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心理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蒲红英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翻译心理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

【作 者】蒲红英著
【页 数】 212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2021.06
【ISBN号】978-7-5225-0015-7
【价 格】48.00
【分 类】翻译-心理学-研究
【参考文献】 蒲红英著. 翻译心理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 北京:九州出版社, 2021.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翻译心理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内容提要:

本书以翻译心理学为理论视角,具体而言,参照翻译认知心理学、翻译审美心理学和翻译文化心理学相关理论,对翻译心理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进行探究,通过深入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三种心理机制和内部规律,结合具体译例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心理、审美心理和文化心理及其对译者翻译实践的操控与影响,从而对译者主体性内涵进行重新界定,突显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实践主体性。本书共包含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翻译学的学科性质、翻译学及翻译心理学的学科架构,综述并分析了译者主体性与译者心理的关系。第二章分析译者认知心理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归纳不当翻译认知心理,最后针对性地提出规避教学策略。第三章探讨译者审美心理与翻译策略的关系。第四章讨论译者文化心理。第五章阐述译者心理与翻译动机的关系。第六章探析译者心理与翻译思维的关系,重点分析翻译思维的本质-逻辑思维。第七章梳理了译者心理、翻译能力与翻译教学的关系。第八章分析译者心理及其受众意识在文化外译活动中的作用和表现。第九章论证翻译伦理的二维-职业伦理和个人伦理。

《翻译心理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内容试读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翻译学的学科性质

虽然20世纪初英语翻译理论界就提出了“翻译科学”这一术语,20世纪30年代时林语堂等学者也多次使用“译学”这一术语,但真正有意识地把翻译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则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董秋斯在1951年就提出要建立“中国翻译学”。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词典已开始收入translatology这一词条。1993年,《汉语大词典》收入“译学”一词,意为“翻译之学”。但翻译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这似乎是一个无需讨论的话题,因为翻译活动自古已有,翻译研究也历时频久,翻译概念已为人熟知,何需赘言解释?然而,在学科建构中,概念并不因被熟知而可视为当然,任何一门学科都需对其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探索,进而支撑理论体系的建构。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翻译本质的追问。学者们分别从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研究、文艺美学、系统论、信息论来考察翻译。有的将翻译视为科学,有的将翻译视为艺术,有的强调翻译是一种复制,有的强调翻译是一种改写,有的认为翻译是再创造,有的认为翻译是意义阐释,有的说翻译是文化传播,还有的说翻译是政治操控。有关翻译为何的陈述纷纭芜杂,翻译定义也层出不穷。这些陈述反映出不同阶段、不同流派的翻译研究所关注的不同要素,也反映出人们对翻译日渐深入多元的认识。现代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具有多维性。翻译本质的多维属性也越来越多地获得译界学者的认同。

许钧归纳了翻译的五个方面的本质特征: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历史性(2003:69一74)。谭载喜曾指出“翻译是具有绝对和相对双重属性的活动”(2007:5)。蓝红军(2015)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个由多种维度

1

翻译心理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

特性所构成的复杂性存在,它在不同历史阶段以不同的现象或面貌呈现,它始终都呈现出“亦此亦彼”的多维性。学科理论建设的过程也是学科基本概念发展的过程,翻译学的学科发展无不得益于学界对翻译这一基本概念逐渐深化的探索。译界学者不断改写翻译定义,不仅修改某一维度翻译定义的表述方式,还将不同维度结合起来,取得了创新的理论认识。翻译的发展日新月异。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翻译已经发展成为专门的职业。文学作品、文化典籍的翻译所占翻译总量的比例日渐降低,科技经贸等非文学作品和软件网络等虚拟文本的翻译量越来越大,翻译方式日趋集约化,翻译技术工具越来越重要,翻译活动的社会参与面扩大,翻译的行业规范和流程标准呈现国际化,众包翻译等新的翻译组织形式出现,翻译速度和翻译产品传播的速度与范围达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许多问题都超出了我们对翻译的传统理解。翻译作为一门学科,若还只是将语言学翻译研究作为唯一途径,便不能解释新的翻译现象,也无法从学理上支撑翻译研究的现实需要。谭载喜(2005:18)认为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科学,是一门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包括国情学,文化学等)、心理学、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综合性科学,或称多边缘交叉性科学。斯内尔-霍恩比(Snel-Hornby Mary,1988:19)认为翻译学包括了“特殊语言研究机器、术语和词典编撰、机器翻译和机器辅助翻译、社会与心理语言学等语言学的相关领域以及从文学史到心理学的相关领域”。

