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体诗论与诗集》与无尤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体诗论与诗集》

【作 者】与无尤作
【页 数】 375
【出版社】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4
【ISBN号】978-7-5731-1378-8
【价 格】69.00
【分 类】诗集-中国-当代-诗歌研究-中国-当代
【参考文献】 与无尤作. 中体诗论与诗集.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体诗论与诗集》内容提要:

本书包含“中体诗论”和“中体诗集”两大版块。其中“中体诗论”部分主要探讨了对传统古诗词在普通话语境下的创新和发展,在“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基础上提出了“中体诗”这一新的诗歌概念,并较为详细地设计了中体诗的创作规范。“中体诗集”部分则是作者依照中体诗论创作的诗歌合集,共收录了中体诗300余首,为中体诗的创作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范例,其中既有大气磅礴之作,也有婉约清新之作。

《中体诗论与诗集》内容试读

企上部·中体诗论

第一章背景

传统诗歌(以下简称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历经《诗经》、楚辞、汉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等几大关键性发展阶段,至今已传承近三千年,一直繁荣昌盛。但元之后,古诗再也没有大的突破和创新,反而从明朝开始日渐式微。普通话普及以后,虽然仍有不少人致力于古诗的创作,也偶有佳作出现,但已无法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古诗实际上已经濒于衰微了。

也许有些人并不认为古诗在今天已经衰微,他们的理由可能是“当下尚有很多人在写古诗”,然而,我们应该明晰,判断古诗是否衰微的根本依据在于“主流文人群体是否热衷于古诗创作”以及“社会是否对古诗创作给予慷慨的激励”,唐诗、宋词、元曲之所以繁盛一时,是因为当时的主流文人群体体现出了旺盛的创作热情,以及当时社会对优秀诗作和诗人的无私颂扬和慷慨激励。今天,我们稍做调研便可发现,当下的主流文人群体显然对古诗创作已经毫无热情,

中体诗论与诗集

社会对古诗创作也是漠不关心,古诗已经被边缘化为少数民间爱好者的无奈坚持。

造成古诗衰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复杂多样的原因中必定有一些是更为致命的,其中最致命的一个原因便是“语言文化环境的变化”。

古诗是生发于古语言文化的土壤中的,因此,对于古人而言,在古诗的创作技术上和语言上都比较容易把握,甚至古诗语言和民间语言有着高度重合的现象,如《诗经》中的“国风”部分实际上就是当时的民歌和日常生活语言,再如后来的汉乐府诗也多来源于民间,这些都可以称为“民诗”,即使是唐诗、宋词、元曲(所谓的文人诗)等更加高级、更加复杂的诗歌形式,也不过是对民诗的专业化提升和规范。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我们看到历史上一些无名氏的佳作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当时的普通百姓,哪怕他们不识字,也可能创作出几首像模像样的诗歌。

而今天的普通话是完全不同于古文的语言文化形式,是对古文的彻底革命,这就等于普通话对古诗来了个釜底抽薪,把古诗赖以生存的土壤抽干净了,古诗在普通话时代自然就无法生存下去了。这便是为什么

004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