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张明钟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5G赋能》

【作 者】张明钟著
【页 数】 206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2020.07
【ISBN号】978-7-5180-7578-2
【分 类】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通信技术
【参考文献】 张明钟著. 5G赋能.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0.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5G赋能》内容提要:

本书以5G如何商用为出发点,以5G技术指标和应用场景为开篇,对受5G影响比较大的智慧城、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能工厂等多个领域从发展现状、技术实现、商业模式换新升级、人才战略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在突出介绍5G的多种应用场景、生态圈及5G与资本的嫁接关系的同时,抛弃晦涩生僻的技术语言,以清晰的架构,明确的逻辑,严禁而不失幽默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当今5G商用的国际发展趋势、国家政策与扶持及前沿商用成果。

《5G赋能》内容试读

第一章

Chapter1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5G技术

s6赋能

历数1G到5G的发展

人类社会从诞生以来,就在追求更高效快捷的信息传递。古代人们

通过飞鸽传书、驿马送信、烽火狼烟等方式,到了近代,随着科技的发

展信息传递的方式也随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844年,美国人摩尔

斯发明了摩尔斯电码,并在电报机上传递了第一条电报。1897年,意大

利人马可尼第一次完成了用电磁波进行无线通信的试验。此后,经过90年的探索和实践,人类生活正式进入了现代移动通信时代,通信的发展

也迈入了快车道,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会将其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

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1G到5G的发展简史。

1G

1G是模拟式通信系统,是将电磁波进行频率调制后,把语音信号

转换到载波电磁波上,然后把载有信息的电磁波发布到空间,由接收

设备接收,最后从载波电磁波上还原语音信息,完成一次通话。我国

在1987年制定了移动电话的标准,但当时由于各国的通信标准不一致,

信号制式各不相同,相互之间难以兼容,导致1G的发展速度缓慢,大

大降低了其通用性。另外,由于1G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所以容量非常有

002

M56赋能

带多媒体服务。可以说,3G是开启移动通信新纪元的关键。

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OOO、WCDMA、TD-SCDMA、WiMAX。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能将高速移动接入和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服务结合

起来,提高无线频率利用效率。提供包括卫星在内的全球覆盖,并实现有线和无线,以及不同无线网络之间业务的无缝连接。满足多媒体

业务的要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更经济、内容更丰富的无线通信服务。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移动电话(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

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将无线通信和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了起

来。它是通信业和计算机工业相融合的产物,模拟制式移动电话和数字手机与它不可同日而语,可谓是新一代的通信设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意识到3G手机“个人通信终端”的内涵。即使是普通用户,也可以从

外形上轻易判断出一部手机是不是“第三代”。第三代手机通常都有一个超大的、可触摸的彩色显示屏,除了能完成高质量的日常通信外,还

能进行多媒体通信。用户可以在触摸显示屏上直接写字、绘图,并将其

传送给另一部手机。当然,也可以将这些信息上传到一台计算机上,或

从计算机中下载某些信息。用户可以用3G手机直接上网,查看电子邮

件或浏览网页。而为了配合多媒体功能,3G手机还自带摄像头,不仅

可以用于拍照,还可以实现视频通话、网络会议。

4G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它集3G与WLAN于一

004

第一章

0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一6技术。

体,能够快速传输高质量的数据、音频、视频和图像等。4G系统能够

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

2 OMbps,几乎能够满足所有用户对无线服务的要求。4G可以在DSL

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经过多年迭代,4G技术早就拥有了网络频谱宽、频率效率高、通话质

量高等特点,而且其价格便宜,计费方式也灵活机动。随着4G技术的

发展,手机应用呈爆炸式发展,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APP登录应用商

店,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今时代,使用手机和不使用手机简

直是两种生活方式。

5G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带宽和能力的增加,移动网络的速率也飞速提

升,从2G时代的每秒10Kbit,发展到4G时代的每秒1Gbit,足足增长了10万倍。历代移动通信的发展,都是以典型的技术特征为代表,同

时催生出新的业务和应用场景。而5G的突出特点是以用户为中心,不

再由某项业务能力或某个典型技术特征所定义,它不仅是更高速率、更大带宽、更强能力的技术,还是一个多业务、多技术融合的网络,更是

面向业务应用和用户体验的智能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生态系统。

5G的关键能力比前几代移动通信都要丰富,用户体验速率、连接

数密度、端到端时延、峰值速率和移动性等都将成为5G的关键性能指

标,与以往只强调峰值速率的情况不同,业界普遍认为用户体验速率才

005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