在历史上,中外一直存在着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奈达(Eugene

A.Nida,1993:152)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因为可以用语言学的、描写的方法来解释翻译过程。刘宓庆(2007:1)认为翻译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因为翻译的理论、原则、原理以及规范的构建,必须基于经验,即具体的翻译行为,而具体的翻译行为必然是在两种(或多种)具体的语言之间、由具体的人来执行的。吕俊(2006:23)认为翻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他认为翻译学首先属于人文科学,因为它的客体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即文本;但翻译活动又是跨语言、跨文化的,涉及不同语言的社会性交流与传播的社会性的活动,要受到社会习俗的制约,所以翻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所以翻译学也属于综合学科。霍尔沃森(Halverson,2010:349)认为应该借鉴“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与二语习得”等学科辅助翻译学科建设,以期对其进行全方位、全视角审视。颜林海明确提出建立翻译心理学,并划分出翻译心理学的三个分支:翻译认知心理学、翻译文化心理学以及翻译审美心理学。吕航发表在《外语研

2

第一章绪论

究》2000年第3期的《关于建立翻译心理学的构想》一文正式确立了翻译心理学这门新学科的地位。他认为翻译心理学是以翻译过程中译者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内部心理机制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刘绍龙、颜林海、李奕、陈浩东等学者陆续出版了翻译心理学专著,为该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微观上来说,翻译心理过程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翻译成品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从宏观上来说,独立的翻译学科的建立离不开对翻译心理过程的描述与揭示,所以翻译过程研究也是译者心理过程研究。

第二节翻译学及翻译心理学的学科架构

一、翻译学的学科架构

霍姆斯(Holmes,.192:l0)将翻译学科分为应用翻译研究(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描写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和理论翻译研究(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穆雷和邹兵(20l5)将翻译研究分为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认为翻译理论研究本身包含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部分。基础研究成果并不一定可以直接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翻译实践,而是一方面通过修正应用研究的成果继而间接地应用于翻译实践,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提高人们对翻译现象和翻译活动的认知水平。如果说应用研究的成果多来源于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积累,那么基础研究则要在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前人通过思考和论证已经推导或升华的认识和理论,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进一步开展整合、综合研究。巴斯内特(Bassnet此,1991:7一8)将翻译研究分为

四类,即翻译史、目标语文化中的翻译、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诗学。巴斯内特认为翻译史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文学史的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翻译的理论研究、翻译评论、翻译授权出版的具体步骤、特定时期翻译的作用与功能、翻译方法的发展以及翻译作品分析。目标语文化中的翻译是指对具体的文本或具体作者的作品进行研究,包括具体文本、作者或学派本身的文化习俗、翻译在译语语言体系中对译语文化的影响以及译语文化对翻译取舍的原则。翻译与语言学研究着重译语与原语语言要素的比较研究。它包括语言等值问题的研究、语言本身的语义研究、语言不可译性、机器翻译研究以及非文学翻译问题的研究。巴斯内特认为翻译与诗学研究涉及概述性研究,也包

3

翻译心理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

括具体文学领域的研究,如诗歌、戏剧、小说等文本翻译的具体问题研究,或者电影文学翻译的相关问题研究。当然,它也包括具体译者的诗学研究、译者诗学对比研究、诗学结构问题研究、译文与原文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及“作者一译者一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等等。斯内尔-霍恩比(Snell--Hornby)强调,“翻译研究学科必须覆盖从文学到科技的所有翻译,并且还应拓展到被忽略的口译研究”(1988:19)。她将翻译学科称之为“交互学科”。这门学科包括“特殊语言研究、术语和词典编撰、机器翻译和机器辅助翻译;语义学、对比语法、语篇语言学、社会与心理语言学等语言学的相关领域;文学翻译(包括各种形式的舞台翻译、电影对白和配音、配字幕等);以及从文学史到心理学的相关领域”。然而,即使列出如此宽泛的研究内容,也无法充分体现翻译研究令人吃惊的跨学科本质,其跨越的领域还纵深到人类学、比较文学、经济学、人种学、历史、哲学、政治学和符号学等领域。蓝红军(2015)提出翻译研究的

三大方向:翻译的语言和符号研究、翻译的文化与社会研究、翻译的行业研究。从“语言符号转换”到“文化信息传播”再到“语言服务”,三种不同的翻译本质观将翻译研究的关注点由原文解码、意义提取、译文编码、意义再现的过程,导向了原作者、译者及译作读者的文化语境、文化地位、文化心理、现代性身份建构、意义阐释、信息丢失与弥补等,再扩大到翻译职业教育、行业规范译者能力、市场需求、翻译技术开发、翻译管理等方面,翻译的评价标准也由单一的译文忠实通顺,发展到了译文忠实通顺、翻译行为合理和翻译用户满意

三者结合。蓝红军建议将翻译服务研究纳入翻译学,使其成为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其价值不仅是拓展翻译学的理论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为语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方法与路线指导,开启翻译研究的服务转向。刘宓庆(2012:14一17)认为翻译学是一门开放的综合性学科。他用系统论的观点将翻译学学科架构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翻译学的本体是内部结构系统,核心结构是翻译理论,因此建立翻译学的中心任务是建设翻译的理论体系。翻译的理论体系由翻译基本理论、翻译应用理论和翻译学跨学科理论构成。翻译学的内部系统涉及心理学、哲学、社会文化、语言符号等领域。

