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系列丛书 区域课改的探索与实践》李均良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系列丛书 区域课改的探索与实践》

【作 者】李均良编
【丛书名】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系列丛书
【页 数】 432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2022.06
【ISBN号】978-7-224-14543-4
【价 格】69.00
【分 类】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柞水县
【参考文献】 李均良编. 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系列丛书 区域课改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22.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系列丛书 区域课改的探索与实践》内容提要:

本书既包括课改的理论与理念,也包括课改的具体操作方法,甚至还专门列出了一些典型案例。它回答了柞水县为什么搞课改,如何搞课改,课改效果到底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本书通过深度分析商洛市柞水县教育状况,探索柞水区域课改的基本思路,全面归纳、阐述柞水县区域课改的理念、方法和效果,展现柞水县对于课堂革命在理念和实践方面的探索,揭示课堂革命在现代教育中现实意义。本书的出版,将为探索课改之路提供更多有益的尝试以及更深入的思考,带动高效课堂改革的不断创新发展。

《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系列丛书 区域课改的探索与实践》内容试读

区域课改的探索与实践

QUYU KEGAI DE TANSUO YU SHIIAN

第一章

动因·思变

第一章动因·思变删

第一节思变

孩子哭了

2013年是柞水县创建“双高双普”的关键一年,是柞水县在经历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实验教学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之后进行的又一次教育升级工程。为了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省政府督导团定期派专家和领导莅临柞水进行指导和督查。

2013年5月24日,时任省政府督导团的副总督学席建中来柞水检查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我和时任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李曼一起陪同检查。领导每到一所学校都要到建设工地实地踏看,深人教室、部室调查了解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走访教师,同学生交谈。当领导到达营盘九年制学校时,正值上午第二节课,我们陪同一起走进课堂。此时,一名女同学正在回答教师的提问,她站在座位上,回答问题语言清晰,表达流利,赢得了同学们和检查组各位领导的掌声。

这时席建中副总督学对老师说,让这位同学上台再给同学讲述一遍。这位同学上台之后,结结巴巴,勉勉强强地讲了一遍,还未讲完就哭了。我当时的心情很沉重。对我这个刚上任主持教育工作的局长来说,深刻感受到身上肩负的重任,如何把山里的孩子培养成阳光、自信、大胆的优秀学生?这是我们这一代教育人的责任和使命。

在返程的路上,席总督学对我说:“李局长,国家正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目的就是改变现在这种课堂模式,改变育人方式,咱们陕西凤翔县横水一中高效课堂搞得不错,你们可以先去看一看。”我听后心中一

003

M区域课改的探索与实践

亮,萌生立志课改的念头。

绰号“柞老七”

商洛辖七个县、区,总人口一百五十多万,柞水县常住人口十三万

七千多人,是商洛市人口最少的县份。柞水的教育质量有一个绰号一柞老七。

柞水县由于历史上建制晚,自然条件差,经济相对落后,教师资源匮乏,教育相对落后,60年代末期才有了高中教育。恢复了高考制度后,柞水本科上线率一直处于全市七县、区末尾,80年代曾连续两年本科上线人数只有一两个,被人们戏称为“独生子”“双胞胎”。每逢全市召开教育工作会,柞水的领导总是抬不起头,说不起话。老百姓怨声载道,骂声一片。由此也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每年初中有近200名优秀毕业生流失到周边的镇安县、商州区和西安市等地。这对于一个小县来讲,意味着优秀生源全部流失。有些外县的学校为了吸引柞水的优秀生,专设“柞水班”“柞水籍学生宿舍”。由于工作无成就感,大批的优秀教师流向发达地区和省内外的名校,这对柞水的教育更是雪上加霜。“质量低下一流失一再低下一再流失”的反复成为柞水教育难以突破的鸿沟。

再穷不能穷教育

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问题的力度更是前所未有的。在政策方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柞水中学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通知》(柞政发[2008]22号)、《柞水县双高双普实施方案》(柞办发[2008]111号)、《柞水县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实施方案》(柞办发[2009]92号)、《关于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与考核制度的通知》(柞政教督[2010]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通知》(柞政发

004

第一章动因·思变测

[2011]19号)、《关于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高教育质量的通知》(柞办发[2012]1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32个政策性文件,极大地优化了教育的环境落实了国家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了教育工作健康发展。在校园建设方面,柞水县虽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但对教育的投入从不犹豫、毫不吝惜,可以说是竭尽所能。1985年实现了“一无两有”,即无危房,有教师,有课桌凳;1990年普及了“六年义务教育”。这两次大型教育投入是在财政困难到无法给干部职工发工资的状况下进行的。2004年开始强力实施“两基”工程(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同样在县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事业实行“四个优先”,即:教育规划优先审、教育资金优先拨、教育用人优先给、教育用地优先批。通过“四个一点”(办公经费挤一点、银行贷一点、向上争取一点、干部群众捐一点)的办法筹集8600万元资金,使义务教育学校由“四土”(校舍土坯子、课桌土台子、黑板土墙子、厕所土炕子)变成了“四化”(校舍楼房化、校园园林化、实验标准化、设施现代化)。2004年10月,柞水县被省政府授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称号,随后又代表陕西省接受国家复验。当时的教育部郭振有副总督学在复验的反馈会上感慨地说:“没想到柞水的干部职工和群众支持教育的热情这么高,没想到柞水的各级领导对教育如此重视,没想到柞水的‘普九’工作做得这么好。”2005年10月,柞水县“普实”工作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同时,在柞水召开了全省“普实”工作现场推进会,107个县(区)教育局局长参加了会议。其后的几年里,县政府先后投资一亿元实现了柞水中学的整体搬迁:投资1.2亿元,实现了城关小学的整体搬迁: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资3700万元实现全县各中、小学操场软化和所有教室多媒体装配;投资2000万元扩建县职业中专(职教中心)。2013年5月,柞水县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2013年12月,高标准通过

005

M区域课改的探索与实践

“双高双普县(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质量普及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验收。2016年12月,柞水县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教育强县”。从此,柞水县中、小学成为商洛市,乃至陕西省办学条件最好的县份之一。

苦教苦学

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四套领导班子对教育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全力投入,极大地鼓舞和鞭策着柞水教育人的工作热情。从机关到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个个憋足干劲,信心百倍,立志打赢教育质量翻身仗。在战略布局上,第一,从教师队伍建设抓起,充分利用人才振兴计划、特岗计划、事业单位招聘计划,安排分配应届大、中专毕业生(1998年以前)优先满足教育需求。例如,2003年县政府就一次性为教育系统安排了200名大、中专毕业生,从而使柞水县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名列全市第一,极大地缓解了教师紧缺的现象。第二,是加大教师的激励机制,落实教师的山区津贴、乡镇补贴,各校对中考都制定了奖励政策,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待遇。第三,加强教师培训。每年暑期集中全县教师进行培训,县教研室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逐人逐校听课评课,指导教师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第四,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全县小学从六年级、初中各年级到高中周末补课,加班加点。学生的作业采用“题海战术”,小学学生的家庭作业,有的每天要做到深夜11点甚至到12点。第五,实行了“统考制”。全县中小学(除高中)每学期由县教研室统一组织质量检测,并对各学段、各学科的成绩进行排名,成绩处于末位的教师不得评优树模、晋级评职。

客观地说,教育系统通过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小学和初中的教育质量连年攀升,由商洛的末位上升到了前列,但高分低能现象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有效培养,高考的升学率依然处于商洛末位。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