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会计实务》王秀丽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外贸会计实务》

【作 者】王秀丽编著
【页 数】 617
【出版社】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1999.08
【ISBN号】7-81000-920-6
【价 格】30
【分 类】外贸企业会计
【参考文献】 王秀丽编著. 外贸会计实务.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999.08.

图书目录:

《外贸会计实务》内容提要:

本书包括:货币资金及结算业务的核算,出口商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核算,进口业务核算,其他业务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投资核算,长期负债,业主权益核算,费用和税金核算,财务成果核算,会计报告及其分析,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等。

《外贸会计实务》内容试读

第一章外贸会计概述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外贸会计的特殊性;掌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内容;理解并掌握会计基本假设与一般原则,以及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等有关内容;了解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熟悉外贸企业的会计科目。

第一节外贸会计的意义

对外贸易会计简称外贸会计,是应用于外贸企业或其他企业外贸交易的一种专业会计。

众所周知,对外贸易工作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所属的进出口公司、在我国境内开办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其他行业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均从事外贸交易。对上述企业外贸交易的会计处理,既涉及进出口商品的流转活动,也涉及内贸业务较少涉及的外汇债权债务的管理、结汇的会计处理、出口退税等问题。这些内容其会计处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外贸会计的特殊性。

具体来说,外贸会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第一,既有记帐本位币一人民币的核算,又有外币的核算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我国境内的企业应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这就是说,企业经济业务在会计系统中的处理,所体现的价值量为人民币。就外贸企业而言,由于其进出口业务涉及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经济交往中又广泛涉及外币业务(如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债务、收入、费用等),因而在外贸企业的会

·1·

计系统中既要对以非人民币表示的业务统一换算为人民币进行处理,又要保持原币种所表现的数量关系。因此,对外币业务的核算,形成了外贸会计的一个重要特性。

第二,汇兑损益的确定,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表现由于汇率处于经常变化之中,因而在不同时点确认的外币与人民币的数量核算中必然出现等量外币的变化引起不等量人民币变化的情况,这就产生了汇兑损益问题。对汇兑损益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外贸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表现。

第三,核算出口退税,体现国家政策

我国按照国际惯例,为鼓励出口,实行了出口退税的政策。对外贸易企业而言,出口退税直接影响其出口效益。因此,正确核算出口退税,是外贸会计的又一特色。

第四,同时考核人民币与外币的经济效益

外贸企业的进出口活动,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进出口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国家创汇。因此,外贸会计既要考核以人民币计量的进出口盈亏,又要从人民币与外币的对比角度考核进出口效益(如出口换汇成本、进口每美元赔赚额等)。

就我国外贸会计的制约制度而言,在1993年7月1日以前,企业一直执行外经贸部制定的《对外贸易企业统一会计制度》。从1993年7月1日起,我国废除了按行业、所有制等划分而制定的旧的会计制度体系,实行了《企业会计准则》及与《企业会计准则》相适应的新的一套行业会计制度。其中,外贸会计受《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的制约。

第二节中国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及

对企业会计行为的影响

我国从1993年7月1日起,对财务会计制度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具体地说,此次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从1993年7月1日

·2·

起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同时,为解决企业的具体操作问题,财政部又陆续出台了十余部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的行业会计制度。第二步,则是陆续出台《专题会计准则》,以建成我国的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指导企业财务会计活动的会计准则体系。本教材将介绍至今颁布实施的全部专题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

一、企业会计准则的核心内容一对会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

从世界上已经建立会计准则的国家(如英、美等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看,其核心是规范企业对外编制的财务报表各项目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我国的会计准则也不例外,其核心问题仍然是会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一)会计确认

在这里,会计确认是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各项目进行质的规定性的确认过程。它一般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1.确认某一经济业务是否计入特定会计主体的会计系统。一般而言,某一特定经济业务是否应计入特定会计主体的会计系统,主要取决于该业务是否因特定会计主体的行为所引起,是否引起了特定会计主体的会计要素(如资产、费用、负债、资本、收入等)的变化。凡是因特定会计主体的行为所引起,并使其会计要素发生变化的业务,均应计入相应会计主体的会计系统。

2.确认计入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引起了哪些会计要素项目的变化,应计入哪些会计帐户。计入企业会计系统的业务,必然涉及到各会计要素或某一会计要素内部各项目的增减变化。而合乎一般会计惯例地将这种变化予以项目化确认,将直接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外在变化。例如,某项支出,如计入期间费用,则会使费用要素增加,直接导致当期利润的减少;而如将其计入某项资产的成本,则只有该资产被耗用时,有关支出才转化为费用。

3.确认计入特定企业会计系统中特定项目(帐户)的计入时

·3…

间。会计的分期假设一方面使会计的主要概念具有鲜明的时期特性(如收入、费用等),另一方面又使合理地确认计入会计系统的时间显得十分重要.例如,某些收入和某些或有事项的确认时间的把握等,均会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揭示与披露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关于会计要素的确认时间,应主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收入实现原则、稳健原则等(有关内容将详述于后)。

(二)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各项目进行数量化处理的过程,前面论及的会计确认,解决了企业会计系统内各要素项目的定性问题。这里的会计计量,则是对已定性的各项目进行量化处理。会计的计量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对特定项目的计量范围,即某特定会计要素项目的数量界限的划分问题。显然,这种划分以会计确认为前提。例如,固定资产的成本构成,仅从资产的一般定义中是不能进行会计处理的,而应根据专题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成本构成的规定进行处理。

2.对各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计量方法。前面的计量范围问题,主要解决会计要素项目的增加数量的处理问题。而各会计要素项目的价值变化(尤其指减少),则需要采用一定的具体方法来解决。例如,对企业所耗用固定资产的价值减少(即折旧)的计算,在会计上可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而任何一种方法,均有其合理性,但又很难做到“唯一正确”。因此,恰当地选用适用的会计方法,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

(三)会计报告

在这里,会计报告是指会计机构经过确认、计量等会计环节后,对企业外部展示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过程(通常所说的会计报告则指企业所提供的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整套资料,包括会计报表、报表附注等内容),包括对外提供的报告内容的选择、组合及具体内容。

我们知道,企业的信息使用者有企业的业主(所有者)、债权4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