二、翻译心理学的学科架构

林语堂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翻译的问题不外乎译者的心理及所译文字的两样关系,因此翻译就是语言与心理的关系问题。翻译学应该参照

A

第一章绪论

周边学科如心理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辅助其进行学科建设。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翻译心理学作为一门跨文理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便产生了。它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颜林海(2007)曾明确提出建立翻译心理学。他认为翻译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翻译文本的研究,而是要对译者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颜林海认为翻译心理学是研究译者的语言心理活动、审美心理活动和文化心理活动特征和规律的科学,所以他将翻译心理学划分为三部分研究内容:翻译认知心理学、翻译文化心理学以及翻译审美心理学。刘绍龙、李奕、陈浩东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了翻译心理学。刘绍龙(2007:1)认为翻译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应该包括翻译、心理、语言三大层面。语言理解和语言生成是翻译的两个基本心理过程,对这两个过程的研究不仅是心理语言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言心理学和翻译心理学的核心论题。刘绍龙从系统论的角度勾勒出翻译心理学的学科架构。他认为一个开放型和交叉型的学科的研究内容应该包括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2007:19一22)。内部系统包括上中下三个层面。上层反映翻译心理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方法;中层表现了在理论指导下的学科研究对象或总体研究目标;下层描述了学科研究对象(即“语际转换心理过程”)的具体研究问题或研究任务。翻译心理学要重点研究的是理解和生成发生的心理机制及认知过程。刘绍龙所提出的翻译心理学的外部架构有三个横向维度:学科维度、成分维度和理论维度。学科维度涉及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传播学、美学等。前四维学科是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横向架构中,心理学被放在首选学科的位置。借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翻译心理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轮廓。李奕和刘源甫(2008:36一39)将翻译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分为三个层面:语言学层面、语义学层面和语用学层面。在语言学层面上,翻译心理学研究词法、句法、语序、结构心理的外部表征和规律;在语义学层面上,翻译心理学研究翻译行为基本理论、翻译元原理、翻译心智变化等;在语用学层面上,翻译心理学探讨翻译社会心理和行为原理等。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翻译心理学研究对象是母语习惯性表达心理在与外语习惯性表达心理交际、碰撞、沟通过程中形成的翻译心理,研究方法通常采用“有声思维法”和“内省法”等实证研究方法。

5

翻译心理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

第三节译者主体性与译者心理

一、引言

翻译学主体性问题的提出与讨论始于西方译学界。韦努蒂(Venuti,,1995)、罗宾逊(Robinson,2001:l94)以及杰瑞米·芒迪(Jeremy Munday,.2012)的专者对我国翻译研究中主体性论题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肖辉(2001)、袁莉(1996,2003)、杨武能(2003)、查明建和田雨(2003)、穆雷和诗怡(2003)许钧(2003)、陈大亮(2004)、辜正坤(2004)等对“翻译主体”这一主题都展开过讨论。谁是翻译的主体?这是学界仍在争鸣的问题。国内最早提出“翻译主体”概念的学者是辜正坤。许钧(2003)提出了“狭义的翻译主体”和“广义的翻译主体”的概念。狭义的翻译主体指译者,广义的翻译主体除了译者,还包括作者、译者和读者。查明建、田雨(2003)认为,如果翻译专指翻译行

为本身,那么翻译行为主体就是译者。辜正坤(2004,VⅡ)认为,一个主体是

否为主体,取决于该主体在某一特定行为状态中的功能,并指出就翻译行为或翻译过程的执行者而论,译者是翻译行为主体。陈大亮(2004)、胡庚申(2004)】皆认为译者是唯一的翻译主体。王正良和马琰(2010)认为译者主体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主体。

国内外对译者的研究历史悠久。国内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隋代彦琮提出的“八备说”。对“译者主体性”的探讨把对译者研究推向了一个高潮。译者主体性是翻译主体性的一个次级范畴,也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二十一世纪的翻译研究已经由以语言和文化为本体的研究转向以人为主体的研究,即译者转向。”(周兆祥,1998,22一32)“译界自1990年代对翻译伦理和翻译哲学的关注以来,译者主体性研究最终成为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Bassnett,Susan,2001:94)译者主体性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学术背景。首先是受到二十世纪九

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the cultural turn)的影响。其次,二十世纪八

十年代中国文学理论界对文学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研究也促成了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再次,我国目前正处于翻译发展的第四次高潮一“翻译爆炸”期。翻译性质发生改变,译者地位凸显,这是译者主体性问题成为热点的现实根源。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