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何以安,心安是家》胡山林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心何以安,心安是家》

【作 者】胡山林著
【丛书名】唤醒之光心何以安系列丛书
【页 数】 204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2017.04
【ISBN号】978-7-5649-1913-9
【价 格】28.00
【分 类】人生哲学-通俗读物
【参考文献】 胡山林著. 心何以安,心安是家.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心何以安,心安是家》内容提要:

做人、做事要讲良心、凭良心,而不能没良心、坏良心,是中国人公认的精神信仰与道德底线。换句话说。良知、良心关乎灵魂归宿,关乎心之所安。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做所当做,想所当想,敬畏所当敬畏,为社会为他人尽其所能释放正能量。而不是相反;在明知不该的诱惑面前,头脑要清醒,多想后果,把可能出现的恶果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头顶,心坚决点,不存侥幸之想,杜绝“一念之差”;万一有错了,失足了,赶紧反省,诚心忏悔,坚决改正。这样就能永远立于心安之地,由此看,心安其实很简单。

《心何以安,心安是家》内容试读

上篇家园何在

上篇家园何在

人类追寻的精神家园往往是设想中的理想世界

这里的家园,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即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往往是人类设想中的理想世界。追求美好的理想世界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人类自理性觉醒以来就时时在构画着理想世界的蓝图,并为之而竭尽全力地奋斗。那么人类历史上有过哪些理想世界的构想呢?由于特定的社会心理需求,这一问题近年来成为我国思想文化界关心的重要话题。对此,已有不少论者进行过梳理,最为系统的当属鲁枢元先生的《乌托邦之思》(鲁枢元:《精神守望》,东方出版中心,1998)。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例数了西方和中国历史上的乌托邦即理想世界,并对之一一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让我们对此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清华大学葛兆光教授说,理想世界是文学和宗教的一个永恒主题。所谓“理想世界”,就是人们对生活最美好的设想,通常在这个理想化了的世界中生活的人都拥有富庶的生活、永恒的生命和自由的心境,这在古今中外都无一例外。不过,各个时代关于理想世界的设想并不一致,各个民族关于理想世界的设想也不一致,各个宗教以及它们影响下的文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更是千差万别。(葛兆光:《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第137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人类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常常体现并保存在艺术和宗教(宗教往往渗透在艺术里,借艺术加以表现)里,一部文艺发展史,从一个

·001·

心安是家

侧面看,差不多可以说是人类追求和寻觅理想世界的历史。那么,各个民族、各个时代、各个宗教所设想的理想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这种理想世界在文学、文化中是怎样表现的呢?

·002·

上篇

家园何在

的诱惑,不会让人感到羞耻和恐惧。二是天堂的生活以安息为主题。永生的生活就像是一个永久的安息日一样,圣徒们永远居住在上帝的平安里面。这种安静的生活既包括外在的一击败了所有敌人的侵扰,也包括内在的一超越了自身的弱点和缺陷。

作为大主教,圣奥古斯丁意在借用“双城”概念阐发自己的思想。事实上,《新约》的记载中真正对基督教文学体系中天堂观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不是神学(theology)的阐述,而是形象(imagery)的描述。天上之城的想法大大地激发了一些基督徒作家寻求用非常形象化的(visual)和值得纪念的(memorable)词汇来描述基督教将来的盼望。这种形象的描述使人类企盼将来可以亲自进入新城宫殿一般的城郭,并且可以自由畅游其中。这种企盼极大地激发了中世纪作家的灵性,他们在作品中继续着对新耶城的想象。如第二世纪初期的伪经《保罗启示录》中,以“来世旅途”为背景,将天堂作为城和园子的形象混合起来,但核心却是环绕四周的茂盛的园子:基督之城由黄金做成,十二面墙包围,四周环绕蜜河、奶河、酒河及油河。这显然是一个美丽、富饶的花园式天堂。十二三世纪,意大利城邦国家的兴起以及人们对城市建筑日益浓厚的兴趣使得天上之城的形象开始超越花园式天堂而转向都市式天堂。天堂的内容就是镶嵌各种宝石和镀金的教堂、城堡、要塞或堡垒,奢华的建筑位于美丽的大草原中间,园子成了背景。总之,不管是花园还是都市式天堂,都是想象中最美好的理想之邦,在这里,美丽和荣耀超越了人类想要得到或拥有的任何东西。作者的意图旨在激发人们对天堂的渴望,要他们坚信所有这些奇妙美好的事物都在等着他们,那些对信仰生活感到又累又沮丧的人,可以从这个新耶城的景象中得到安慰和鼓励,并能继续走在通往天上之城的路上。正如十七世纪英国著名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中所说,不管路途上有多少艰难险阻,“但是一想到我要去的地方以及另一端正在等着我的,我的心就像有燃烧的火炭一样温

·005·

心安是家

暖”。([英]阿利斯特.E.麦格拉斯:《天堂简史一天堂概念与西

方文化之探究》第3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西方人对天堂的理解和描绘,除了新耶路撒冷城的比喻之外,还有一个流行甚广的比喻,即把天堂想象成花园式的“乐园”。

“乐园”的说法首见于《旧约》,原词“伊甸园”(《创世纪·第二章》)在《旧约》的希腊译文中是指“乐园”。《圣经》的几处经文用不同的方式来提及这个园子,例如“上帝的园”(《以西结书》28:13)或是“耶和华的园囿”(《以赛亚书》51:3)。这个园子很快成为单纯、和谐的标志,一个富饶、充满和平和安息的地方。在那里,人类和大自然和睦相处,并且“与上帝同行”。这是人类可以想象的最为幸福、理想之所。然而曾几何时,人类先祖亚当和夏娃犯了罪恶被逐出伊甸园,不得不处身于一个灾难、痛苦、不幸的罪恶环境中,从此,重新返回乐园就成了人类的强烈愿望。于是,对乐园的想象和追求成为西方人的精神生活的象征,成为宗教和文学艺术作品的

一个母题。最著名的当属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在罪中丧失以后,乐园又通过基督的死得以重建。因此,整个人类历史就是笼罩在失乐园的悲伤和最终复乐园的盼望的相互作用之中。著名宗教学者默塞·伊利亚德已经注意到了在人类思想和文学中“对乐园的怀旧之情”。但很少有人会满足于仅仅留意并哀悼过去所失去的。人类文化史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重建失去的乐园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两个因素一最初失掉的乐园和我们总有

一天重新获得的乐园一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表达的。([英]阿利

斯特.E.麦格拉斯:《天堂简史一天堂概念与西方文化之探究》

第3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人们渴望重建的这个乐园,其实就是基督教的天堂,著名的圣奥古斯丁给出了一个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伊甸园是一个无罪及满足的地方:“只要人类渴望上帝所命令他们的,他们就能很高兴地住在乐园里面。人类居住在上帝的喜乐之中,毫无缺乏,并能永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