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中国银行业协会托管业务专业委员会,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课题组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

【作 者】中国银行业协会托管业务专业委员会,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课题组编著
【页 数】 192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2019.09
【ISBN号】978-7-5220-0215-6
【价 格】70.00
【分 类】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研究报告-中国-2019
【参考文献】 中国银行业协会托管业务专业委员会,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课题组编著. 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9.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内容提要:

《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2019》是中国银行业协会托管业务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发布和出版的资产托管行业权威年度报告,旨在加强行业研究和思考,交流行业发展经验,宣传行业发展成果,为会员单位经济决策和监管机构政策制定提供信息参考。

《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内容试读

第一章“资管新规”助推行业转型发展

第一章“资管新规”助推行业转型发展

2018年以来,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中国经济保持较强韧性,蕴含较大发展潜力,但在新旧动能转化阶段,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暴露增多,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另一方面,我国放开金融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未来国内资产管理机构将直面来自海外资管巨头的挑战,亟须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培养长期竞争优势。

面对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内外部环境和快速发展的行业态势,转型一成为资产管理行业(以下简称资管行业)近几年最为重要的主题。历经两年多的探索和研究,2018年,新的监管政策陆续出台,新的监管框架逐步实施,我国资管行业开始进入转型过渡期。这些政策导向和监管规则的变化,将对我国资管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也将传导至资产托管行业。历经20余年的发展历程,托管行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将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节资管行业政策背景和特点

一、资管行业政策背景

21世纪初以来,随着社会财富不断积累,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加强资管行业管理,促进资管业务健康有序发展,200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率先拉开了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监管的序幕。随后,证券、基金等监管主体分别就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作为管理人的资管业务建章立制,陆续发布近200个法规及制度办法。各类监管政策逐步覆盖资管业务的主要方

001

C TOI

2019

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

面,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管体系。

经历了行业探索起步、高速发展和蓬勃创新后,旧的资产管理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发展成为近年来资管行业最重要的主题。一方面,资管行业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增强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能力、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资产管理行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资管产品存在多层嵌套的情况,有些产品成为信贷出表通道,资金池模式使流动性风险不断加大,刚性兑付成为行业的普遍问题,催生了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影子银行”,影响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加剧了风险的跨行业、跨市场传递。同时,资产管理机构承受了较大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给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完善监管体系、防控系统风险迫在眉睫。2017年,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金融工作的三大任务,即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

2018年初,为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增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金融监管的协调性,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金融监管机构做出了重大调整:一是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二是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人中国人民银行。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一委一行两会”的全新金融监管体系正式成立。

2018年4月27日,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弥补监管短板、提高监管有效性,在充分立足各行业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开展情况和监管实践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中国

002

第一章“资管新规”助推行业转型发展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正式拉开资管行业严监管的序幕,标志着中国金融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传达了新时代的金融监管精神一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2018年5月14日,深化整治银行业和保险业市场乱象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要坚持稳中求进、服务大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扎实推进整治市场乱象的各项工作,严厉整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18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就过渡期内有关的具体操作性问题进行了明确和补充。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分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资管新规”框架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三份文件的监管要求与4月27日发布的“资管新规”基本一致,重申期限匹配、打破刚兑和“去通道”“去嵌套”等核心要点。

2018年8月17日,银保监会下发《信托部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信托函〔2018〕37号,以下简称37号文)。与“资管新规”一脉相承,37号文强调严格落实“资管新规”的要求,对于信托通道业务、存量业务的整改等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要求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加强信托业务及创新产品监管。

2018年9月28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新规”),在投资渠道、业务开展、非标资产、产品嵌套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具体来看,银行需要成立理财子公司独立开展业务,银行公募理财可以通过公募基金投资

