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于立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作 者】于立著
【页 数】 197
【出版社】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 2022.07
【ISBN号】978-7-5074-3483-5
【价 格】58.00
【分 类】城市规划-研究-厦门
【参考文献】 于立著. 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22.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十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宜居城市的探讨;宜居城市的文化;宜居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宜居的生态环境等。

《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内容试读

宜居城市的

探讨

G家时

1.1宜居城市的起源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城镇化应当以人为本,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2015年12月,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了统筹布局好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空间,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应当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目标。根据发展目标,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指出各项工作应当“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

002

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要求,以及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城市建设应当以现代化的宜居、宜业城市为重要目

标。宜居性(1 ivability)的提出是人类住区发展朝着以人为本的模式迈进,是

论与实践

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宜居性理念应始终贯穿城镇和乡村发展的各个领域。

在人类住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宜居性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直就是建设者和规划者们积极追求的目标。对此有学者认为从《易经》《道德经》到康有为的《大同书》,从《太阳城》《花园城市》到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宜居生活与住所的积极探索与追求(Huang等,1992)。

这是因为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是宜居、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人

的需求简单说就是生存与发展。随着社会发展,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不仅满足于吃饱穿暖,人类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有着密切联系,所以人的不同需求决定和引导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也创造并满足了人对更高层次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人的需求和城市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且城市建设应该是以人为核心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决定了宜居城市的发展核心(刘亚文,2016)。

然而对宜居城市的理解和追求走过了曲折、渐进的道路。19世纪英国首

宜居城市的探讨

先完成工业革命。在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中后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延伸到欧洲与北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不断加速。然而工业化伴随城市化导致

003

环境恶化、种族隔离、邻里关系退化、道路交通堵塞加剧、社会经济剥夺、健康和福祉方面不平等各种城市问题出现(Van Kamp等,2003),为此人们开始反思城市发展的模式。初期对宜居城市的追求基本都是为了解决工业发展伴随的城市发展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希望能够建设一个具备舒适性、平等、有适宜的就业岗位、能支付得起住房和满足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城市。

如果根据文献的阅读,可以发现对宜居城市的解释和理解受到源于英格兰政治家、作家、哲学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撰写的《乌托邦》一书的影响。乌托邦所构想的理想社会群体和国家与城市都对现代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产生过影响,是人类对追求完美的生活环境和品质的愿景描述。最早受到乌托邦理念的启发,将这种理想的乌托邦思想与城镇规划和建设联系起来的是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为了解决英国原始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埃比尼泽·霍华德在1898年出版的《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提出在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中通过建成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构建一个环境优美的住区;从区域的角度规划和实施城乡融合,将城镇和乡村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呈现给当地的居民,并为当地的居民提供无污染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新型的社会治理,包括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居民共同参与治理等机制实现社会的公平。虽然当时并未提出“宜居”的概念,但田园城市理论和具体的实践无疑都是为了让人生活和工作在宜居、宜业的环境中,让人的生活更美好。虽然田园城市从英国开始,逐步推广到世界上其他的一些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等,但在现代主义发展模式影响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仍然对人类住区的建成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着负面的影响。瑟特(Sert)(1942)曾在Can Our

City Survive一书中警告人们城市环境遭受破坏的后果;20世纪60年代,卡森(Carson,1962)在其很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以及梅朵斯(Meadows)等人在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Growths)等研究中不断地警告人们,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引起的全球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等问题将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样,这些研究虽然并未直接探讨宜居的问题,但是这些研究所指出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存的问题日趋严重,使得宜居与人类渐行渐远。

与此同时,人口的不断增长也加重了城市负担,给城市的宜居性带来了挑战。例如人口的急剧增长给温哥华的城市发展带来结构上的转变,包括经济和工业的重新布局,空间结构及市场取向的变化等。快速的城市化和人口迅速的增长造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城市建成区的扩张,汽车使用的增加,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能源、水供应和基础设施需求的增长,生活和办公垃圾的增加,犯罪率上升等(和田喜彦,1995)。

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及其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人们开始呼吁建造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而宜居城市概念的提出,既是人类追寻祖先生活观的结果,也是反映人们对现状生活环境的不满,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强烈愿望。

004

1.2宜居城市理念的探讨

1.2.1国际上宜居城市的相关探讨

宜居城市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卡勒(Kaal)(2011)的研究认为宜居

性作为一个具体的概念是1958年9月在比利时鲁汶召开的欧洲农村社会学学会第一届大会上提出的。进入20世纪,现代化的生活吸引了人们。西欧国家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产生了“城市愿望”。他们倾向于将现代生活方式与城市生活等同起来,然而由于农村地区无法提供与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相匹配的条件,人们普遍认为农村宜居性低于城市宜居性。这促进了乡村

