均为山西发展钢铁工业的重要先决条件。

源远流长的治铁历史

山西省冶铁历史悠久,省会太原便是古代中国的冶铁中心之一。铁器的使用曾经一度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显示,作为华夏文明摇篮的山西地区,早在春秋

004

“中国工业遗产故事”丛书

战国时期便已开始生产铁器,春秋霸主之一的晋国曾以铁铸刑鼎,作为霸业的象征。战国时期,铁器的用途更为广泛,种类包括铁制农

晋祠博物馆宋代铁人

具和武器等,考古专家发现,

隶属于韩、魏等诸侯国的今晋南地区和隶属于赵国的今太原地区都曾有生产铁器的作坊。秦汉时期,太原的冶铁业已经比较发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出土了大量的汉代制造铁器。

隋唐时期,山西的冶铁业逐渐走向繁荣,工艺更臻炉火纯青。作为唐代“三京”之一的太原,成为唐朝北方冶铁业的中心之一。《旧唐书》等载太原生产的铁镜被唐宫列为贡品。最为著名的铁制品要数“并州刀剪”,其以锋利著称,诗人杜甫曾写下“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的诗句。唐人卢纶亦有诗云:“并刀难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可见并刀誉满天下。宋元时期,山西成为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之一,今天太原晋祠尚保留的重要文物“四铁人”和“鱼沼飞梁”,桥头的一对铁狮即为宋代太原所铸之铁制品。

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冶铁业发展达到传统时代的巅峰,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13个官营冶铁所,山西省就有5

西北炼钢厂故事

005

个,太原府交城县出产的铁还被用来制造兵器,供应宣府大同一线的明军将士。清代太原府及晋东南泽潞两地的炼铁业均十分发达,特别是铁制生活用品的生产工艺已十分成熟。山西晋城境内的大阳镇,以制铁针而出名,在明清时期被誉为“华夏针都”,清末曾来中国游历的德国旅行家李希霍芬在其游记中记载

晋祠博物馆宋代铁狮

道:“大阳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虽然自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输人的铁产品数量增加,中国传统手工业逐步衰落,但是山西泽潞、平定和汾州等地直至民国时期仍有大量炼铁作坊从事土法炼铁。历史悠久的冶铁传统,同样是山西省发展钢铁工业的重要基础。

有识之士的倡导呼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也使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现代工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钢铁被誉为现代工业的骨骼,钢产量

一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来说,发展钢铁工业的意义不言而喻,

006

“中国工业遗产故事”丛书

因此,作为“煤铁之乡”的山西省自然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

清末洋务名臣张之洞在抚晋期间,就曾有利用山西丰富的煤铁资源兴办钢铁工业的想法。1881年底,张之洞调任山西巡抚,在整顿山西吏治与查禁鸦片的同时,在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的建议下兴办“洋务”,学习

晚清名臣张之洞

西方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在张之洞

拟定的洋务方略中,利用山西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钢铁生产无疑是重中之重。为此,他联合李鸿章,上书清政府废除了“铁不准海运”的规定,并派人调查山西矿产资源的分布与质量。然而,随着中法战争的爆发,张之洞调离山西,这一颇具远见卓识的方略停顿受挫。后来,深知钢铁工业重要性的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创立了著名的汉阳铁厂,而在山西兴办钢铁等现代工业的梦想只能由后继者实现。1892年,胡聘之就任山西布政使,后升任山西巡抚。在晋为官期间,这位与张之洞同为洋务主将的官员先后创办了太原火柴局、山西机器局、山西通省工艺局等近代工业企业,迈出了山西近代工业化的重要一步,现代化的钢铁工业事业,也开始提上日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次年,辛亥元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