003

o沿sRv29

201g

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

股市,文件放宽了非标资产投资但加入比例限制,并且要求开放式公募理财持有现金类资产不少于5%,与“资管新规”口径相同,禁止通道和嵌套投资等。

2018年12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作为“理财新规”的配套制度,该办法在业务运营层面给予了理财子公司更大的自由,同时也参照了同类机构的监管制度设置,在风险防控层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避免出现新的风险点。

2018年出台的一系列资产管理监管政策,标志着当前中国的资产管理监管机构已就资产管理行业变革方向和路径确立了新的监管框架,对于统一监管标准、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引导金融行业建立长效机制,规避短期逐利,回归金融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新的转型阶段。

二、“资管新规”政策特点

2018年出台的一系列资产管理监管政策从整体宏观、跨行业的视角,坚持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理念,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对同类资管业务做出一致性规定,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为资管行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尤其是“资管新规”对整个资管行业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统筹金融监管,宏观审慎管理

“资管新规”对各类资产管理行业进行统一管理,几乎涵盖了目前全部的大资管类产品。用一项规章对各类资管产品进行统一规

范,这与2016年起开始执行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的思路一

致,也与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方向一致。

(二)统一监管口径,避免监管套利

“资管新规”针对各类资管产品在资产组合管理及集中度限制、风险准备金计提、杠杆率管理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标准等方面

004

第一章“资管新规”助推行业转型发展

均提出了具体要求,力求通过统一标准杜绝监管套利和风险转嫁。

(三)消弭多层嵌套,防范金融风险

“资管新规”旨在消除多层嵌套结构,规范和限制通道业务,防止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避免机构间的风险扩散引发连锁效应,体现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初衷,也有利于鼓励资产管理机构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回归资产管理行业本源。

(四)全面禁止表内资管,破除刚兑、买者自负

打破刚性兑付一直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贯彻“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市场原则的核心。以往,金融机构为维持资管规模、防止客户流失,即使资管产品产生亏损,也会利用其他资金或其他方式进行填补,致使打破刚性兑付的要求一直难以真正落地。“资管新规”再次明确打破刚性兑付,要求当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在不承诺保本的情形下,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规模的扩张速度将受到限制,而“买者自负”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机构的风险和压力,降低金融风险。

(五)严禁资金池业务,强托管保驾护航

“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资管新规”还要求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应当由具有托管资质的第三方托管机构独立托管,此举将进一步杜绝资金池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金融机构打破刚性兑付,也将有助于贯彻穿透式监管,对通道嵌套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

(六)限制非标资产投资,防止系统风险累积

过去,商业银行常常通过表外理财通道,将表内信贷资产调整到表外,但实际上风险仍留存在银行体系内部,造成较大的风险隐患。未来,银行表内信贷资产将无法通过资管通道完成出表,只能更多地选择资产证券化等形式进行真实转让,在出表的时候真正实

005

DEVELOPMENT REPORT

Of CHINA ASSET CUSTODY INDUSTRY(2019)2019

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

现风险转出,防止风险在金融机构内部累积。

(七)新老划断,审慎安排过渡期

本着积极稳妥与次第推进相结合的理念,兼顾防范风险和规范业务,“资管新规”合理设置了过渡期,按照“新老划断”原则,审慎发行老产品对接资产至到期。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的同时,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积极稳妥推进各项资管改革。

第二节转型期的资管行业发展

2018年,中国资管行业已经开始体验到转型期的“阵痛”,除公募、保险、私募等行业的管理规模较2017年有小幅增长之外,其他资管行业的管理规模均出现下降。

万亿元

35

29.5

3029

28.97

26.25

2523.

23.14

20.22

20

16.3

7.6

14.916.41

6.9

16.9

615

93

13.411613.0312.812.613.7

■11.3

10

5

0.25

0.28

0.010.12

银行理财信托计划保险资管券商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基金管理期货资管

公司及子

公司专户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2018年12月

图1-12014一2018年度资管规模变化情况表0

①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网站、中国信托业协会《2018年3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18年保险统计数据报告》《2018银行理财年度发展报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资产管理业务统计快报(2018年底)》。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