居民向城市的迁移,反过来对人口持续下降的农村社区的宜居性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是宜居性概念出现在对乡村问题研究会议上的原因,但显然这与城市化有直接的关系。

但当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宜居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词汇逐步被广泛使用于城市的研究和政府的政策制定中,这个名词开始成为西方国家“城市语境的主导范畴”(Ley,1990)。

舒适性是宜居的必要条件,当宜居城市开始出现在西方学术界和政府主导的城市语境之后,学术研究开始更多地关注居民生活住区的舒适度。例

宜居城市的探讨

如,1973年大卫L.史密斯(Dvaid L.Smith)在其著作《舒适性与城市规划》(Amenity and Urban Planning)中提出了一座城市的规划应当满足居民对舒适

05

性的需要。人们对舒适性的追求与一座城市的宜居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卫L.

史密斯认为舒适性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的内容得以体现:其一,解决公共卫生和污染问题等层面的宜居;其二,舒适和美好的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宜居;其三,由历史建筑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宜居。

影响城市和社区舒适性的要素是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特别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具体包括“人们出生、长大、生活、工

作和进入老年的情况”等要素(WHO,2013)。良好的环境与宜居有着密切的

联系,因为良好的环境不仅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为人类提供干净的水和清新的空气,而这些是健康和宜居性的基础(Newman,1999)。露莎和富兰克林(Rutha&Franklin,2014)同样强调了环境对于宜居城市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宜居有两个需要同步的要素,其一,满足人类宜居所需的物质和服务,例如住房、能源、水和食物、废物管理和吸收、健康和公共安全教育和娱乐、社会参与、经济贡献、创造力等;其二,城市的物质和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来源于城市及其周围的绿地和水体,它们不仅创造了休憩娱乐设施和经济价值,还发挥了气候调节、保证空气质量和防洪等重要的作用。他们还认为,一旦基本需求,如粮食、住房和安全得到满足后,人们将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和愿望。根据这个观点,显然人类对于宜居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邻里社区是人们最直接感受到的生活空间。影响居民对邻里社区的舒适度评价有三大纬度。第一个纬度是邻里社区客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密度和物理空间环境,体现了城市居民对他们邻里特征的心理和行动空

间的地图。第二个纬度是人与人之间的环境要素或人际环境,主要是指邻里的社会特征,包括邻里社区内居民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群体特征、居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职业种类、经济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等。这个维度一方面强调隐私、安静和宽敞,另一方面强调邻里社区间的友好氛围。第三个纬度是知识,即熟悉度和便利度,表明了城市居民在他们的共同行动空间中共享的活动空间(或信息场)。研究表明,这三个不同纬度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Johnston,1973)。

如果将影响人们居住和生活环境的因素进一步细化,可以通过六个因素进行评价,分别涉及:①与美学相关的因素,包括居住环境的整体外观、整洁程度、色彩、服务设施的配套程度、住宅的设计和宽敞程度;②与邻里相关的因素,包括邻里的友好程度、互助程度、居住区居民的自豪感、安全感或孤独感;③可达性及流动性,主要是指到高速公路的便捷程度;④与安全有关的因素,包括生命财产安全和周围社会治安状况;⑤与噪声有关的因素,包括居住区内部直接的环境噪声,也包括飞机、火车、工厂等居住区外部的噪声;⑥令人烦恼的事情,例如缺少私密性、上门推销人员的打扰等(Kox,1995)。

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宜居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城市。居民拥有健康的生活,能够采取步行、骑车、公共交通或自驾的方式很方便到达要去的任何地方。而且宜居城市是全民共享的城市,它应该安全、有吸引力,能够为老人和儿童提供绿地,方便他们的交流和玩耍(Hahlweg,1997)。提出宜居城市应

006

当体现出居民对相关要素质量的满意度和幸福感(Newton,2012)。“宜居”城

市显然还需要与人们适合的居住空间结合起来。露莎和富兰克林(2014)认为这个空间应当包含两个宜居要素一商品和服务,以及城市环境。

实际上判断一座城市是否宜居,一个简单的也很重要的标准是人们是否愿

意选择到这座城市生活和/或工作,或是否有计划前往这座城市生活。而影响

人们做出选择的因素是城市的基础设施、经济前景和社会稳定。所以凯瑟琳·

论与实

摩根(Kathleen Morgan)和斯科特·摩根(Scott Morgan)2003年在其所发表的《2003年全美各州排行榜》一书中,从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收人、气候、基础设施、社会安定、政府管理等方面来阐述了宜居城市的理论。他认为宜居城市就应该像美国明尼苏达州一样,这里的居民有着高就业率、收入稳定增长、婚姻状况良好、居民选举投票的参与率也很高;常年有着明媚的阳光;居民享受着低税率,犯罪率低,人口密度低,自杀率低,基础设施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